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孩子讲安全教育(合格的安全教育)

孩子讲安全教育(合格的安全教育)建议家长不要对孩子用“陌生人”一概而论,而是和ta强调“舒服和不舒服的感受”。告诉孩子:“任何人,即使是认识的,一旦让你不舒服,可以拒绝ta的要求,有可以第一时间向家人求助。”任何对于孩子的教育最忌讳的是让孩子产生困惑。当家长不能帮孩子厘清定义时,孩子就会根据自己的有限认知来进行解释。但是我们心里都清楚,想要拐骗孩子的人不一定长得面目可憎,反而有的时候看上去特别友善。当家长过于向孩子强调“陌生人很危险”时,就间接地强化了“熟人没问题”这个概念。下面这几招也许能帮到忙:对孩子的安全教育应该强调感受“不要和陌生人说话”,这句话乍一看没有什么问题。可是,大部分年龄小的孩子并不像大人一样,能够拥有对于“陌生人”的成熟理解。“陌生人”这个概念对于孩子来说是很模糊的,像前文提到的救援人员是陌生人吗?消防员是不是?警察又是不是?

孩子讲安全教育(合格的安全教育)(1)

文章开头我们先看看这么一件发生在美国的真人真事:

一个11岁的小男孩,在参加“童子军”野外露营活动时不小心和同伴失散。在这个男孩还小的时候,父母总是向他强调“不要和陌生人说话”,于是每当救援人员路过时,他都会躲起来,这也就让他错过了很多次获救的机会。一直到第4天,这个奄奄一息的小男孩才被救。

不少家长在教育孩子的时候,说得最多的恐怕是这句“不要和陌生人说话”了。然而很多家长没有意识到,这可能会导致孩子在真正遇到危险时不敢向任何人求助。

种种事件都给孩子的安全教育敲响警钟,孩子的安全教育,我们应该怎么做?

下面这几招也许能帮到忙:

对孩子的安全教育应该强调感受

“不要和陌生人说话”,这句话乍一看没有什么问题。可是,大部分年龄小的孩子并不像大人一样,能够拥有对于“陌生人”的成熟理解。“陌生人”这个概念对于孩子来说是很模糊的,像前文提到的救援人员是陌生人吗?消防员是不是?警察又是不是?

任何对于孩子的教育最忌讳的是让孩子产生困惑。当家长不能帮孩子厘清定义时,孩子就会根据自己的有限认知来进行解释。但是我们心里都清楚,想要拐骗孩子的人不一定长得面目可憎,反而有的时候看上去特别友善。当家长过于向孩子强调“陌生人很危险”时,就间接地强化了“熟人没问题”这个概念。

建议家长不要对孩子用“陌生人”一概而论,而是和ta强调“舒服和不舒服的感受”。告诉孩子:“任何人,即使是认识的,一旦让你不舒服,可以拒绝ta的要求,有可以第一时间向家人求助。”

孩子讲安全教育(合格的安全教育)(2)

对孩子的安全教育应该放到场景中进行

家长平时可以利用各种生活化场景帮助孩子理解“安全”的定义。比如在超市排队结账时,不少家长会和前后的人(不一定认识)聊几句,孩子看在眼里。出了超市之后,家长应该这么对孩子说:“我们在超市买东西,等着付钱时,可以和不认识的人聊天,但是你要知道,任何时候都不能跟着他们走。如果你要跟着其他人去别的地方,一定要获得我的同意。”

这样和孩子的日常对话就不是对“不要和陌生人说话”一刀切了,而是利用不同的生活场景让孩子明白界限在哪里,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

对孩子进行安全教育时,应该告诉ta为什么

家长平时应该向孩子反复强调这件事:“你是小朋友,大人比你有更多的本领,如果ta真的需要帮忙,一定会找其他大人,而不是和你一样的小朋友。如果你遇到这样的情况,第一时间要拒绝,然后告诉爸爸妈妈。”

对孩子的安全教育,家长们还是习惯于对孩子说“不可以”,甚至通过吓唬孩子防患于未然。但是只告诉孩子“不可以”是不够的,很多时候孩子并不能听进去。并且随着孩子自我意识的发展,经常是大人越说不可以,他们越是要干。所以,帮助孩子理解“不可以”背后的原因更关键。

孩子讲安全教育(合格的安全教育)(3)

对孩子的安全教育应该渗透于每一刻

孩子三岁多一点后,家长可以经常和孩子玩“如果是你,你会怎么办?”的游戏。比如看到各种冲突后,问问孩子这样的问题,和ta一起讨论思考。当孩子说不出答案时,家长可以和ta分享自己的答案,同时告诉孩子“为什么”。

家长还可以利用带孩子外出的机会做这些工作:教孩子辨认警察、模拟如果走丢了如何向警察求助的场景;角色扮演,向孩子问路,最终确认孩子掌握好关于“被问路时该如何反应”的技能——可以告诉陌生人地点,也可以建议陌生人寻求其他大人的帮助,但无论如何都不能答应陌生人“带路”的要求。

最关键的是,不要向孩子强化某类人的危险性,而是帮助ta理解哪些情景是有危险的,内心产生了怎样的感受时是可以求助的。

孩子讲安全教育(合格的安全教育)(4)

羽熹童书:对孩子的教育,不管是安全还是其他方面,首先要把孩子当成一个平等的人来看待,不要求孩子必须听大人的话,而要帮助孩子理解每一件事“为什么要这样做”。

安全教育,不应该给孩子树起高墙,让ta与外界隔离,而要帮孩子打开鉴别的眼睛,让ta知道哪些是危险的、哪些是让自己不舒服应该拒绝的,然后让孩子知道如何求助,这才是核心。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