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东南朗读者巾短情长(东南朗读者巾短情长)

东南朗读者巾短情长(东南朗读者巾短情长)孙莉玲,管理学博士,东南大学党委学工部部长、学生处处长。长期工作在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一线。朗读嘉宾林觉民(1886年—1911年),字意洞。福建闽县(今闽侯)人。十四岁进福建高等学堂,1907年日本留学,入庆应大学文科攻读哲学,后参加同盟会,从事革命活动。1911年回国参加广州起义,4月27日,与方声洞等领先袭击总督衙门,负伤被捕,数日后从容就义。为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之一。创作背景1911年,林觉民受同盟会第十四支部派遣回闽,联络革命党人,筹集经费,招募志士赴广州参加起义。他依依不舍地告别家人,率第一批义士从马尾港上船赴香港。广州起义(又称黄花岗起义)的前三天,即4月24日,林觉民与战友在香港滨江楼同宿。待战友们入睡后,他想到自己的弱妻稚子,他和妻子的婚姻虽然是父母包办,但两人感情深厚、琴瑟和鸣。对于即将到来的生死未卜,林觉民在一块白方巾上给妻子陈意映写下这封最后的家书。在写《与妻书》的同时,

东南朗读者巾短情长(东南朗读者巾短情长)(1)

东南朗读者巾短情长(东南朗读者巾短情长)(2)

东南朗读者巾短情长(东南朗读者巾短情长)(3)

《与妻书》是清朝末年革命烈士林觉民在1911年4月24日晚写给妻子陈意映的一封绝笔信

在这封绝笔信中,作者委婉曲折地表达了自己对妻子的深情和对处于水深火热中的祖国深沉的爱

他把家庭幸福、夫妻恩爱和国家前途、人民命运联系在一起;把对妻子亲人的爱和对国家人民的爱连为一体,阐述一个深刻的道理:没有国家和人民的幸福,就不会有个人的真正幸福

东南朗读者巾短情长(东南朗读者巾短情长)(4)

东南朗读者巾短情长(东南朗读者巾短情长)(5)

作者简介

林觉民(1886年—1911年),字意洞。福建闽县(今闽侯)人。十四岁进福建高等学堂,1907年日本留学,入庆应大学文科攻读哲学,后参加同盟会,从事革命活动。1911年回国参加广州起义,4月27日,与方声洞等领先袭击总督衙门,负伤被捕,数日后从容就义。为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之一。

创作背景

1911年,林觉民受同盟会第十四支部派遣回闽,联络革命党人,筹集经费,招募志士赴广州参加起义。他依依不舍地告别家人,率第一批义士从马尾港上船赴香港。广州起义(又称黄花岗起义)的前三天,即4月24日,林觉民与战友在香港滨江楼同宿。待战友们入睡后,他想到自己的弱妻稚子,他和妻子的婚姻虽然是父母包办,但两人感情深厚、琴瑟和鸣。对于即将到来的生死未卜,林觉民在一块白方巾上给妻子陈意映写下这封最后的家书。在写《与妻书》的同时,林觉民还给他父亲林孝颖先生写了一封不到40字的信。起义失败后,有人秘密将这两封信在半夜里塞进林觉民家门缝里,第二天清晨家人才发现这两封信。

朗读嘉宾

东南朗读者巾短情长(东南朗读者巾短情长)(6)

东南朗读者巾短情长(东南朗读者巾短情长)(7)

孙莉玲,管理学博士,东南大学党委学工部部长、学生处处长。长期工作在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一线。

朗读音频

《与妻书》全文

意映卿卿如晤:

吾今以此书与汝永别矣!吾作此书时,尚为世中一人;汝看此书时,吾已成为阴间一鬼。吾作此书,泪珠和笔墨齐下,不能竟书而欲搁笔。又恐汝不察吾衷,谓吾忍舍汝而死,谓吾不知汝之不欲吾死也,故遂忍悲为汝言之。

吾至爱汝!即此爱汝一念,使吾勇于就死也!吾自遇汝以来,常愿天下有情人都成眷属,然遍地腥云,满街狼犬,称心快意,几家能够?司马青衫,吾不能学太上之忘情也。语云,仁者“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吾充吾爱汝之心,助天下人爱其所爱,所以敢先汝而死,不顾汝也。汝体吾此心,于悲啼之余,亦以天下人为念,当亦乐牺牲吾身与汝身之福利,为天下人谋永福也。汝其勿悲。

汝忆否四五年前某夕,吾尝语曰:“与使吾先死也,无宁汝先吾而死。”汝初闻言而怒,后经吾婉解,虽不谓吾言为是,而亦无辞相答。吾之意盖谓以汝之弱,必不能禁失吾之悲,吾先死留苦与汝,吾心不忍,故宁请汝先死,吾担悲也。嗟夫,谁知吾卒先汝而死乎!

吾真不能忘汝也!回忆后街之屋,入门穿廊,过前后厅,又三四折有小厅,厅旁一室为吾与汝双栖之所。初婚三四个月,适冬之望日前后,窗外疏梅筛月影,依稀掩映,吾与汝并肩携手,低低切切,何事不语,何情不诉!及今思之,空余泪痕!又回忆六七年前,吾之逃家复归也,汝泣告我:“望今后有远行,必以告妾,妾愿随君行。”吾亦既许汝矣。前十余日回家,即欲乘便以此行之事语汝,及与汝相对,又不能启口;且以汝之有身也,更恐不胜悲,故惟日日呼酒买醉。嗟夫!当时余心之悲,盖不能以寸管形容之。

吾诚愿与汝相守以死。第以今日事势观之,天灾可以死,盗贼可以死,瓜分之日可以死,奸官污吏虐民可以死,吾辈处今日之中国,国中无地无时不可以死!到那时使吾眼睁睁看汝死,或使汝眼睁睁看我死,吾能之乎!抑汝能之乎!即可不死,而离散不相见,徒使两地眼成穿而骨化石,试问古来几曾见破镜能重圆,则较死为苦也。将奈之何?今日吾与汝幸双健;天下人人不当死而死,与不愿离而离者,不可数计;钟情如我辈者,能忍之乎?此吾所以敢率性就死不顾汝也!吾今死无余憾,国事成不成,自有同志者在。依新已五岁,转眼成人,汝其善抚之,使之肖我。汝腹中之物,吾疑其女也,女必像汝,吾心甚慰;或又是男,则亦教其以父志为志,则我死后,尚有二意洞在也,甚幸甚幸!

吾家后日当甚贫,贫无所苦,清静过日而已。

吾今与汝无言矣!吾居九泉之下,遥闻汝哭声,当哭相和也。吾平日不信有鬼,今则又望其真有。今人又言心电感应有道,吾亦望其言是实,则吾之死,吾灵尚依依旁汝也,汝不必以无侣悲!

吾生平未尝以吾所志语汝,是吾不是处。然语之,又恐汝日日为吾担忧。吾牺牲百死而不辞,而使汝担忧,的的非吾所忍。吾爱汝至,所以为汝谋者惟恐未尽。汝幸而偶我,又何不幸而生今日之中国!吾幸而得汝,又何不幸而生今日之中国,卒不忍独善其身!嗟夫!巾短情长,所未尽者尚有万千,汝可摹拟得之。吾今不能见汝矣!汝不能舍吾,其时时于梦中寻我乎!一恸!

辛未三月廿六夜四鼓,意洞手书。

家中诸母皆通文,有不解处,望请其指教。当尽吾意为幸。

向上滑动浏览原文↑

东南朗读者巾短情长(东南朗读者巾短情长)(8)

孙莉玲

东南朗读者巾短情长(东南朗读者巾短情长)(9)

《与妻书》

《与妻书》是我个人最欣赏的文章之一。林觉民烈士义无反顾地为了自己的理想与信仰去献身,而作为妻子意映,手捧着这封信,本想在字里行间找回她的思念,然而阴阳两隔,读到的却是凄凉悲壮的绝笔。这封信字里行间闪烁着信仰之光和浓浓深情,刹那也是永恒。一位烈士为信仰、为家国慷慨就义,他的家人所承受的痛苦当然也是一种奉献。

这封信中所表达的不仅是夫妻之情,更是爱国之志。世间没有人不爱惜生命,没有人在死亡面前不做痛苦的抉择,更何况他的身后还有挚爱的妻儿。但在生与死之间,林觉民选择了舍弃“小我”而拯救我“大中华”,这种大无畏精神在我们当代青年学子的身上应有所体现。

如何把“小我”融入于民族复兴的伟大浪潮?如何将自我价值的实现与祖国对我们的召唤有机结合?此时此刻,我们也许比任何一个时代都更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实现,但“行百里者半九十”,我们东南大学的学子,作为具有家国情怀和国际视野、能够担当引领未来和造福人类使命的领军人才,应该勇担神圣时代使命,爱国兴邦,责无旁贷!

东南朗读者巾短情长(东南朗读者巾短情长)(10)

东南朗读者巾短情长(东南朗读者巾短情长)(11)

朗读是人与作品之间的共鸣,

也是人与人之间的交流。

它可以让你生出感动,热泪盈眶,

它可以让你收拾心情,重新出发。

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

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

让心灵浸润信仰的文字,

我们一直在路上。

东南朗读者巾短情长(东南朗读者巾短情长)(12)

东南朗读者巾短情长(东南朗读者巾短情长)(13)

欢迎师生校友参与朗读!

请发音频小样及个人介绍

(院系/部门 专业/职务 姓名 联系方式)

到邮箱SEUB2014@163.com;

如果您有推荐的美文,也可以分享给我们哦!

本期嘉宾|孙莉玲

录制|东南大学广播台

图文编辑|吴悠

责编|潘紫柔

部分文字来自于网络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