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合肥蜀山区风景区,合肥气象科技园

合肥蜀山区风景区,合肥气象科技园合肥气象科技园,位于合肥市蜀山区,西一环路西的史河路16号,在安徽省气象局西侧,占地面积约20亩,1998年初步建成。编辑整理:刀子豆腐本次编辑“蜀山人文科技旅游资源”,旨在梳理一袭脉络,希望能起到明了、普及的辅助作用,希望藉此,更加激发蜀山人的内在动力,更加振奋蜀山人的图强精神,积极奉献,全力服务“国内一流现代化中心城区”建设。图 |雷达楼和云水楼 来源@合肥气象科技园办公室合肥气象科技园

按:一直以来,电影《卡萨布兰卡》里的台词“如今你的气质里,藏着你走过的路,读过的书和爱过的人。”经典流传。

在此,不妨套改一下:“如今蜀山的气质里,藏着蜀山的人文内涵,科技禀赋和发展的岁月。”

确实,作为合肥市的科教大区,蜀山区,由1949年2月1日区区4.28平方公里的第三区,到1985年7月的24平方公里、1991年5月的85.55平方公里的西市区,到2002年3月6日的168.29平方公里、2006年3月15日的246.83平方公里、2013年9月1日的663.65平方公里的蜀山区,经历了小步慢走、大步快走的拓区进程、发展历程,其间,蜀山一次次舍离建成区和重要经济支撑,倍尝一次次调整重组的阵痛,但她却在一次次移步中壮大,一次次奇迹重生!蜀山在飞跃,蜀山在跨越!这里有蜀山人的不折不挠,有蜀山人的奋发图强,更有蜀山人深厚的人文内涵,尤其不乏蜀山人尚新的科技禀赋!

确实,在蜀山发展的岁月里,其流淌的道路、街巷,其蓬勃的高楼、大厦,其广博的大地、时空,无不掩藏着丰厚的人文涵养,无不潜漾着源源的科技脉动,点点滴滴,俯拾皆是!

本次编辑“蜀山人文科技旅游资源”,旨在梳理一袭脉络,希望能起到明了、普及的辅助作用,希望藉此,更加激发蜀山人的内在动力,更加振奋蜀山人的图强精神,积极奉献,全力服务“国内一流现代化中心城区”建设。

合肥蜀山区风景区,合肥气象科技园(1)

图 |雷达楼和云水楼 来源@合肥气象科技园办公室

合肥气象科技园

编辑整理:刀子豆腐

合肥气象科技园,位于合肥市蜀山区,西一环路西的史河路16号,在安徽省气象局西侧,占地面积约20亩,1998年初步建成。

合肥蜀山区风景区,合肥气象科技园(2)

图 |合肥气象科技园位置截图 来源@网络

合肥气象科技园,是安徽省气象监测预报预警服务、科研和教育培训中心,主要职责:向省委、省政府、有关部门和单位提供决策气象信息,为重点工程和重大活动提供气象保障服务,向公众发布各类天气预报和警报。

合肥蜀山区风景区,合肥气象科技园(3)

图 |气象园全貌 来源@合肥气象科技园办公室

合肥气象科技园,还承担着气象通信网络技术保障,气象资料收集、处理、加工、存储、检索,气象数据与全国乃至全球的交换任务等。

合肥蜀山区风景区,合肥气象科技园(4)

图 |气象园一角 来源@合肥气象科技园办公室

合肥气象科技园,是合肥科教一日游的景点之一,引导公众正确认识自然现象,普及气象科学知识,树立防灾减灾意识。

合肥蜀山区风景区,合肥气象科技园(5)

图 |多普勒天气雷达楼 来源@合肥气象科技园办公室

合肥气象科技园,园区内主体建筑为1999年建成的高达128米的多普勒天气雷达塔楼。可谓园区的标志建筑,塔楼造型独特、呈蓄势腾飞状,塔楼28层,高128米。

我国首部国产S波段天气雷达位于塔顶,被誉为“庐阳银珠”,是中美合作生产的第一部同类气象设施,在全国后续多普勒雷达建设中起到示范作用。

合肥气象科技园,园区其他办公场所主要有:空中云水资源开发指挥楼、业务科研楼,安徽省气象台(淮河流域气象中心)、安徽省气候中心、安徽省气象科学研究所、安徽省气象信息中心、安徽省气象灾害防御技术中心、安徽省大气探测技术保障中心、安徽省公共气象服务中心、中国气象局气象干部培训学院安徽分院等主要气象业务科研单位。

合肥S波段多普勒天气雷达

合肥S波段多普勒天气雷达,由安徽省人民政府和国家气象局共同投资建设,是中MEI合作生产的具有90年代世界先进水平的第一部同类气象设施。

合肥蜀山区风景区,合肥气象科技园(6)

图 |多普勒天气雷达楼 来源@网络

合肥S波段多普勒天气雷达塔楼,从侧面看,由两个巨型字母A、H组成,暗合“安徽”两字拼音的第一个字母;再细看,塔楼的组成又形如H、F两个字母,同时妙指“合肥”两字拼音的第一个字母。

合肥S波段多普勒天气雷达塔楼顶部的“庐阳银珠”圆球,直径12米,外部由86块玻璃合成钢拼接而成,是多普勒雷达上的保护罩;内部是呈碟型状构造的多普勒雷达站。这种把雷达天线机座、天线、天线罩置在116.50米高的钢筋剪力墙筒体平台上,在当时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合肥多普勒雷达站雷达天线,每5分钟做一次全立体扫描,采集资料,时刻监测着江淮上空的风云变幻。人们习惯上将多普勒天气雷达称为观云测雨的“千里眼”——

多普勒天气雷达以多普勒效应为基础,根据无线电频率的改变可以计算出波源相对运动速度。当雷达发射出去的电磁波遇到运动着的云雨粒子时,被它反射回来的电磁波频率就与原来的发射频率不同。在一定条件下,测出这个变化量,就可以得知云团垂直速度、水平风速、湍流运动,以及气流的强烈变化等。

合肥S波段多普勒天气雷达建设历程:

1996年1月2日,安徽省政府与中国气象局共同投资,把中MEI合作生产具有90年代世界先进水平的第一部S波段多普勒天气雷达放在安徽。

1997年3月23日,第36个世界气象日当天,多普勒雷达站建设项目破土动工。

合肥蜀山区风景区,合肥气象科技园(7)

图 |多普勒天气雷达楼 来源@网络

1998年4月28日,多普勒雷达站建设项目顺利封顶;

1998年12月23日,雷达天线基座一次性吊装成功。

1999年1月1日,直径12米的无线罩封顶,“庐阳银珠”迎着新年第一缕曙光,呈现在世人面前;

1999年3月6日,雷达设备安装完毕,这种把雷达天线机座、天线、天线罩置在116.50米高的钢筋剪力墙筒体平台上,在当时属世界首例;

1999年12月,合肥新一代多普勒天气雷达站建立,标志我国大气探测系统进入一个新的历史阶段。

合肥气象科技创新园

据采招网、合肥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合肥市气象局公开信息,合肥市气象监测预警与科学研究中心(合肥气象科技创新园)建设项目,位于合肥高新区师姑墩南支路与鸡鸣山路西南角。

合肥蜀山区风景区,合肥气象科技园(8)

图 |合肥气象科技创新园效果图 来源@网络

根据规划,气象科技与现代化综合展厅,分为两部分:一部分长16米,宽12米,面积约为190平方米;另一部分长18米,宽6.60米,面积约为120平方米,层高5.40米。气象融媒体中心,长22.55米,宽6.60米,面积约135平方米,层高5.40米。

合肥气象科技创新园总投资1.90亿元,项目总用地面积13333平方米(约合20亩),用地性质为科研用地,容积率1.0,建筑密度21.09%,绿地率35.01%。

合肥气象科普馆

合肥气象科普馆,原名合肥气象科技园,起初位于合肥市蜀山区史河路上。2010年,迁建于庐阳区清源路合肥市气象局内,更名合肥气象科普馆,2010年3月23日正式向社会免费开放。

合肥蜀山区风景区,合肥气象科技园(9)

图|合肥气象科普馆 来源@网络

合肥气象科普馆是安徽省最大最先进的气象科普展馆。展馆分室外和室内两部分。

室外由标准气象观测场及多种气象、天文仪器组成。

室内分气象知识、气象业务、互动游戏、亲身感受4个功能区,包括气象探测、预警信息、科普游戏、防灾减灾、气候变化、雷电通道等20多项内容,充分利用声、光、电等现代化科技手段,展示气象与科技、经济、自然、生活等之间的密切关系。

合肥蜀山区风景区,合肥气象科技园(10)

图|科普馆内的雷电通道 来源@网络

合肥气象科普馆常设展厅500平方米、室外科普展区2500平方米、创客空间及科普讲堂200平方米、气象台300平方米、影视体验中心100平方米。

合肥气象科普馆通过场景营造、模拟体验、触摸互动等方式让游客自觉融入气象知识的海洋。特别是馆内的“风力自行车”“智力抢答”“3D影院”“避险与自救体验”等好玩的游戏,能让研学和参观者通过玩的实践,学到许多书本以外的知识。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