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无法一起学习第二季合集(我们无法一起学习第二季前瞻)
我们无法一起学习第二季合集(我们无法一起学习第二季前瞻)但如果从另一个角度看待桐须真冬老师头顶青天这一事实,就可以发现许多读者质疑《学不来》尚还不够资格成为新四天王的评价也不是没有道理。桐须真冬老师以垄断该次投票过半选票的形式,创造了《周刊少年Jump》创刊以来在校园类题材上女性角色得票数的历史之最,这一数据就算是参与到《周刊少年Jump》历代豪强的全明星对比中,也足以在二线位置混个龙头老大了。然而在反差萌这种屡试不爽的套路面前,读者们的心理防线还是被桐须真冬老师攻破了。在《学不来》的第一次人气投票中,桐须真冬老师就以5233票夺得桂冠,共计将近18000的投票量也反映了《学不来》确实有非凡的人气,毕竟《周刊少年Jump》的投票首先要购买当期杂志,在手填选票之后再寄回编辑部才能算作一票,其含金量比起网络投票不知道要高上多少个档次。但真正可怕的事情,却发生在《学不来》的第二次人气投票中,在附加上读者可以选择一个角色让作者推出一回指定剧情的条件之后
随着十月新番开播在即,被《周刊少年Jump》官方钦定为新时代四天王之一的《我们无法一起学习》也将要迎来动画第二季。
《我们无法一起学习》,又被译作《我们真的学不来!》,所以也常常被读者或观众们称之为《学不来》。该作品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是在《伪恋》完结之后接过了《周刊少年Jump》的恋爱喜剧大旗,以文理体三科为载体塑造出三名角色,从而展开了当今观众喜闻乐见的恋爱党争剧——
结果却被老师横扫全场,不得不说姜还是老的辣。
这恐怕会是一个让大多数圈外围观群众不明觉厉的局面,毕竟师生恋这个题材在ACG作品中虽然算不上绝无仅有,但却一定属于小众题材。新海诚的《言叶之庭》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这甚至是在作品质量之前的问题,因为肯定会有观众对这一题材抱有先入为主的抗拒感。
然而在反差萌这种屡试不爽的套路面前,读者们的心理防线还是被桐须真冬老师攻破了。
在《学不来》的第一次人气投票中,桐须真冬老师就以5233票夺得桂冠,共计将近18000的投票量也反映了《学不来》确实有非凡的人气,毕竟《周刊少年Jump》的投票首先要购买当期杂志,在手填选票之后再寄回编辑部才能算作一票,其含金量比起网络投票不知道要高上多少个档次。
但真正可怕的事情,却发生在《学不来》的第二次人气投票中,在附加上读者可以选择一个角色让作者推出一回指定剧情的条件之后,本来就隐隐呈现出一超多强局面的《学不来》,这次干脆直接就变成了经济独裁,最终桐须真冬老师以14598票的历史性高票数再次夺冠。
桐须真冬老师以垄断该次投票过半选票的形式,创造了《周刊少年Jump》创刊以来在校园类题材上女性角色得票数的历史之最,这一数据就算是参与到《周刊少年Jump》历代豪强的全明星对比中,也足以在二线位置混个龙头老大了。
但如果从另一个角度看待桐须真冬老师头顶青天这一事实,就可以发现许多读者质疑《学不来》尚还不够资格成为新四天王的评价也不是没有道理。
既然要成为Jump四天王,那光是在校园类题材中夺冠肯定是不够的,如果说角色的得票数反映的是角色的人气,那人气投票的总票数,反映的就是该作品的整体人气。
桐须真冬老师将近15000的得票数确实极具视觉冲击,但同时也是垄断了超过半数选票的结果,换句话说这次投票的总票数其实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多,毕竟其他所有角色的得票加起来也只有11000多票。
反观由"前任"Jump四天王占据的总榜,在没有选票垄断的情况下,排名前三的角色光是本身的历史最高得票数,就已经超过了《学不来》第二次人气投票的总票数——并且他们还全都是出自《龙珠》系列的角色。
当然,这其中也有时代环境差异这种不可抗因素的影响就对了。
另一方面,虽说《学不来》的第二次人气投票因为附带有特殊规则,让不少读者"临阵倒戈"到老师势力,但桐须真冬老师缔造出一超多强局面的实力,读者们还是有目共睹的。这对于一部以"党争"为卖点的恋爱喜剧而言,实在算不上是什么好消息。
创作者遵循本心是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现实中也的确有不少这样的创作者,然而读者群体会影响故事发展也是一个不争的事实。
即使放下《学不来》根据这次人气投票而推出的第119回特别篇,我们依然可以发现,其实绝大部分的党争题材作品都有类似的情况出现。读者群体到头来有没有改变故事的最终走向我们也许不得而知,但故事的结局必然会对作品风评产生强烈影响,《政宗君的复仇》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那《学不来》已经受到影响了吗?事实上,除了某些地位超然的作品之外,恐怕完全不受影响的作品才是少数,这也从侧面印证《学不来》尚还差点火候的说法。
就《学不来》目前的剧情进展来看,读者群体对于桐须真冬老师的偏爱或许还没有到改变故事走向的程度,但《学不来》被《周刊少年Jump》官方钦定为新四天王的人气,却实实在在地改变了作者的创作方针。
作为一部以党争为卖点的恋爱喜剧,《学不来》的"回合制战斗"以及拖沓的主线剧情都还算是在情理之中,至于这部作品能在不让读者厌倦的前提下拖上多久,那就要关乎到作者的笔力高低了。
真正的问题在于,《学不来》既然已经扛起了《周刊少年Jump》的恋爱喜剧大旗,那官方肯定就不会让它轻易放下,不管作者笔力如何,做成大长篇肯定是没跑的。了解这一点之后,再回头看看《伪恋》这部《周刊少年Jump》里连载时间最长的恋爱喜剧漫画,就难免会有不一样的感受。
对于这些本质是建立在现实生活上的恋爱喜剧,读者们的宽容度已经比起往年要高了不少,这一点从《学不来》的动画版中就可以看出。其实不止是恋爱喜剧,如今在许多作品里读者和观众已经会用"日本真小"以及"众所周知"等等的形式进行调侃,而不是质疑剧情的合理性。
但读者和观众接受能力的提高,不代表剧情逻辑本身有了提高,实际上只是一种纵容或容忍,而纵容和容忍都是存在限度的,并且唯一的判断标准就是作品内容的有趣与否。于是作者笔力的高低就很容易和《周刊少年Jump》的"甲方要求"产生缺口,这无疑才是最影响故事质量的重要因素。
这时候再回过头来看看《学不来》根据人气投票推出的第119回特别篇,最终这一话甚至还没有番外标记,而是被直接归入主线之中,里面的穿越戏码顿时就让整部作品变得魔幻了起来,某种意义上说已经跨过了部分读者的容忍红线。
作为本来就不好结尾的党争作品,一边是"甲方要求"的延长篇幅,一边是角色人气投票的垄断,所谓腹背受敌也不过如此了。
文:lo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