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针对不同年龄阶段人群的教育特点,教育与人的发展

针对不同年龄阶段人群的教育特点,教育与人的发展(3)教育启示:教育要有针对性,不可“成人化”。(心理学家把少年期称为“危险期”或“心理断乳期”)(2)关键词:不同年龄段 不同特征;(3)教育启示:循序渐进,不能拔苗助长、陵节而施;学不躐等;盈科而后进(孟子)。2、阶段性(1)含义:个休在不同的年龄阶段表现出身心发展不同的总体特征及主要矛盾,面临着不同的发展任务;

针对不同年龄阶段人群的教育特点,教育与人的发展(1)

教育与人的发展考频

一、人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

1、顺序性

(1)含义:人的发展是由低级到高级、简单到复杂、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

(2)关键词:由…到…;从…到…;…比…先发展 (先后顺序);

(3)教育启示:循序渐进,不能拔苗助长、陵节而施;学不躐等;盈科而后进(孟子)。

2、阶段性

(1)含义:个休在不同的年龄阶段表现出身心发展不同的总体特征及主要矛盾,面临着不同的发展任务;

(2)关键词:不同年龄段 不同特征;

(3)教育启示:教育要有针对性,不可“成人化”。(心理学家把少年期称为“危险期”或“心理断乳期”)

3、不平衡性

(1)含义:①同一方面在不同年龄阶段中的发展是不平衡的;(身高、体重)

②不同方面所达到的某种发展水平或成熟的时期是不同的。

(2)关键词:发展速度;…比…成熟在先 (身高);

(3)教育启示:教育要抓住“关键期”(最佳期、敏感期)。

4、互补性

(1)含义:①生理—生理互补(盲人的听力好);②心理—生理互补(身残志坚);

(2)教育启示:扬长避短、长善救失。

5、个别差异性

(1)含义:个体之间的身心发展以及个体身心发展的不同方面之间,存在着发展程度和速度的不同。

(2)教育启示:因材施教,引导学生扬长避短,发展个性,促进学生自由发展。

二、关于影响人身心发展因素的理论

1、影响人身心发展的理论

(1)内发论(遗传决定论)

强调遗传在人的发展中的决定作用,认为影响人的身心发展的力量主要源于人自身的内在需要,身心发展的顺序是由身心成熟机制决定的。

①孟子—性善论

②董仲舒—性三品说

③弗洛伊德—性本能

④威尔逊—基因复制

⑤高尔顿—一个人的能力是由遗传得来的。

⑥格赛尔—“成熟势力说”(双生子爬楼梯实验)【48周、52周(爬的好)——>54周爬】

⑦霍尔—一两的遗传胜过一吨的教育

(2)外铄论(环境决定论)

人的发展主要依靠外在力量。

①荀子—“性恶论”(教育)

②洛克—“白板说”

③华生—给我一打健康的婴儿,我可以任意把他们培养成为领袖到各种类型的人(孩子实验)

④斯金纳—人的行为乃至人格都可以通过外在强化或惩罚来塑造(动物)

⑤爱尔维修—“人受了什么样的教育,就成为什么样的人”

⑥墨子—“素丝说”

(3)多因素相互作用论

人的发展史个体的内在因素与外部环境在个体活动中相互作用的结果。

三、影响人身心发展的主要因素及作用

1、遗传素质

(1)遗传素质是人的发展的生理前提,为人的发展提供了可能性(“狼孩”);

(2)遗传素质的成熟程度制约身心发展的过程及阶段(学走路、学说话的年龄阶段);

(3)遗传素质的差异对人的发展有一定的影响(记忆力好与记忆力差);

(4)遗传素质具有可塑性。

2、环境

(1)环境为人的发展提供了现实条件,社会环境为人的发展提供一个外在的客观基础和特定条件,

每个人的思想、品行、才能与习性无不打上历史、地域、民族文化和社会阶级与阶层的烙印;

(2)从总体上制约着人的发展状态,生产力发展水平决定人的发展程度和范围,社会关系影响发展方向和性质,社会意识形态影响发展内容;

(3)对人的发展的作用方式不同,被动接受(儿童)和主动选择(主观能动性)。

3、人的主观能动性(内在动力、决定性因素)

主观能动性是指人的主观意识和实践活动对于客观世界的作用。

个体的主观能动性是其身心发展的内在动力,是个体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4、教育(学校教育 )

学校教育在人的身心发展中起主导作用。

(1)原因:

①学校教育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培养人的活动(规定着人的发展方向);

②学校教育是由受过专门训练的教师来进行的(相比效果好);

③学校教育能有效地控制、影响学生发展的各种因素(排除、控制不良因素,正面的教育);

④学校教育给人的影响比较全面、系统和深刻(选择适当内容,利用集中的时间,有计划、系统地进行教育)。

(2)学校教育在影响人的发展上的表现:

①对个体发展做出社会性规范;

②具有加速个体发展的特殊功能;

③对个体发展的影响具有即时和延时的价值;

④具有开发个体特殊才能和发展个性的功能。(全面发展)


【真题 解析】

1、(2012下【3】)在外部条件大致相同的课堂教学中,每个学生学习的需要和动机不同,对教学的态度和行为也各式各样。这反映了下列哪种因素对学生身心发展的影响?(  )

A. 遗传素质

B. 家庭背景

C. 社会环境

D. 个体能动性

【参考答案】D 个体能动性表现在在同样的环境下,每个学生的发展特点取决于他自身的态度和所付出的精力。

2、(2013上【2】)对童年期的学生来说,在教学内容上应多讲一些比较具体的、浅显的知识,在教学方法上多采用直观教具,这体现了教育要适应儿童身心发展的哪一个特点?(  )

A. 稳定性

B. 阶段性

C. 不平衡性

D. 个别差异性

【参考答案】B 阶段性是指人在不同年龄段表现出不同特征。

3、(2013上【5】)在影响人的身心发展的诸因素中,教育尤其是学校教育在人的身心发展中起(  )。

A. 决定作用

B. 动力作用

C. 主导作用

D. 基础作用

【参考答案】C 学校教育在人的身心发展中起主导作用。

4、(2013下【4】)人的身心发展有不同的阶段,“心理断乳期”一般发生在(  )。

A. 幼儿阶段

B. 青少年阶段

C. 成年阶段

D. 老年阶段

【参考答案】B 心理学家把少年期称为“危险期”或“心理断乳期”。

5、(2014上【3】)当代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在他曾经担任校长的帕夫雷什中学创立了几十个兴趣小组作为选择,这反映了教育必须适应人身心发展的哪一个特点( )。

A. 顺序性

B. 稳定性

C. 可变性

D. 个别差异性

【参考答案】D 适应人身心发展的个别差异性要求教育要因材施教(不同的兴趣小组),引导学生扬长避短。

6、(2014下【2】)高一(2)班班主任王老师在班主任教育教学过程中,从来不采取“一刀切”的办法,因为他深刻地认识到人的身心发展具有( )。

A. 阶段性

B. 连续性

C. 差异性

D. 顺序性

【参考答案】A 人的发展的阶段性要求教育要有针对性,不能“一刀切”、“成人化”。

7、(2015上【5】)“唯上智与下愚不移”“生而知之”等反映了影响人的发展因素的哪一理论( )。

A. 环境决定论

B. 遗传决定论

C. 教育万能论

D. 儿童学理论

【参考答案】B 遗传决定论强调遗传在人的发展中的决定作用。

8、(2016上【2】)如果让6个月婴儿学走路,不但徒劳而且无益。同理,让4岁的儿童学高等数学,也难以成功。说明( )。

A. 遗传素质的成熟程度制约着人的发展过程及其阶段

B. 遗传素质的差异性对人的发展有一定影响

C. 遗传素质具有可塑性

D. 遗传素质决定了人发展的最终结果

【参考答案】A 遗传素质的成熟程度制约着人的发展过程及其阶段,所以六个月学走路是徒劳的。

9、(2017上【2】)儿童身心发展存在高速发展期,某一时期某一方面的发展特别迅速而在其他阶段相对平稳,这一现象体现了儿童身心发展的哪一特性?( )

A. 顺序性

B. 阶段性

C. 个别差异性

D. 不平衡性

【参考答案】D 一方面的发展特别迅速而在其他阶段相对平稳体现了不平衡性。

10、(2017下【5】)不同时期、地域、民族和阶层中生活的人的思想、品行、才能和习性,无不打上历史、地域、民族和阶层的烙印,表现出很大的差别。这种现象表明的影响人发展的因素是( )。

A. 遗传素质

B. 社会环境

C. 教育影响

D. 个体实践

【参考答案】B 不同时期、地域、民族和阶层中生活的人体现了社会环境的影响。

11、(2017下【7】)李老师在教育过程中,深入了解学生,针对学生不同的发展水平、兴趣、爱好和特长,引导学生扬长避短,发展个性,不断促进学生的自由发展。李老师的这种做法适应了人身心发展的哪一特点?( )

A. 顺序性

B. 阶段性

C. 连续性

D. 差异性

【参考答案】D 针对学生不同的发展水平、兴趣、爱好和特长,引导学生扬长避短体现了学生发展的差异性。

12、(2017下【12】)在某个时期内,个体对某种刺激特别敏感,过了这个时期,同样的刺激则影响很小或没有影响,这个时期称为( )。

A. 关键期

B. 发展期

C. 转折期

D. 潜伏期

【参考答案】A 关键期内,个体对某种刺激特别敏感。

13、(2018下【1】)我国古代思想家墨子认为,人的发展犹如白布放进染缸,“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所入者变,其色亦变”。墨子的这种观点属于( )。

A. 遗传决定论

B. 环境决定论

C. 教育主导论

D. 主体能动论

【参考答案】B (丝)染了青颜料就变成青色,染了黄颜料就变成黄色。染料不同,丝的颜色也跟着变化。环境不同,人的发展也会不同,体现了环境决定论。

14、(2019上【5】)人的发展既体现出量的积累,又表现出质的飞跃,当某些代表新质要素的量积累到一定程度时,就会导致质的飞跃,出现新的年龄特征。这表明人的发展具有( )。

A. 顺序性

B. 不平衡性

C. 阶段性

D. 个别差异性

【参考答案】C 人的发展既体现出量的积累,又表现出质的飞跃,体现的是阶段性,到达某一阶段发生质的飞跃。

15、(2019下【2】)“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反映了下列哪一因素对人的发展的影响?( )

A. 遗传

B. 环境

C. 教育

D. 个体活动

【参考答案】B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反映了环境对人的发展的影响。

16、(2020下【2】)对儿童青少年的成长发展起主导作用的因素是( )。

A. 遗传素质

B. 环境

C. 教育

D. 个体的主观能动性

【参考答案】C 对儿童青少年的成长发展起主导作用的因素是教育(学校教育)。

17、(2021下【4】)关于影响人的发展因素问题,曾出现过“生而知之”的“天才论”。这种理论属于()。

A.教育万能论

B. 环境决定论

C. 遗传决定论

D. 主观决定论

【参考答案】C “生而知之”,即生下来就明白知识和道理,是孔子提出的,关于遗传在人的发展中的决定作用,属于遗传决定论。

18、(2016下【辨析】|22)遗传素质具有可塑性。

答:题干说法是正确的。遗传素质是指是指先天继承下来的、与身俱有的生理解剖特点。遗传素质是个性形成和发展的物质前提,没有这个前提,个性的形成和发展是不可能的。随着环境、教育和时间活动的发生,遗传素质会逐渐地发生改变,具有可塑性的特点。因此,题干说法正确。

19、(2019上【辨析】|22)教育在人的身心发展中起决定作用。

答:题干说法是错误的,学校教育在人的身心发展中起主导作用。学校教育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培养人的活动;学校教育是通过专门训练的教师来进行的;学校教育能有效地控制、影响学生发展的各种因素。因此,题干说法错误。

20、(2019下【辨析】|23)遗传在人的发展中起决定作用。

答:题干说法是错误的,遗传在人的身心发展的作用是提供物质前提和生理基础。影响人身心发展的因素包括遗传,环境、学校教育和人的主观能动性。遗传是指从上代继承下来的解剖生理上的特点,这些生理特点也叫遗传素质。遗传素质仅为人的发展提供生理前提,而不能决定人的发展。个体在与环境之间相互作用中所表现出来的主观能动性,是促进其发展从潜在的可能状态转向现实状态的决定性因素。因此,题干说法错误。

21、(2016上【简答】|26)为什么教育对人的发展起主导作用?

答:教育,尤其是学校教育,在人的发展中起主导作用的原因如下。

(1)学校教育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培养人的活动,规定着人的发展方向;

(2)学校教育是由受过专门训练的教师来进行的;

(3)学校教育能有效地控制、影响学生发展的各种因素,排除、控制不良因素,进行正面的教育;

(4)学校教育给人的影响比较全面、系统和深刻,选择适当内容,利用集中的时间,有计划、系统地进行教育。

22、(2021下【简答】|26)为什么说教育在人的身心发展中起主导作用?

答:教育,尤其是学校教育,在人的发展中起主导作用的原因如下。

(1)学校教育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培养人的活动,规定着人的发展方向;

(2)学校教育是由受过专门训练的教师来进行的;

(3)学校教育能有效地控制、影响学生发展的各种因素,排除、控制不良因素,进行正面的教育;

(4)学校教育给人的影响比较全面、系统和深刻,选择适当内容,利用集中的时间,有计划、系统地进行教育。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