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锦江进修小学:锦江名校托管管
成都锦江进修小学:锦江名校托管管答案随着不断的思考与讨论而逐渐清晰——要想从根本上改变,或许,应该在这里建立一套机制、培养一支队伍、创设一片氛围。面对现状,以邓国伟、胡定坤为首的锦江支教团队自我发问:“我们支教的目的是什么?锦江金堂为均衡教育而携手合作,希望我们能够带来些什么?当我们有一天离开金堂的时候,我们又能够给转龙中学留下什么?”托管办学 由内而外发生转变2016年8月,锦江区教育局与金堂县教育局签署了一份为期三年的合作协议,由盐道街中学实验学校“托管”转龙中学,希望能够让转龙中学在名校的委托管理下,实现自我提升。事实上,相比中心城区,位于成都市三圈层的金堂县,在教育资源上已经有着无可回避的先天劣势,而转龙中学的教学质量,在金堂县更是长期位于下游水平。经过对学校现状的分析,发现存在的问题包括:教职工年龄普遍偏大,工作积极性不高、培训学习机会相对较少、教学方式方法单一、学生家庭教育缺乏、学习习惯较差、教学质量较低、激
2016年9月1日转龙中学开学典礼
中国网四川讯 (记者彭婕) 始建于1968年的金堂县转龙镇初级中学(以下简称为转龙中学),是四川省成都市金堂县一所地处偏远的农村中学。长期以来,由于师资力量薄弱、教育教学理念落后、生源质量不高等诸多问题,导致学校发展迟滞。
2012年,在成都市城乡教育互动发展相关政策的大力推进下,金堂县与位于中心城区的锦江区结成了教育互动发展联盟,开启了教育圈层融合的系列探索。2016年,在锦金教育联盟的大力推进下,成都市盐道街中学实验学校(以下简称盐道街中学实验学校)与转龙中学开启了三年“办学托管”合作,由盐道街中学实验学校副校长邓国伟、锦江区教师进修校信息技术研究室主任胡定坤先后担任转龙中学校长,力求在原有人力、物力、财力的基础上改变转龙中学现状。
最终令转龙中学完美蜕变,走入了长足发展的新时期。
托管办学 由内而外发生转变
2016年8月,锦江区教育局与金堂县教育局签署了一份为期三年的合作协议,由盐道街中学实验学校“托管”转龙中学,希望能够让转龙中学在名校的委托管理下,实现自我提升。
事实上,相比中心城区,位于成都市三圈层的金堂县,在教育资源上已经有着无可回避的先天劣势,而转龙中学的教学质量,在金堂县更是长期位于下游水平。经过对学校现状的分析,发现存在的问题包括:教职工年龄普遍偏大,工作积极性不高、培训学习机会相对较少、教学方式方法单一、学生家庭教育缺乏、学习习惯较差、教学质量较低、激励机制较单一……但这里的老师们纯朴善良,工作上能吃苦,也乐于帮助学生;这里的孩子们单纯可爱、热爱劳动、独立性强、不怕困难。
面对现状,以邓国伟、胡定坤为首的锦江支教团队自我发问:“我们支教的目的是什么?锦江金堂为均衡教育而携手合作,希望我们能够带来些什么?当我们有一天离开金堂的时候,我们又能够给转龙中学留下什么?”
答案随着不断的思考与讨论而逐渐清晰——要想从根本上改变,或许,应该在这里建立一套机制、培养一支队伍、创设一片氛围。
完善制度 建立一套精细化管理机制
规范的制度是学校发展的立足之本。但转龙中学的管理方式此前一直处于粗放式管理,日常工作以口头安排居多,学校内部对层级管理存在反应速度较慢、执行力较弱等问题。而这些,归根结底都是制度不完善。
对此,学校新的管理团队首先健全了转龙中学的组织机构,增设年级组、备课组,将干部分配到班,实现扁平化管理。与此同时,充实各处室干部储备,将年轻教师选拔进办公室、德育处、教务处等部门学习,定期到班进行听课、巡课、评课交流,锻炼主动发现、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
各项会议制度也逐渐健全,备课组会、教研组会、行政会、校务会……让管理实现流程化、精细化的同时,保证学校的各项常规事务能够正常推进。在教学制度的规范上,推出了坐班制度与巡课制度,教师严格按照要求备课、上课,干部主动到班级进行巡视。针对教师进取心不足、养老思想严重的现状,则通过完善绩效激励机制,完善教研、培训学习制度,开展“师徒结对”、“同课异构”、“专家引领”、“跟岗学习”等多种交流学习活动,提升教师教育教学水平。
一系列大刀阔斧的改革,让很多习惯了散漫工作方式的老教师们难以适应,在推进的过程中阻力可想不知。在一次教职工大会后,学校领导干部甚至还被部分教师拦下质问。面对阻力,管理团队耐心倾听、加强沟通,并用实际行动一一作出回应。
教师难以适应坐班制,他们就以身作则。他们便天天“驻扎”学校,巡课、听课、评课一项不落。教师对课堂管理提出意见遭到反驳,他们就率先垂范。走上讲台亲自开课,进行示范。教师反对绩效考核制度,他们就民主决策。通过主动解释,充分听取民意、尊重民主,最终该制度在民主投票中以高票支持而得以实施。教师们以教学时间长、教学经验丰富为由,很难做到提前备课等基本教学规范时,他们就寻找典型、现身说法——邀请中心城区的优秀教师到校送课,进行现场交流,当了解到盐道街中学实验学校57岁的特级英语教师周其根为一堂展示课,进行了6次教案修改时,在场教师慢慢改变了自己的原有看法。
在制度的规范下、干部的带头下,转龙中学早退缺勤的现象越来越少;老师巡课听课的身影随处可见;各项制度推进日趋顺畅。
思想引领 培养一支高素质教师队伍
制度的落实理顺了转龙中学的日常运行,但要想学校得到长足发展,打造一支素质优良的教师队伍才是根本。
第一项工作,便是打开信息源,让教师接收外界先进的教育理念。为此,邓国伟和胡定坤两位支教校长在转龙中学建立了教师读书会,以此促进教师阅读习惯的养成;同时设立教师讲坛,实现知识共享、经验共享;还准备了诸如“学校存在的意义”“教师的职业认同”“教师如何获得完整的幸福”等培训交流话题,实现对教师队伍价值观的整体提升。
盐道街中学实验学校派骨干教师前往转龙中学指导青年
此外,两位支教校长还充分借助锦金教育联盟的合作契机,把校内教师大量派往锦江区的优秀学校进行观摩学习、跟岗锻炼。三年中,转龙中学共有8位干部和24名教师参加了跟岗锻炼和观摩学习。转龙中学副校长夏波就曾在盐道街中学实验学校跟岗学习一周,在同步参加完学校各项工作后,这位在转龙中学已经工作26年的副校长坦言,无论是上课前就早早做好准备工作、下课后辅导学生至傍晚的老师,还是各项教育教学活动中呈现出的深度,都让他“有了不一样的感受”。
走出去的同时,他们没有忘记要把优质师资请进来,为学校老师进行实地培训。据统计,三年间,盐道街中学实验学校共邀请包括四川省教育科学研究所义务教育研究室副主任黄勇、四川省教育科学研究所技术室副主任郭斌在内的,省、市、区教育科学研究院所的专家、教研员20人到校进行讲座与督导。尤其在托管的最后一年间,锦江区教师进修学校的所有学科教研员都曾到转龙中学进行指导。校长胡定坤更是利用自己的专业技术特长,通过培训和指导实践,大大提升了农村中学教师的信息素养,提高了信息化教学应用能力,校内多位教师在微课制作比赛、教学课件创作大赛、信息技术支撑下的课堂教学比赛中多次获奖。
除了专家亲自来学校指导,转龙中学与锦江区各学校间的各项教师交流活动也密集开展。如“同课异构”活动、师徒结对活动,让转龙中学的青年教师能够及时获得中心城区优秀教师的指导,共享教育教学资源,促其快速成长。
随着学校的发展,学校也开始举办各层次的现场会和教研活动,包括2017年9月成都市教育联盟现场工作会、2018年金堂县化学骨干教师培训会、2019年锦金联盟教学研讨会等。在这些活动中,全体师生从观众走向舞台中央,树立起了成长的信心。
锦金教育联盟发展专题研讨会
因人制宜 创设一种转龙中学式文化氛围
建设环境文化,落实环境育人。
2016年8月26日,是支教团队第一次走进转龙中学的日子。
由于学校在暑期期间进行墙面粉刷,出现在他们眼前的,还是堆满了垃圾的操场、堆满了破损严重的课桌椅的教室。更严重的是,距离开学还有几天,但学校却面临学生桌椅还缺100套的窘境。
邓国伟校长认为,要实现优质教育,帮助学生们培养良好的生活和学习习惯,学习环境的打造也十分重要。据介绍,截止2018年,转龙中学共计更换了450套崭新桌椅。此外,学校还组织学生定制校服、设计校徽、定期打扫校园,转龙中学的学习环境得到明显改善,学生精神面貌焕然一新。
重视行为文化,规范成长行为。
在学生行为习惯的培养上,转龙中学复制了盐道街中学实验学校的“十二字箴言”——入校即雅、入室即静、入座即学。从细节上让学生们养成良好习惯,如将伞有序摆放在教室后排、集体活动时队列有序、入校仪容仪表干净整洁……“就这短短的十二个字,让学生的行为习惯有了彻底改变。”转龙中学副校长夏波说。
丰富活动文化,增强校园生活的仪式感,落实活动育人。
在校养成的好习惯,出校就更应该坚持。邓国伟和胡定坤校长了解到,此前学校上课时间较短,放学较早,导致学生普遍沉迷于电子游戏厅,亦或是在外打架吸烟。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学校“解锁”第二课堂。2019年3月起实施课后延时服务,开设书法、剪纸、创意编程等十余类素质提升课供学生自选,全面发展学生的综合素质。此外,大课间、运动会、艺术节等活动也有序开展,转龙中学的校园文化活动日趋丰富多彩。
转龙中学教师张碧蓉表示,“第二课堂在农村学校很少见,但我们确实做起来了,现在出去也不会听到学生有什么惹是生非的事了”。
为了增强师生的仪式感,学校还举办和完善了此前的开学典礼、升旗仪式、新生入学教育、初三冲刺动员大会等活动,让远在农村的学生与城镇学生一样,拥有同样的“标配”校园活动。
重视家庭教育文化,改变教育观念,促进家校合作。
据悉,转龙中学70%以上的学生父母都在外打工,家中常年只有老人陪伴,加之学校此前口碑较差,学校想要召开家长会时,通常会被家长以“学校太差了,没得意思”为由回避参与。2017年1月14日,恰逢托管的第一学期结束,邓国伟校长亲自组织召开学生家长会,他亲自向家长做报告,倡导家长以身作则,做好孩子的第一任教育者,并向家长展示学校发生的各项变化和学生的学习动态。尽管第一次家长会到场人数不多,但家长的态度却悄然改变,邓国伟表示,此后参加家长会的人数越来越多,甚至有家长专程从外地返乡来给孩子开会,签到率达到90%。
胡定坤校长也坚持了每次家长会都亲自宣讲的传统,同时多次带领学校干部进行家访,了解并帮助他们解决学习和生活上的困难。在节假日前往留守儿童家中,看望学生,关心他们的假期学习和生活。
改革 创新 三年实现“造血式”巨变
经过三年的“托管办学”,转龙中学的发展开始步入正轨,学校管理更加科学、规范,管理绩效明确有效;教师教学理念与教学技能得到大幅提升;校风学风明显转变,成绩整体提升;校园文化更加浓厚,师生认同感更高。在转龙中学工作12年的教师张碧蓉对学校的转变感慨极深:“发生这一系列转变后,我觉得学校的老师更自信了,学生也更自信了。因为有这么多学习的平台,激发了大家前进的动力”。
金堂县教育局人事科科长黄素清对锦金教育联盟为金堂教育带来的效益给予了高度评价:“(联盟)用足用好了锦江区的优质教育资源,在教师的专业发展、队伍建设方面起到了很好的培训培养和引领作用,改变了教师的教学观念。尤其是转龙中学,这几年办学质量提升较快,校风学风、教师的基本功都有了比较大的变化,成了老百姓认可,口碑极好的学校,是第二批对口帮扶学校里领办最成功的”。
据先后担任转龙中学校长的邓国伟和胡定坤介绍,2018年,转龙中学以评选成都市新优质学校为目标,成功申请成都市阳光体育示范校;2019年中考,学校一次合格率增加5个百分点,普高上线人数增加10个百分点;会考学科保持了较高的合格率和优生率;学校的综合排名上升10位左右,目前已处于全县中上游水平。
学校的改变,让当地居民也开始认可起这所曾经他们眼里的“差学校”。托管前,由于办学质量较低,优质生源流失严重,2016年秋季及以前,对口小学原本180余名毕业生在升学时选择入读转龙中学的仅为140余人,而在2017年秋季,转龙中学入读学生人数增至170余人,至2019年秋季报名,入读新生人数已上升至210余人。转龙中学副校长夏波表示,在一次与镇居民交谈的过程中,他们这样评价如今的转龙中学:“现在本地也有办得很好的学校了,我们的娃娃也用不着在外面奔波学习了。”
“健康、阳光、睿智、大气”是盐道街中学实验学校为转龙中学拟定的办学目标,如今的转龙中学,正朝着这八字目标倍道而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