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英语阅读教学创新与核心素养(高中英语阅读教学设计的实践与思考)
高中英语阅读教学创新与核心素养(高中英语阅读教学设计的实践与思考)任务3:读图标记重点和反思。引导学生采用图画、不同的颜色或代码标记主干和枝干中的关键词,并提问:What words show that Dr.Yuan is a pioneer for all people?Why?What can we learn from Dr.Yuan?任务2:绘制支干结构(与主干颜色相同)。引导学生仔细阅读每个段落,提取段落主题关键词,写在枝干上,进行比较、质疑和解疑。[设计意图]本环节改变了以往教师问学生答的方式,采用绘制思维导图的方式,将认知贯穿于活动中,设置挑战性活动,调动学生的思维能力,让活动达到认知的目的。这些具有挑战性的活动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而且调动了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培养了学生对材料进行分类、概括的技能,提升了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本环节引导学生通过泛读、精读、复述等活动绘制和运用文章的思维导图,提升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任务1
学生通过绘制思维导图,形成语篇阅读意识,把握语篇的结构特征,从而提高理解语篇意义的能力。同时,以思维导图为基础,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有效地获取和传递信息,进行批判性和创造性思维,表达观点和态度,从而达到提升学生思维品质的目的。
本文以人教版必修四Unit 2 Working the land 中的Reading“A Pioneer for All People”为例进行教学设计。
Step 1.Lead in
在导入环节,主要利用各种不同的图片、视频等调动学生的积极情感,并引导学生完成思维导图主干及枝干内容,引出语篇话题。
上课伊始,教师无序呈现了有关水稻种植、非洲饱受饥饿折磨、粮食主题诗歌、农业先驱及最近中美大豆外贸问题等的图片、视频,并提问:What can you learn from these pictures and videos? 由学生自由回答,并对所呈现的内容进行分析、概括等,提取关键词,比如一些图片是有关粮食紧缺所带来的问题的,概括为problems,关键词是hunger等。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共同绘制思维导图并展示(如图1)。教师借此导入本课的主题——A Pioneer for All People。
[设计意图]本环节改变了以往教师问学生答的方式,采用绘制思维导图的方式,将认知贯穿于活动中,设置挑战性活动,调动学生的思维能力,让活动达到认知的目的。这些具有挑战性的活动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而且调动了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培养了学生对材料进行分类、概括的技能,提升了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Step 2.Reading
本环节引导学生通过泛读、精读、复述等活动绘制和运用文章的思维导图,提升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任务1:绘制本文思维导图的主干结构(要求各主干颜色不同)。学生快速浏览文章,概括出段落标题,形成主干结构(如图2),并在小组展示中,分析比较各个段落标题的内容和形式是否一致。
任务2:绘制支干结构(与主干颜色相同)。引导学生仔细阅读每个段落,提取段落主题关键词,写在枝干上,进行比较、质疑和解疑。
任务3:读图标记重点和反思。引导学生采用图画、不同的颜色或代码标记主干和枝干中的关键词,并提问:What words show that Dr.Yuan is a pioneer for all people?Why?What can we learn from Dr.Yuan?
任务4:听课本录音和概括课文。学生合上书,听录音、跟读、看图,然后根据思维导图进行基础复述和创造性复述。
[设计意图]本环节的阅读教学主要渗透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培养。
任务1 基于思维导图的大致框架,让学生提取段落的关键信息,树立文章的格局意识,提升学生的综合概括能力。
任务2 和任务3 主要是引导学生采取多种方式提取、理解与段落主题相关的具体事实和信息,并用色彩、图画、代码等加以修饰和标记,以图文并茂的形式来增强记忆效果,对图中关键信息进行比较、分析、反思,提升对篇章所包含的深层次内容的判断、推理、评价等能力。
任务4 的目的在于引导学生运用思维导图进行复述。复述是语篇学习的升华。英语水平一般的学生可以借助思维导图所展示的简要信息进行基础性复述,英语水平较高的学生可以在基础性复述的基础上,对思维导图中的关键信息进行推理、判断和评价,进行创造性复述。
绘制思维导图有助于发散思维。上述四个任务帮助学生对于篇章的理解由表层意义拓展到深层含义,促进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的提升。
Step 3.Discussion
本环节通过展示思维导图的中心词“大豆”及其主干,与导入环节相呼应,从袁隆平为解决世界粮食短缺问题所做的贡献迁移到中美贸易中中国所面对的大豆紧缺问题,让学生补充写出思维导图枝干所需关键词,并进行展示陈述。
[设计意图]本环节侧重于对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实现课堂整合需要深化语篇内涵,提升内省境界。而语言是思维的工具,语言同思维有着特别紧密的联系。此任务将话题从“水稻”迁移到中美热点问题“大豆”,拓展了语篇,转换了人物的角色,需要学生运用横纵思维、联想想象、模仿创生等技能,从而达到提升创造性思维的目的。
Step 4.Homework
课外作业的内容为绘制以“大豆”问题解决方法为中心词的思维导图,并完成相关书面写作。
[设计意图]本环节的重点在于进一步强化学生思维品质的提升。篇章阅读量是制约学生阅读能力发展的一个瓶颈,会影响到学生英语学科核心素养之思维品质的提升。本环节鼓励学生开展课外多模态阅读活动,结合思维导图绘制,鼓励学生查阅新闻、报刊、App、论坛等的相关报道,分析、比较、概括其内容,判断符合中国国情的解决办法,提出创造性观点和建议,进一步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
基于思维导图的阅读教学有助于“协助学生解构阅读过程中错综复杂的内容和内在的关联”。绘制思维导图梳理篇章脉络,建构篇章的结构图式,有助于学生认知和获取篇章知识,分析和概括关键信息之间的逻辑关系,创造性发表自己的观点和建议,从而提升学生的逻辑思维、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能力。
文/吴朝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