高考语文背诵默写重点句子(新高考版语文60篇)
高考语文背诵默写重点句子(新高考版语文60篇)2. [课标全国Ⅱ2019·16,6分]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3)范仲淹《渔家傲(塞下秋来风景异)》中“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两句,写戍边将士满怀思乡的愁苦,但未获胜利仍然不得还乡。1.[课标全国I2019·16,6分]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庄子·逍遥游》中的斥鷃无法理解大鹏,称自己腾跃起飞,“不过数仞而下,翱翔蓬蒿之间” 也就是飞行的极致了。(2)李白《蜀道难》中“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两句,回顾了“五丁开山”的传说。
随着高考、中考改革的不断推进,语文这本学科已经基本奠定了霸主地位。就目前的形势来看,高考英语的地位有所下降,而语文的比重不断加强。包学习APP来帮你解读新高考语文默写啦,快收藏~~本文适用于辽宁、江苏、湖北地区的学生。其它地区学生请直接下滑至最后,文末还有58篇和64篇的练习在等着你哟~真题题组 实战集训
题组1 全国命题风向卷
1.[课标全国I2019·16,6分]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庄子·逍遥游》中的斥鷃无法理解大鹏,称自己腾跃起飞,“不过数仞而下,翱翔蓬蒿之间” 也就是飞行的极致了。
(2)李白《蜀道难》中“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两句,回顾了“五丁开山”的传说。
(3)范仲淹《渔家傲(塞下秋来风景异)》中“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两句,写戍边将士满怀思乡的愁苦,但未获胜利仍然不得还乡。
2. [课标全国Ⅱ2019·16,6分]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邹忌讽齐王纳谏》中“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表现了主人公的形象之美。
(2)杜牧《阿房宫赋》中“覆压三百余里,隔离天日”两句,写阿房宫占地极广且极为高大,以表现其雄壮之美。
(3)苏轼在《赤壁赋》中以“余音袅袅,不绝如缕”两句,写出了婉转悠长、延绵不尽的乐声之美。
3. [课标全国III2019·16,6分]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2)《师说》中,对于为子择师自己却耻于学习这种现象,韩愈最后的评价是:“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
(1)《论语·子罕》中,孔子用“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两句话阐明,即使是一个普通人,也是有坚定的志向的;要改变一个人的志向,是很困难的。
(3)苏轼在《念奴娇(大江东去)》中,用“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两句,表达了岁月虚度、只能借酒浇愁的无奈之感。
4.[课标全国Ⅱ2018·16,6分]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孟子·鱼我所欲也》中说,虽然一点食物即可关乎生死,但若“呼尔而与之”,饥饿的路人也不会接受;若“蹴尔而与之 ”,即便是乞丐也会拒绝。
(2)白居易的《琵琶行》中“五陵年少争缠头,一曲红绡不知数”两句写昔日的琵琶女身价很高,引来了众多纨绔子弟的追捧。
(3)苏轼《赤壁赋》中描写明月初升的句子是“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
5.[课标全国Ⅲ2018·16,6分]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荀子·劝学》中举例论证借助外物的重要性时说,终日殚精竭虑思考,却“不如须臾之所学也”,踮起脚极目远望,也“不如登高之博见也”。
(2)诸葛亮在《出师表》中回顾汉代历史,认为亲近贤臣,疏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而亲近小人,疏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
(3)李煜《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中,春花秋月之外,“小楼昨夜又东风”也是勾起作者故国之思的景象;而“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则是作者无尽愁绪的形象描绘。
6. [课标全国Ⅱ2017·16 5分]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庄子·逍遥游》中以八千年为一季的大椿为例,阐述何为“大年”,随后指出八百岁的长寿老人实在不算什么:“而彭祖乃今以久特闻,众人匹之,不亦悲乎!”
(2)刘禹锡在《陋室铭》中以“南阳诸葛庐 西蜀子云亭”来借指自己的陋室,抒发自己仰慕前贤、安贫乐道的情怀。
7. [课标全国Ⅲ2017·16 5分]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荀子·劝学》中强调了积累的重要。以积土成山、积水成渊可以兴风雨、生蛟龙设喻,引出“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的观点。
(2)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两句写狂风停止之后云层变得墨黑,天色马上暗下来,引出下文屋破又遭连夜雨的境况。
8.[课标全国Ⅱ2016·10,6分]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孟子·鱼我所欲也》中表示,生是我希望得到的,义也是我希望得到的,但“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2)李白《蜀道难》中“其险也如此,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两句,以感叹的方式收束对蜀道凶险的描写,转入后文对人事的关注。
(3)杜牧《阿房宫赋》中以“一肌一容,尽态极妍”描写阿房宫宫人的美丽,她们伫立远眺,盼望皇帝临幸。
9.[课标全国Ⅲ2016·10,6分]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左传·曹刿论战》中记载,鲁庄公十年,齐国入侵。曹刿求见国君献策,但他的乡人质疑道:“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
(2)严格地说,浔阳并非绝对没有音乐,只是声音单调繁杂,实在难以入耳。白居易《琵琶行》中“岂无山歌与村笛,呕哑嘲哳难为听”两句表达了这样的意思。
(3)在《赤壁赋》的开头,苏轼写自己与朋友泛舟赤壁之下,朗诵《诗经·陈风》中的《月出》篇,即文中所谓“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
题组 2 自主命题参考卷
10.[北京2019·16·8分]在横线处填写作品原句。
①陆游看见沈园的桃花,思绪万千:“桃花落,闲池阁。山盟虽在,锦书难托。”
②唐人多爱牡丹,宋人多爱梅,周敦颐却独爱莲:“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
③有一位学者,化用陶渊明诗文中的“倚南窗以寄傲,审容膝之易安” 将自己狭小的书斋命名为“容安斋”。
④有些同学在阅读经典时,只摘抄妙语警句,而不注重领会思想、汲取智慧。用俗话来说,这叫“捡了芝麻丢了西瓜”。用古诗文名句来说,可谓“【示例】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
11.[北京2018·17,8分]在横线处填写作品原句。
①陶渊明是很多古代诗人的偶像。《归园田居》(其一)写出了很多人的心声:“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② “表”是一种应用文体,不容易写出真情实感。李密《陈情表》却写得极为感人:“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
③古人送别,常在渡口码头。比如白居易《琵琶行》:“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
④你所在的中学举办隆重的校庆典礼,邀请了很多校友、家长参加。你作为学生代表向来宾致欢迎辞,其中要引用两句古代诗文。请填写恰当的句子。金秋十月,天高云淡,今天大家齐聚一堂,真可谓“群贤毕至,少长咸集(或:千里逢迎,高朋满座)”。请允许我代表全体在校同学,对各位嘉宾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
12.[天津2018·15,6分]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漫步经典,我们可以感受古人的襟抱与情怀:《荆轲刺秦王》 “①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那是荆轲赴汤蹈火的毅然决然;《短歌行》“②周公吐哺,天下归心”,那是曹操延揽人才、渴望一统的豪情壮志;《梦游天姥吟留别》“③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④使我不得开心颜”,道出李白蔑视权贵的傲岸不屈;《赤壁赋》“⑤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写出东坡经历人生低谷后的旷达、洒脱;《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⑥休说鲈鱼堪脍,尽西风,季鹰归未”,抒写了辛弃疾耻于弃官归隐、立志光复故土的爱国之情。
模拟题组 实战集训
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柳宗元《种树郭橐驼传》中,“勿动勿虑,去不复顾。其莳也若子,其置也若弃”说的是郭橐驼植树的管理经验。
(2)经常有人只凭主观想象就去推断一些自己不了解的事情,苏轼在《石钟山记》中对此进行了抨击:“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
(3)姚鼐《登泰山记》中,“苍山负雪,明烛天南”两句不言冰雪覆盖青山,却说青山背负着雪,进而说苍山上的雪像蜡烛一样照亮了南面的天空,形象、生动地描绘出了积雪的光彩。
2.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杜鹃是古诗中常见的意象 李白《蜀道难》中“又闻子规啼夜月”一句渲染了蜀道夜晚空寂苍凉的气氛;白居易《琵琶行(并序)》中的“杜鹃啼血猿哀鸣”表达了作者被贬江州时内心的孤寂悲愁。
(2)杜牧在《阿房宫赋》中以“烟斜雾横”描写焚烧椒兰时的情景 以“雷霆乍惊”形容宫车经过时的情形。
(3)辛弃疾在《永遇乐(千古江山)》中 采用了对比的手法 “气吞万里如虎”写出了刘裕在战场上的声威气势 “赢得仓皇北顾”写出了刘义隆在战场上的狼狈之态。
3.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曹操《短歌行》中“明明如月,何时可掇”两句把贤才比作光照宇内、可望而不可即的明月,表达了诗对贤才的渴求。
(2)李白《将进酒》中“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两句运用了比喻和夸张的手法,极言人生短暂、韶华易逝。
(3)苏洵在《六国论》中建议要厚待、礼遇人才,先“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并且“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然后再“并力西向”,就会让秦国寝食难安。
4.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蜀道难》中,李白先以大胆的夸张描绘蜀道山势的高峻,“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然后描写了水流湍急“飞湍瀑流争喧豗,砯崖转石万壑雷”。
(2)《登高》中,杜甫用“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两句描绘了一幅气势恢宏的长江秋日图。
(3)韩愈《师说》中,批判一些人因小失大,“拣了芝麻丢了西瓜”的句子是“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
5.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诗经·静女》中运用移情手法,描写男主人公爱屋及乌的情感的句子是“匪女之为美,美人之贻”。
(2)魏征在《谏太宗十思疏》中用“(有)善始者实繁,(能)克终者盖寡”说明有很多帝王们开始时做得很好,但很少有能坚持到最后的。
(3)新时代的中国青年,学习和创业都有了更好的条件、更高的起点,但也要牢记欧阳修《伶官传序》中所说的“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安逸的环境容易消磨人的奋斗精神。
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青年担当着振兴国家的重责,应当以《论语·泰伯》中曾子所说的“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自勉。
(2)韩愈《师说》中,“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两句凝练地概括了“士大夫之族”不愿从师的荒谬心理。
(3)王国维借辛弃疾《青玉案(东风夜放花千树)》中的词句描述治学的第三种境界,在“千百度”艰辛地探索和追求后,“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这喻指学问有成的欣喜和快慰。
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陶渊明《归去来兮辞(并序)》中用“舟遥遥以轻飏,风飘飘而吹衣”两句表现归程的轻松愉快。
(2)杜甫居住之地偏远,家境贫寒,虽竭诚招待来客,却因酒菜欠丰而心生歉疚,《客至》中表现这一境况的两句诗是“盘飧市远无兼味,樽酒家贫只旧醅”。
(3)陆游在《书愤》中通过今昔对比,强烈地抒发岁月蹉跎、壮志难酬之情的诗句是“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
8.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荀子·劝学》中用“假舆马”“假舟楫”来说明学习的意义,然后得出的结论是“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2)张若虚《春江花月夜》中,“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两句与刘希夷名句“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表达的哲理相近。
(3)姜夔《扬州慢(淮左名都)》中用“红药”来寄托“黍离之悲”的两句是“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
本文转载自包学习网站。
语文学习不能投机取巧,尤其是高考改革后,语文的难度会越来越大,所以想学好语文一定要多付出努力!要过年撒欢啦~假期不复习,开学哭唧唧,所以快和包学习APP学习起来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