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学校文明建设创建工作总结(灵宝一高巩固文明创建成果)

学校文明建设创建工作总结(灵宝一高巩固文明创建成果)二是重视道德培育。该校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通过演讲比赛、专题讲座、党员活动日等提高师生政治理论素养;通过编写校本教材、上好校本课程、召开主题班会、手抄报展评、知识测试等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系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通过举办传唱红色歌曲、戏曲进校园、书法进校园、经典诵读、“桃林大讲堂”、清明祭英烈、“月满中秋”、庆“五一”歌咏比赛等活动加强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爱国主义教育;通过开设心理健康课、开展心理辅导、举行心理健康讲座、师生结对帮扶等加强心理健康教育。一是加强学习教育。该校制定政治学习规划,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开展党的二十大精神宣传教育、中国梦教育、党史学习教育、形势政策教育。制作40多块善行义举榜、感动中国人物、共和国功勋、道德模范版面,让师生在潜移默化中增强政治认同,牢记初心使命,学习先进典型。领导带头为学生上团课、上思想政治课、做国旗下讲话、开专题报告会。灵

口李树华 魏红亮

黄帝冶铁铸鼎塬,老子著经函谷关,华夏文明浸润着弘农古城。在这片历史悠久、文化厚重的土地上,有一所闻名遐迩的豫西名校——灵宝一高。

灵宝一高办学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社会影响广泛。学校创建于1937年,建校85年来培养出46位清华北大生,为祖国输送了7万多名优秀人才,1988年以来一直是省级文明单位,现占地200亩,建筑面积10余万平方米,90个教学班,在校师生5000多人。

近年来,该校把创建文明校园作为打造特色教育品牌的重要抓手,坚持精神文明、教育质量两手抓,不断提升办学水平。2000年以来培养26位清华北大生,占三门峡市的80%,高考一本上线人数连续逐年提升。2021年高考,一本上线821人,46位学生被人大、西交大、南开等名校录取。近三年被评为全国国防教育特色学校、全国校园冰雪运动特色校、河南省文明校园、三门峡市先进基层党组织,被清华大学、西安交大、四川大学、吉林大学等名校授予优质生源基地,实现了精神文明、教育质量双丰收。

学校文明建设创建工作总结(灵宝一高巩固文明创建成果)(1)

灵宝一高大门

文明之根,深扎沃土,栽桃植李,立德树人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根本任务是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这也是教育的使命。

一是加强学习教育。该校制定政治学习规划,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开展党的二十大精神宣传教育、中国梦教育、党史学习教育、形势政策教育。制作40多块善行义举榜、感动中国人物、共和国功勋、道德模范版面,让师生在潜移默化中增强政治认同,牢记初心使命,学习先进典型。领导带头为学生上团课、上思想政治课、做国旗下讲话、开专题报告会。

二是重视道德培育。该校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通过演讲比赛、专题讲座、党员活动日等提高师生政治理论素养;通过编写校本教材、上好校本课程、召开主题班会、手抄报展评、知识测试等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系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通过举办传唱红色歌曲、戏曲进校园、书法进校园、经典诵读、“桃林大讲堂”、清明祭英烈、“月满中秋”、庆“五一”歌咏比赛等活动加强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爱国主义教育;通过开设心理健康课、开展心理辅导、举行心理健康讲座、师生结对帮扶等加强心理健康教育。

学校文明建设创建工作总结(灵宝一高巩固文明创建成果)(2)

举行红色节目展演、红色歌曲传唱活动

三是开展主题活动。开展“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主题实践活动,每期评选出一批“新时代好少年”,定期开展“传承红色基因”、优秀传统文化、学雷锋志愿服务等主题活动,引导学生从小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持续开展“优秀童谣传唱”“我们的节日”等系列主题活动,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活跃校园文化生活,展示学生青春风采,推动学生全面发展,增强文明校园创建的吸引力、感染力。

四是落实德育常规。学校通过成人礼、入团仪式、社团活动、研学活动等传播主流价值。开展文明礼仪教育、文明餐桌、文明交通、文明随手拍等活动加强行为规范教育。每周升旗师生穿校服、唱国歌,把升旗仪式作为爱国主义教育、德育常规教育的重要阵地。

五是大力开展志愿者活动。学校践行“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服务精神,设立帮教助学、文明交通、洁城行动、社区文化服务等志愿服务项目,每年开展洁城行动3000多人次,文明交通岗1600多人次,党员进社区10多次,广场文艺演出、无偿献血、爱心捐款、脱贫攻坚等志愿服务20多次,教师在“志愿河南”注册率100%,累计服务时长30多万小时,被评为三门峡市2018年度优秀志愿服务组织。

道德模范、身边好人、“新时代好少年”、最美师生……每年都会涌现一批先进典型,他们事迹感人,形成昂扬向上的力量,这是文明的种子在校园里落地生根,文明的力量在师生间传递延续。

文明之泉,喷涌不竭,党建引领,筑牢保障

精神文明建设是一项浩大工程,需要上下一心、携手共进,必须从思想、制度、党建、组织、经费等多方面做好保障。

筑牢思想保障。该校把思想政治建设放在首位,通过中心组学习、党史学习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建党百年等系列教育活动,加强政治理论学习和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教育师生。

筑牢机制保障。该校成立文明校园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制定创建方案,定期召开创建专题会、动员会、推进会、总结表彰会,完善校长负责制、民主集中制、校务公开制度、领导联系师生制度、干部管理制度,召开教代会、家长会,设立校长信箱、校务公开栏,坚持依法办学、以章治校,不断提高科学决策、民主决策水平。

学校文明建设创建工作总结(灵宝一高巩固文明创建成果)(3)

学校召开2021年度文明创建总结表彰大会

筑牢党建保障。该校以党建带创建,通过组织学习、“党员活动日”、“以案促改”警示教育、庆“七一”、“三会一课”、组织生活会、民主生活会、廉政谈话、专题培训、线上答题、积极分子培训、“党员先锋工程”、搭建“双培养”机制等加强党的政治建设、组织建设、党风廉政建设,强化理想信念教育。

筑牢经费保障。该校每年投入资金60万多元,加强“三室一办两站”建设,安装电子屏,制作讲文明树新风、身边模范等版面80多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遵德守礼牌200多块,文明创建专栏定期更新,购买图书杂志、志愿服务设施,为创建文明校园提供充足经费保障。

文明之叶,葱茏生长,以德施教,铸魂育人

该校抓住四个抓手,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引导全体教师争做人民满意的教师。

一抓师德养成。学校制定教育法规和师德建设文件。学习张桂梅、张玉滚、李芳等先进典型事迹。开展师德专题教育、“正学风,严校风”、“三下沉,三贴近”、拒绝有偿补课签名等活动,提升教师职业道德水平。

二抓师德监督。该校建立师德评议、师德调研、师德重大问题报告、师德舆情快速反应机制,构建学生、家长、社会多方参与的师德监督体系。大门口长期张贴着师德师风监督举报二维码、悬挂师德举报信箱。校内每个教学楼上都有校长信箱。各年级每期开展师德评议、学生评教、家长评教活动,及时掌握师德动态。

三抓师德考核。学校实行师德量化积分管理,从10个方面对教师师德表现赋分管理,将师德量化积分与职称晋升、岗位聘用、评先评优挂钩,有严重违反师德现象的实行一票否决。学校党组织、工会牵头成立师德监督小组,规范教师的从教行为。

四抓典型选树。该校重视树立身边典型,每年表彰一批师德标兵。积极在网站、官方微信、三门峡日报等媒体上宣传优秀教师,向上级推荐评审道德模范。近年来,潘晓伟、郭团结、刘渡江等获得“感动崤函十佳人民满意教师”、河南省五一劳动奖章、灵宝市道德模范、最美教师等荣誉。

学校文明建设创建工作总结(灵宝一高巩固文明创建成果)(4)

为道德模范刘渡江送牌匾

文明之花,姹紫嫣红,文化育人,春色满园

优美的育人环境,厚重的文化氛围,丰富的校园生活……该校着力打造“五个校园”,处处洋溢着文明和谐、生机盎然的景象。

“人文校园”,处处亮眼。该校有六大文化板块:“窗口文化”展示学校形象,20多块版面介绍办学成就、校风校训、名师名生;“创建文化”宣传创建活动,60多块版面宣传文明校园六个好、各项创建活动、讲文明公益广告、“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等;“红色文化”传承革命精神,综合楼周围设党建专栏、党员先锋岗、共和国功勋、全国道德楷模、革命诗词文化墙;“传统文化”彰显地方特色,东西两个花园按照儒家、道家思想修建,校园建有中华文字、中国戏曲知识板块、《道德经》、灵宝历史四个文化墙;“馆室文化”提供学习场所,学校有100多平方米的校史馆、廉政教育基地、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党员活动室、多功能厅、科技制作室、美术画室、舞蹈排练厅等;“宣传阵地”拓展学习平台,校园广播站、网站、微博微信、几块电子屏等形成宣传阵地。六大文化板块条理清晰、内容丰富、贴近实际,展现出浓郁文化氛围。

“活力校园”,生机勃勃。该校每年举行运动会、篮球赛、乒乓球赛、军训、拔河赛、“阳光大课间”、元旦书画展、诗歌朗诵会、歌咏比赛、科技制作展、研学旅行等,文体活动丰富多彩。成立有“望远镜”文学社、舞蹈社团、足球社团、篮球社团、冰壶社团、书画社团20多个社团,培养特色人才。近年来,该校有300多人被清华大学、中央美院、北京体育大学、上海音乐学院等专业院校录取。

学校文明建设创建工作总结(灵宝一高巩固文明创建成果)(5)

学校文明建设创建工作总结(灵宝一高巩固文明创建成果)(6)

每周开展冰壶运动训练

“平安校园”,稳稳守护。学校完善安全工作机制,安装300多个高清摄像头、600多个烟雾报警器,配备灭火器435个,构建人防、物防、技防为一体的安全网络。平时推进安全教育进课堂,加强交通安全、人身安全、食品安全、反邪教、防溺水等安全教育,开展防爆防恐、消防安全、地震逃生演练,提高师生安全防范意识。

学校文明建设创建工作总结(灵宝一高巩固文明创建成果)(7)

校长李焦斌慰问志愿者

“环保校园”,绿色满园。学校通过报告会、动员会、曝光台等开展环保教育、勤俭节约教育,开展文明餐桌行动、节能环保行动,安装节能灯,购置分类垃圾桶,争创节约型、环保型校园,被评为河南省一级食堂、河南省园林单位、河南省绿色校园。

“和谐校园”,携手共建。该校积极参与文明城市创建、脱贫攻坚活动,与4个乡村和两个乡镇少年宫开展结对帮扶,送文艺、送科技、送物资,帮忙制作宣传版面,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在校内,学校注重人文关怀,为残疾学生、农村低保户学生、特困生等免除学费、住宿费数万元、发放国家助学金140多万元,为学生刻苦攻读创造条件,激励困难学生听党话、感党恩,发奋图强,学有所成,回报社会。

学校文明建设创建工作总结(灵宝一高巩固文明创建成果)(8)

结对帮扶阳平二中少年宫,送去足球、篮球、图书

学校文明建设创建工作总结(灵宝一高巩固文明创建成果)(9)

学校篮球队与全国文明村北阳平村开展篮球比赛

“春播桃李三千圃,秋来硕果满神州”。延续荣光,承载梦想!站在新的起点上,灵宝一高人不忘初心,砥砺奋进,决心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更加务实的作风,推动学校精神文明建设再上新台阶。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