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高校智慧教育面临的问题:新技术如何赋能学校

高校智慧教育面临的问题:新技术如何赋能学校随后,在主旨演讲环节,来自学校和教育企业的代表分享了各自的成果、思考和探索。学校关注如何让科技真正发挥育人作用同时,葛巨众表示,希望通过此次专题研讨,专家学者能充分发挥专业优势,为北京教育信息化建设出谋划策,为教育数字化转型持续提供智力支持;各级各类学校进一步转变观念,大力推进智慧教育,推动学校管理发展、教师教学方式、学生学习方式建设,以信息化助推学校智能工程;社会各界进一步发挥自身优势,推动优质教育资源共建共享,助力现代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葛巨众表示,北京市教委将认真落实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部署,充分利用新技术赋能学校管理方式、教师教学方式、学生学习方式转变,不断探索教育新模式、创建教育新场景,构建面向未来的教育新生态,不断开拓智慧教育新局面,服务首都教育高质量发展。北京师范大学智慧学习研究院院长、互联网教育智能技术及应用国家工程实验室主任黄荣怀在致辞中表示,推进教育数字转型是教育

智慧教育背景下,新技术如何为学校赋能?教育企业有哪些探索?为了培养未来社会需要的人才,教育工作者在当下可以做什么?9月2日,2022年服贸会教育论坛智慧教育专题研讨举行,此次研讨以“科技赋能教育创新——新时代构建教育新生态”为主题,来自学校、企业、科研机构的100余名代表共话智慧教育发展新趋势、新路径。

在主题研讨上,还发布了签约额共计3167.4万元的两项智慧教育成果,分别为北京联合大学、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北京有限公司《5G智慧教学建设合作框架协议》和北京十一中关村科学城学校、北京金山顶尖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新建校智慧校园信息化(一期)建设项目》。

集聚各方合力,让新技术为学校教育赋能

“近年来,北京市把教育数字化转型作为支撑教育改革发展的基础性、先导性、战略性举措,深入实施国家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和北京市智慧城市发展行动纲要。经过长期的探索和实践,教育数字化在促进教育教学变革、提升育人质量方面取得了较大成果。”北京市教育委员会二级巡视员葛巨众在致辞中介绍了北京在教育数字化方面的探索。

同时,葛巨众表示,希望通过此次专题研讨,专家学者能充分发挥专业优势,为北京教育信息化建设出谋划策,为教育数字化转型持续提供智力支持;各级各类学校进一步转变观念,大力推进智慧教育,推动学校管理发展、教师教学方式、学生学习方式建设,以信息化助推学校智能工程;社会各界进一步发挥自身优势,推动优质教育资源共建共享,助力现代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

葛巨众表示,北京市教委将认真落实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部署,充分利用新技术赋能学校管理方式、教师教学方式、学生学习方式转变,不断探索教育新模式、创建教育新场景,构建面向未来的教育新生态,不断开拓智慧教育新局面,服务首都教育高质量发展。

北京师范大学智慧学习研究院院长、互联网教育智能技术及应用国家工程实验室主任黄荣怀在致辞中表示,推进教育数字转型是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内在需求,要深入推动全领域、全要素、全流程、全业务的数字化意识、数字化思维和数字化应用,“面对新时代、新挑战、新机遇,更需要教育界和科技界的专家学者共同努力,交流和分享更多研究成果,推进科技和教育的双向赋能。同时,积极推动全球教育合作,共同探索智慧教育发展路径。”

学校关注如何让科技真正发挥育人作用

随后,在主旨演讲环节,来自学校和教育企业的代表分享了各自的成果、思考和探索。

北京第二实验小学党委副书记、校长芦咏莉以《教育如何履行对未来的承诺》为主题进行了分享。在芦咏莉看来,未来是由人类背后的文化和价值观所决定的,对未来的想象和期待直接影响着现在对教育的看法。

芦咏莉表示,当前中国的基础教育获得了很大的成就,比如实现了义务教育普及、在PISA测试中有不俗的表现,但依然有些问题需要关注,比如教育评价、师资质量等等。

“人工智能技术对师资是一个很大的补充,似乎人人都享受到了优质的教育,但准确来说是享受到了优质的教学资源。”芦咏莉说道,教育的本质是育人,人需要与人交流,而这一部分是人工智能、数字化无法完全替代的。

芦咏莉进而就教育如何履行对未来的承诺提出了五个对策:坚持开放办学,将培养解题能力变成培养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将课本的学习与现实世界间勾连,构建没有围墙的学校;坚持素养导向,对一个学生是否优秀的评价,从是否是高考状元走向是否拥有终身受益的品格;教育布局要从一考定终身走向给予终身发展的机会和平台;在教师队伍上,要从原来学段和学历的升级对应,变成高学历优秀人才“降维”服务学生;评判好学校的标准,不再是培养了多少拔尖人才,而是要多数学生更幸福。

高校智慧教育面临的问题:新技术如何赋能学校(1)

北京景山学校党委书记张斌平进行主旨演讲。新京报记者 李木易 摄

1979年,因为一台获赠的计算机,北京景山学校开始计算机教育与应用;2005年成立“数字景山网络联盟”;2012年,完成数字化校园建设;近年来探索“双师课堂”、进行智慧校园建设……该校党委书记张斌平表示,作为北京最早开始信息化教学的学校之一,学校在信息技术赋能教育方面有着丰富的经验和探索。

张斌平表示,科技的确让不同区域的师生都能享受到优质教育资源,与此同时,自己也有困惑,“作为基层教育工作者,我们更加关心的是课堂,我们教师的教学行为和学生的学习行为如何在科技赋能的背景下发生转变。”在张斌平看来,智慧教育对教师、学校管理的重塑效果比较明显,但对学生学习的重塑还不明显,“我想我们都要继续思考其中的原因。”张斌平继续说道,在科学信息技术的加持下,学生行为确实有很大的变化,比如学习知识更精准、思维能力有所提升,但看不到非常明显的学生情感和态度的变化。张斌平表示,这也给科技提出了新的难题,“推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落实立德树人的任务,在促进学生情感发育内化价值观的教育上,如何让科技服务?科技服务学生到哪种程度?”

当天,来自腾讯教育的企业代表现场也分享了利用“一块屏”促进优质教育资源不断辐射的故事。

新京报记者 杨菲菲

编辑 缪晨霞 校对 付春愔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