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新余学校划片规划图:把最好的地用来做教育
2022新余学校划片规划图:把最好的地用来做教育力争通过2~3年的努力针对影响和制约教育发展的突出问题谋求解决的办法深悟“舍得”精神践行“有舍才有得”的理念积极回应人民群众殷切期盼
近年来
新余市委、市政府秉承为民情怀
在办教育工作中
以讲政治的高度
深悟“舍得”精神
践行“有舍才有得”的理念
积极回应人民群众殷切期盼
针对影响和制约教育发展的突出问题谋求解决的办法
力争通过2~3年的努力
在主城区新增学位3万个以上
有效缓解大校额、大班额问题
在办教育的工作中
新余投入的是城区最好的地块
舍弃的是可观的土地财政
要换来的将是数以万计孩子的教育民生
2019年市政府为民办50件实事中
涉及到教育事业的就多达20件
市委、市政府向全市人民庄严承诺:
“要把城区最好的地块拿来做教育,让每个孩子都能享受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
下面和小新一起看看
市委、市政府在教育工作上以民生为重的“舍得”情怀
高位推动舍得拿出最好的地来办教育
随着我市城镇化率的快速提高,主城区义务教育面临较严重的大班额、大校额问题。
市委、市政府高瞻远瞩、未雨绸缪,对教育工作高位推动,始终把解决好“大班额、大校额”问题作为一项重要的民生工作来抓。
市委书记蒋斌多次作出重要批示,强调“要多建幼儿园、小学、中学,要舍得拿出最好的地”,并深入一线调研、察看学校规划和建设情况。市委副书记、市长犹王莹多次指出,“要把城区最好的地块拿来做教育。”市委、市政府立即启动成立新余市化解大校额大班额问题工作领导小组,犹王莹主动担责,亲任组长。他先后深入中心城区学校,实地考察调研大校额、大班额问题,查看个别校建项目的推进情况,并多次主持召开教育工作现场会、化解大校额大班额工作现场会,现场督导、协调学校建设相关问题解决。
在“教育就是现阶段最大的民生”这一理念的引领下,我市以“力争通过2~3年的努力,在主城区新增学位3万个以上,有效缓解大校额、大班额问题”为工作目标,不断增加教育用地供给,尤其是舍得把中心城区最好的地块来办教育。2018年,市政府决定在804台建设松山小学,在原市民中心规划了40亩土地新建北湖小学、规划预留20亩土地建设幼儿园,将原水上酒家部分闲置土地划拨给市三中用于学校扩容,将市五中北面待开发土地划拨给市五中建设一栋综合楼。新余市化解大校额大班额工作领导小组第一次全体会议确定,结合新纺棚户区改造,对市六中进行扩建,无偿划拨不少于15亩土地用于学校建设运动场等;将燕子山学校建设列入2019年全市棚改计划,并规划建设一所九年一贯制义务教育学校。“在如今地价看涨的情况下,如走挂牌出让的话,2018年至今,仅市直新建、改扩建学校建设项目所需用地的市值就高达数亿元。”市自然资源局有关负责人表示。
真抓实干各项教育投入只增不减
对照人民群众“上好学”的期待,我市的教育发展仍然存在不少短板和差距。这些问题拉低了人民群众的教育获得感,也严重制约了教育高质量发展。
市委、市政府下定决心,要在教育事业上实现高质量发展。
犹王莹市长多次指出,政府民生实事的财政投入要向教育领域倾斜,坚持发展规划优先考虑教育、财政资金优先保障教育、公共资源优先满足教育,在人力物力财力的投入上做加法,保障教育投入力度只增不减,在教育项目审批程序上做减法,切实为教育发展开绿灯、解难题、做贡献。除了在市一级要有全盘规划外,细到各县区也有具体要求,新余各县区每年要努力办好一批教育民生实事。
近年来,我市在实现化解大校额大班额工作既定目标上的一些举措,件件都是干货,处处彰显着为民情怀,引起了广大市民的高度关注。
——完善城区网点布局规划。全市化解大校额大班额工作领导小组第一次全体会议确定,对《新余市中心城区基础教育设施布点规划(2012-2030年)》进行再完善,会议还确定2019年要新建虎跃学校、松山小学、迎嘉中学、燕子山学校、仰天岗小学等11个新建学校项目,进一步完善城区教育网点布局。
——做好经费保障,多措并举增强师资力量。2018年,市政府安排1500万元资金,专项用于学校发放编外教师工资。通过参加全省统一招聘、“特岗教师计划”以及面向教育部属师范大学选聘优秀毕业生等方式,2018年全市新增教师153名。此外,市一中、市四中等省重点中学2019年赴外招聘工作已启动,计划招聘50名应届毕业大学生。市化解大校额大班额工作领导小组第一次全体会议确定,采取政府购买服务方式为市直中小学聘用700名合同制教师,所需经费由市财政统筹解决。并重新下达教职工编制控制数,建立教职工动态调整机制,对县(区)超额编制调整至市直中小学,全市调剂100个事业编制补充至市直中小学。
各界反响破解大校额大班额问题值得期待
去年2月,渝水区与南昌百树教育集团合作办学框架协议签约仪式在北湖宾馆听湖楼举行,南昌百树教育集团与渝水区第七小学、毛家小学、北湖小学、松山小学等四所学校开展合作办学,将有效解决1万余名适龄学生就近享受优质教育的问题。渝水区作为新余城区义务教育的主要承担者,通过这次合作办学,不仅可以直接助推化解新余市“大班额”“大校额”现象,而且对提升该市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促进民办教育发展起到有力的推动作用。
作为未来该项目建设的受益者,家住绿景水岸小区的市民邹先生感触颇深。如今,他的“大宝”在逸夫小学就读一年级,因为班上有70余人,个头较高的“大宝”不得不坐在最后一排靠门边位置。两个月前,“二宝”出生。北湖小学的兴建,让他少去了此前在“大宝”身上产生的教育焦虑。他说,等家门口的公办幼儿园和北湖小学建起来后,两个孩子就可享受到更多更优的教育资源。
为化解四中周边教育资源紧缺问题,我市克服资金困难,将燕子山学校建设纳入2019年全市棚改计划,在燕子山规划建设一所九年一贯制义务教育学校,并列入2019年市政府50件民生实事之一。目前,燕子山学校控规工作已完成,教育用地也得到保障和落实。“今年棚改拆迁,不但会圆上我们一家五口的安居梦,将来孩子入学也会方便不少。在办教育这件事上,党和政府可以说是真舍得。”家住城北街道老屋场管理处的棚改户廖女士说。
此外,我市正在研究制定《2019年新余市市直义务教育学校招聘合同制教师方案》,考虑提高合同制教师待遇。各县区、管委会也将结合实际出台相应方案。新余学院毕业生王倩雅从有关渠道获悉这一消息后,十分高兴。她说:“做教师是我一直以来的梦想,如今我拿到教师资格证,到时正式开启招聘时一定会报名招考,力争为新余教育事业的发展贡献一份力量。”
“2019年,将新建11所中、小学校,对9所中小学进行改造或扩建。”对于我市在改善教育民生上的工作力度,市民们也是纷纷称赞。大家表示,党和政府想人民之所想,急人民之所急,以最大的力度,把有限的财力用于办好教育,直接体现了市委、市政府的为民情怀和实干担当。市自然资源局副局长梁彤说:“这些新建学校一旦落成,将大大完善城区教育网点的布局规划,孩子们可以就近接受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
小新说
要舍得拿出最好的地来办教育
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的一个“舍”字
包涵了诸多深义
舍掉最好最值钱的地块
舍掉财政收入账面上的政绩
换得的是让每一个孩子都享受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
换来的是大校额大班额的早日破解
提取的是一份为民情怀
收获的是更多的温暖和赞誉
新余的这本民生账是真赚了
伙伴们,如果也有类似的切身感受
请你在文章下方评论区留言
最后别忘了点右下角【好看】按钮
点击右上角分享
来源:新余日报
供稿:记者王若刚
制图:吴彦樾
编辑:郭晋 值班主任:陈玉霞
投稿邮箱:xinyuapp@126.com
声明:分享而不忘尊重原创,转载《新余发布》文章,请务必注明出处及作者和原文链接。部分图片、文章、音视频来自网络,请原作者及时联系我们以便发放稿酬,0790-6414218。
大家都在看
▶@新余人!人行天桥、城区多功能运动场建在哪?城东汽车站迁到哪?这些答案都来了!
▶新宜吉三市六县跨行政区“农超对接”!三市六县271万人民有口福了
▶节后招聘啦!速来围观!这些岗位需要你
▶不忘风雨来时路!六个关键词带你速览渝检2018
你长的这么好看
要不要在这里
留下,来过的痕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