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看抓特务电影汇总(70年前8岁小学生智勇抓特务)
小时候看抓特务电影汇总(70年前8岁小学生智勇抓特务)陈永康想了想,指了指自己的学校说:"金阊小学。"突然一个声音传来,陈永康寻声而去,只见一个梳着西式头发、穿着黑色皮鞋的男人在叫他。陈永康生于1943年,江苏省苏州人,家里兄弟姐妹有5个,他排行老大。成长在新中国的他,机智勇敢,懂得为父母分担,是一个小小男子汉。1951年,陈永康8岁,是苏州市金阊小学一年级学生,那时的他还很瘦弱。5月3日下午1点左右,他和自己的两个小伙伴在城墙上追赶玩耍,沐浴在新中国的阳光下。"小朋友,你在什么地方读书?"
毛主席对中国儿童事业的发展一直挺关心的,早在1942年4月,他就这样题词:儿童们团结起来,学习做新中国的新主人。在新中国成立前夕,即1949年9月,毛主席为北京出版的《中国儿童》,即现在的《中国少年儿童报》创刊号题词:好好学习。
注意,这时的题词是"好好学习",没有"天天向上"四个字。
"好好学习,天天向上"是毛主席在在70年前题的词,这八个字与一个8岁抓特务的小英雄有关。然而令人意外的是,这个小英雄竟然在事发50年后才知道毛主席曾为他题词。
抓特务的小英雄
陈永康生于1943年,江苏省苏州人,家里兄弟姐妹有5个,他排行老大。成长在新中国的他,机智勇敢,懂得为父母分担,是一个小小男子汉。
1951年,陈永康8岁,是苏州市金阊小学一年级学生,那时的他还很瘦弱。5月3日下午1点左右,他和自己的两个小伙伴在城墙上追赶玩耍,沐浴在新中国的阳光下。
"小朋友,你在什么地方读书?"
突然一个声音传来,陈永康寻声而去,只见一个梳着西式头发、穿着黑色皮鞋的男人在叫他。
陈永康想了想,指了指自己的学校说:"金阊小学。"
男人从口袋里拿出了一包糖,给陈永康和两个小伙伴们吃。孩子们都喜欢糖,不过一个陌生人突然请吃糖,陈永康还是有几分犹豫。
50年代嬉戏的儿童
这时,男人又从口袋里神神秘秘地掏出一些钱,还有一个黄色的鼓鼓的包。男人对陈永康说:"这是面粉,放在你们老师的桌子上。"
此时,陈永康脑海里闪过很多东西:不要和陌生人说话、不要吃陌生人的糖、不要跟着陌生人走......最重要的是,老师讲过:社会上有不少特务、坏人总想找机会破坏学校、工厂。看这鬼鬼祟祟的男人,一看就不是好人。还有,那个黄色包包里装的到底是什么?
8岁的陈永康,明知这个男人有问题,不过他有一股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劲儿,越是怀疑,越要探个究竟。他镇定自若地说:"叔叔,我陪你一起去吧!"
男人得意的笑,心想:小孩儿就是小孩儿,几颗糖一点零花钱就被哄得团团转。
50年代解放军的风采
陈永康领着男人朝金阊小学去,心里在寻思着什么,步子有些小。
"走快点。"男人催促着。
"我人小,走得慢。"陈永康答。
男人无奈,只得放慢了脚步。
大约走了100米,陈永康眼睛一亮,因为他见到了希望,在城墙另一端有4名解放军叔叔正向他走来。而此刻的男人,莫名地紧张了起来。
陈永康更加笃定了自己的猜测,马上放下手中的东西,用瘦弱的双手紧紧抱住那个男人的大腿,大声喊:"解放军叔叔快来抓特务!"
男人急了,抡起他的大拳头就向陈永康砸去,极力想挣脱小孩儿的纠缠。
对于瘦小的陈永康而言,此刻他就像一只小羊,而那个男人就像老虎狮子一样凶猛,力量悬殊太大。大拳头像雨点一样密集,打在陈永康的头上、脸上、身上,顿时口鼻是血。可是,英勇的陈永康依旧死死地抱着那个男人不放。
4个解放军迅速赶来,将那个男人制服了,并将受伤的陈永康护送回家。
经调查,那个男人果然是一名特务,而黄色包里装的正是炸药。
陈永康智勇抓特务并受伤的消息,传遍了金阊小学。学校每天都会收到许多来电、来信和各种礼物,收到的锦旗可以挂满一个教室,苏州各路人士纷纷来慰问。陈永康成了小英雄,也成了名人。苏州许多重要人士接见了他。
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毛主席在得知陈永康的英雄事迹后,专门为这个小英雄题词:"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可是,人人都知道的题词,陈永康竟然在50年后才知道那是毛主席为他题的词。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苏州是在1949年4月27日,获得解放的。不过解放后,反革命分子常常在当地制造一些恐怖事件,为了保护陈永康这个小英雄的安全,金阊小学专门为他安排了一间宿舍,有老师们轮流看护。毛主席为陈永康"好好学习,天天向上"的题词一直处在高度保密状态中,不得对外公布。虽然金阊小学的一些老师知道中央的一位领导给陈永康题词了,但他们也不清楚到底是谁题的词,题词内容是什么。
50年代被审判的特务
这个谜题还是2001年才被解开的。
2001年5月21日,《新民晚报》第28版发表了一则短文,介绍了毛主席"好好学习 天天向上"这个题词的来处。也就是这则短文的作者周珩等人在筹办华东人民革命大学50周年纪念时,无疑中翻阅到了1951年5月28日的第46期"革大改造报"上。
英雄陈永康的平常心
50年后,当年的小英勇陈永康已快到花甲之年,那么这么多年,他是怎么过的呢?
1961年,陈永康上完初中,因为当时正赶上国家三年困难时期,他们家的生活压力也大,他放弃了升高中,到市航运公司当了一名会计。后来,他还在船上干过清理河道淤泥的扒土工,工作勤劳,在1968年被单位党支部列为发展对象。
老年时的陈永康
当时,他有一个漂亮能干的女朋友,名叫俞琪琦,是交通局招待所的一个职工。不过因俞琪琦出生于工商地主家庭,有人要陈永康与她划清界限,不然就取消他党员发展对象。然而,陈永康最终选择了心爱的人,两人于1969年完婚。
新婚之夜,忐忑的新娘问陈永康:"教科书上的小英雄陈永康捉特务是不是你?你是英雄,而我却是工商地主的女儿,我们结婚你会不会后悔?"
陈永康笑着说:"1951年我才七八岁,捉没捉特务记不清了,反正今天我娶的是妻子而不是工商地主家的小姐,你今天嫁的是丈夫也不是什么英雄。"
不得不说,陈永康有一颗平常心,对英雄的光环看得很淡。抛开英雄的角色,他是好职工,先进工作者、好丈夫,好父亲,他享受着普通人的生活。同时,他那颗乐于助人、勇敢坚韧的品格一直都在。他退休后,他就无偿承包了他所在小区的几条马路的卫生,邻居有什么难题,都喜欢找他帮忙。
2001年,被尘封50年的毛主席为陈永康题词的事传出后,他也名声大噪,好多企业想着搞"名人效应",高薪请他去担任企业形象代理人,他都拒绝了。
陈永康与孩子们
不过,有一项工作,他却乐在其中:成为母校金门小学(原金阊小学)义务的少先队校外辅导员,勉励一个又一个的孩子"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谈及毛主席题词时,陈永康笑着说:"毛主席题字实际上不是给我一个人,是给全国青少年儿童的。现在的社会是个开放的时代,小孩子应该要奋斗学习,做好革命接班人。"
是的。"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
"好好学习,天天向上"不仅适合每个少年,也适合每个中国人,毕竟"活到老,学到老",人生会更有滋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