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最新海淀区教育规划(年度记录北京海淀探索)

最新海淀区教育规划(年度记录北京海淀探索)又一年,2016年,北京公布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实施方案,中考、高考都纳入改革计划。为适应新中考多科目选考的变化,清华附中开始探索走班制。中关村一小葵园课程研究院院长赵红波:班里的每一个孩子都有自己的特点,我们的课程给孩子找到了一个释放个性的突破口。2014年被称为北京“教育综合改革元年”——首次启用网上透明入学通道、取消共建生等“政策组合拳”给“择校热”降温。家长:这一年最大的教育方面的突破就是“就近入学”这四个字。2015年,北京继续通过学区制、九年一贯制、名校办分校等形式,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多所学校也在继续探索创新课程设置。

央广网北京1月10日消息(总台记者王逸群)《民生样本,年度记录》,本期带您来到北京市海淀区,关注这里的教育改革事业。过去十年,我们观察了这里破解“择校热”的种种努力,记录了探索中高考改革所做的诸多实践,还有线上教育如何开展、“双减”政策如何落地等。2022年,北京市海淀区为均衡教育资源而创设“联盟式”办学新模式,这与以往的教育集团、联盟发展有何不同?

以全长九公里的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大街为直径画一个圈,这里云集着从小学到大学丰富的教育资源,这里也是我们对教育改革的观察点。

2013年,奥数成绩已经与北京的小升初脱钩,占坑班、推优等复杂的招生渠道还是推着望子成龙的家长们把孩子往课外班里送。

家长:我总是想如果能给孩子最好的,一定不给他其次的,中国式家长就是这样的考虑。从这个角度来讲,中关村就是一个非常好的选择。

2014年被称为北京“教育综合改革元年”——首次启用网上透明入学通道、取消共建生等“政策组合拳”给“择校热”降温。

家长:这一年最大的教育方面的突破就是“就近入学”这四个字。

2015年,北京继续通过学区制、九年一贯制、名校办分校等形式,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多所学校也在继续探索创新课程设置。

中关村一小葵园课程研究院院长赵红波:班里的每一个孩子都有自己的特点,我们的课程给孩子找到了一个释放个性的突破口。

又一年,2016年,北京公布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实施方案,中考、高考都纳入改革计划。为适应新中考多科目选考的变化,清华附中开始探索走班制。

清华附中副校长、数学教研组组长徐文兵:需要老师对学科教学模式、教学目标重新梳理,重新定位。对于新的中考我们也做了一些尝试,初一、初二年级已经在部分学科做了一些走班制的尝试。

2017年,海淀区小升初入学全面取消“推优”,把全区所有公办初中校都纳入登记入学范围。

北京市教委基础教育二处处长徐建姝:取消推优、降低特长生的入学比例,都是为了推进公平,满足更多学生就近入学的需要。

2018年,北京中考改革首次实施“3 3”选考模式。怎么教、怎么学,都有变化。

人大附中历史老师耿丽娟:落实到历史的中考试卷上,明显感觉到了对学生课业的减负,更注重学生能力的考查,而不是单纯知识点的记忆和背诵,题目更灵活。

再一年,为适应“3+3”新模式高考改革,学校在为应对新挑战做最关键的冲刺。

清华附中原校长王殿军:因为现在的考试导向已经要求有很高的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了,那就得学得活。所以我们特别强调科学教育、体育教育、艺术教育,劳动教育、社会实践,培养和造就全面发展的人才。

2020年初,疫情袭来,线上教学成了春季学期的主要授课方式,线上线下的融合探索就此开始。

北京市一零一中学副校长熊永昌:比如一个班级可能有5个孩子在封闭区里出不来,他们在家里能实时看到真实的课堂。我们的每一个教室都能够做到线上线下融合,这些都无缝衔接。

2021年,“双减”政策落地,学生回归课堂主阵地,学校还配套了社团活动、劳动实践等丰富的课后服务。

清华附中李思睿:我们周二是选修课,周四是社团活动,我一般都用这些时间去参加数学思维的拓展课程。下学期我想去的是一个模拟联合国的选修课。

2022年,第十年……

最新海淀区教育规划(年度记录北京海淀探索)(1)

红英小学唐家岭校区(央广网发 受访者供图)

走进北京市海淀区红英小学,见到了红英教育集团党委副书记、唐家岭校区执行校长卜国超,他刚刚结束了一场线上会议。这是一场主题为如何提高教师备课实效性的会议,参会人员包括了红英教育集团各校区以及翠湖小学的教学主任、教学副校长等。2022年上半年,位于上庄镇的翠湖小学携手红英小学教育集团,共同踏上联盟式办学发展的“快车道”后,类似的线上线下研讨就没有停过。什么是“联盟”办学新模式?卜国超告诉记者:“在联盟内学校各自独立法人属性不变的前提下,实现校际间管理、教育教学、资源供给等方面的深度绑定,促进区域教育高质量发展。”

最新海淀区教育规划(年度记录北京海淀探索)(2)

总台记者采访红英教育集团党委副书记卜国超(总台记者 王逸群 摄)

联盟办学,和承办式、加盟式有什么区别?如何体现“联盟”这两个字?卜国超告诉记者,首先就是联盟校在协商基础上,确定共同的发展目标与发展定位,其次是设立独立的运行组织机构,负责统筹、规划、推动、监督联盟各项工作。

卜国超说:“在两校保持独立建制及法人的同时,共同成立教育联盟办公室,下设课程发展中心、教师发展中心、学生发展中心、家校共育中心、新闻宣传中心、资源统筹中心、督导评估中心等七大中心,明确各部门职能与工作职责。”

联盟式办学新模式,具体新在哪里?卜国超介绍,联盟围绕教师发展、学生发展、家校共育三个角度,其中教师发展聚焦“教研方式、课堂教学”,学生发展以“特色活动”为抓手,家校共育则以“家校一体化”建设为目标。

卜国超表示:“有别于一般集团学校,我们管理工作涉及方方面面,联盟围绕教师素养发展开展各项工作。通过教研直接打磨教师的专业教学能力;借助学生学科实践活动,提升教师的学科能力;通过家校共育工作,锻炼教师的管理水平。”

提到教育集团,很多家长脑海中浮现的第一印象就是:好学校的老师去集团内的其他学校流动、共享。从学生和家长们的角度来说,最关心的问题也莫过于:教育资源真能均衡起来吗?孩子们自己班级的老师是不是“最好的老师”?而对于联盟来说,提升联盟教育教学工作质量,共享优质资源,提升老师们的教学素养,主要有三种方式:跨校兼课、校际联研、联盟工作坊。

卜国超介绍:“跨校兼课是指联盟内成员校的教师在另一所成员校开设课程,展开教学活动,发挥优势师资,惠及联盟内每位学生。目前共有9名优秀教师在联盟内跨校兼课,区级骨干、带头人比例超过一半。校际联研是指联盟两校以学科为分类,开展相应主题教研活动,促进全体教师队伍的提升、教学质量的提高。联盟目前各学科都已建立了校际联研机制,围绕研究主题,相继开展了一系列的研究探索。”

跨校兼课很好理解,那么校际联研具体指什么?红英教育集团的美术学科负责人卜静静老师给记者举了一个例子:美术组一直采取大单元主题式教学,红英的老师们通过校际联研的方式,把之前做过的一些尝试及所获得的经验与联盟校老师们进行经验分享,帮助老师们更新思想意识,转变教学方式。

卜静静说:“作为一个团队,我们进行集体备课与教研,共同打磨优质研究课。例如,本学期翠湖小学张晓红老师作为学区工作坊代表,参与了‘京津粤信息化智慧共享课堂’项目,她执教一年级的《表达自己的想法》单元中的《漂亮的城堡》,张老师先进行了试讲的录像,然后我们以线上研讨的方式进行了课程设计的交流,最终经过多次修改,张老师的课程获得了参会专家及老师们的充分肯定。”

共享课程资源,如何开好头起好步?卜静静老师说,首先还是要拿出成熟的并且值得推广的资源试手。例如,红英小学美术组的老师们开发了国家课程延展课程——《走进艺术家系列》。这是一个关于小学生艺术鉴赏能力的系列课程,已经有了相对成熟的经验。卜静静老师把该课程以录像课的形式带到翠湖小学,让翠湖小学的老师们共同研究学习,联合打造精品课程,而这就是校际联研的其中一种形式,给老师们打开了更多窗户,带来更多成长的契机。

卜静静表示:“比如外国的艺术家马蒂斯,首先我们会对艺术家有一个深入的了解,因为马蒂斯在剪纸方面比较有自己的风格,所以我们也会带着学生进行艺术体验,模仿他的剪纸的特点进行一个艺术的再创作。然后我们就以这种录像课的形式分享给联盟校的老师们,进行资源共享,收到了很好的效果,老师们的反馈也都非常好。因为我们这个课程中间还会延伸出很多的趣味小活动,比如艺术家的趣味竞答等,会以很多小活动的形式进行展现,所以学生们的参与度非常高,在这个过程当中把核心素养真正落实到孩子的身上。”

以往,大多数教育集团主要采取“名校 弱校”“名校 普校”“名校 新建校”等形式,集团化进程中浅尝辄止,简单挂名、有“集”无“团”现象时有发生。有的牵头校只是一味地向成员校“输血”,而没有引领共同“造血”,造成优质教育资源稀释。那么,联盟式办学,如何实现从“输血”到共同造血的转变?红英教育集团语文老师、联盟办公室教师发展中心主任许骞老师告诉记者,除了校际联研,“联盟工作坊”也是目前正在进行探索的主要途径之一。所谓联盟工作坊,是指挖掘联盟内教育教学工作具有示范引领作用的师资,发挥辐射带动作用,组建研究团队,开展专题研究,打造一批联盟名师队伍。

例如,许骞老师最近在专注于阅读和写作的“阅微读写工作坊”中,开展了一项关于帮助提升学生写作能力和写作兴趣的课题研究。学生们在写作过程中都会遇到哪些困难?如何破解“下笔难”的问题?工作坊中联盟内的老师们打破校区间的壁垒,共同探索出了“习作单”的写作模式,不断进行优化并最终运用到课堂上,不同校区的老师们自己也得到了提升。

许骞介绍:“比如我们要引导孩子们如何去选材,根据自己的选材去建构写作的模式。开头话怎么去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包括过程当中哪些地方需要详细描写,例如一些修辞手法。最后结尾会有一些启示或者收获,通过这样一个学习模式,学生就会觉得我每一步都是有方法和支架的。一步步完成之后,就能帮助学生建立习作的逻辑和思维。我们工作坊主要去研究‘习作单’,如何让‘习作单’更优化,能够让学生真正使用起来。”

许骞介绍,截至目前,联盟已经成立了四个学科类工作坊,包括语文学科的清源工作坊、阅微读写工作坊,数学学科的新π工作坊、数学家工作坊。联盟中的老师,可以自由参与不同工作坊组成课题小组,进行课题研究,六校区同步共享。

许骞表示:“我们将每一周的教研活动进行汇总后,通过‘海报’的形式进行公示,再由每个校区的教学负责人将‘海报’进行实时分享。六校区的一线老师会根据个人的需求参加到不同的教研会议当中。比如【‘线’上有约‘研’在云端】活动,在阅微读写工作坊当中,我所在的小组里面就有六里屯校区的老师,还有翠湖的老师。不同校区的老师互相学习借鉴,真正助力老师成为一个研究型的教师。”

联盟式办学,不仅仅体现在教师发展方面,在学生发展、家校共育领域,联盟也作出了诸多探索。

2022年10月份,北京市海淀区翠湖小学举行了一场“诗文诵读展演活动”跨校联动。诗文诵读展演原是红英教育集团持续开展的特色活动,联盟成立后,翠湖小学学生活动的举办,也体现着联盟式办学特色。联盟办公室主任张杰利老师解释:“整个活动的开展,建立在优质资源的供给与共享上,我们及时发布经验分享、主题教研、现场指导等,让已有的诗文诵读活动资源多角度、全方位向翠湖小学输出,带动共同成长。虽然是联盟活动,但没有改变活动的性质,不是联盟统一举办一个整合活动,而是指导、帮助联盟校不断调整、提升各校区自己原有的活动,借助联盟力量促进各自发展。”

最新海淀区教育规划(年度记录北京海淀探索)(3)

联盟办公室主任张杰利(央广网发 受访者供图)

联盟式办学新模式,最根本的目的是促进成员校发展,最主要的是提升教育管理者、教师的素养。张杰利告诉记者,红英教育集团与翠湖小学自建立联盟发展以来,不仅在教育共同体中转变教育理念,在实践体验中发展能力素养,还在组织历练中培养后备力量。

张杰利表示:“与其他教学联盟运行组织有所不同,红英教育集团·翠湖小学教育联盟办公室七个职能中心在选拔人员时,都是在优秀青年教师中遴选。由各校区推荐优秀的青年教师,经由联盟领导小组最终确定各中心主任、副主任、人员等。联盟的这些青年教师,在组织中不断历练、成长,是成员校后备干部培养的一项重要途径。”

2022年9月,“红英教育集团·翠湖小学教育联盟”注册了名为“阳光大家庭”的微信公众号,公众号的logo标志,结合了红英和翠湖两所学校的校徽,而公众号的简介则是:“联”为契机,“盟”求发展——共同携手为两校助力。老师们坦言,虽然联盟刚刚起步,处于摸着石头过河的阶段,但大家依旧收获颇丰,从课程发展、教师发展、学生发展,到家校共育、督导评估、资源统筹、新闻宣传,每一个人都在用心探索、点滴记录。

联盟新闻宣传中心主任姜金辰老师说:“以公众号的这种方式,不仅是对联盟各项重要活动的记录,也是我们区域教育质量提升和联盟发展的见证。”

刚刚结束线上研讨的卜国超,接下来还要马上赶往下一个教学研讨的会议。他告诉记者,到联盟成立满一年,也就是到2023年8月,是第一阶段,依旧是一个不断磨合、融汇的过程。

“在更长远的2024年、2025年,我们也会进一步探索深化,创新总结,把联盟发展过程中各类成功经验形成体系。我们的教育联盟,迈出了第一步,这也是教育均衡和教育高质量发展迈出的一小步。未来,我们将稳步推进,打造北部高质量的教育联盟,形成优质学校发展共同体。”卜国超说。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央广网”客户端。欢迎提供新闻线索,24小时报料热线400-800-0088;消费者也可通过央广网“啄木鸟消费者投诉平台”线上投诉。版权声明:本文章版权归属央广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转载请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