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独生子女的特点及教育方式:如何寻回独生子女时代丧失的

独生子女的特点及教育方式:如何寻回独生子女时代丧失的但是后来发现,小儿子Ryan虽然身体也很健康,但是让他学习各种运动都需要专门鼓励、费一番功夫训练才行,就连跑步,也是经过教练训练才变得轻快起来的。所以有一天就感概:姐姐看到运动就愿意学习而且能坚持学好,其实是她自带的才能啊。比如说,女儿也不是很有运动天赋,但是学各种运动都很主动,而且从幼年的轮滑,到后来的游泳网球,练一阵子就学会了。所以我就觉得,她的这些才能肯定是我们父母教会的吧。长期的独生子女社会,让家长忘了这些“常识”我家女儿现在13岁,儿子Ryan4岁。自从老二出生后,我可以说是每天都在惊奇两个孩子天性的各不相同。

独生子女的特点及教育方式:如何寻回独生子女时代丧失的(1)

去年国庆问起一个北京朋友的节日安排,他叹气说都在陪着儿子上备考中学的补习班,得一起听课呢。幸好他是华为出来的理工男,数学不错,还能听得懂。 可怜他经常要工作到深更半夜,节假日还得这样跟着学习。

我日常接触的城市家庭,基本上时间和钱都花在孩子的各种择 校和补习上。但是既然现在连清北毕业的孩子也大概率上不了清北,那么面对这么低的投资效率,为什么家长不好好挣钱留给孩子就好,让TA能放飞自我做一些喜欢的事情呢?

中国父母这种对学业的过度重视,固然有传统的因素,有时代带来的焦虑,但我最近随着自家老二的成长,越来越觉得,这有可能是因为过去40年里,我们经历了一个人类史上(或者说是动物史上)空前绝后的独生子女时代,不知不觉中,把一些本应是“常识”的东西都丢掉了。

这种常识就是:孩子身上的许多才能或特质,其实都是“天生自带”的,父母的苦心培养其实起不到什么影响,可不能“贪天之功”。

独生子女的特点及教育方式:如何寻回独生子女时代丧失的(2)

长期的独生子女社会,

让家长忘了这些“常识

我家女儿现在13岁,儿子Ryan4岁。自从老二出生后,我可以说是每天都在惊奇两个孩子天性的各不相同。

比如说,女儿也不是很有运动天赋,但是学各种运动都很主动,而且从幼年的轮滑,到后来的游泳网球,练一阵子就学会了。所以我就觉得,她的这些才能肯定是我们父母教会的吧。

但是后来发现,小儿子Ryan虽然身体也很健康,但是让他学习各种运动都需要专门鼓励、费一番功夫训练才行,就连跑步,也是经过教练训练才变得轻快起来的。所以有一天就感概:姐姐看到运动就愿意学习而且能坚持学好,其实是她自带的才能啊。

另一方面,Ryan从小就热衷学习各种知识,3岁时就自己偷偷通过地图认识了大多数国家的汉字,还颇为通晓世界地图。虽然我也是用同样的方法教育姐姐的,她却是到了进小学才开始认字。所以说,Ryan的这种特质肯定也不是我培养出来的,而是他天生自带的。

独生子女的特点及教育方式:如何寻回独生子女时代丧失的(3)

3岁时迷恋地图的小Ryan

这个本来是人类社会的常识。80年代之前出生的人们,多半是几个兄弟姐妹挤在一个房间长大,但是性格和发展都差异颇大,所以都可以切实体认到这一点。但是长期的独生子女社会,却慢慢地磨损了这种常识感,悄悄放大了家长对自己教育掌控能力和效果的信心。

独生子女的家长本来就没有经验,每天面对一个孩子,只有单样本可供观察,没有对比实验的可能性,所以很容易认为,孩子的每个进步都是家长努力的成果。而孩子的每个暂时不足之处,其实本来有可能随着时间的推移就自动Grown out of it,也归结到家长一定得做些什么才行。

独生子女的特点及教育方式:如何寻回独生子女时代丧失的(4)

这种信念带来的后果,就是父母们都变得如坐针毡,因为TA的每个教养不善,可能就会影响孩子的一生。加上可怕的“敏感期”概念,孩子的每天好像都有非常巨大的机会成本,如果3岁错过了这个敏感期、4岁错过了那个敏感期,那么不就耽误了孩子潜在的数学家、语言学家或者是音乐家的前程了吗?

然而,家长教养的作用,真的有他们认为的那么大吗?

逻辑上说,如果某种教养方式对所有孩子的影响都是一致的,那么它就会以某种共享环境的作用方式表现出来。这样的自然推论就是,养子女之间就会具有相似性,一起抚养的亲生兄弟姐妹,会比分开抚养的亲生兄弟姐妹更相似。但是事实是否如此呢?

科学家为了测试天生基因和后天养育对于孩子成长的各自影响比例,做了一系列对比测试。结果是:

  • 分开抚养的同卵双生子是高度相似的;

  • 在一起抚养的同卵双生子比在一起抚养的异卵双生子更为相似;

  • 有血缘关系的兄弟姐妹之间的相似性要远远超出没有血缘关系的兄弟姐妹。

一般的结论是,在智力、个性以及其他有关方面的变异中,大约有一半的变异都是可遗传的,即这些都是与基因相关联的,或者属于基因的间接产物。所以,基因的作用约占40%50%,共享环境约占0%10%,独特环境约占50%

举个名人的例子。坊间关于斯蒂夫·乔布斯的成长故事,经常会提到他的养父保罗·乔布斯对他的影响。但是,这个影响到底有多大?我们可以用上面的比较来看一下《乔布斯传》里的相关内容:

独生子女的特点及教育方式:如何寻回独生子女时代丧失的(5)

左:乔布斯的妹妹莫娜,右:乔布斯

斯蒂夫有两个妹妹,一个是保罗·乔布斯收养的比他小3岁的帕蒂,在各方都很普通,乔布斯和她的关系颇为疏远,两人也没什么共同之处。

而成年后,斯蒂夫第一次见到了他素未谋面的亲生妹妹莫娜,俩人一见如故,发现有非常多的共同点:他们都对自己的艺术非常执着,对于周围环境善于观察,敏感又倔强。当他们共进晚餐时,他们会注意到相同的建筑细节或有趣的事物,之后会兴奋地谈论。

由此可见天生基因的影响之大。保罗·乔布斯肯定是个好父亲,然而对于斯蒂夫·乔布斯的成就,他的教养并非表面上显示的那么重要。

独生子女的特点及教育方式:如何寻回独生子女时代丧失的(6)

木匠式教育是限制生命力

园丁教育是激励生命力

“能力越大,责任越大”,如果家长们自以为在教养孩子成才方面能力很大,就很容易把过大的责任加到自己肩膀上。带来的结果就是,在教育方式上,很容易偏向木匠风格,而不是园丁风格。

木匠是什么?木匠就是用我的方法,用我的框架,用我的模型,用我的图纸来塑造一个东西,比如做出一个家具。

园丁是什么?园丁是用一种好像是外围的、很侧面的、很边缘的方法,试图去影响一个东西。比如说给一棵树浇水、施肥,剪枝的时候是为了它更好的生长,而不是为了改变它。园丁在“管理”花木的时候,是在慢慢地从侧面在影响它们,实际上是让这些花木自我生长、自我激励。

独生子女的特点及教育方式:如何寻回独生子女时代丧失的(7)

本文提到的“园丁与木匠”理论来自这本书

也就是说,从目的和手段来说,木匠希望把一块木头变成一张好桌子,依赖的是他设计和改变的能力;而园丁希望让一棵树成为一棵更好的树,它的成长逻辑是来自树本身。

如果我们要做个好木匠,符合逻辑的第一步却是要扼杀树木的生命力,这样才能按照自己的蓝图和喜好来把这块材料塑造成想要的形状。而如果是作为园丁,首先反而是要确认并激励这棵植物的生命力和自主性,同时还得认识并接受一个很难接受的事实——这种生命力和自主性会带着孩子走向不可预期的方向。

这种生命力导致的不可控和不可预测,可以用迪伦托马斯的一句诗来形容:

通过绿色导火索催开花朵的力量,催开我绿色年华;炸毁树根的力量,是我的毁灭者。

当然,即使抱着木匠之心,家长也不会真的去扼杀孩子的生命力,但是会下意识地限制孩子们的生命力。那么得到的结果,可能既不是好桌子,也不是蓬勃多样的好植物,而是一百多年前龚自珍就提到过的“病梅”了。

这种木匠心态带来的另一个后果,就是会下意识地走上可比较性的趋同赛道。因为既然决定成果的是木匠的能力。如果不可比较,那就没法通过桌子的好坏来显示木匠的工作效能了呀。

在孩子的童年,说实在的,哪里能有什么特别厉害的能力。所以就是采用类比的思维,咱就都提前些还不行吗?如果能在3岁能达到6岁的英语水平,小学高年级能学到初中的数学 ,12岁先把钢琴十级考过再说,如此等等,保持比大多数同龄人领先一个身位。 咱家长不就安心了吗?

然而,这又带来了一个值得质疑的倾向。如果要保持领先,就必须“泯然众人”,和大多数孩子保持同一个赛道,也就是无法发挥孩子自己的特点。因为如果是不同赛道的话,就不可量化也不可比较,再棒的个人特质,也不过是衣锦夜行罢了。

所以在孩子的世界里,其实每天都在发生”你的同龄人正在抛弃你“的情况, 而且比成人的世界更残酷。因为成年人的世界丰富很多,而孩子的世界里,基本上就是比考试成绩,加上钢琴、英语等可量化的其他才艺。这样,被同龄人抛弃的可能性反而也就高了很多。

独生子女的特点及教育方式:如何寻回独生子女时代丧失的(8)

那么,这么说来,家长是不是生出了孩子后就自由放任,反正努力也用处不大呢?

不是,孩子的特质当然很多是天生的,那么家长对TA的回应方式就变得也很重要。家长需要从内心深处认同,孩子的本身各自有其特点和趋向,并顺应引导。

小Ryan读的是个蒙台梭利幼儿园。在和老师的讨论中学习到,蒙氏教学中对于教师的责任强调的重点并非我们下意识以为的”管理“/”教育“或”关爱“,而是很朴实的一个词“观察”。这样的责任其实也可以拿来要求父母。

教师/父母首先是一位观察者,其次是一位指导者。强调“观察”,就是坚信被观察者有自己的生命力和特质,只能顺应指导而不能塑造。这个其实才是保罗乔布斯作为好父亲的真正特点:

保罗和克拉拉是一对很慈爱的父母,他们愿意改变自己的生活,来适应这个非常聪明也非常任性的儿子,他们愿意竭尽全力去适应他,给他特别的对待。

独生子女的特点及教育方式:如何寻回独生子女时代丧失的(9)

童年时期的乔布斯和他的养父

如果我们是从“观察”的园丁视角,而不是从”塑造“的木匠视角,会发现各种孩子的特质很难改变,但是可以通过指导,走向好的方向。

再拿我家女儿来做例子,她的记忆力只算是平平,而我小时候以过目不忘闻名,所以一开始对于她花很久才能背下一首古诗还很震惊。但是,我也没有去特意锻炼她的记忆力或者教授记忆技巧,因为从自己成长和工作的经验,觉得好的记忆力其实是个双刃剑,很容易让人过于依赖它,忽视了更深层的思维能力。

到了初中,虽然她的“死记硬背”还是比较慢,但是,也慢慢发展出了擅长整理知识点和思考逻辑关系的能力。

比如说,前几天市里统考历史,她读的是双语学校,在每个科目上能花的时间是很少的。按照我以前应考的经验,那就得在限定时间内飞快地能多背一些是一些,尽量不要多想,这样才有效率。但是她很难直接背诵,需要有一定的理解度才能记住,所以反而不时发现一些逻辑上的疑点。

比如她忽然问我,袁世凯是2月15号当上总统,临时约法发布是3月,那为啥会是孙中山颁布这个约法呀?我听了哈哈大笑,这个问题很有水平嘛,很少人能发现这个疑点。孙中山在卸任后还特意推动颁布这个约法,目标是为了限制新总统的权力,所以袁世凯当然很气愤,这其实是民国初年那么多纷争的重要源头。这么一说,她就对几个事件的时间点和逻辑关系都记得很牢了。结果,虽然她的复习时间比公立校远远少很多,最后的统考成绩也还不错。

以前读过的《谷歌是怎么学习的》,也有这么个类似的故事。作者梅尔也是因为童年有阅读障碍症,结果自己摸索出一套各种彩色笔做标志的方法,成长为信息整理和分类高手,最后成为了谷歌的首席信息官。

独生子女的特点及教育方式:如何寻回独生子女时代丧失的(10)

如果每代人都为后代牺牲一切

那么谁来创造新的东西呢?

上面说的那种家长对自己教育效果的高度评价也叫做“教养假设”,仿佛只要家长努力,不管孩子天生的差异,可以培养出一个个快乐、聪明、适应性强、充满自信的人。

但是,如同上面所说,这其实是个幻觉,满怀自信和责任感的家长必然会饱受挫折,不断感到压力、疲惫和内疚,而且研究表明,父母过度投入的孩子更容易焦虑,对生活的满意度更低。

牛津大学人类学系教授项飙提出过一个很有启发性的“工作洞”的比喻:每个人都迫不及待地追向未来,现在的工作没有意义,但需要使劲工作,赶快跳出去。成天加班的成年人应该对这种感觉多少会有同感。

可是如果按照这个概念,如果必须在高度竞争的情景下取得单一维度的成功,孩子们都陷在“ 学习洞 ”里,每个人都迫不及待地追向未来,现在的学习没有意义,但需要使劲学习,赶快跳出去。而父母则出于自己的谜之责任心和谜之自信心陷在“育儿洞”里,每个人都迫不及待地追向未来,现在这个养育过程没有什么意义,需要使劲让孩子长大,赶快跳出去。

陷入这种“洞”中的过程如此难受,而且你好不容易穿越了一个洞又进入一个洞,根本看不到尽头的亮光,叫人如何不“丧”呢?

这种情况,其实一百多年前画家高更就曾经讥讽地说起:

人总是为了后代而牺牲掉自己的一切,而后代们又为他们的后代而牺牲。这样愚蠢的事情周而复始,没完没了的继续下去。如果人类都这样盲目的牺牲的话,谁来创造崭新的艺术和美好的生活呢?

独生子女的特点及教育方式:如何寻回独生子女时代丧失的(11)

保罗·高更的自画像

现在韩国就有个非常难堪的现象:很多老年人陷入无望的贫困,因为这些老人把自己的积蓄和时间都用来培养孩子上好大学,可是工作后,年轻人为了自己的生活和小家庭疲于奔命,没法接济老人,如果这样一代代过下去,想来宛如无法喊停的梦魇。

总有一天,人们会觉得这件事非常愚蠢。

我认识的几个法国家庭在这方面就做得不错,他们分为两种类型,要么干脆都不生,把时间精力投注于自己的人生乐趣或事业追求;要么不管生几个孩子,都愿意把生活的重心调整到家庭,享受与孩子共同生活和成长的乐趣和痛苦。

我感觉这两个路线都挺好,逻辑上都很自洽。

现代社会本来给人们解除了很多传统上的责任绑定,不一定非得传宗接代,不一定非得光宗耀祖,也不一定非得飞黄腾达,允许每个人通过多样性的生活得到多样性的幸福 。

假如退一步,把自己从这个非得培养孩子怎样怎样的 (不管从概率上还是从个人成长的本质上来说,家长给自己背上这种重负,都是挟泰山以超北海,是不能也,非不为也。)的无形束缚中解放出来,把孩子看成人际关系中的主体而非客体,那么家长会发现,亲子之间的关系是人类之间可以建立的最稳固也最亲密的关系,共同生活的美好回忆也是人生中所能获得的最大价值之一,那么就有可能走出心里的洞穴。

《星际穿越》里有句台词:

独生子女的特点及教育方式:如何寻回独生子女时代丧失的(12)

我们就是孩子们以后的回忆了,有了孩子,你就是孩子未来的幽灵。

独生子女的特点及教育方式:如何寻回独生子女时代丧失的(13)

这种家长幽灵并不是被随时召唤出来帮忙带娃买房那种,而是会萦绕在成长后的孩子的心中, 让他们相信,人生并非就是穿越一个又一个的山洞,也可以是走过一片又一片的星空。

独生子女的特点及教育方式:如何寻回独生子女时代丧失的(14)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