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高考生物易错题型:高考常考点之生物易混名词区分

高考生物易错题型:高考常考点之生物易混名词区分3. 呼吸作用与呼吸的区别吸胀吸水是未成熟植物细胞的吸水方式,是靠细胞内的亲水物质如纤维素、淀粉、蛋白质等吸收的,分生区、形成层和干种子细胞主要靠吸胀吸水。而成熟的植物细胞可吸胀吸水,但主要靠渗透吸水。原生质层:是原生质的一部分,主要包括细胞膜、液泡膜和这两层膜之间的细胞质。原生质层相当于一层半透膜,把液泡里面的细胞液与外界溶液隔离开来。在两侧的溶液具有浓度差时,成熟的植物细胞的细胞液就会通过原生质层与外界溶液发生渗透作用。原生质体:指除去了细胞壁的植物细胞或菌体,一般可通过专一性的酶(纤维素酶、溶菌酶)破坏细胞壁或通过青霉素阻止细胞壁的正常合成而获得。在生物化学、代谢功能等方面,原生质体与完整的细胞相似,而且具有完整细胞的许多酶系统,因此常用来进行生理生化方面的某些研究。同时,通过原生质体的融合而进行的体细胞杂交,为杂交育种提供了新的线索。植物体细胞杂交的过程,实际上是不同植物体细胞的原

高考生物易错题型:高考常考点之生物易混名词区分(1)

1. 原生质层与原生质、细胞质的区别

原生质是指细胞内的所有生活物质,包括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等。细胞质是指细胞中细胞膜以内、细胞核以外的全部原生质。原生质层是指成熟的植物细胞中,细胞膜、液泡膜及它们之间的细胞质合在一起的一层半透膜。质壁分离指的是原生质层与细胞壁分离,而不是细胞质与细胞壁分离或原生质与细胞壁分离。

原生质、原生质层与原生质体

原生质:是生命的物质基础,是由蛋白质、核酸、脂类等生物大分子相互作用而形成。从结构上说,原生质是细胞内的全部生命物质,它又分化为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等部分,但不包括细胞壁,因为细胞壁不具有生物活性。可以说:一个动物细胞就是一小团原生质。

原生质层:是原生质的一部分,主要包括细胞膜、液泡膜和这两层膜之间的细胞质。原生质层相当于一层半透膜,把液泡里面的细胞液与外界溶液隔离开来。在两侧的溶液具有浓度差时,成熟的植物细胞的细胞液就会通过原生质层与外界溶液发生渗透作用。

原生质体:指除去了细胞壁的植物细胞或菌体,一般可通过专一性的酶(纤维素酶、溶菌酶)破坏细胞壁或通过青霉素阻止细胞壁的正常合成而获得。在生物化学、代谢功能等方面,原生质体与完整的细胞相似,而且具有完整细胞的许多酶系统,因此常用来进行生理生化方面的某些研究。同时,通过原生质体的融合而进行的体细胞杂交,为杂交育种提供了新的线索。植物体细胞杂交的过程,实际上是不同植物体细胞的原生质体融合的过程,它有助于克服远源杂交不亲的障碍、有助于培育作物新品种,如科学家将番茄的原生质体和马铃薯的原生质体融合,成功地培育出了“番茄马铃薯”杂种植物体。

2. 吸胀吸水与渗透吸水的区别

吸胀吸水是未成熟植物细胞的吸水方式,是靠细胞内的亲水物质如纤维素、淀粉、蛋白质等吸收的,分生区、形成层和干种子细胞主要靠吸胀吸水。而成熟的植物细胞可吸胀吸水,但主要靠渗透吸水。

3. 呼吸作用与呼吸的区别

呼吸作用是发生在每一个活细胞中的有机物氧化分解、释放能量并生成高能化合物ATP的过程。

呼吸是通过呼吸运动吸进氧气,排出二氧化碳的过程。

4. 极体与极核的区别

极体是卵原细胞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形成的。由于极体内细胞质很少,缺乏营养物质,因此不能发育,被母体吸收,从而保证了卵细胞内大量的胞质储备,确保早期胚胎发育的营养物质。极核是胚囊母细胞经有丝分裂得来的,是游离于被子植物胚囊中的两个游离核,与精子结合后形成受精的极核,将来发育成胚乳,以供幼胚发育所需的营养物质。

5. 遗传信息与遗传密码的区别

遗传信息是指子代从亲代所获得遗传性状的讯号,是以染色体上DNA的脱氧核苷酸的顺序为代表的。基因中控制遗传性状的脱氧核苷酸的顺序称为遗传信息。遗传“密码”是指信使RNA中决定1个氨基酸的3个相邻的碱基,它决定蛋白质中的氨基酸的排列顺序。

二者的区别:一是存在位置不同,遗传信息是基因中的脱氧核苷酸的排列顺序,密码子是信使RNA上核苷酸的排列顺序;二是作用不同,遗传信息决定氨基酸的排列顺序,仅是间接作用,而密码子则是直接控制蛋白质中的氨基酸的排列顺序。

6. 染色体组型与染色体组的区别

染色体组型也叫核型,是指某一种生物体细胞中的全部染色体的数目、大小和形态特征。例如,正常男人的染色体组型包括22对常染色体和一对性染色体(XY)。染色体通常指二倍生物生殖细胞所有的染色体。在一个染色体组中各染色体的形态大小是不同的。例如,男人的一个染色体组中有22条常染色体和一条性染色体(X或Y)。

7. 极核与极体

极核:是被子植物胚囊的结构之一。每个胚囊中有两个极核。它是大孢子母细胞 (一种特殊的体细胞)经过减数分裂形成4个细胞

(其中3个消失),余下的一个经3次有丝分裂形成l个卵细胞、2个极核和5个其他细胞。它们的基因型都相同。受精时两个极核与一个精子结合形成受精极核,以后发育成胚乳。

极体:由动物的卵原细胞经减数分裂伴随卵细胞形成而生成的。通常一个卵原细胞经减数第一次分裂和第二次分裂形成一个卵细胞和三个极体,这四个细胞的基因型不一定相同(考虑纯合体和杂合体的区别,互换和不互换的区别),极体不参与受精,产生后逐渐退化消失。

8. 先无性疾病与遗传病

先天性疾病是指出生前已经形成的畸形或疾病。当一种畸形或疾病是由遗传物质决定的,而且胎儿出生前,染色体畸变或致病基因就已表达或形成,这种先天性疾病就是遗传病。如白化病。

在胎儿发育过程中由于环境因素的影响,胎儿的器官发育异常,形态或机能改变,也会导致先天畸形或出生缺陷。如先天性白内障。这不是遗传物质改变造成的,而是环境因素干扰所致。虽是先天性的,但不是遗传病,因而先天性疾病不一定都是遗传病。

9. 色盲男孩与男孩色盲

男孩色盲为主谓短语,它的主体是男孩,因而计算“男孩色盲”的几率就是在双亲后代的“男孩”中计算色盲的机率。而“色盲男孩”是偏正短语,所以计算“色盲男孩”的几率就是计算双亲的所有后代中是色盲的男孩的几率。

10. 无子西瓜与无子番茄

两者都是无子果实,但培育原理不一样,无子番茄是用一定浓度的生长素处理没有授粉的番茄花蕾,则子房发育成果实(无籽)。而无子西瓜是由于三倍体植株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联会紊乱(即同源色体无法正常配对),因而不能形成正常的生殖细胞,当然不会有种子。用二倍体西瓜成熟花粉授粉的目的,是刺激子房发育成果实,并未完成受精作用。

11. 镰刀型贫血症与血友病

前者是由常染色体上的隐性基因控制的一种遗传病,病人的红细胞呈镰刀形,容易阻塞血管造成组织坏死,从而导致严重的、剧烈的骨骼、关节和腹部疼痛,其根本原因是控制血红蛋白合成的DNA(基因)的分子结构发生了改变。

而后者是一种伴性遗传病,这种病患者血液中缺少一种凝血因子,在造成轻微创伤时也会流血不止,其根本原因是X染色体上带有控制该病的隐性致病基因。

12. 脂类(质)与类脂

脂质:包括脂肪、固醇和类脂。脂质概念范围大。

类脂:属于脂质中的一部分,又可分为磷脂和糖脂。

13. 纤维素、维生素、生物素

纤维素:由许多葡萄糖分子结合而成的多糖。是植物细胞壁的主要成分。

维生素:生物生长和代谢所必需的微量小分子有机物。大致可分为脂溶性和水溶性两种,人和动物缺乏维生素时,会发生特异性病变----维生素缺乏症。

生物素:维生素的一种,肝、肾、酵母和牛奶中含量较多。是微生物的生长因子。

14. 大量元素、微量元素、主要元素、基本元素、矿质元素、必需元素、非必需元素

大量元素:指含量占生物体总重量万分之一以上的元素,如C、H、O、N、P、S、K、Ca、Mg其中N、P、S、K、Ca、Mg是植物必需矿质元素中的大量元素。

微量元素:指生物体需要量少(占生物体总重量万分之一以下),但维持正常生命活动不可缺少的元素,如Fe、Mn、Zn、B、Mo、Cu,植物必需的微量元素还包括Cl、Ni。

主要元素:指大量元素中的前6种元素,即C、H、O、N、P、S,大约占原生质总量的97%。

基本元素:C是基本元素。

矿质元素:指除了C、H、O以外,植物主要由根系从土壤中吸收的元素。

必需元素:植物生活所必需的元素。它必需具备下列条件:第一,由于该元素的缺乏,植物生长发育发生障碍,不能完成生活史(完整的一生);第二,除去该元素则表现专一的缺乏症,而且这种缺乏症是可以预防和恢复的;第三,该元素在植物营养生理上应表现直接的效果,绝不是因土壤或培养基的物理、化学、微生物条件的改变而产生的间接效果。

15. 还原性糖与非还原性糖

还原性糖:指分子结构中含有还原性基团(游离醛基或、α-碳原子上连有烃基和酮基)的糖。如葡萄糖、果糖、麦芽糖。与斐林试剂或班氏试剂共热时产生砖红色Cu2O沉淀。

非还原性糖:分子内没有游离的具有还原性的基团,因此叫做非还原性糖。如蔗糖等。

16. 斐林试剂、班氏试剂、尿糖试纸

斐林试剂和班氏试剂的原理均是利用了Cu2 。的氧化性把醛基氧化,产生氧化亚铜砖红色沉淀。但成分略有不同。

斐林试剂:即硫酸铜、氢氧化钠组成的蓝色混合溶液。分为斐林试剂A和斐林试剂B,使用时将A(0.1%NaOH溶液)、B(0.05%CuSO4溶液)等体积混合即成斐林试剂。

斐林试剂A和斐林试剂B不能混合保存,所以配好后必须分装,使用时再等量混合。

班氏试剂:即硫酸铜、碳酸钠和柠檬酸钠组成的混合液,又叫本尼迪克特(Benedict)试剂,它与醛反应的结果是与斐林试剂一致的,只是比斐林试剂更稳定,可以长期保存,所以在日常化验中更常使用。该试剂加入测验溶液并煮沸,若待测溶液中有高浓度的还原糖则产生红色沉淀物,低浓度时产生黄色沉淀物。本尼迪克特测验比斐林试剂测验更灵敏。

在临床化验中最常使用的是尿糖试纸。尿糖试纸又叫硫酸铜试纸,呈白色,带蓝色斑点,用于糖尿病患者的尿糖测试。尿糖试纸法快速、方便,试纸的正确使用方法为:将试纸条放在尿液中浸湿,ls后取出,在lmin内观察试纸的颜色,并与标准色对照,根据不同的颜色来确定尿糖阳性的程度。

17. 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基质、叶绿体基质

细胞质基质:是指细胞膜以内,细胞核之外的基质成分,是细胞质中除去细胞器以外的溶胶状物质。

线粒体基质:线粒体内的溶胶状物质,含有很多与有氧呼吸有关的酶。

叶绿体基质:叶绿体内的溶胶状物质,含有很多与光合作用暗反应有关的酶。

18. 赤道板与细胞板

赤道板:细胞中央的一个平面,这个平面与有丝分裂中纺锤体的中轴相垂直,类似于地球赤道的位置。但是赤道板并不是一种结构。

细胞板:植物细胞有丝分裂末期在赤道板的位置出现的一层结构,随细胞分裂的进行,它由细胞中央向四周扩展,逐渐形成新的细胞壁,高尔基体与其形成有关。

19. 半透膜与选择透过性膜

半透膜:是指某些物质可以透过,而另一些物质不能透过的多孔性薄膜(如动物的膀胱膜,肠衣、玻璃纸等)。它往往只能让小分子物质透过,而大分子物质则不能透过,透过的依据是分子或离子的大小。不具有选择性。

选择透过性膜:是指水分子能自由通过,细胞要选择吸收的离子和小分子也可以通过,而其他的离子、小分子和大分子则不能通过的生物膜。如细胞膜、液泡膜。这些膜具有选择透过性的根本原因在于膜上具有运载不同物质的载体。当细胞死亡后膜的选择透过性消失,说明它具有生物活性,所以选选择透过性膜是功能完善的一类半透膜。

20. 载体与运载体

载体:指某些具有能运载物质等功能的蛋白质,如细胞膜上的载体。

运载体:在基因工程中,用于把外源基因转入受体细胞的运输工具,它必须具备的条件是:能够在宿主细胞中复制并稳定地保存;具有多个限制酶切点,以便与外源基因连接;具有某些标记基因,便于进行筛选。常用的运载体有质粒、噬菌体、动植物病毒等。

21. 细胞液、细胞内液、细胞外液

细胞液:植物细胞液泡内的水状液体,含有细胞代谢活动的产物,其成分有糖类、蛋白质、有机酸、色素、生物碱、无机盐等。其浓度决定植物细胞的渗透压。

细胞内液:指人或高等动物细胞内的液体,是相对细胞外液而言的。

细胞外液:指人或高等动物存在于细胞外的液体,包括组织液、血浆、淋巴等。

22. B细胞、效应B细胞、T细胞、效应T细胞、记忆细胞

B细胞、效应B细胞、记忆细胞:骨髓中的一部分造血干细胞在骨髓中发育成B淋巴细胞,大部分很快死亡,一小部分在体内流动,受到抗原刺激后增殖、分化,形成效应B细胞和记忆细胞。效应B细胞可产生抗体参与体液免疫。记忆细胞能保持对抗原的记忆,当同一抗原再次进人机体时,记忆细胞会迅速增殖、分化,形成大量效应B细胞,继而产生更强的特异性免疫反应。

T细胞、效应T细胞、记忆细胞:骨髓中的一部分造血干细胞随血液流人胸腺,在胸腺内发育成T淋巴细胞,T淋巴细胞中,大部分很快死亡,一部分在体内流动,受抗原刺激后,增殖、分化,形成效应T细胞和记忆细胞。效应T细胞参与细胞免疫,并释放淋巴因子,加强有关细胞的作用来发挥免疫效应。记忆细胞则当同一种抗原再次进人机体时,会迅速增殖、分化,形成大量效应T细胞,进而产生更强的特异性免疫反应。

23. 抗原与过敏原

过敏原在一定程度上与抗原具有相同的特性,比如异物性、特异性等。但过敏原不一定要求是大分子物质,如青霉素的相对分子质量就没有达到10000。但第一次进入机体所引起的免疫反应与体液免疫过程相似。

24. 细胞分裂与细胞分化

细胞分裂:指细胞繁殖子代细胞的过程。单细胞生物以细胞分裂方式产生新个体,多细胞生物以细胞分裂方式产生新的细胞。

细胞分化:指在个体发育中,相同细胞后代在形态、结构、生理功能上产生稳定性差异的过程。是细胞中的基因在特定的时间和空间条件下选择性表达的结果。细胞分化形成了不同的组织、器官。结果细胞数目并没有增加。细胞分裂是细胞分化的基础,生物体的生长发育是细胞分裂和细胞分化共同作用的结果。

细胞分的特点:持久性、稳定性、不可逆性

25. 脱分化与再分化

脱分化:由高度分化的植物器官、组织或细胞产生愈伤组织的过程,称为植物细胞的脱分化,或者叫做去分化。

再分化:脱分化产生的愈伤组织继续进行培养,又可以重新分化成根和芽等器官,这个过程叫做再分化

26. 细胞株与细胞系

细胞株:动物细胞培养中,原代培养的细胞一一般传至10代左右就不容易传下去了,细胞的生长就会出现停滞,大部分细胞衰老死亡,但是有极少数的细胞能够度过"危机"而继续传下去,这些存活的细胞一般能够传40一50代,这种传代细胞叫做细胞株。

细胞系:细胞株细胞的遗传物质没有发生改变,当细胞株传至50代以后又会出现“危机”,不能再传下去。但是有部分细胞的遗传物质发生了改变,并且带有癌变的特点,有可能在培养条件下无限制地传下去,这种传代细胞称为细脚系

27. 光合速率、光能利用率、光合作用效率

光合速率:光合作用的指标,通常以每小时每平方分米叶面积吸收CO2的毫克数表示。

光能利用率:指植物光合作用所产生的有机物中所含能量,与这块土地所接受的太阳能的比。提高的途径有延长光合时间、增加光合面积,提高光合作用效率。

光合作用效率: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中所含有的能量与光合作用中吸收的光能的比值,提高的途径有光照强弱的控制,CO2的供应,必需矿质元素的供应等。

28. 硝化作用与反硝化作用

硝化作用:硝化细菌便土壤中的氨转化成亚硝酸盐和硝酸盐的过程。

反硝化作用:许多微生物 (尤其是各种反硝化细菌),在土壤氧气不足的条件下,将硝酸盐还原成亚硝酸盐,并进一步把亚硝酸盐还原成游离氮的过程。

29. 转氨基作用(或氨基转换)与脱氨基作用

转氨基作用:一种氨基酸的氨基经转氨酶(GPT)催化转移给α一酮酸,形成新的氨基酸。该氨基酸为非必需氨基酸)人和动物所需的必需氨基酸必须从食物中摄取,而不能通过细胞内转氨基作用获得。

脱氨基作用:把氨基酸分解成含氮部分和不含氮部分,其中氨基可转变成尿素排出体外。不含氮部分可氧化分解成CO2和H2O,同时释放能量,也可合成糖类或脂肪。

30. 自养型与自生固氮

自养型:同化作用有两种类型,其中自养型是指能把环境中的无机物合成有机物,满足自身的需要。根据合成有机物所利用的能源不同,有光能自养型和化能自养型。异养型只能依赖环境中现成的有机物来生活。

自生固氮:是指生物固氮的一种类型,即能依靠自身独立完成固氮的功能。如圆褐固氮菌等。

31. 需氧型、厌氧型与兼性厌氧型

需氧型、厌氧型、兼性厌氧型:是异化作用的三种类型。需氧型是在异化作用的过程中,需要不断从外界摄取氧气,进行有氧呼吸,维持生命活动。厌氧型是在缺氧条件下。依靠酶的作用,将体内的有机物氧化分解,获得维持自身生命活动所需的能量。兼性厌氧型是在有氧条件下进行有氧呼吸,在无氧条件下进行无氧呼吸,以获得维持自身生命活动所需的能量。

32. 原代培养与传代培养

原代培养:在动物细胞培养中,将动物的组织提取出来后,先用胰蛋白酶等使组织分散成单个细胞,然后配制成一定浓度的细胞悬浮液,再将该细胞悬浮液放人培养瓶中,在培养瓶中培养。这个过程称为原代培养。也有人把第l代细胞的培养到传10代以内的细胞培养统称为原代培养。

传代培养:细胞在培养瓶中贴壁生长,随着细胞的生长和增殖,培养瓶中的细胞越来越多,需要定期地用胰蛋白酶使细胞从瓶壁上脱离下来,配制成细胞悬浮液,分装到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培养瓶中培养,这个过程称为传代培养。

33. 生长素、生长激素、生长因子

生长素:一种植物激素。即叫吲哚乙酸,具有促进植物生长(细胞伸长)等作用。

生长激素:一种人或高等动物的激素。由脑垂体分泌,是一种蛋白质,具有促进人或动物生长的作用 (主要是促进蛋白质的合成和骨的生长)

生长因子:某些微生物生长所必需的,但自身又不能合成的微量有机物。主要是维生素、氨基酸和碱基等,是微生物的五大类营养要素之一。一些天然物质,如酵母膏、蛋白陈、动植物组织提取液等可以提供生长因子。

34. 雌激素、孕激素、催乳素、促性腺激素

雌激素:主要由卵巢分泌的类固醇激素。主要作用是促进雌性生殖器官的发育和卵细胞的生成,激发和维持雌性的第二性征和正常的性周期。

孕激素:由卵巢分泌的类固醇激素。主要作用是促进子宫内膜和乳腺等生长发育。为受精卵着床和泌乳准备条件。

催乳素:由垂体分泌。主要作用是调控某些动物对幼仔的照顾行为,促进某些合成食物的器官发育和生理机能的完成,如促进哺乳动物乳腺的发育和泌乳,促进鸽的嗉囊分泌鸽乳的活动等。

促性腺激素:由垂体分泌。主要作用是促进性腺的生长发育。调节性激素的合成和分泌。

35. 中枢神经(系统)与神经中枢

中枢神经(系统):指神经系统的中枢部分包括脑和脊髓。

神经中枢:功能相同的神经元细胞体汇集在-起,调节人体的某一项生理活动,这部分结构叫神经中枢,分市在中枢神经系统

(脑和脊髓的灰质)中。如:第-运动区、言语区、内脏活动区等。

36. 终止子与终止密码子

终止子是DNA上提供转录停止信号的一段碱基序列,是一个基因末端或是一个操纵子末端

(非编码区)的一段特定的碱基序列。这个特定的碱基序列能够阻碍RNA聚合酶的移动,并使其从DNA模板链上脱离下来,从而使转录停止。

终止密码子是位于mRNA上不能决定氨基酸们能使转录停止的密码子,共有UAA、UAG、UGA3种,它的作用是便翻译停止。终止子和终止密码子存在的位置、结构和具体功能都不同。

37. 质体与质粒

质体:植物细胞质中的一类细胞器,具双层膜,依其所含色素不同,可分为白色体 (不含色素)、叶绿体、有色体。

质粒:存在于许多细菌以及酵母菌、放线菌等生物中,是细胞染色体外能自我复制的很小的环状DNA分子,是基因工程中最常用的运载体,其能"友好"地借居在宿主细胞中,一般来说,它的存在与否对宿主细胞生存没有决定性的作用,但是复制只能在宿主细胞中完成。

38. 杂交、自交、测交、回交

杂交:基因型不同的生物体相互交配或结合而产生杂种的过程。

自交:雌雄同体的生物在同一个体上的雌雄交配。一般用于植物方面,包括自花授粉和雌雄异花的同株授粉。遗传学上把基因型相同的两个个体相交也称为自交。

测交:让杂种子一代写隐性类型交配,用来测定杂种子一代基因型的方式。

回交:两个具有不同基因型的个体杂交,所得的子一代继续与任一亲本相交配的一种杂交方式。

39. 限制(性内切)酶、解旋酶、DNA连接酶

限制 (性内切)酶:主要存在于微生物中,一种限制酶只能识别一种特定的核苷酸序列,并且能在特定的切点上切割DNA分子。

解旋酶:能够专一性地催化DNA双螺旋结构成为松散的线性DNA分子。

DNA连接酶:把两条DNA链末端之间的缝隙"缝合"起来的酶。

40. DNA水解酶、RNA水解酶、DNA聚合酶、RNA聚合酶

DNA水解酶:将DNA水解成脱氧核苷酸的酶。如用DNA酶将S型肺炎双球菌的DNA分解后,就不能便R型细菌发生转化。

RNA水解酶:将RNA水解成游离单核苷酸的酶。

DNA聚合酶:在DNA分子复制中。催化分别以DNA的两条母链为模板合成子代DNA分子的酶。

RNA聚合酶:在转录过程中,催化以DNA的一条链为模板合成mRNA的酶。

41. 基因频率与基因型频率

基因频率:某种基因在某个种群中出现的比例,叫做基因频率。

基因型频率:等位基因的不同基因型在种群中出现的比例,叫做基因型频率。

42. 地理隔离与生殖隔离

地理隔离:是指分布在不同自然区域的种群,由于地理空间上的隔离即使彼此间无法相遇而不能进行基因交流。一定的地理隔离及相应区域的自然选择。可使分开的种群朝着不同方向分化,形成各自的基因库和基因频率,产生同一物种的不同亚种。分类学上把只有地理隔离的同一物种的几个种群叫亚种。

生殖隔离:是指种群间的个体不能自由交配,或者交配后不能产生可育的后代的现象。一定的地理隔离有助于亚种的形成,进一步的地理隔离使它们的基因库和基因频率继续朝不同方向发展,形成更大的差异。把这样的群体和最初的种群放一起,将不发生基因交流,说明它们已经和原来的种群形成了生殖屏障,即生殖隔离。如果只有地理隔离,一旦发生某种地质变化,两个分开的小种群重新相遇,可以再融合在一起。地理隔离是物种形成的量变阶段,生殖隔离是物种形成的质变时期。只有地理隔离而不形成生殖隔离,只能产生同种生物的新类型或亚种,绝不可能产生新的物种。生殖隔离是物种形成的关键,是物种形成的最后阶段,是物种间真正的界线。生殖隔离保持了物种间的不可交配性,从而也保证了物种的相对稳定性。生殖隔离分受精前隔离和受精后隔离。教材中所提到的生物因求偶方式、繁殖期、开花季节、花形态等的不同而不能受精属于受精前生殖隔离。胚胎发育早期死亡或产生后代不育属于受精后生殖隔离。

43. 互利共生、寄生、腐生

互利共生:两种生物共同生活在一起,相互依赖,彼此有利,这种关系称为互利共生,如根瘤菌与豆科植物。

寄生:一种生物寄居在另一种活的生物体内或体表,从中获得营养的方式。如蛔虫与人。

腐生:一种生物从另一种死亡了的生物遗体、分泌物、排出物中获得营养的方式。如作为分解者的细菌和真菌等。

44. 无丝分裂和二分裂

二分裂:原核生物进行的一种最原始的细胞增殖方式

无丝分裂:是一种发现最早的真核细胞的分裂方式,在真核生物中普遍存在,往往发生在真核生物高度分化的细胞中。如:肾小管的上皮细胞、蛙的红细胞。

45. 轮作和套种

轮作:在一块田地上依次轮换栽种多种作物。轮作可改善土壤肥力,减少病虫害。

套种(间作):在某一作物生长的后期,在行间播种另一种作物,以充分利用地力和生长期,增加产量。也称套作,可增加光合作用面积。

46. 芽、芽体和芽孢

芽:是植物体处于幼态还未伸展的枝、花或花序,属于植物的营养器官。虽然也可发育成新植物体,但它不是新一代的个体,是母体营养器官的一部分,如马铃薯芽眼的芽。

芽体:在低等生物(水螅、酵母菌等)的出芽生殖中,从母体的一定部位上长出的幼小个体,长大后从母体上脱落下来成为一个新的个体,形态结构与母体相同。

芽孢:某些细菌在其生长发育到一定阶段,可在细胞内形成一个圆形抗性休眠体,可度过不良环境。芽孢不是孢子,不是繁殖体,也不是营养体(中有被子植物才有营养生殖,而进行出芽生殖的都不是植物,因此,植物体上长出的是芽,而不是芽体)。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