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路科技的fpga开发怎么样?价值发现之安路科技
安路科技的fpga开发怎么样?价值发现之安路科技公司高度重视研发投入,2018-2021年,公司研发费用分别为0.34亿元、0.79亿元、1.26亿元和2.44亿元,保持高速增长。截至2021年年底,公司累计获得知识产权授权156项,技术储备位居国内FPGA行业第一梯队。公司募投资金将主要用于新一代FPGA芯片研发及产业化项目和FPSoC系统级芯片研发项目。未来公司将推进PHOENIX系列芯片迭代升级,推出FinFET工艺新产品,覆盖1kk以上逻辑单元规模;战略布局低功耗FPSoC和高性能FPSoC两个方向,进一步扩展FPSoC芯片市场。开源证券表示,中国FPGA市场快速发展,国内FPGA厂商有本土优势,国产化替代空间较大,安路科技将充分受益于行业国产化机遇。预计公司2022-2024年营业收入分别为11.32亿元、16.70亿元、24.49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0.08亿元、0.65亿元、1.45亿元。按PS估值法来看,安路科技目前估
安路科技(688107)成立于2011年,是国内领先的FPGA厂商,主要专注于FPGA芯片和专用EDA软件的研发和销售。目前,公司已形成EAGLE高性价比、ELF低功耗、PHOENIX高性能以及FPSoC四个产品系列,产品广泛应用于工控、通信、消费电子、数据中心、汽车电子等领域。近年来,公司立足自主研发,不断完善产品矩阵、突破高端产品,同时把握下游市场蓬勃发展、国产化需求激增的大趋势,实现营收快速增长,不断优化业务结构。2021年,公司实现营收6.79亿元,同比增长141.44%,连续三年保持翻倍以上增长。2022年一季度,安路科技实现了扣非归母净利润第一次转正,这标志着公司产品化和盈利能力进入了新的阶段。
FPGA(现场可编程逻辑门阵列)是具有独特结构的逻辑芯片。不同于传统芯片,FPGA引入全新的CLB、LUT等概念并且在内部对于逻辑模块进行连接,独特的结构使得FPGA在使用上可以实现现场编程,即后续的程序决定芯片的用途。Xilinx(赛灵思)是发明FPGA的企业,也是目前全球FPGA的头部公司,回顾其发展历程可以发现FPGA产品划时代的意义以及目前全球FPGA发展趋势为多功能模块的整合。根据Frost&Sullivan,2020年全球FPGA市场规模接近70亿美元,预计2025年能达到125亿美元;2020年中国FPGA规模在150亿元左右,预计到2025年增长至约330亿元。
FPGA产品特性带动丰富下游应用领域。由于FPGA具有可编写程序、开发成本相对低、制造周期较短等优势,在工业控制、网络通信、消费电子等领域被广泛应用。特别是当出现新兴领域,专业芯片还无法普及的领域中,FPGA可以发挥自身的绝对优势。例如汽车电子行业中,根据Frost&Sullivan,中国汽车电子市场FPGA芯片2020年销售额约为9.5亿元,占中国FPGA芯片市场份额的6.3%,2021-2025年CAGR将有望达到22.7%。目前,Xilinx、Altera仍占据国内FPGA市场主要份额,从销售额角度,预计2021年紫光同创及安路科技在国内市占率分别约为5%左右,替代空间仍然广阔。目前两家国内FPGA厂商齐头并进,FPGA软硬件紧密结合的特性铸造了较高的进入门槛,长期格局清晰。
安路科技成立至今,一直专注于FPGA芯片设计领域,依靠持续不断的研发投入和精益求精的技术创新,目前公司已具备了FPGA产品全套的核心技术,自主开发了硬件系统架构、电路和版图,与硬件结构匹配的完整全流程软件工具链,以及符合国际工业界标准的芯片测试流程,在硬件、软件、测试、应用等方面均掌握了关键技术。根据rost&Sullivan研究数据,以2019年出货量口径计算,公司在中国市场的国产FPGA芯片供应商中排名第一。
公司高度重视研发投入,2018-2021年,公司研发费用分别为0.34亿元、0.79亿元、1.26亿元和2.44亿元,保持高速增长。截至2021年年底,公司累计获得知识产权授权156项,技术储备位居国内FPGA行业第一梯队。公司募投资金将主要用于新一代FPGA芯片研发及产业化项目和FPSoC系统级芯片研发项目。未来公司将推进PHOENIX系列芯片迭代升级,推出FinFET工艺新产品,覆盖1kk以上逻辑单元规模;战略布局低功耗FPSoC和高性能FPSoC两个方向,进一步扩展FPSoC芯片市场。
开源证券表示,中国FPGA市场快速发展,国内FPGA厂商有本土优势,国产化替代空间较大,安路科技将充分受益于行业国产化机遇。预计公司2022-2024年营业收入分别为11.32亿元、16.70亿元、24.49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0.08亿元、0.65亿元、1.45亿元。按PS估值法来看,安路科技目前估值水平低于行业平均水平。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华泰证券表示,FPGA芯片国产替代进程持续加速,公司不断丰富产品矩阵,集中力量推进大容量、高集成度产品开发进程。预计公司2022-2024年收入分别为11.63亿元、16.72亿元、23.46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0.07亿元、0.36亿元、1.35亿元。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记者 刘希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