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yoni瑜伽:SHANE老师如何将创造性

yoni瑜伽:SHANE老师如何将创造性Q:老师为什么以“实验室”来命名自己的馆?工作了一年左右,看到周围很多人——这些同事、高管们,大概四五十岁——他们的状态,让我不免去想,自己到了那个年纪,最好也就那样了。于是又想,我要变成他们那样吗?不想。然后就辞了工作,出来学瑜伽。Q:您从一个“IT男”,如何转变为一名瑜伽老师?A:我2014年开始练瑜伽,第一次练习是在健身房里。那时候还在读书,有个同学练得挺厉害的,就拉着我一起去。我本身比较喜欢运动,也确实感觉它能够舒缓压力,就慢慢开始接触了。我专业学的是计算机,毕业后去了一家互联网公司。有几个好朋友,他们做软件很久了,结果落下一身病,比如说背痛,所以经常去做按摩、看中医,但是该痛还是痛。后来请了个瑜伽私教老师,每周两节,我没事就去蹭课。瑜伽老师说我的条件不错,柔韧和力量都好,可以去学个培训什么的。当时我还不以为然。

编者按

这是“2021元旦热练·瑜伽派对”的先期采访(活动详情可见文末)第三篇,来自SHANE老师。我们探讨了所谓“能量”的三个层面,首先是师生之间相互影响的、感知的层面,在这个充满可能性的互动之中,老师如何以创造性服务学员,将成就感留给自己。

Q=108文化传媒

A=SHANE

Q:您从一个“IT男”,如何转变为一名瑜伽老师?

A:我2014年开始练瑜伽,第一次练习是在健身房里。那时候还在读书,有个同学练得挺厉害的,就拉着我一起去。我本身比较喜欢运动,也确实感觉它能够舒缓压力,就慢慢开始接触了。

我专业学的是计算机,毕业后去了一家互联网公司。有几个好朋友,他们做软件很久了,结果落下一身病,比如说背痛,所以经常去做按摩、看中医,但是该痛还是痛。后来请了个瑜伽私教老师,每周两节,我没事就去蹭课。瑜伽老师说我的条件不错,柔韧和力量都好,可以去学个培训什么的。当时我还不以为然。

工作了一年左右,看到周围很多人——这些同事、高管们,大概四五十岁——他们的状态,让我不免去想,自己到了那个年纪,最好也就那样了。于是又想,我要变成他们那样吗?不想。然后就辞了工作,出来学瑜伽。

Q:老师为什么以“实验室”来命名自己的馆?

A:我一直不排斥任何运动。瑜伽也好,其他运动也好,都有它存在的合理性,所以我总是想研发一些有趣的,会对学员有帮助的课程。“实验室”就是用来研发、创新的,我挺喜欢探索这件事。

这也是我喜欢流瑜伽的一个原因。流瑜伽是变化的,它可以结合很多元素,构建属于你自己的练习。

我现在的教学以流瑜伽、阿斯汤加瑜伽为主,流动性,激发能量的课程,还有一部分理疗主题。在教学中,我会结合普拉提核心的练习,有时候也跟大家练一下健身,发现有些健身动作对提升力量很好,比单纯练瑜伽有效。所以我会想办法把它们融入进来。同时如果你单纯练健身,练完很累,整个身体觉得很沉,那么结合瑜伽拉伸,就会觉得既有力量、又很舒展。

Q:您所说的创造性,在瑜伽练习里是如何展现的?

A:每个人的创造性不一样。有人喜欢在独处中创造,而我的创造性更多是出现在课堂上,根据随时遇到的问题,学员的一个体式表现,一个表情,一个呼吸,你去敏锐捕捉到,据此创造不一样的练习内容。当然这首先需要自我练习、教学经验的积累。

比如一个下犬式,有人可以自如地在其中延展脊柱,深长、舒缓地呼吸,让他们做进一步练习完全没问题;也有人在下犬式中很煎熬,因为腿后侧的僵紧、肩膀打不开,完全无法发力,在那里面红耳赤。此时就需要给一个适合他的下犬式,比如把脚跟垫高,先延展脊柱,或者微屈膝盖,先把脊柱、肩膀延展开……循序渐进,让他们感受到瑜伽的甜,就能坚持下去了。

我喜欢把一些想法的“实验”,先让身边的朋友们感受一下。他们不一定有瑜伽练习经验,像一张白纸,可以给我真实的反馈,帮助我去调整课程安排,找到针对不同人的适宜练习方式。

而对于有过瑜伽练习经验的人,我给他们分享新东西的时候,他们往往会代入以前的经验去做,如此给到的反馈,是他们根据以往经验筛选过的。比如战士三式,我多加了一条腿的动态向上练习,以加强臀部核心,有练习经验的人会告诉我,很好啊,这个练习很棒。他们可以很好地控制平衡。

yoni瑜伽:SHANE老师如何将创造性(1)

但如果换一个新手去做这个练习,你会发现他连站都站不稳,腿只能抬到一半,动着动着,支撑腿已经站不住了,这就是"一张白纸"类型的朋友给我的反馈,与有经验的人全然不同。只有这样我才能知道,如何让一个新手去做这个练习,在其中我需要做怎样的调整。

课后的自我练习,也是我喜欢的时刻。这种练习让我知道,教学的创造需要尊重每个人身体的意愿,而每个人的身体不一样,甚至同一个人每一天的状态都有不同,所以需要懂得尊重一个人当下的状态——他此时的身体状态,呼吸状态,情绪状态……

Q:这种强调“不一样”与包容性的方式,是否也是为了适应年轻学员群体?

A:年轻人比较爱玩,有包容心,他们愿意接受新的练习方式,所以我可以去尝试不一样的教学。

其实我这边不都是年轻人,也有五六十岁的。这一类长辈接触久了,你会发现,他们不是甘于老去的那一类人。一个奶奶60多岁了,除了在家带孙子,每天去健身房,练完力量过来上瑜伽课,她说很喜欢这种积极向上的氛围。

Q:说到积极向上,想听老师谈谈对“能量”的理解,因为大家都在说“提升能量”。

A:就我的教学经验来说,能量首先是人与人之间相互影响,感知层面的一个东西。比如说这一节课,老师就像一个电池,体内有100%的能量,就可以把这节课的能量散发、提升得很好,影响到每一个学员,反过来学员也在散发这种能量,双方相互影响。

我上了这么多节课,明显能感觉到,如果我今天能量很好,下课时自己是开心的。相反如果状态不好,或者某个学员干扰我,或者有其他事干扰我,下课时就是沮丧的。这是从感知层面来说能量;

其次,在体式层面,瑜伽讲究三脉七轮,那些提升能量的体式,怎么去帮助身体变得有力量?你要打开肩、胸的空间,胸前侧打开了,你会更有力量,适度的伸展动作,让你更有力量。特别是后弯动作,为什么很多人追求后弯?因为在后弯的过程中——当然是在安全的前提下——会刺激你的心轮,进而刺激到交感神经,这让你感觉有力量。这是从体式层面的影响来说能量;

再有就是呼吸,瑜伽呼吸练习可以促进身体的代谢,改善血液循环,比如流瑜伽、阿斯汤加练习中的喉式呼吸(Ujjayi),还有太阳式呼吸,会快速让身体聚集起能量。这是从呼吸层面来说能量。

我觉得最重要的还是第一个层面。如果这个老师自己的能量足够,不管什么呼吸、什么体式,他都能带得很好,这节课你就会上得很舒服。所以真是挺考验老师的。我带课很多的时候,会发觉自己没力量了,“电池”几近耗光。只能去休息,或者去上别人的课。觉得又有能量了,回来继续工作。

Q:在教学的互动之中,老师可以怎样保证练习的安全、避免伤害?

A:前几天看到一个视频,老师辅助学员做深入的后弯,学员下来之后整个人在抽搐。如果你跟这个学员不是很熟,对这个人今天的状态也缺乏了解,就引导去做那样深入的后弯,会有一定危险,不管你这个老师有多厉害。

瑜伽受伤确实很多,特别在一些高难度体式突破的时候。我的理念一直是,不要用体式去标榜,哪怕我的体式做得还可以。即便能做到,练习者也需要把前面的准备部分铺垫好,自然而然地去做到。如果学员想拗一些很深入的体式,但我觉得他现在做不到,会有危险,绝不会让他做。

因为瑜伽说到底,是为了在练习过程中有所收获,不管是身体健康,还是其他的什么。就算能做到某个体式,那又能怎样?这个练习过程才是最重要的,其实简单的体式更可贵。

Q:以您的观察,如何成就一个优秀的老师?

A:对这个市场来说,在数量上瑜伽老师并不缺,但我自己开馆之后发现,优秀的老师还是比较少。

我们是按次付费,不卖年卡,按次付费的一个问题,就是学员格外挑老师。他为什么不选择自己更喜欢的老师?反正是扣他的次卡。

作为优秀的老师,必须跟社会保持“连接”,各种信息多了解一点,保持学习的心态。自己一定要练习,不练习,就没什么感受。还有就是需要一点天赋。

Q:很多事情要回到“老天爷赏了这碗饭”。

A:是这样的。问题是,优秀的老师,课就很多,这个过程对他们来说,还是挺磨人的,上到一定程度,会觉得自己真的耗不起了。倒是有疏通的方法,比如参加培训,出去“充电”。但有一天会发现,出去培训也没有什么用,那可能需要一个新的成就感了。

老师的观念需要有一定改变,自己传播的是与健康相关的知识、理念(而不只是带领几个体式),是帮助学员在生活中获得更好的状态,有这样持续的正向反馈,我想老师会更有成就感。不是说我上完这节课,然后就“没有然后”了——我们可以想一想,上了这节课的人,后续会怎样呢?

老师观念的转变,也要影响到学员,很多学员还停留在追求高难度体式的阶段。为什么大家喜欢在标题里强调“如何突破后弯/倒立”,说白了就是学员喜欢看。在这种氛围里,大家很难找到基础体式当中的品质,在当下的动作里均匀呼吸的美妙,这相当考验老师。一直让大家保持呼吸,说来简单,让别人真正体会到就难了。一般人对呼吸很陌生,特别是相对急躁的人,哪怕呼吸无时无刻不在发生。

如果我的能量足够,能让学员获得全新的体验,完成这样很棒的课,自己就很开心。那种开心是不亚于发工资的,也就是工作有了成就感。

SHANE

Yan's Lab瑜伽实验室创始人

lululemon瑜伽大使

瑜伽导师培训师

亚洲瑜伽协会认证高级瑜伽导师

梅赛德斯奔驰特约合作瑜伽导师

广东广播电视台"五分钟热度"合作瑜伽老师,专长于古老的阿斯汤加和流瑜伽的流动性教学,擅长通过身体的顺位打开僵紧的身体、调整不良体态。口令精准,辅导手法精确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