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进入天宫课堂感想:链接天宫

进入天宫课堂感想:链接天宫课后,很多同学写下了观后感,有对太空的好奇,有对科技的震撼。这场来自太空的课堂,丰富了师生关于载人航天方面的知识,激发了科学兴趣,增强了民族自豪感。在观看过程中 光大高中生们聚精会神,生怕错过有趣的科学现象。航天员“老师”带来的真实且生动的课堂,让同学们从天地差异中感知了宇宙的奥秘、体验了探索的乐趣。作为一个渴求知识、怀揣科学梦想的中国少年,还有什么比来自“天宫课堂”的授课听得更为过瘾、更带劲?居家学习的同学们也按照学部要求准时收看了直播。解读“天宫”,让梦想飞得更远!相较于前两次的“天宫课堂”,这次的太空课堂可谓看点满满!在天地互动的方式下,3名航天员首先介绍了全新的问天实验舱,展示了实验舱的工作生活场景,接着演示了失重环境下毛细效应实验、水球变“懒”实验、太空趣味饮水、会调头的扳手以及植物生长研究项目,并与地面课堂进行了互动交流。

“一面是璀璨耀眼的蓝色星球,一面是广阔无垠的浩瀚星辰。在这里,每天要经历16次日升日落;重力、浮力等物理规律颠覆常识……数不尽的科学奥秘等待被探索、发现。”

2022年10月12日下午,中国空间站。新晋“太空教师”—神舟十四号飞行乘组航天员陈冬、刘洋、蔡旭哲,首次在问天实验舱内面向全国青少年,进行了一场高度400公里以外的奇妙科学课。微重力环境下毛细效应实验、太空趣味饮水、植物生长研究项目介绍……光大学校高中部的同学们跟全国各地的青少年,通过央广总台的现场直播,观看了整场直播课堂。奇妙体验让人大呼过瘾!

步入“天宫”,让期待走得更近!

光大学校高中部同学们观看“天宫课堂第三课现场”

进入天宫课堂感想:链接天宫(1)

进入天宫课堂感想:链接天宫(2)

进入天宫课堂感想:链接天宫(3)

进入天宫课堂感想:链接天宫(4)

进入天宫课堂感想:链接天宫(5)

进入天宫课堂感想:链接天宫(6)

居家学习的同学们也按照学部要求准时收看了直播。

进入天宫课堂感想:链接天宫(7)

进入天宫课堂感想:链接天宫(8)

解读“天宫”,让梦想飞得更远!

相较于前两次的“天宫课堂”,这次的太空课堂可谓看点满满!在天地互动的方式下,3名航天员首先介绍了全新的问天实验舱,展示了实验舱的工作生活场景,接着演示了失重环境下毛细效应实验、水球变“懒”实验、太空趣味饮水、会调头的扳手以及植物生长研究项目,并与地面课堂进行了互动交流。

进入天宫课堂感想:链接天宫(9)

在观看过程中 光大高中生们聚精会神,生怕错过有趣的科学现象。航天员“老师”带来的真实且生动的课堂,让同学们从天地差异中感知了宇宙的奥秘、体验了探索的乐趣。作为一个渴求知识、怀揣科学梦想的中国少年,还有什么比来自“天宫课堂”的授课听得更为过瘾、更带劲?

课后,很多同学写下了观后感,有对太空的好奇,有对科技的震撼。这场来自太空的课堂,丰富了师生关于载人航天方面的知识,激发了科学兴趣,增强了民族自豪感。

进入天宫课堂感想:链接天宫(10)

进入天宫课堂感想:链接天宫(11)

进入天宫课堂感想:链接天宫(12)

进入天宫课堂感想:链接天宫(13)

进入天宫课堂感想:链接天宫(14)

进入天宫课堂感想:链接天宫(15)

进入天宫课堂感想:链接天宫(16)

进入天宫课堂感想:链接天宫(17)

进入天宫课堂感想:链接天宫(18)

进入天宫课堂感想:链接天宫(19)

进入天宫课堂感想:链接天宫(20)

同学们通过观看“天宫课堂”,深入了解了从2003年中国首位航天员杨利伟搭乘神舟五号载人飞船进入太空,到2021年10月至2022年4月航天员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在中国空间站组合体工作生活183天,并开始了太空与地面联系的“天宫课堂”的中国探空历史,被中国航天人能吃苦、能战斗、能攻关、能奉献的载人航天精神所感染,在心底刻下了一个又一个的航天梦想、科学梦想和报效祖国的远大志向。

进入天宫课堂感想:链接天宫(21)

进入天宫课堂感想:链接天宫(22)

进入天宫课堂感想:链接天宫(23)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