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教师职称评定细则解读,河南教师职称评定又加码
河南教师职称评定细则解读,河南教师职称评定又加码去年河南省焦作市姚老师的职称事件闹得沸沸扬扬,姚老师说学校评定不公平,学校说没毛病,为此打了几场官司,两败俱伤。说实话,职称评定是中小学教师的职业关隘,想说爱你不容易。喜的是首次将家教纳入职称评定内容,对教育系统的家教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本来对学生的教育就是家庭、学校和社会共同完成,不能将孩子送入学校,全部就是老师的责任,出了问题找学校找老师,好像家长没有一点责任。家庭和学校必须结合,形成教育合力,共同完成教书育人的目标。忧的是教师职称评定条件没有减,反而越来越多,繁文缛节,老师不知道该如何应对。
据悉,河南省近日修订发布的《河南省中小学教师中高级职称评价标准》又多了一个条件。
这个条件是,把家庭教育指导作为中小学教师职称评审条件之一。
该文件有关中小学一级教师、高级教师、正高级教师等各类教师评审条件中,增加了教师要“积极开展家庭教育指导”的内容。例如,高级教师评审条件之一要“积极开展家庭教育指导和家庭教育讲座,家校共育效果良好。教师每学年至少讲授过1次班级以上家校共育公开课等。
基层教师什么反应呢?据我所知,老师们亦喜亦忧。
喜的是首次将家教纳入职称评定内容,对教育系统的家教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本来对学生的教育就是家庭、学校和社会共同完成,不能将孩子送入学校,全部就是老师的责任,出了问题找学校找老师,好像家长没有一点责任。
家庭和学校必须结合,形成教育合力,共同完成教书育人的目标。
忧的是教师职称评定条件没有减,反而越来越多,繁文缛节,老师不知道该如何应对。
说实话,职称评定是中小学教师的职业关隘,想说爱你不容易。
去年河南省焦作市姚老师的职称事件闹得沸沸扬扬,姚老师说学校评定不公平,学校说没毛病,为此打了几场官司,两败俱伤。
教师职称评定的规则看起来是公平的,越往上,越讲规则,但是在基层各种麻烦事就会多起来,水有点浑。
概括起来,基层职称评定问题不少。
第一是僧多粥少,为一个名额争得不亦乐乎。
目前,小学教师的职称分别为小学员职、助职、中职、副高职;中学教师的职称分别为中学二级、中学一级、中学高级、正高级。中学二级等同于小学助职,中学一级等于小学中级,中学高级等于小学副高级。
虽然职称等级划分清晰,但无奈每年晋升名额指标非常有限,这就像金字塔一样,越高级别的职称越是金贵,上升通道极为拥堵。
我当年评中学高级教师时,学校就一个高级职称的名额,够条件的有15个,就在这15个里面竞争,本来平时关系很好,这个时候也拉下了脸面,互相指责,总找出别人的毛病,给自己增加机会。
一次职称评完,老师们焦头烂额,既伤了和气,又伤了元气,得不偿失。
第二是越评问题越多。
正是因为指标太少,名额有限,中小学职称都要在校内初步筛选。
这就要“评”了,评是人为的,总会出现不公平的地方,而不是像翻译、医生、律师、经济师那样是“考”出来的,基层学校为了筛选,自己制定标准,造成了很多矛盾。
第三是硬杠论文引发腐败。
各级评定属于软杠杠,论文却是硬杠杠,必须在省级以上刊物上公开发表两篇论文,每篇还得2000字以上。否则一票否决。
只有少数老师是自己凭本事发论文,大部分老师都是通过关系发文,或者花钱发表论文,这已经是公开的秘密。可以调查一下,有几个中小学教师是自己的论文?
第四是论资排辈,新秀靠边站。
论资排辈现象在教师职称评定中最为突出,一个中小学教师如果要拿到副高职称,没有四十五岁以上简直不可能,有的老师退休前才解决职称问题,有不少老师直到退休仍然没有评上副高,成为终生遗憾。
而那些德才兼备的年轻老师,业务能力再强,教学效果再好,也要靠边站,慢慢熬。
职称是教师最关心的热点问题,如今加上家庭教育指导,不过是又为“评”职称加了一个软杠杠罢了。教师职称评定中存在的诸多问题一个也没有解决,建议教师职称评定多一点硬杠杠,少一点软杠杠,评定翻译、医生、律师、经济师是以考为主,评定为辅,教师为什么不能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