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课本里的武汉(中小学课本中的洛阳)
小学课本里的武汉(中小学课本中的洛阳)李白的《春夜洛城闻笛》“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春夜洛城闻笛》,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中,不知何人深夜吹笛,悠扬的笛声乘着春风散落全城。伤离惜别的曲调,勾起诗人李白无尽的乡思。那些闻听笛声的游子,又有谁不会被唤起浓浓的思乡之情呢?!洛阳牡丹的盛景,曾被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欧阳修,写进了《洛阳牡丹记》中。欧阳修的《卖油翁》(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醉翁亭记》(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等都被收入语文课本中,他在宋仁宗天圣八年(公元1030年)考中进士后,第二年任西京(今洛阳)留守推官,在这里,他对洛阳牡丹的栽培历史、品种、花期以及赏花习俗等作了详尽的考察和总结,撰写的《洛阳牡丹记》也是历史上首部具有重要学术价值的牡丹专著。课本里的洛阳“故乡”:魂牵梦绕的家国梦课本中的洛阳,不仅有誉满天下的牡丹,更是不少人的“故乡”。
洛阳,黄河流域一颗璀璨的明珠。这里诞生了肇始中华文明根与魂的二里头文化、举世罕见的“五都荟洛”,古代世界上最长的大运河……以洛阳为中心的河洛地区,先后有十三个王朝在此建都,是我国建都最早、历时最长、朝代最多的都城。无数文人墨客在这里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中小学课本中,众多关于洛阳的诗词文章,让莘莘学子从中触摸着千年来生生不息的华夏文脉,数不清的历史事件、风流人物、艺术瑰宝,在岁月长河里熠熠生辉,成为中华民族的记忆。
课本里的洛阳牡丹:花开时节动京城
“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唐代文学家,同时也是洛阳老乡的刘禹锡,在《赏牡丹》(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中的这句名句,和“逃之夭夭,灼灼其华”的桃花、“开花占得春光早,雪坠云装万萼轻”的樱桃花、“朵朵精神叶叶柔,雨晴香拂醉人头”的蔷薇花等,出现在语文课本里,作为古诗里的“花”引人无限遐想。
1000多年前的隋代,隋炀帝首开在洛阳精心栽种培育和观赏牡丹的先河,牡丹后来渐渐传入民间。到了唐代,满城芳菲的牡丹花出现了“一城之人皆若狂”的壮观景象,李白、王维、刘禹锡、李贺等唐代诗人不约而同吟诗作赋挥洒才情,留下了众多吟咏牡丹的名句。到了宋代,牡丹盛开的季节里,不远千里的外地人来洛阳游赏牡丹,在城里出现了以观赏牡丹为主题的“万花会”。
洛阳牡丹的盛景,曾被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欧阳修,写进了《洛阳牡丹记》中。欧阳修的《卖油翁》(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醉翁亭记》(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等都被收入语文课本中,他在宋仁宗天圣八年(公元1030年)考中进士后,第二年任西京(今洛阳)留守推官,在这里,他对洛阳牡丹的栽培历史、品种、花期以及赏花习俗等作了详尽的考察和总结,撰写的《洛阳牡丹记》也是历史上首部具有重要学术价值的牡丹专著。
课本里的洛阳“故乡”:魂牵梦绕的家国梦
课本中的洛阳,不仅有誉满天下的牡丹,更是不少人的“故乡”。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春夜洛城闻笛》,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中,不知何人深夜吹笛,悠扬的笛声乘着春风散落全城。伤离惜别的曲调,勾起诗人李白无尽的乡思。那些闻听笛声的游子,又有谁不会被唤起浓浓的思乡之情呢?!
李白的《春夜洛城闻笛》
同为唐代诗人的洛阳老乡王湾,身在江南的他则把思乡之情寄予北归的大雁:“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次北固山下》,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
王湾的《次北固山下》
两位宋代词人笔下的洛阳,是他们魂牵梦系的家国梦。同为“洛中八俊”的朱敦儒和陈与义,将家乡洛阳的点点滴滴写进词中。“洛中八俊”是北宋和南宋交接时期,在洛阳活跃的八位文人,课本中收录的这两首词,是两位词人在北宋灭亡南渡后所作。
“忆昔午桥桥上饮,坐中多是豪英。长沟流月去无声。杏花疏影里,吹笛到天明。二十余年如一梦,此身虽在堪惊。闲登小阁看新晴。古今多少事,渔唱起三更。”(《临江仙•夜登小阁忆洛中旧游》,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陈与义作为“洛中八俊”的“诗俊”,晚年追忆年轻时在洛阳老家和朋友们旧游时的情景。回忆中,洛城的繁华、午桥的宴饮、幽雅的杏花、悠扬的笛声,如同沟水中的月影,都已远去。
朱敦儒是“洛中八俊”的“词俊”,他登上金陵城(今江苏南京)西门城楼,写下了《相见欢》(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金陵城上西楼,倚清秋。万里夕阳垂地大江流。中原乱,簪缨散,几时收?试倩悲风吹泪过扬州。”这时的他已不再是那个“玉楼金阙慵归去,且插梅花醉洛阳”的少年,在他的词中,残阳仿佛在抗议,长江好像在诉说,大地似乎在哭泣,此情此景,心中充满无限悲凉的词人发出故国难回的慨叹。
课本里的洛阳“才子”:名垂千古的贾谊与李贺
在语文课本中,也许每个怀才不遇的唐代诗人心里都有一个叫贾谊的洛阳人。
“宣室求贤访逐臣,贾生才调更无伦。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人生起步于洛阳的李商隐所作的这首《贾生》(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不仅抒发了怀才不遇的感慨,更是与这半个“洛阳老乡”深深的共鸣。贾谊,课本中介绍的这位“贾生”为“洛阳人,西汉争论家、文学家”。在初中语文课本里露了个脸的贾谊,到了高中语文课本里还有洋洋洒洒一大篇的《过秦论》(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这位洛阳才子点评秦二世而亡的历史,至今仍振聋发聩。
比李商隐早出生了100多年的刘长卿,在《长沙过贾谊宅》(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中,道出了千古文人的悲剧命运。一生中两遭贬谪的他郁郁不得志,也难怪在贾谊故居前,会发出“寂寂江山摇落处,怜君何事到天涯”的慨叹了。
课本中,还有一位惊才绝艳的洛阳人,他的人生历程虽然只有短短的27年,却是和“诗圣”杜甫、“诗仙”李白相齐名的唐代著名诗人。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这首诡谲壮阔的七言律诗《雁门太守行》(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出自洛阳福昌(今洛阳宜阳)才子李贺之手。
被称为“诗鬼”的李贺,在《李凭箜篌引》(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中,用充满想象力的声音描绘出充满意境的音乐世界。
课本里的洛阳名句:闪耀千年的中国智慧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洛阳人刘禹锡的《陋室铭》(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写出了陋室主人品行的高洁。
“学者先要会疑。”这是历史学家顾颉刚在《怀疑与学问》(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中的首句,这句话出自“伊川先生”程颐之口。程颐和哥哥程颢都是洛阳伊川人,在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历史必修三,用单独一课介绍了他们开创的宋明理学。被称为“二程”的程颢、程颐,因为是洛阳人,再加上他们曾在洛阳讲学,故其学派称为“洛派”。
被称为“二程”的程颢、程颐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芙蓉楼送辛渐》,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如图)王昌龄这首情感真挚的离别诗,至今读罢仍令人齿颊生香。而当诗圣杜甫那句“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两个地名串起了诗人对于唐军收复失地的振奋和喜悦,这些动人的情感哪怕历经千年,仍让人心潮澎湃。
王昌龄的《芙蓉楼送辛渐》
出现在语文课本的唐宋八大家中,写下古代游记名篇《小石潭记》(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的唐代文学家柳宗元,曾经定义了洛阳“八大景”,“龙门山色”、“马寺钟声”、“金谷春晴”等从他这里得名。和柳宗元并称“韩柳” 的唐代文学家韩愈,那句“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马说》,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传诵至今,他也曾在洛阳求学并做官。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岳阳楼记》,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的北宋名臣范仲淹长眠于洛阳伊川,他在西北边疆担起防卫重任时写下《渔家傲•秋思》(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寥寥数语勾勒出一幅萧瑟悲凉的边塞鸟瞰图。
课本里的洛阳历史:曾经的历史舞台中心
在教育部审定义务教育教科书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中,河南中西部作为夏朝的中心地区,考古学者在洛阳平原发掘出夏王朝的一座都城遗址——二里头遗址。这个遗址因发现于洛阳市偃师西南二里头村而得名,这里有宫殿建筑群、大型墓葬和手工业作坊,还有平民生活区和墓葬群,反映了夏朝时期的文明进程。
课本上,有二里头宫殿复原图、二里头遗址出土的铜鼎、中国目前已发现的最早的青铜礼器,还有精美的镶嵌绿松石的铜牌等。
二里头遗址中出土的精美文物
公元前768年,周平王东迁洛邑,史称东周。东迁后,周王室统治力大减,直接管辖的地区仅在洛邑一带。
当洛阳再次出现在历史课本中,时间的长河已经过去了快800年。公元25年,西汉宗室刘秀重建汉朝,不久定都洛阳,史称东汉。社会经济在稳定的政局下重新发展起来,史称“光武中兴”。
公元220年,曹操之子曹丕称帝,定都洛阳,国号魏,东汉灭亡。公元266年,司马懿的孙子司马炎自立为帝,改国号为晋,以洛阳为都,史称西晋。晋朝时,发生在洛阳的“八王之乱”,让数以十万计的中原人口南逃,形成我国古代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人口迁徙高潮。
200多年后,洛阳重回历史的舞台中心。公元493年,北魏孝文帝力排众议,将国都从平城(今山西大同)迁都至洛阳。作为南北朝时期存在时间最长、实力最强的政权,初中第七册历史课本中,用一段话描述了“北魏时的洛阳”:“北魏迁都后,洛阳成为北方的政治、经济重心。城内外有许多大的市场,各地名贵特产都集中在这里交易。全城10多万居民中,来自国内外的商人就有上万人……”
到了唐朝,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武则天,改东都洛阳为神都。她“在位期间,社会经济得以持续发展,人口持续增长,边疆得到巩固和开拓。这为后来‘开元盛世’局面的出现奠定了基础。
课本里的洛阳成就:开创诸多世界之最、中国之最
历史课本里的洛阳,记录着众多的世界之最、中国之最。
洛阳白马寺是中国最早的佛教寺院。公元67年,东汉明帝夜梦金人飞入殿中,后派使臣前往西域求佛法,请来两位高僧,还用白马驼来佛经,并在他们居住的地方修建了白马寺。
洛阳的白马寺
南北朝时,在一些地方的山崖上,开凿了许多石窟,其中最著名的是山西大同石窟和河南洛阳的龙门石窟。课本插图中,有一幅龙门石窟宾阳中洞的佛像,佛像体态修长,表情温和,是北魏晚期的雕像代表。而课本上同样位于宾阳中洞的《帝后礼佛图》,则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被盗凿后至今流失海外。
在唐代,一位高僧名垂史册,他就是老家在洛阳偃师的玄奘;北宋著名史学家、政论家司马光在洛阳主持编写《资治通鉴》,中间有不少名篇名句,例如“吴下阿蒙”“士别三日当刮目相待”出自《资治通鉴》的《孙权劝学》篇(部编版语文七年级语文下册)。在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司马光》中关于他砸缸的故事,成为孩子们童年的记忆。
含嘉仓是隋朝在洛阳修建的最大的国家粮库。到隋文帝末年,这里储备的物资和粮食可以供应全国五六十年。课本中的含嘉仓示意图,显示出了这些大型粮仓的内部构造。
隋炀帝从605年起,陆续开凿了一条贯通南北的古代世界上最长的大运河。大运河以洛阳为中心,北抵涿郡,南至余杭,连接了海河、黄河、淮河、长江和钱塘江五大水系,全长2700多千米。
以洛阳为中心的大运河
1949年10月1日,历史的车轮迎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八年级历史下册中提到,在新中国成立初期,毛泽东感慨:“现在我们能造什么?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碗茶壶,能种粮食,还能磨成面粉,还能造纸,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
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一批批被当时的人们称为“共和国长子”的大型工业项目纷纷落户洛阳。1958年,第一台东方红拖拉机下线,标志着新中国农业机械化的序曲正式奏响。
千年古都洛阳,也掀开历史崭新的一页,开启了新的篇章。
(通讯员李砺瑾 光明日报全媒体记者王胜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