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汉大学是一类大学(江汉大学勇夺全国第一)
江汉大学是一类大学(江汉大学勇夺全国第一)获取更多精彩资讯,敬请关注“江汉大学招就处”头条号!在本次决赛备赛过程中,江汉大学智能制造学院和教务处领导高度重视,克服了炎热酷暑带来的不利影响,精心组织智能制造学院和工程训练中心教师进行指导,充分激发学生的创新创意潜力。本次获奖也是学校在新工科建设中人才培养成果的重要显现。江汉大学智能制造学院选派了2支代表队参加本次比赛,全部进入总决赛。轩亮和许晓燕两位老师指导的邵梦淇、雷洛、袁俊豪、钱思甜、卢云柯同学的团队作品“青少年脊柱矫形器智能穿戴系统的设计”,在第一轮的小组问辩中获得小组第一,进入下一轮现场演示与评议。经过激烈角逐,该项目取得了本科生组全国第一名,成为本科生组唯一的一等奖。中国工程院院士、上海交通大学校长林忠钦和烟台市市长郑德雁共同为他们颁发奖金5万元。学校朱雪明和李涵两位老师指导的朱高高等同学的参赛作品“基于地磁传感器的智能植树自走车”获得全国三等奖。作为学校积极应对新一轮科技
近日,2022年中国大学生机械工程创新创意大赛——“明石杯”微纳传感技术与智能应用赛总决赛在山东省烟台市成功举行。其中,江汉大学智能制造学院学生的参赛作品喜获本科组全国第一名。
中国大学生机械工程创新创意大赛是教育部认可的57项全国性大学生竞赛项目之一。大赛自2020年举办以来,得到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西安交通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华中科技大学、中科院微电子所等全国知名高校及科研机构的热烈响应与参与。本次比赛,李培根、蒋庄德、王华明、邓宗全、严新平、林忠钦、尤政等9位院士莅临现场指导。
本届大赛以“智联万物,感创未来”为主题,由中国机械工程学会主办,明石创新产业技术研究院、明石微纳等机构联合承办,旨在激发在校大学生、研究生对微纳传感技术与系统的兴趣,培养传感技术与系统方面的专业人才及领军人才,促进微纳传感技术与系统产业化应用。
今年的比赛内容涵盖微纳传感器的创新设计、微纳工艺研究物联网智能应用等多方面课题,大批创新人才崭露头角,优秀成果将实现落地转化。大赛吸引了来自全国25个省份、102所高校的293个团队报名。经过激烈角逐,共有62个本科生、67个研究生项目进入总决赛,本科组最终评选出一等奖1名、二等奖4名、三等奖25名。
江汉大学智能制造学院选派了2支代表队参加本次比赛,全部进入总决赛。轩亮和许晓燕两位老师指导的邵梦淇、雷洛、袁俊豪、钱思甜、卢云柯同学的团队作品“青少年脊柱矫形器智能穿戴系统的设计”,在第一轮的小组问辩中获得小组第一,进入下一轮现场演示与评议。经过激烈角逐,该项目取得了本科生组全国第一名,成为本科生组唯一的一等奖。中国工程院院士、上海交通大学校长林忠钦和烟台市市长郑德雁共同为他们颁发奖金5万元。学校朱雪明和李涵两位老师指导的朱高高等同学的参赛作品“基于地磁传感器的智能植树自走车”获得全国三等奖。
作为学校积极应对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主动服务国家战略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而成立的新工科学院,智能制造学院始终以培养能够适应时代和未来变化的卓越工程人才为己任,不断更新专业教学内容,进行新工科建设。
学院教育教学注重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一方面校企合作实施“3 1”“双元制”等人才培养新模式;另一方面将创新教育理念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近5年来,学生学科竞赛获省级以上等次奖240项,其中国家奖160项;授权专利164项,其中发明专利33项;公开发表学术论文72篇。(相关数据截至2020年11月)
在本次决赛备赛过程中,江汉大学智能制造学院和教务处领导高度重视,克服了炎热酷暑带来的不利影响,精心组织智能制造学院和工程训练中心教师进行指导,充分激发学生的创新创意潜力。本次获奖也是学校在新工科建设中人才培养成果的重要显现。
获取更多精彩资讯,敬请关注“江汉大学招就处”头条号!
本文素材来源:江汉大学官网、江汉大学智能制造学院官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