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仁玉潭实验学校简介(民办教育战线的拓荒牛)
安仁玉潭实验学校简介(民办教育战线的拓荒牛)高中毕业后,外柏回乡担任了大队民办教师,在担任民办教师的七年 里,一心扑在教育学生上,所教班级在全公社年级总是第一。同时,也积 极参加农业生产,身体壮实的外柏很快成为一个好劳力,什么犁田扮禾, 样样农活都拿得起,放得下。劳作之余,天资聪颖的外柏也未放下学习, 晚上总是点着煤油灯看书。那时的他也未想过有一天还能读书,看书完全 出于一种与生俱来的爱好。初中毕业, 升高中不用考试,仅凭大队推荐即可。初中阶段学习成绩优异的外柏还是因为所谓的家庭问题被挡在了高中校门之外。也许是命运太好,外柏的初中语文教师周济亚老师又拔高教高中。爱才的老师放下身架,不惜向当时的安平完全中学校长求情,为外柏开后门,让外柏进入安平完中读完了高中。一、艰难而漫长的求学路刘外柏同志是安仁牌楼乡月池村人,地地道道的农家子弟,从小家境 贫寒,他的求学之路艰难而漫长。刘外柏同志的中学时代正逢“文革”时期,因为父亲的原因(其父在 文
文图/刘明碧 优质教育是老百姓享有幸福美好生活的重要内容。四年前,安仁县委、 县政府顺应教育形势的发展,引进湖湘教育品牌——玉潭教育集团,创办 了安仁县玉潭学校。
目前,该校已成为安仁县办学规模大、办学条件好、 办学层次齐的一所优质民办学校。学校现拥有小学、初中、高中三个学部,在校学生近 4700 人,教职工 300 多人。高中部学生有 2676 人,专业 教师 156 人。
四年来,高考一年上一个台阶,今年升本科达 289 人。其中 体育、音乐、美术特长生升入本科院校 20余人,该校摔跤队多次荣获国家和省级比赛荣誉,特色高中效应日益显现,今年高一提前完成招生 990 人的目标。
安仁县玉潭学校高中部校长刘外柏同志躬耕民办教育多年,为民办教 育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被誉为民办教育战线的拓荒牛。
一、艰难而漫长的求学路
刘外柏同志是安仁牌楼乡月池村人,地地道道的农家子弟,从小家境 贫寒,他的求学之路艰难而漫长。
刘外柏同志的中学时代正逢“文革”时期,因为父亲的原因(其父在 文革中被莫名定为“21 种人”)他险些不能上初中,是其当时的小学老师正好拔高教初中,认为外柏是个读书的好苗子,这样的学生留失是一种损失,为外柏升初中奔走呼号,终于让外柏跨进了初中的大门。
初中毕业, 升高中不用考试,仅凭大队推荐即可。初中阶段学习成绩优异的外柏还是因为所谓的家庭问题被挡在了高中校门之外。也许是命运太好,外柏的初中语文教师周济亚老师又拔高教高中。爱才的老师放下身架,不惜向当时的安平完全中学校长求情,为外柏开后门,让外柏进入安平完中读完了高中。
高中毕业后,外柏回乡担任了大队民办教师,在担任民办教师的七年 里,一心扑在教育学生上,所教班级在全公社年级总是第一。同时,也积 极参加农业生产,身体壮实的外柏很快成为一个好劳力,什么犁田扮禾, 样样农活都拿得起,放得下。劳作之余,天资聪颖的外柏也未放下学习, 晚上总是点着煤油灯看书。那时的他也未想过有一天还能读书,看书完全 出于一种与生俱来的爱好。
机会总是眷顾有准备的人。1977年恢复高考,外柏洗脚上岸,走进 了高考考场,获得了高考成绩 312分好成绩。这年比他成绩低几十分的两 位同学一个上了南开大学,一个上了湘潭大学,后来分别成为厅级干部和 大学教授。外柏同志终究没有通过政审关,大队坚决不在外柏升学表上盖 章,让外柏失去了人生一次改变命运的机会。1978 年,一边教书、一边复习,坚强的外柏再次参加高考,其结局同第一次一样,因为政审不过关, 再次与大学失缘。
1979年高考开始了,对升学已心灰意冷的外柏根本没有参加高考的想法了,心里想,还是认命吧,一辈子安心种田好了。当时,牌楼学区主任周济熹,认为政治生态发生了变化,外柏参加考试应该有希望录取,连续几次到其家做外柏的思想工作,动员外柏参加高考。周济熹主任同时为外柏高考报了名并交了报名费。不服输的外柏第三次走进了高考考场,功夫不负有心人,1979 年被录取到耒阳师范,倔强的外柏本不愿去读中师,在父亲的逼迫下,才同意去耒阳读书,因为父亲认为,虽然是中 师,但至少可以“吃国家粮”了,能跳出农门就是好事。
在耒阳师范,外柏被分到外语专科班。两年后,他以优异的成绩毕业, 因为他担任学生会干部,具有出众的组织能力。一家国企提前拿走了他的 档案,当时的安仁县县委书记与耒阳师范校长是同一部队转业到地方担任 领导,打了招呼硬是让人把外柏的档案要了回来,准备回县里人事局(安仁县人事局是 1981 年成立的)工作。分回安仁后,因安仁缺英语老师,改行成了泡影。等到具体落实分工,外柏已等了差不多一个月了,县属中学只有六中要人了,这样外柏来到偏僻的安仁六中,开始了其漫长的教学生涯。
在六中教书期间,外柏同志一边从教,一边坚持自学。还是那句话, 机会总是给有准备的人。1984 年,省里在湘潭师院举办一个中学英语教师专修班,全省招收在职教师 54 人,外柏同志成为郴州地区考上该班的两人中的一个。已教了几年书的外柏,如饥似渴扑在学习上,以优异成绩 完成了大学专科的学习,毕业后直接分到了安仁一中,担任高中英语教学。
在一中,外柏同志从未停止过自学,总期望有一天能学到更多知识。这一天终于来了,1990 年,外柏考入湖南教育学院英语系,1991 年并入湖南师大。这样,外柏在参加工作后的头几年,先后完成了专科、本科的专业教育,成了一个知识功底雄厚的教师。
二、投身民办教育成绩卓著
在安仁一中三十多年,外柏同志长期担任班主任和年级主任,从 1992 年至 2006 年担任年级主任 14 年,担任政务处副主任 10 年,培养出了七 位北大、清华生,并让一批批安仁学子走进了著名的高等学府。外柏本人 多次被评为市县优秀教师,成为一中高三英语科的把关老师。
2017 年退休的刘外柏来到了湖南师大五雅学校担任补习部年级主 任。在他的主持下,五雅学校高补年级一年一个台阶,升学比例一年比一年高。第一年 215人,升二本以上125 人,第二年 500 多人,升二本以 上 357 人,第三年 700 多人,升二本以上达 500 余人,成为郴州市民办学 校当年升入本科学生较多的学校。
到五雅之前,外柏已办理退休手续,完全不受个人身份约束,学校也非 常欣赏外柏的教学和管理能力,老板极力挽留他继续在五雅工作。这时的 外柏已无任何后顾之忧,儿子大学毕业在北京参加了工作,并已成家生了 小孩,老伴在北京带孩子,外柏自己身体很好,完全可以在郴州放开手脚 大干一番事业。
2020 年上期,创办两年的安仁玉潭学校领导独具慧眼,把目光投向了在郴州的刘外柏同志。几次三番诚邀外柏回安仁工作,面对优厚待遇和熟悉的工作环境,极具家乡情怀的外柏毅然离开郴州,来到安仁玉潭学校担任高中部校长。
外柏上任时,玉潭高中部工作遇到了极大的困难。生性好强的外柏未 被困难吓倒,立即投身到新的工作之中。他常说,民办高中校长是用个人实力和人格魅力来证明的,当得不好,社会不承认,董事会不会让干下去。
三、矢志努力让玉潭华丽蜕变
外柏同志刚到玉潭时,高中部工作遇到很多困难,外柏同志在董事会 和总校领导的坚强支持下,扑下身子调查研究,认真核实梳理高中部存在的各 种问题,健全和稳定了行政班子,优化了教师队伍,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 狠抓教学质量,强化学校管理,大力整治校纪校风,让高中部各项工作迅 速步入正轨。两年多来,高中部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按总校领导的话 说,有了外柏这样实干型的校长,高中部真正实现了华丽转身。
外柏上任的第二年因为高考成绩上了大台阶,社会声誉鹊起,一下招 收了高一新生 880 人,高中部学生人数达到 2400 余人。今年高考升本科 批次达到 289 人,远超县内普通高中,学校计划招收高一新生 990 人,结 果填报玉潭志愿超过 1400 多人,不到一个星期,就提前完成了招生任务, 现在高中部在校学生达到 2676人。
辉煌的成绩背后,凝聚着高中部全体教职工的辛勤汗水,也离不开董事会和总校领导的大力支持,更加离不开外柏校长的辛苦奉献。
具有多年民办学校管理经验的外柏同志,针对玉潭的实际情况,他的 管理极具特色,具体有以下几点:
一是对教师的管理刚柔并济,既有严格的制度管理,又极具管理中的 人性化。
玉潭高中部教师队伍庞大,成分复杂,既有多年从事民办教育的中年教师,又有从全国各地招聘的退休教师,占比最高的是刚刚步入教育事业的年轻教师。老中青结合的队伍对教学工作有很多优势,但管理起来也有很大的难度。教师是学校发展的主要力量,办学校关键是拥有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教师管理更是一门大学问。
外柏同志,对教师管理首先是制度化,老师入校即签订劳动合同,老教师必须是身体健康能担任满工作量的人,年轻老师则是热爱教育工作,愿意为教育事业奉献青春的人。学校建立了一系列的教师管理制度,比如考核制度、出勤制度、教学质量管理和教学常规检查奖惩制度等等,在制度面前,任何人都不特殊,外柏同志自己就是一个遵守制度的模范者,要求老师做到的他总是首先做到。除了公务,他哪也不去,基本上都待在学校。他很厌烦那些与工作无关的社会交往,总是与老师和学生打成一片。一有时间他就到教师办公室溜达,课堂上、操场上、学生寝室和食堂都能看到外柏不倦的身影。晨练和课间操集会时不时响起外柏洪亮的声音,他就是老师和学生心目中的定海神针。
制度是冰冷的,但管理却是有温度的。外柏同志把老师视为兄弟姐妹, 他为人很低调,年愈花甲的他身板硬朗,走路如风,声若洪钟,总是一幅 笑脸,极具亲和力。看到谁都打招呼,150 多个老师都能随便叫出名字, 每个学期都要分别召开老教师和青年教师座谈会,定期为老师过集体生 日,教师家属来学校,只要他知道,必定去看望,有些外地老教师的家属 来了,他还要自费请其吃饭。在老师们眼里,外柏如同邻家大哥和隔壁大 叔,大家都说,在玉潭这个大家庭里,工作虽然累,但心里却快乐着!
二是对学生的管理严细结合,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思想工作做到 学生的心坎上。
玉潭学生绝大部分入学成绩都低于县内普通高中,这些学生无论是学 习成绩还是行为习惯都存在一定问题。高中学生正是走向成人的阶段,思 想 不稳定,可塑性很强,每一个学生都承载着家长的殷切期望。培养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合格接班人是每一个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针对玉谭学生的实际情况,外柏同志始终把立德树人放在学生管理的 首位。他认为学生学文化知识是其次,首位的是要培养他们如何去做人, 要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树立“天生我材必有用”的信心, 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努力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为人生打下坚实的思 想基础。
政务工作在外柏心中极具份量,他指导政务处制定了学生管理制度多 达 20 多项,这些制度很细很全面,极具操作性。外柏当校长不是坐在办公室遥控指挥,而是深入第一线,直接面对学生。只要时间允许,他总是深入课堂听课,早晚自习外柏都在教学大楼巡视,经常利用休息时间直接到班级给学生训话。
据不完全统计,高补年级所有班级他都训过话,高二高 一两个年级学风不正的班级,他都去训过话。只要在学校,刘外柏都要去学生寝室查寝,有时凌晨还突击查寝,工作之细有目共睹。晨跑队伍中有他矫健的身影,学生食堂总能看到他在学生中穿梭,督促学生节约粮食,讲究卫生。运动场上、健身房里都是刘外柏经常光顾的地方,由于他工作仔细, 他对学生存在的问题总能第一时间知晓,经过长期的思想工作,学生上课趴台打瞌睡、课后买快递和外卖、逃课不读书等现象得到根治。近几年, 学生中未发生一起严重违纪现象。
第三,也是最根本的是外柏同志有深厚的教育情怀,加上他本人过 硬的业务功底和强壮的身体,是其从事学校管理的最大本钱。
外柏同志出身农村,最懂农民的心。他认为每一个学生都寄托着家长 的希望,教好一个学生,就能挽救一个家庭。为老百姓培养好子弟,是每 一个教育工作者的天职,我们一定要对得起人民教师这一光荣的称号。
在教师学习班上,外柏同志几次作了怎样做好民办学校老师的发言, 他的教育理念非常先进,尤其是对民办教育的认知更有深度。
他认为,民办教育是新时代的产物,是对公办教育的补充更是对公办 教育的促进,同时也为社会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从事民办教育是光荣的, 同公办教师一样,民办学校的老师同样是为国家培养人才,同样值得尊敬。
安仁玉潭学校的创建就是顺应了时代的发展,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玉潭的出现,不但解决了老百姓享受优质教育的需求,也为政府解决了一些燃眉之急,同时也为缓解地方财力的困境作出了贡献。每年几百学生从玉潭升入高等学府,将来一定会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后备力量。
玉潭安排了几百个老师就业,光工资发放每年就达两三千万元,这对 社会是多么大的贡献啊!
在与外柏同志的闲谈中,我被其身上的虎气和英气所倾倒。他心态特别好,工作劲头堪比年轻人;他的实干精神 深得董事会的赏识;他扎实的教学功底和丰富的管理经验,是其在学校这个阵地上大施拳脚的两大优势;他说的话都在点子上,让老师们心服口服;他干事都在实字上,慎始善终,一步一个脚印,每到一处都能留下其光辉的脚印。
主编:陈小令 责任编辑:张莎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