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学校毕业唱哭老师的歌曲,中学音乐老师创作百首惠州风歌曲

学校毕业唱哭老师的歌曲,中学音乐老师创作百首惠州风歌曲谈及创作此曲的过程,李雷直言付出了很大心血。“《罗浮传奇》的词曲前后有两个版本,后一个版本精雕细琢20多次。”2015年5月19日上午,一首讲述罗浮山传奇故事的罗浮山之歌——— 《罗浮传奇》在罗浮山举行首发仪式,它出自李雷之手。时长约5分钟的《罗浮传奇》MV充分展现了华首古寺、冲虚古观等10多个罗浮山知名景点,并将葛洪在罗浮山炼丹修道、治病救人的故事,以及罗浮山宗教和中草药文化向大家娓娓道来。李雷(右)在创作歌曲时非常严谨和力求完美,经常要进行多次修改。创作基调定在惠州地域文化成名后的李雷,约歌不断,但他还是把创作的基调定在惠州地域文化。立足博罗和惠州,他最近几年创作了几首传唱较广的歌曲。

日前,惠州旅游主题曲《千年约惠》发布,歌曲融合了中国风流行格调和惠州地域特色,风靡网络,被广大网友称赞为“好听时髦的歌曲”,惠州也因此又变“网红”。歌曲受欢迎,除了歌唱者给力,创作者也功不可没。《千年约惠》的曲作者、博罗县华侨中学音乐老师李雷称,为达到较好的效果,《千年约惠》曾易稿18次。如此严谨和追求完美的创作态度,李雷已经坚持了多年,特别是最近5年,他创作了100多首充满惠州地域特色的歌曲,成为惠州“实力派”作曲家。

学校毕业唱哭老师的歌曲,中学音乐老师创作百首惠州风歌曲(1)

李雷在博罗工作生活多年 钟情惠州本土文化。

成立惠州首家音乐工作室

《千年约惠》一曲出街之前,李雷在惠州已经小有名气。他是博罗县华侨中学音乐科组长,他的身份是一名音乐老师,同时,他也是一名作曲家,他是惠州市流行音乐协会副主席。

李雷(右)在创作歌曲时非常严谨和力求完美,经常要进行多次修改。

创作基调定在惠州地域文化

成名后的李雷,约歌不断,但他还是把创作的基调定在惠州地域文化。立足博罗和惠州,他最近几年创作了几首传唱较广的歌曲。

2015年5月19日上午,一首讲述罗浮山传奇故事的罗浮山之歌——— 《罗浮传奇》在罗浮山举行首发仪式,它出自李雷之手。时长约5分钟的《罗浮传奇》MV充分展现了华首古寺、冲虚古观等10多个罗浮山知名景点,并将葛洪在罗浮山炼丹修道、治病救人的故事,以及罗浮山宗教和中草药文化向大家娓娓道来。

谈及创作此曲的过程,李雷直言付出了很大心血。“《罗浮传奇》的词曲前后有两个版本,后一个版本精雕细琢20多次。”

从创作《罗浮传奇》到对外发布历时近6个月时间,李雷曾先后5次到罗浮山实地考察、调研。刚开始,《罗浮传奇》是一首纯民歌,词曲录制完成后,提交博罗县委宣传部审核。当时,不少人认为词曲虽然非常优美,但在传唱度和反映罗浮山千年文化上还不够完美。于是,李雷和词作者邱宇林又创作了完全颠覆先有内容的第2个版本,并将琵琶、古筝等古典乐器,华首古寺、冲虚观等10多个景点纳入其中,最终形成带有浓郁中国风的民族和通俗风格相融合的歌曲。

写出第三届中医科学大会“会歌”

李雷第二次为罗浮山写歌,是在去年第三届中医科学大会召开前夕。受主办方邀请,李雷起初写了一个版本,演奏时总感觉不太理想,到底应该是什么样子的,一时又无法形容出来,他陷入了纠结之中。直到一天晚上去东江边散步,凉爽的江风让他心情放松了,一边走一边自然地哼起歌词,突然灵光一闪找到了感觉。

“到歌曲成型的阶段,时间也比较赶了,我们相聚一块反复讨论修改,经常搞到深夜。”李雷的搭档苏少明说,那时候大伙都跟打了鸡血似的,满怀激情不知疲倦。有时半夜三更突然电话响起,一看是团队成员打来的,说是忽然想出了一个新词,问问看合不合适,于是又兴奋得睡不着。

“东樵祥云起,蓬莱放异彩,一杯罗浮春,抱朴芬芳来……”《罗浮传大爱》的歌词,犹如一首古体诗,全部是五个字的短句,节奏分明。《罗浮传大爱》最后成为第三届中医科学大会召开期间的“会歌”。李雷说,《罗浮传大爱》的创作对象是罗浮山和中医药文化,历史悠久文化积淀深厚,要反映出这些特点,所以歌词用古体诗格式,配乐也特意突出古典风格。同时考虑到要面向外国嘉宾,以及切合现代年轻人的口味,在古典基础上又融合了现代风。纯本土纯原创,是他所追求的理念。

如今的李雷名气越来越大。他笑说,以前没有名气,如今约歌不断,歌唱家黄红英也向他约歌,这证明他走“以音乐养音乐”的市场化路线是正确的,这样可以走得更远。

【人物档案】

姓名:李雷

出生年份:1964年

职业:博罗县华侨中学老师、作曲家

主要作品:《家》《罗浮传奇》《罗浮传大爱》《千年约惠》

获奖情况:2013年《妈妈告诉我》获“美丽中国”全国音乐创作大赛银奖

创作故事

为写出本土风味常进村请教村民

艺术源于生活。李雷写一首曲子,通常不是一气呵成,而是修修改改,力求完美。“当灵感枯竭,我会思考思考再思考,不行了就去走、去看、去采风,去了解。”李雷说,前期的草稿成为一堆废纸,那是没有办法的事情,必须走出户外去寻找灵感和素材。

2015年,李雷为博罗县罗阳镇“文化部落”观背村写村歌。为了写出原汁原味的村歌,李雷虚心向村民们学习,并邀请村民参与创作。观背村村歌《观背开心迎客来》中,有一段童声念白,全是外人难懂的方言。原来,那几个发音是观背村独有的,为突出这一独特元素,他们特意请了村小学的孩子来录音。

李雷在一次进村走访时,恰巧碰到一位老阿婆哼着山歌走过。他马上停下脚步,央求阿婆现场唱几段。陌生人的举动让阿婆大吃一惊,得知是城里来的、拿过全国大奖的音乐老师想听自己唱歌,老人格外开心连唱了两首。李雷则像学生一样专心聆听,并拿手机录了下来,回来后反复琢磨,吸收其中“营养”用到了村歌里。

2016年,为创作《罗浮传大爱》,他爬了两次罗浮山最高峰、海拔一千多米的飞云顶。“50岁的人了,爬上去非常累,但也得爬。也只有爬上去了才能真切感受到罗浮山开阔宏大的视野。”

《千年约惠》一曲中,一开始是用粤曲的韵白导入,这是李雷的匠心独运。为了丰富《千年约惠》的音乐元素,李雷在博罗民间到处寻找本土声音。他在博罗园洲找到了一位70多岁的阿婆。这位阿婆唱粤曲唱了大半辈子,字正腔圆,独具韵味。李雷邀请这位阿婆为《千年约惠》唱一段粤曲,后来觉得粤曲唱出来后与后面的普通话唱法不搭,于是改为粤曲念白,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效果。在后面的客家话念白,李雷又如法炮制,为歌曲增色不少。

文字 《东江时报》记者侯县军

图片 《东江时报》记者姚木森 摄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