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大学生虚荣心(女大学生虚荣爱攀比)
女大学生虚荣心(女大学生虚荣爱攀比)其实只要我们稍微留心一下就不难发现,现在的孩子不管是小孩子还是大孩子,大多都虚荣心强爱攀比。看到别人有的,自己也想有,看到别人的比自己好,自己一定想办法超过别人.可能很多家长会认为孩子小不懂事,难免会无理取闹。可是小孩子不懂事,那大孩子呢?这名女生一味的伸手索取的行为,遭到了网友们的指责,网友们纷纷指责她虚荣爱攀比,不懂得体谅父母。生活中孩子的这种虚荣爱攀比的现象根本就是见多不怪。比如:某小学生因为觉得爸爸开的小车档次太低,比不上别人家的,就觉得没面子,要求爸爸去买一部档次高的小车。某个小女孩看到同班的女生穿了一条漂亮的裙子来学校,于是便缠着妈妈给她买新裙子。
一名大一女生的求助帖走红了网络,也引来一众网友的骂声。
这名女生表示,她希望妈妈给自己每个月4500元的生活费,却遭到了妈妈的拒绝。她觉得自己很委屈,认为妈妈一个月给的2000元生活费根本就不够花。
为此记者走访了四川大学、成都大学、四川音乐学院等学校,调查发现大部分大学生的生活费在1500--2000元之间,少部分学生在1000--1500元之间,只有个别学生的生活费在3000元以上。按照这些调查的数据,其实这名女生的妈妈给的生活费已经是足够的了。
可这名女生却表示,自己是女生还要买护肤品、新衣服。她觉得同宿舍的其他同学都好有钱,用的也都是好的。她还抱怨自己的妈妈在高中的时候特大方 给她上补习班4000、6000的不眨一下眼,现在大学了反而一个月只给两仟。
这名女生一味的伸手索取的行为,遭到了网友们的指责,网友们纷纷指责她虚荣爱攀比,不懂得体谅父母。
1.造成孩子虚荣心理的不是社会环境!生活中孩子的这种虚荣爱攀比的现象根本就是见多不怪。比如:某小学生因为觉得爸爸开的小车档次太低,比不上别人家的,就觉得没面子,要求爸爸去买一部档次高的小车。
某个小女孩看到同班的女生穿了一条漂亮的裙子来学校,于是便缠着妈妈给她买新裙子。
可能很多家长会认为孩子小不懂事,难免会无理取闹。可是小孩子不懂事,那大孩子呢?
其实只要我们稍微留心一下就不难发现,现在的孩子不管是小孩子还是大孩子,大多都虚荣心强爱攀比。看到别人有的,自己也想有,看到别人的比自己好,自己一定想办法超过别人.
这些虚荣心膨胀的孩子一味的伸手向自己的父母索取,当父母不能满足他们的要求时,他们便抱怨、指责,完全不会体谅父母的不易。就像开头的那名女大学生一样。
有很多女大学生更是因为父母无法满足自己的虚荣心,便到一些非法平台上贷款来满足自己的欲望。很多大学生最终因为还不上平台的巨额借款,而被逼得跳楼或是弄得家破人亡,令父母痛苦不已.
现在孩子的虚荣心为什么这么强呢?
很多人把孩子的这种虚荣心归功于当下的社会环境,认为社会不停的快速的发展,经济水平、物质水平也在提高,所以孩子的心也跟着飘浮起来,所以很多父母在谈论到自己的孩子时,都是一脸无奈的说:"现在的孩子啊,就是这样,现在的孩子就是虚荣心强"。言下之意不言而喻!
那么孩子的虚荣心真的是当下的社会的环境造成的吗?
答案是否定的!
也许当下的社会环境对孩子的思想是造成了一定的影响,但绝对不是造成孩子虚荣心的直接原因。
我10岁的小侄女非常的懂事,不但从不会和别人攀比生活物质,还经常会教育7岁的弟弟,说爸爸妈妈工作赚钱很辛苦的,不能胡乱花钱。其实生活中有很多这样的懂事孩子,他们也是一样的生活在这个社会里。
2.父母的"不舍得"才是造成孩子虚荣心的关键!1.不舍得孩子吃苦
几天前一则新闻曾报道杭州一中学的初一新生自理能力差,只有一半的学生会叠衣服系鞋带。可的家长却认为孩子还小,要以学习为主。
这是很多家庭中出现的普遍现象,孩子在家里像小皇帝一样,而家长包办了一切,完全不舍得让孩子吃一点苦,受一点的累。
而这些像小皇帝一样的孩子,因为不懂得生活的艰辛,不懂得体恤父母的不易,所以不会压制自己的攀比的欲望,从而形成虚荣心理。
就像开头提到的女大学生一样,看到别人用的东西好,自己也想用好的,并且只会一味的抱怨自己的妈妈,她不懂得替妈妈想一想,"妈妈是不是拿不出那么多钱,妈妈给自己的学费和每个月的生活费是怎样来的"。
2.不舍得拒绝孩子
很多孩子在小的时候看到别人买了新的衣服、玩具或是心仪的物品时,都会缠着父母,要求父母给自己买。而很多爱子心切的父母对孩子提出的要求从不会拒绝,一味的满足。有的父母就算想拒绝,可对上孩子的撒娇或是哭闹,就会不舍得或是不忍心。
可一旦孩子的欲望一再得到满足,就会滋生出优越感和虚荣心理来。这种心理随着孩子的长大,越发强烈。
3.不舍得教育孩子
很多父母在发现孩子有强烈的虚荣心后,大多都不舍得教育孩子。都会以孩子还小不懂事为由包容孩子的无理取闹。
可是,如果孩子的这种不健康心理在小的时候得不到引导教育或是抑制,就会随着孩子的长大,越发严重。
所以,造成孩子虚荣心的直接原因不是社会环境因素,而是因为父母太过了娇宠孩子,不舍得教育孩子而造成的。那么我们应该怎样教育孩子,让孩子不再虚荣呢?
3.用心地引导教育孩子,让孩子不再虚荣!1.让孩子懂得生活的不易
要让孩子懂得生活的不易,就要从小培养孩子的动手能力,让孩子学会劳动、学习生活。比如:3--4岁的孩子要让他学会自理;8--10岁的孩子要学会做家务;如果环境允许,可以适当的让十几岁的孩子分担父母的工作。
苏霍姆林斯基说:必须要让孩子知道生活里有一个困难的字眼,这个字眼是跟劳动、流汗,手上磨出老茧分不开的,这样他们长大后,才会大大缩短社会适应期,提高耐挫折能力。
只有让孩子知道生活的"困难",孩子才会懂得体谅父母,才不会盲目的攀比。
2.培养孩子的金钱观
很多孩子之所以虚荣心作崇爱攀比,是因为孩子根本就不懂得金钱来之不易。有调查更是表示,很多孩子都不知道钱从哪里来的,他们只知道爸爸妈妈兜里有钱。正是金钱观的缺乏才会容易让孩子喜欢跟别人攀比物质生活。所以培养孩子的金钱观很重要。
教育家默克尔说:金钱教育是人生的必修课,是儿童教育的重心,就如同金钱是家庭的重心一样。
我们可以这样做:让孩子通过自己的劳动,获得零花钱;在给孩子买玩具的时候,让孩子知道玩具的价钱,并告诉孩子买玩具用去了爸爸妈妈多少的工资等。这些日常生活中的小事情就可以慢慢的培养孩子的金钱观。
只有让孩子认识到金钱的来之不易,才能抑制他生出"别人有我也要有"的虚荣心理。
3.纠正孩子的虚荣心理
当我们发现年幼的孩子爱炫耀时,我们要告诉他,他有的东西别人也会有的,不值得炫耀。比如:当孩子得到了一块蛋糕,跑去跟同伴炫耀时,我们要跟他说,别人以后也会有蛋糕的,如果他愿意和别人分享,那么以后别人也会愿意和他分享的。
当孩子因为拥有的漂亮的衣服,或是贵重物品而露出虚荣心时,我们要告诉她,漂亮的衣服、贵重的物品或是好看的外表都不是最重要的,也并不能获得别人的尊重。
一个人要有真实的本领,有能立足于这个社会上的本事才是最重要的。而一个不虚荣、不傲骄的人才能获得别人的尊重。
帮助孩子纠正虚荣心理,孩子才会拥有健康良心的心态。
美国著名教育学家威廉·詹姆说:孩子生下来时是一张白纸,而最终这张白纸上能否被描绘成一幅精美的图画,那就完全取决于他们的父母,父母是塑造孩子的工程师。
父母就是孩子最好的导师,为了我们的孩子能成为一个不虚荣、受人尊重的人,在孩子小的时候,我们就要用心的引导教育好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