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志愿者脱贫(大学生主动报名参与志愿服务)
大学生志愿者脱贫(大学生主动报名参与志愿服务) “18岁,成年了。疫情面前,我们不再是需要被保护的孩子,守好家,守好城,我们也能冲锋在前。” “我尽量多干一些” 然而,一场疫情将赵妍序报到的时间延后了。 核酸采集、上门流调、风险排查……社区的工作人员一个人顶几个人用,下沉干部们驻扎到居民区,还有陆续赶来支援的医疗队,每天通过新闻媒体了解到不断变化的防疫形势,赵妍序觉得,自己也应该做点儿啥。 虽然个人的力量有限,但她想为家乡出一份力。
核心提示:10月20日6时许,已经顺利返校的赵妍序刚从睡梦中醒来,手习惯性地在床铺上摸索到手机。在点开当天大庆防疫情况信息的同时,人也瞬间清醒了。
“每天不看看心里就惦记。”她说。
“我也应该出份力”
两个多月前收到黑龙江工业学院录取通知书的那天,赵妍序开始兴高采烈地边收拾东西,边在心里憧憬着未来的大学生活。
然而,一场疫情将赵妍序报到的时间延后了。
核酸采集、上门流调、风险排查……社区的工作人员一个人顶几个人用,下沉干部们驻扎到居民区,还有陆续赶来支援的医疗队,每天通过新闻媒体了解到不断变化的防疫形势,赵妍序觉得,自己也应该做点儿啥。
虽然个人的力量有限,但她想为家乡出一份力。
“我尽量多干一些”
“18岁,成年了。疫情面前,我们不再是需要被保护的孩子,守好家,守好城,我们也能冲锋在前。”
赵妍序的想法,得到了家人的支持。
于是,第二天采集完核酸后,赵妍序就到红岗区红岗街道伟业社区报到,详细了解了志愿者的工作内容。
为了第二天能顺利上岗,她认真地学习培训内容,细心地观察“大白”们都在忙些啥,有能干的活就直接“上手”。
有了前一天对防疫工作的“实习”,第二天一大早,赵妍序直奔核酸采集现场,她当天的任务是现场秩序维护。
当领到整套防护装备的那一刻,赵妍序是兴奋并紧张的,穿防护装备的过程中,她按照之前学习的程序,每一个细节都严格执行到位。
虽然核酸检测的时间还没到,但穿戴整齐的赵妍序已经开始组织早到的居民排好队。看到有不会操作手机的居民,她都主动上前帮忙。发现有居民的口罩戴得不规范、有人排队距离近了,她都及时上前提醒。
大半天的时间在忙碌中结束,当收到“核酸采集结束”的通知时,赵妍序才感觉到嗓子干得冒烟了,双腿跟灌了铅似的沉。
“我这才干半天活就累成这样,那些一直在防疫一线的‘大白们’该有多累?”想着这些,赵妍序决定,她应该再多承担一些。
“守护过家乡很自豪”
有一天,得知社区核酸信息采集录入员比较紧缺的消息后,赵妍序主动申请,成了一名核酸信息采集员。
在接受了社区培训后,她便加入到了核酸信息采集录入工作中。
进行区域核酸检测时,信息员必须要提前至少20分钟到达现场,做好准备工作。
这项看似简单的工作,不仅要有耐心,遇到找不到“码”的居民及时帮着解决,业务还要熟练,防止人员聚集,要在最快时间内完成信息采集工作。
同时,还要有“眼观六路”的本事,对于信息采集完的人员,一定要“盯”紧了,尤其是不同组的混检人员不能串位置。
信息采集时,因为光线、居民手机屏亮度等多种原因,“扫码”不顺畅的情况多有发生。
为了减少这种“意外”,每次找到一个合适的角度,赵妍序就尽量端着胳膊,一个姿势维持几十分钟,甚至一两个小时。
通过实操,赵妍序总结了一套快速采集信息成功的小窍门。
看着“扫码”过程越来越顺畅,大家都夸赞她是“信息采集小能手”。
很多居民将赵妍序的辛苦看在眼里,纷纷给她送来水果、饮品、自家包的饺子……
赵妍序的邻居对记者说,刚开始看到她在核酸采集现场帮着维持秩序时,他们还悄悄地嘀咕,也就是几天的新鲜劲儿,现在的孩子,哪能吃了这个苦?别的不说,就是每天起大早来做准备工作,坚持下来都不容易。但是,让大家没想到的是,赵妍序一点儿都不娇气,每天早来晚走,不抱怨、不推诿……
“这次参与疫情防控志愿服务,让我对志愿服务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志愿服务渺小而又伟大,不是说说而已。虽然每天的工作很辛苦,但能成为守护别人的人,能为我所生活的这座城市出一份力,我感觉很自豪。”赵妍序说。
大庆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谷淑敏 图片由伟业社区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