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个大学服装设计作品(衢州这对师生不简单)
各个大学服装设计作品(衢州这对师生不简单)设计过程中,师徒俩尝试了四五十种布料组合,还有各种各样的拼接,花了两个多月才最后成型,“作品寄出去的瞬间,心都被提起来了!”张诗佳说。作品取名《月照轻罗》,取青色罗衫的谐音,4套服饰展示不同层次的青蓝质感,再加入白色进行调和,营造出一种月光下远山青黛,清静朦胧的中式禅意之美,让现场评委和嘉宾赞赏不已。一直以来倡导“实用性艺术”的“中华杯”,十分注重创新和实用,今年的比赛主题是“新中装”,要求以“华·裳”为题,设计男女装各2套成一系列。世界各地300多幅图稿中,最后有24个系列作品入围决赛,分别来自海内外的服装院校和独立设计师工作室,其中海外作品占10%。“压力蛮大的,那些服装院校的选手一般都是大学生,还有专业的工作室,基本上都是很有经验的参赛者,我们一开始也没有抱太大的希望,就想全力以赴,不留遗憾,没想到最后能有这样的成绩。”张诗佳说。“我们的学生综合素质可能拼不过别人,但中职学生动手能力
轻裳霓影,摇曳在T台之上……国际时装周,是不少服装设计师的梦想舞台。对于一名服装设计专业的中职生来说,这个舞台似乎有些遥不可及。但有句话叫“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
日前,衢州中专的老师夏荷艳和该校14级服装设计与工艺专业学生张诗佳,登上了2017春夏上海时装周的舞台,她们设计的作品荣获“中华杯”国际服装设计师大赛银奖,惊艳不少嘉宾。
“中华杯”国际服装设计师大赛总决赛,作为2017春夏上海时装周官方日程的重头戏,吸引不少业界人士关注。作为中国参赛人数最多、影响与范围最大的高层次设计大赛之一,“中华杯”国际服装设计师大赛创办至今已有20年,是国内唯一以杯名延续至今的国家级、国际性专业服装设计比赛。
回想起参赛经历,夏荷艳和张诗佳都还觉得有些恍惚。“其实,中职生参加这样的比赛机会是很少的,当时我看到这个比赛信息,就想带着他们历练一下,感受一下,谁说中职生不能参加这么高规格的比赛呢?”夏荷艳回忆道,今年5月份,她在网上看到赛事的通知,跟学生分享后,跟张诗佳一拍即合,就带着小姑娘征战大赛。
一直以来倡导“实用性艺术”的“中华杯”,十分注重创新和实用,今年的比赛主题是“新中装”,要求以“华·裳”为题,设计男女装各2套成一系列。世界各地300多幅图稿中,最后有24个系列作品入围决赛,分别来自海内外的服装院校和独立设计师工作室,其中海外作品占10%。
“压力蛮大的,那些服装院校的选手一般都是大学生,还有专业的工作室,基本上都是很有经验的参赛者,我们一开始也没有抱太大的希望,就想全力以赴,不留遗憾,没想到最后能有这样的成绩。”张诗佳说。
“我们的学生综合素质可能拼不过别人,但中职学生动手能力没问题,裁剪缝这样的基本功很扎实,所以我们从面料创意出发,发挥我们学生的特色。”夏荷艳介绍,她和张诗佳从近年来特别火爆的“面料再造”入手,用纳、绗、拼、绣等传统工艺手法,对棉、麻等传统手工面料进行再造设计,并辅以高品质的丝织品,使面料看起来更富层次感,营造出时光的怀旧感与复古淡雅的肌理感。
作品取名《月照轻罗》,取青色罗衫的谐音,4套服饰展示不同层次的青蓝质感,再加入白色进行调和,营造出一种月光下远山青黛,清静朦胧的中式禅意之美,让现场评委和嘉宾赞赏不已。
设计过程中,师徒俩尝试了四五十种布料组合,还有各种各样的拼接,花了两个多月才最后成型,“作品寄出去的瞬间,心都被提起来了!”张诗佳说。
“夏老师跟我说,做设计最难的不是怎么做,而是如何把你的想法实现。在这个过程中,其实有很多不可预测性,也许你会失败无数次,但你总会在这些失败的‘意外’中迸发新的火花,让这些巧遇成就自己的作品,这也是我喜欢服装设计的原因。”张诗佳说,这次参赛是她的首秀,过程中学到了很多东西,可以说是大开眼界,受益匪浅。
“像这种行业大赛,对学服装设计的人来说,是很好的成长平台,它不仅考验设计能力,还有其他各方面的统筹能力,学生们有机会参加这样的大赛,对他们未来的发展很有益处。”夏荷艳说,目前,已经是高三学生的张诗佳正在准备3 2的升学考试,未来可能升入大学的她,将走上更宽广的道路。
(据掌上衢州客户端,原标题《衢州这对师生不简单,服装设计作品惊艳了上海时装周》,记者吴昊斐。编辑巫小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