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多大就可以测骨龄(让家长心中有数)
孩子多大就可以测骨龄(让家长心中有数)根据骨龄减生活年龄的差值,家长们可以对孩子的发育程度做到“心中有数”。骨龄差在1岁以内,基本上属于发育正常,家长只需要定期监测,以便及时发现孩子生长发育是否出现偏离;骨龄差在1岁到2岁之间,无论是提前还是滞后,对孩子的生长发育都会产生影响,这个时候就需要及时纠正,避免影响孩子生长发育;骨龄差在2岁以上,建议做进一步检查,以便发现原因,及时改正。需要注意的是,由于骨龄测试不能直接在家获取,因此家长要根据孩子的实际情况,掌握好拍X片测骨龄的频率。由于骨龄是弹性变化的,因此建议3-16岁的孩子每年最少检测一次骨龄。正常情况下,孩子在进入青春期前,如果生长发育良好,那么每年检测一次即可,如果对孩子身高有更高的需求,可半年检测一次;如果生长发育异常,建议每半年或三个月检测一次,以便及时调整改进方案。孩子进入青春期以后,建议每半年检测一次,如果对身高有更高的要求,可3个月检测一次。长城不是一日建成的,
俗话说“大个儿门前站,不俊也好看。”指的就是高个子的天然优势,现在生活条件好了,孩子们也都越长越高。以12岁年龄组为例,十年间城市男女生身高平均增加3.8厘米和2.3厘米,农村男女生身高平均增加5.1厘米和4.4厘米。因此,如何让孩子长得更高,成了很多家长关注的重点;特别是个头都不高的父母,如何让孩子突破遗传限制,更成为了头等大事。于是,很多家长四处寻找各种长高秘方,只要有一点可能性,都要给孩子试一下,以免留下遗憾。
心情可以理解,但是这些方法真的适合自己的孩子吗?其实不然。孩子长高是一个系统的事情,不是简单地吃什么或者不吃什么就能解决的问题,不同的孩子,他的生长发育情况也是不一样的。要想让孩子长得更高,第一步就是要系统全面的掌握孩子的生长发育情况,掌握了具体情况,再针对性的进行调整和改善,才能事半功倍。对孩子长高来说,最需要掌握的就是他的骨龄发育情况,而掌握骨龄发育最佳的办法,就是做骨龄测试。
提到骨龄测试,可能有些家长并不陌生,一些家长可能都带孩子去医院检测过,想知道自己孩子以后能长多高。骨龄检测能较准确地反映个体的生长发育水平和成熟程度。它不仅可以确定儿童的生物学年龄,而且还可以通过骨龄及早了解儿童的生长发育潜力以及性成熟的趋势:并且结合父母的身高以及孩子现在的身高情况,可以有效地预测孩子的成年身高。
正常情况下,骨龄应该和孩子的生活年龄一致,即孩子10岁,那么骨龄也应该10岁,上下偏差不超过3个月。但很多时候,骨龄与生活年龄并不像我们期望的那么同步。每过一年,孩子的生活年龄会增长1岁,但骨龄可能只长了不到1岁、刚好1岁或者超过1岁。因此,骨龄与生活年龄之间会有一个差值,根据差值可判断儿童发育是否正常。
根据骨龄减生活年龄的差值,家长们可以对孩子的发育程度做到“心中有数”。骨龄差在1岁以内,基本上属于发育正常,家长只需要定期监测,以便及时发现孩子生长发育是否出现偏离;骨龄差在1岁到2岁之间,无论是提前还是滞后,对孩子的生长发育都会产生影响,这个时候就需要及时纠正,避免影响孩子生长发育;骨龄差在2岁以上,建议做进一步检查,以便发现原因,及时改正。需要注意的是,由于骨龄测试不能直接在家获取,因此家长要根据孩子的实际情况,掌握好拍X片测骨龄的频率。
由于骨龄是弹性变化的,因此建议3-16岁的孩子每年最少检测一次骨龄。正常情况下,孩子在进入青春期前,如果生长发育良好,那么每年检测一次即可,如果对孩子身高有更高的需求,可半年检测一次;如果生长发育异常,建议每半年或三个月检测一次,以便及时调整改进方案。孩子进入青春期以后,建议每半年检测一次,如果对身高有更高的要求,可3个月检测一次。
长城不是一日建成的,孩子们也不会一夜之间长成巨人,家长们在生活中要多费点心思,除了定期监测骨龄、掌握身高动态这一重要指标外,还可以从日常饮食、睡眠时间等多方面控制,真正落实孩子的身高促进方案,从而达到理想的身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