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稳态与调节经典易错题(高中生物易错题NO.21)
生物稳态与调节经典易错题(高中生物易错题NO.21)2 内环境的理化性质②三种主要成分的转化:(1)概念:由细胞外液构成的液体环境,本质上是一种盐溶液,类似于海水。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生命起源于海洋。(2)内环境主要成分的关系:①组织液、淋巴液、血浆最主要的差别在于血浆中含有较多的蛋白质,而组织液和淋巴液中蛋白质含量很少。
这一期我们开启学习老版必修三内容,专题14 内环境稳态及激素调节,有知识点讲解,易错点和易错题举例。老规矩,先做题,再看答案!如果有问题还可以在评论区留言,我会一一解释,问题较多的我也会录视频讲解的!喜欢的话点个赞关注小编吧!
专题14 内环境稳态及体液调节
考点1 内环境及其稳态
1 内环境的组成
(1)概念:由细胞外液构成的液体环境,本质上是一种盐溶液,类似于海水。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生命起源于海洋。
(2)内环境主要成分的关系:
①组织液、淋巴液、血浆最主要的差别在于血浆中含有较多的蛋白质,而组织液和淋巴液中蛋白质含量很少。
②三种主要成分的转化:
2 内环境的理化性质
(1)渗透压: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无机盐、蛋白质的含量有关,溶质微粒数目越多,即溶液浓度越高,渗透压越大。
(2)酸碱度:正常人的血浆近中性,pH为7.35~7.45。血浆的pH之所以能够保持稳定,与其中含有HCO-3、H2CO3等物质有关。
(3)温度:人体细胞外液的温度一般维持在37℃左右。
3 内环境的作用
(1)细胞生存的直接环境。
(2)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4 内环境的稳态
(1)概念:正常机体通过调节作用,使各个器官、系统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状态。
(2)实质:内环境中的各种化学成分和理化性质保持相对稳定的状态。
(3)调节机制:是通过机体各种器官、系统分工合作、协调统一而实现的。主要依靠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
(4)调节能力:具有一定的限度。
(5)稳态的意义: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①渗透压是维持组织细胞结构与功能的重要因素。
②适宜的温度和pH是酶正常发挥催化作用的基本条件。
③正常的血糖水平和氧气含量是供给机体所需能量的重要保障。
考点2 人体主要的激素和激素调节的特点
1 促胰液素的发现
(1)沃泰默的观点:胰腺分泌胰液只受神经调节。
(2)斯他林和贝利斯的实验:
(3)结论:胰液的分泌是促胰液素调节的结果。
2 人体主要的内分泌腺及其分泌的激素与靶器官(靶细胞)
(1)下丘脑:
(2)垂体:
(3)甲状腺:
(4)胰岛:
(5)睾丸:
(6)卵巢:
3 激素调节
(1)概念:由内分泌器官或细胞分泌的化学物质——激素进行调节的方式。
(2)特点:微量和高效;通过体液运输;作用于靶器官、靶细胞。
易错点1:对内环境成分的判断。
易错点2:引发组织水肿的原因。
组织间隙中积聚的组织液过多将导致组织水肿,其引发的原因如图所示。
易错点3:O2、葡萄糖分子由外界环境到作用场所的跨膜层数不清晰
(1)葡萄糖经过的膜层数至少为:进、出上皮细胞(两层膜) 进、出毛细血管壁细胞(两次)(四层膜) 进组织细胞(一层膜)=7层。
(2)O2经过的膜层数至少为:出肺泡壁细胞(两层膜) 进、出毛细血管壁细胞(两次)(四层膜) 进、出红细胞(两层膜) 进组织细胞(一层膜) 进线粒体(两层膜)=11层。
易错点4:内环境几组容易混淆的概念
(1)血红蛋白≠血浆蛋白
血红蛋白是红细胞内的主要成分,含有铁元素,具有携带和运输氧气的功能;血浆蛋白是血浆中所有蛋白质的统称,分为白蛋白、球蛋白和纤维蛋白原三类。
(2)体内液体≠内环境
一切与外界相通的管腔、囊腔(如呼吸道、消化道、膀胱、子宫等)内的液体及分泌到外界的液体(如尿液、泪液、汗液、消化液等),属于体内液体,但不属于内环境。
(3)细胞膜和细胞内的成分不属于内环境的成分:
一切只能存在于细胞内的物质,如血红蛋白、呼吸氧化酶等,以及细胞膜的成分,如载体蛋白、受体蛋白等,都不属于细胞外液,不属于内环境。
(4)血液≠血浆
血液是由血浆和血细胞两部分组成;血细胞又分为白细胞、红细胞和血小板等,血浆主要是水和蛋白质,另外还有代谢废物、营养物质、激素及溶解的气体等。血浆属于内环境,但血细胞不属于。
易错点5:混淆酶和激素。
(1)化学本质:大多数酶是蛋白质,少数酶是RNA;激素有多肽、蛋白质(如胰岛素)、固醇类(如性激素)或氨基酸的衍生物(如甲状腺激素)等。
(2)产生细胞:活细胞(人和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除外)都能产生酶,但激素只能由内分泌腺细胞或下丘脑细胞产生。
(3)作用:酶的作用是催化生物体内的各种化学反应;激素的作用是调节(促进或抑制)生命活动。
(4)作用部位:酶在细胞内外均能发挥作用,催化特定的化学反应;激素要随着血液循环运输到相应的靶细胞或靶器官,调节其生理过程。
易错题:
1.哺乳动物因长时间未饮水导致机体脱水时,会发生的生理现象是()
A.血浆渗透压降低
B.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加
C.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受到的刺激减弱
D.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作用减弱
2.下列关于人体内环境的叙述,错误的是()
A.抗原与抗体的特异性结合发生在内环境中
B.内环境成分中含有CO:、尿素、神经递质等
C.组织液渗回血浆和渗入淋巴的量相差较大
D.血浆的成分稳定时,机体达到稳态
3.下表选项中,表述内容、甲、乙、丙三者关系能用如图表示的是,()
A 碳元素的流向 CO2库 生产者
B 内环境成分的关系 血浆 淋巴 组织液
C 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向 生产者 消费者 分解者
D 甲状腺激素分泌分级调节 下丘脑 甲状腺 垂体
4.人体稳态的调节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下列现象属于内环境稳态失调的是()
A.寒冷时出现寒颜
B.从平原到高原,有的人出现肺水肿症状
C.接受抗原刺激后,B淋巴细胞增殖和分化
D.饮水不足时,抗利尿激素释放增加
5.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血液中甲状腺激素增加时会促进垂体分泌促甲状腺激素
B.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取决于血浆中无机盐和蛋白质的含量
C.内分泌腺分泌的激素释放到内环境中,然后作用于靶细胞
D.淋巴中的淋巴细胞可以通过淋巴循环由锁骨下静脉汇入血液
6.下列关于内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是()
A.内环境的渗透压下降会刺激下丘脑分泌抗利尿激素增加
B.内环境是一个主要由H2PO4;/HPO4²-构成的缓冲体系
C.内环境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和细胞代谢的场所
D.内环境的变化会引起机体自动地调节器官和系统的活动
7.糖耐量受损(IGT)的人表现为空腹血糖浓度正常、负荷(如饮食)后血糖浓度升高异常。为了探究运动对IGT的干预情况,受试者于餐后进行中等强度持续运动30 min,定时采样测定血糖浓度及胰岛素含量,实验结果如图所示。由此可初步推测(多选)()
A.餐后60min时,胰岛素分泌下降导致血糖浓度低于对照组
B.餐后适度运动可降低 IGT 人群餐后血糖峰值和胰岛素升高幅度
C.餐后适度运动使IGT人群胰岛素分泌高峰提前,血糖浓度下降
D.餐后适度运动可以减轻IGT人群胰岛B细胞的分泌负担
8.小杨同学将部分生物学知识归纳如下,其中正确的是(多选)( )
9. 下列关于人在剧烈运动时生理变化过程的描述,正确的是()
A.大量失钠,对细胞外液渗透压的影响大于细胞内液
B.大量乳酸进入血液,血浆由弱碱性变为弱酸性
C.胰高血糖素分泌量上升,促进肝糖原(元)和肌糖原(元)分解
D.血液中O2含量下降,刺激了呼吸中枢促进呼吸运动
10.以下最能反映健康人餐后6小时内血糖浓度变化趋势的曲线是()
11.研究发现,胰岛素必须与细胞膜上的胰岛素受体结合,才能调节血糖平衡。如果人体组织细胞膜缺乏该受体,则可能导致()
A.细胞减缓摄取血糖,血糖水平过高
B.细胞减缓摄取血糖,血糖水平过低
C.细胞加速摄取血糖,血糖水平过高
D.细胞加速摄取血糖,血糖水平过低
12.血浆中的1个葡萄糖分子进入组织细胞被彻底氧化分解,需要穿过几层膜()
A.5层 B.3层
C.6层 D.4层
参考答案:
1.B
2.D
3.A
4.B
5.A
6.D
7.BCD
8.AB
9.A
10.B
11.A
12.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