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高考满分作文新材料:全国新高考作文

高考满分作文新材料:全国新高考作文我想先聊聊三个人。在谈“我的启示”之前,这则材料给我的启示就是:一切速成都是耍流氓。02

高考满分作文新材料:全国新高考作文(1)

别着急要结果,先问自己够不够格。

01

全国新高考Ⅰ卷的作文,

是关于“笨手、妙手、俗手”。

这则材料给我的启示就是:

一切速成都是耍流氓。

02

在谈“我的启示”之前,

我想先聊聊三个人。

第一个人:莫扎特。

说到西方音乐史,

人们常会提起一句话:

“如果这个世界上真有天才,

那么莫扎特一定名列其中,

他是神的创造力在人间的化身。”

莫扎特确实太牛掰了,

他的一生虽然只有短短35年,

但却留下了近千首作品,

在交响曲、协奏曲、钢琴曲、歌剧等几乎所有音乐领域,

留下了不少杰作。

我们都觉得莫扎特是天才,

但莫扎特自己却这么说:

“我每天花12小时练琴,

人们却用天才两字埋没我的努力。”

莫扎特在成为职业作曲家之前,

其实他的作品并不出色。

他在童年时期的大多数作品,

比如七首钢琴与管弦乐协奏曲,

都是在其他人的帮助下完成的。

完全出自莫扎特本人之手,

并被奉为他的第一部经典作品的,

是第九号钢琴协奏曲,

这部作品是莫扎特21岁时创作的,

那时他已经练习作曲整整12年了。

作为“神的化身”的莫扎特,

其实是典型的“大器晚成”的作曲家,

因为他经历了整整20年最基本的练习,

才创作出了这么伟大的作品。

莫扎特有句话说得好:

“我不是什么天才,

我只是比同龄人做了更多的练习而已。”

莫扎特不是天生就有“妙手”,

他所有的妙手都产生于“本手”。

03

第二个人:巩俐。

在国内国际斩获最多大奖的演员,

应该就是巩俐了。

前段时间,

第40届香港金像奖公布了提名名单,

巩俐凭借《夺冠》中“郎平”一角,

获得最佳女主角提名。

导演陈可辛在谈及《夺冠》时,

提到了巩俐的一场戏。

这场戏是巩俐的独白:

全片最重要的台词,

整个电影的主题,

都蕴藏在这场戏里。

这场戏有足足四分钟,

台词写满了整整三页,

但陈可辛万万没想到:

“巩俐居然拍一条就过了。”

以严厉著称的陈可辛,

从来没有拍过一条过的。

但这么长这么重的戏份,

巩俐这次竟然一条就过了。

陈可辛为此感叹不已:

“那一刻我心里在想,

这个世界有两种导演,

拍过巩俐的和没拍过巩俐的。

我幸运地属于前者。”

巩俐是怎么做到的?

为了演好郎平这个角色,

拍摄之前的那几个月,

她每天都被安排到排球训练场,

在那里一呆就是大半天,

干什么?

观察郎平说话、动作、神情,

并用小本本记录下来。

为了散发跟运动员一样的气息,

她跟女排姑娘们“混”在一起,

一起报到,一起吃饭,一起下班。

为了每个动作显得标准,

她在房间里放了一个排球,

每天练习各个位置:

主攻、副攻、二传、自由人。

巩俐为什么能神还原郎平?

就在于她下足了“笨功夫”。

其实巩俐的天赋并不好,

上世纪80年代的时候,

她连续三年报考艺术院校,

结果每次都落榜了。

第四次报考中戏,

依然还是差了11分,

要不是一位老师出于怜悯,

巩俐根本就进不了中戏。

起步如此糟糕的巩俐,

后来为什么能成为巩皇?

就在于她演戏从来不讨巧,

总是很笨拙地去观察生活,

总是很笨拙地去体验生活,

总是很笨拙地去揣摩细节,

但正是这样的笨拙这样的基本功,

最后成全了巩俐。

巩俐有一句话说得特别好:

“不见其长,日有所长。”

她不是天生就有“妙手”,

她所有的妙手都脱胎于“本手”。

04

第三个人:张艺谋。

夺得国际大奖最多的中国导演,

毫无疑问就是张艺谋了。

入行四十年,

张艺谋共获得400余个大奖,

被网民称为“国师”,

完全算得上名副其实。

但很多人可能都不知道,

刚进北京电影学院的时候,

张艺谋的底子其实非常差。

“跟同学们一比较,

我觉得自己就是个T包子。

他们谈论的很多电影,

我连名字都没有听过,

他们说起拗口的外国导演的名字,

更是如数家珍。

当时心里只有一个想法:

完了,课落下太多了,

不知道还跟不跟得上。”

张艺谋是怎么赶上并超过其他同学的?

现在北电的图书馆里,

仍可查到张艺谋当年的借书记录,

“他是借书最多的几个学生之一。”

张艺谋后来回忆说:

“我把能借来的书都整本儿抄一遍。

抄了三年,我似乎懂了一些。”

每次观摩电影的时候,

“我就揣着一叠母亲给的医学资料卡片,

拿着笔,看到好的构图,

就在黑暗中迅速给画下来,

光线啊影调啊,什么都记。

一场电影看下来,

记下几十个卡片,

然后再回去整理。

四年间几百部电影,

都是这么看下来的。”

就是凭借这样扎实的“基本功”,

张艺谋完成了对其他同学的超越。

有人总说张艺谋运气好,

但张艺谋说过一句话:

“热情和苦工永远是基础,

那些运气都是从这上面长出来的。”

他不是天生就有“妙手”,

他所有的妙手都源自于“本手”。

05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看过格拉德威尔的《异类》。

格拉德威尔一直致力于社会学研究,

在调研、分析数千名“顶级大师”后,

他在《异类》中提出了“一万小时定律”:

“人们眼中的天才之所以卓越非凡,

并非天资超人一等,

而是付出了持续不断的努力。

1万小时的锤炼,

是任何人从平凡变成超凡的必要条件。”

不管是作家、音乐家、画家,

还是棋手、运动员,

他们之所以能成为某个领域的大师,

都经过了至少1万个小时的基础训练。

如果每天训练6小时,一周训练5天,

那么成为一个领域的专家至少需要8年。

连达·芬奇、莫扎特这种神童都不例外。

也就是说,成功从来没有捷径。

这两年,有很多人质疑一万小时定律:

“谁说训练一万小时就能成为大师了。”

这是典型的误读。

一万小时定律从来没有说过:

“只要训练一万小时就可以成为大师,

而是说大师必然经过一万小时的训练。”

这是两码事。

喜欢作家毕淑敏的一句话:

“树不可长得太快。

一年生当柴,三年五年生当桌椅,

十年百年的才有可能成为栋梁。”

一切速成都是耍流氓。

06

作家王路写过一篇文章,

这篇文章叫做《丑陋的胜利》。

我特别喜欢文中的一段话:

“不去做一些事情,

或者至少有条件有保留地,

不以某种方式去做一件事情,

尤为重要。

它虽然看起来笨拙,

不容易取得成功,

但同时也是一种保护,

保护你在一条通向更远的路上缓慢但扎实地行进。”

这个世界从不缺聪明,

但稀缺笨拙。

这个世界从不缺漂亮,

但稀缺丑陋。

这个世界从不缺聪明的失败,

但稀缺“笨拙的胜利”。

这个世界从不缺漂亮的失败,

但稀缺“丑陋的胜利”。

世间本没有妙手,

本手练多了也就有了妙手。

所以我们在索求任何结果之前,

都不妨先问问自己够不够格。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