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香山中学的档次(香山中学校友看过来)

香山中学的档次(香山中学校友看过来)以后学校不断扩展,规模扩大,逐步建设成为完全中学。

香山中学建校始末

1925年前,德庆文化薄弱,全县没有一所中学,青年学子要继续深造只得到肇庆、广州就读。邑人严博球得到张难先相识之介绍,民国十二年(1923年)出任高要县长,民国十四年(1925年)七月调任德庆县长,下车伊始,建议筹办德庆县中学,此建议深得热心桑梓教育人士如在广东省民政厅任秘书长梁孝郁(祖诰)、在广西梧州善后督办公署副官长李少毅(即李炯)等,以及邑人留省学会的有识之士赞许,于是顺应邑中乡绅父老要求,积极筹办德庆县第一所初级中学。先是成立七人校董会,继而发动募捐,选定离城不远,环境清幽之香山寺(古刹)为校址,迁移寺僧,捣毁佛像,接收寺产七百余亩为筹建基金和办学经费,并委派陆文博为首任校长。

当时香山寺内,神像颇多,而建筑工人,见神像高大而威严,因迷信关系,故不敢动手捣毁,致使改建工程无法进行。严博球闻报,即偕同陆文博等人,晨早登山,亲手将寺门前泥塑守门大将及马匹拉到,然后次第将寺内各神像全数捣毁,建筑工人始得敢于施工。在此期间有一建筑工人意外死亡,其时一股迷信鬼神的人,认为是折毁香山寺神像触犯神灵的报应,在工人中思想波动很大,又出现缩手缩脚,以致建校进程受到障碍,建校主要倡导人之一严博球当即在该工人追悼会上题撰挽联一副,联云:“印度已属英,佛法有灵,何不现身扶祖国;中华今归汉,神权无力,请从撒手上天堂。”上联以当时印度沦为英国殖民地的事实,对迷信神佛的人进行启发教育,下联则直接对鬼神给予“警告”,请他们回到天堂去,不要干预人间事务。此联确是言人所未言。至于下联首句的“大汉族主义”思想则是当时社会思潮的局限性使然,未可厚非。

香山中学的档次(香山中学校友看过来)(1)

自此之后,工人思想觉悟提高,按计划施工,因此,建筑学校工程顺利,得教室四间、图书室一个、小礼堂一座、校务处一间及教师学生宿舍各一所。在校门口刻上“德庆县立初级中学”的校名。1926年秋天,德庆县唯一的一所中学正式招生(2个班百余名)开学了。

香山中学的档次(香山中学校友看过来)(2)

香山中学的档次(香山中学校友看过来)(3)

以后学校不断扩展,规模扩大,逐步建设成为完全中学。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