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磁性材料技术发展论坛(十三届磁性元件智能生产暨高性能材料应用技术峰会与您共话未来)
国际磁性材料技术发展论坛(十三届磁性元件智能生产暨高性能材料应用技术峰会与您共话未来)中岳非晶董事兼常务副总李希涛《新型纳米晶材料的研发及应用研究》——他将针对纳米晶材料在无线充电、共模电感及非晶电机等应用方向上所需高Bs纳米晶材料的研发及应用进行论述。 大比特资讯磁性元件与电源事业部总监李红兵为本次会议作了开幕致辞!他表示,随着美国工业互联网、德国工业4.0在全球的风靡,以及《中国制造2025》如火如荼地推进,智能生产已经成为制造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抓手与核心动力。与此同时,5G的即将落地,正好契合了传统制造企业在智能生产转型过程中的应用需求。所以,从产品设计到技术研发,从产业联动到协同创新,都需要我们智慧的结晶,需要专业的凝聚,更需要资源的联动! 作为本次研讨会的重头戏,主办方大比特资讯共邀请了中岳非晶董事兼常务副总李希涛、荣旭运营副总李强、大研自动化副总经理周文虎、莎益博产品应用工程师蓝亦维、福州大学陈为教授等六位行业资深专家和教授就行业热点话题进行了相关的主题演讲。 另
7月26日,“第十三届中国磁性元件智能生产暨高性能材料应用技术峰会”在苏州太湖国际会议中心圆满举办。会议当天,光宝科技、TDK、台达、中达、欧普照明、普思、云路、台庆、美磊、华丰、晨朗集团、意兰可、伟太、久利、利通、新畅、禾旺、晶磊、联丰东进、博微田村、田村、松上、美星、三弦、三积瑞、领先、浙江孚硕、纽科、玛冀电子、兆启、昱翌电气、中瑞电子、晶辉电子、华兴电子、普奥电子等电源、磁性元器件企业将近800余位行业精英到会。
会议现场
大比特资讯磁性元件与电源事业部总监李红兵为本次会议作了开幕致辞!他表示,随着美国工业互联网、德国工业4.0在全球的风靡,以及《中国制造2025》如火如荼地推进,智能生产已经成为制造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抓手与核心动力。与此同时,5G的即将落地,正好契合了传统制造企业在智能生产转型过程中的应用需求。所以,从产品设计到技术研发,从产业联动到协同创新,都需要我们智慧的结晶,需要专业的凝聚,更需要资源的联动!
作为本次研讨会的重头戏,主办方大比特资讯共邀请了中岳非晶董事兼常务副总李希涛、荣旭运营副总李强、大研自动化副总经理周文虎、莎益博产品应用工程师蓝亦维、福州大学陈为教授等六位行业资深专家和教授就行业热点话题进行了相关的主题演讲。
另外,中科院等离子所研究员季幼章先生,作为大比特顾问,莅临本次会议予以指导。
中岳非晶董事兼常务副总李希涛《新型纳米晶材料的研发及应用研究》——他将针对纳米晶材料在无线充电、共模电感及非晶电机等应用方向上所需高Bs纳米晶材料的研发及应用进行论述。
中岳非晶董事兼常务副总李希涛
荣旭智能运营副总李强《AI助力智能制造,完美解决电子元器件外观检测难题》——他将对AI图像识别技术做简要介绍,分析电子元器件外观检测的挑战,相对于传统机器视觉算法的优势,展示荣旭智能AI外观检测软件,介绍其成功案例典型工作流程并做演示。
荣旭智能运营副总李强
大研自动化副总经理周文虎《工业机器人在变压器与电感行业的应用》——大研自主研发,原创设计十轴车载电感全自动绕线机、空心线圈全自动化绕线机、5G通讯电子变压器全自动化生产线、六轴机器人、四轴机器人、机器视觉、声学自动化测试设备。多项技术与设备,处于行业领先水平,并属于行业首创与业界唯一供应商。
大研自动化副总经理周文虎
莎益博ANSYS产品应用工程师蓝亦维《ANSYS开关电源设计仿真平台》——ANSYS开关电源设计仿真平台,为工程师提供一个从磁性部件、半导体器件、控制IC器件到电源系统,从基本电气性能到复杂电磁兼容,从电磁设计到热、应力等多物理域设计的多层次一体化平台。软件平台还包含成熟先进的电源设计思路和模型,相当于一个专家系统。
莎益博ANSYS产品应用工程师蓝亦维
福州大学陈为教授带来了《大功率高频变压器设计考虑》,他从大功率高频变压器的设计理念、应用市场出发,通过不同案例的剖析,强调大功率高频变压器设计需要注意的问题。该演讲主题十分切合电子变压器发展现状,为工程师理清了在大功率、高频化前提下的设计思路。
福州大学陈为教授
另外,高教授也带来干货满满的演讲主题。
本次会议除了各位业内资深专家带来的精彩演讲外,主办方还设置了展示区。中岳非晶、荣旭智能、大研、ANSYS、科彼特、金华翼、鹏达金、世椿、腾科、标尚、南吉达、彼利奥、JOVIL、飞凡、力拓、佳腾、湘元、天智合金、可顺、大润、铭叶、宇盛、优策、致新精密、骅骝、凯中和东、泰力松、中磁尚善、中茂、松田电工、二木机电、凯通、中创激光、瑞德线圈、紫高、阿诺德、国石磁业、东阁、安可远、尚朋高科、汇嘉磁电、艾默锝、永威顺、奥立电子、兰泰集成、铭锦机械、康顺磁业近50家企业优质的磁性材料、磁元件及其自动化生产设备企业在现场展示了他们优秀、先进以及竞争力的产品和方案,现场众多工程师以及业内资深专家纷纷对展示产品和设备进行观摩和交流。
为感谢各位工程师朋友们远道而来,主办方现场特别准备了小米无人机、SKG颈椎按摩器、小米车载空气净化器、千元红包等多重好礼。另外,科彼特也为本次会议赞助了精美礼品。
成本问题日益突出
由于中美贸易摩擦、招工难、供应链体系不完善等各种因素影响,成本问题突出已成为电子制造业当前不可忽视的发展难题。
“招工难、成本压迫,自动化需求迫切。”记者在本次会议上听到最多的声音。围绕着这个话题,记者随机采访了一些参会人员。
“由于现在招工难问题频发。所以说我们这次来主要是想了解一下自动化生产,希望能实现尽量少用人,多用机器。”利通元器件技术部部长邵力平接受大比特记者采访时表达了他的需求。据了解,变压器等传统电子制造产业目前已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所以需要更高的人工去完成生产。
对于邵力平的观点,青岛云路结构工程师李兵表示赞同。他指出,由于原材料与人工成本的层层压迫,对于他们磁性元器件厂家来说,对于后期的自动化生产需求非常迫切,并希望后期能通过自动化降成本,增加产品的竞争优势。
由此可见,性价比已成为企业攻坚市场,获得客户青睐的第一利器。
对此,双环电感工程技术部部长孙磊认为不能单单着眼于自动化设备,应该纵观全局。“虽然目前市场竞争较为激烈,导致我们在性价比上有很大需求。自动化是我们关注的重点,但是却不能忽略了磁性材料。”
他认为,严格把关上游磁材供应,提高材料高频化合格率,在生产过程中也就能降低缺陷产品的数量,无形中也提高了良品率。
邵力平表示,由于利通的客户群体集中于家电、照明领域,对元器件大功率、小型化的要求非常高,而且利通也是朝着该方向发展,设计与工艺也进行相关的小型化改革,希望能起到降低成本的作用。
实际上,这样的成本问题并不是单一出现的。价格传导也引起磁材、设备等厂家的重视,所以在产品设计过程中配合中游企业进行降低成本。
其实产业之间是相辅相成的,大研自动化副总经理周文虎接受采访时提出了器件本地化、国产化的做法。他分析:“我们也在想办法完善供应链,将部分核心部件本地化,尽量把我们的产业链更优化,这也为我们的下游客户降低成本。”
并且自动化程度越高,对于我们的客户而言,它的成本会更进一步体现。
随着自动化行业的发展,外观检测成为企业购进自动化设备考虑的一大方向。荣旭智能运营副总李强表示,外观检测设备不仅提高元器件检测精度,更重要是的解决企业在生产过程中面临的成本、品质、交期这三个难题。
虽然人工成本等多个问题阻碍了磁件企业的成长,却也推动着整个磁件行业走向自动化。在这样强烈的需求下,催生了更多产品与应用。
自动化行业智变
本次会议除了各位业内资深专家带来的精彩演讲外,主办方还设置了展示区。有别于往届会议,本次会议的展示区域内容更加丰富,磁材的创新为新市场的开拓提供了更多的参考方向。此外,设备企业的革新,为自动化行业增添了不少新的元素。新元素与传统制造设备的碰撞将给磁性元器件厂家带来怎样的惊喜?
大研自动化在本次会议上带来了不少增加了机械手的自动化设备。该公司副总经理周文虎非常欣喜地表示:“我们最近自动化行业变化有传统的直线模组性行业,逐步的往机械手臂防御发展,这将是一个质的飞跃。通过这一次产型的升级,将推动整个自动化行业迈向更高的台阶。”
对于如何推动自动化产业的发展,周文虎也透露了大研未来的发展规划:“我们应对于市场的转变,作出产能升级,对传统的直线模组网机械手臂进行升级,目前从低负载逐步朝着重负载方向发展。”
目前,整个中国各行各业从事品质检测的将近2000万人。在没有导入自动检测设备之前,大量的检测人员只能通过放大镜对产品进行检测。实际上,这种人工操作不仅容易造成检测速度难、检测精度较低,容易存在误判、漏判等现象,还容易造成工作人员的疲劳损伤。
如今自动化正朝着智能化方向迈进,而机器视觉检测设备的加入赋予了自动化设备一双“慧眼”。据了解,外观检测技术是为了解决电子元器件在生产过程中出现的盖板开裂、破损等难题。
本次会议,荣旭智能运营副总李强带来了Rosmart DVI全栈式智能外观检测技术平台的分享。
同时,他还向记者介绍了荣旭智能在外观检测上自主研发的AI技术,“一是检测的精度有本质的提升,第二个是检测的速度比传统的机器视觉的速度上面有8-10倍的速度提升。这对于后续相关厂家的产品性能的提升有很大的帮助。”
对于人工智能的投入的做法,李强表示,首先是为了保证其检测精度的提升。其次,就自动化行业而言,迫切需要这样的设备去解决现在制造工艺上存在的难题。
当前,我国正加快推动由“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转变。工业软件作为智能制造的重要基础和核心支撑,对推动我国制造业转型升级,实现制造强国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其中,软件是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发展的驱动力。对于硬件工程师而言,未来硬件厂商如何运用好软件平台去进行产品开发成为一门重要课题。
作为一家专业工业仿真软件开发公司,ANSYS有着多个应用案例。莎益博ANSYS产品应用工程师蓝亦维说:“现在我们在软件上逐渐与硬件结合,通过软件去检测硬件的工作状态、损耗程度等。目前公司已开始模型建设、去验证这个构想。”
磁材有更广阔的应用方向
软磁材料具有低矫顽力和高磁导率,可以用最小的外磁场实现最大的磁化强度,被广泛用于家电、通讯、汽车、光伏等多个领域,随着下游行业的不断拓宽,软磁材料生产技术日趋完善的同时,对新材料需求扩张也拓宽了新的发展领域。
时至今日,高频化依旧是工程师迈不过去的一道坎。
部分参会工程师在接受记者采访时纷纷直呼:“材料问题十分头疼。”随着新能源汽车、5G市场的腾飞,对材料的密度和损耗要求更高。他们希望凭借此次会议找到他们的理想磁材,取代原有的常规材料,提升产品的竞争力。
天智合金、中岳非晶、东阁科技等知名器材企业都带来了他们损耗更低、功率更高、性能更佳的磁性材料,为功率器件的研发提供了更多的参考。
令人惊喜的是,软磁材料凭借其低损耗、适应性强等优势,未来将在电机、船舶制造等产业大有所为。
作为本次研讨会的特邀嘉宾,高教授在会上指出,“尤其是新型软磁材料,如果能在船舶机电领域发挥更大的优势,船舶制造业对软磁材料本身也是一种促进的作用。”
这是中国船舶业的优势,也是磁性材料未来发展的关键契机。他分析,由于国内船舶企业是军民互补两用,也就是我国军船企业能与民船企业开展一些相应技术上的借鉴工作,所以对于磁材而言,更是增添了研发的助力。
对于高教授的看法,中岳非晶董事兼常务副总李希涛做了补充:“除此之外,电机也是软磁材料未来的一个发展方向,因为国产电机多数采用取向硅钢,虽然价格便宜,但是它面临发热、电子转化效率不高问题,这恰恰是纳米晶高BS材料所能解决的方向。”
“智变”到“质变”还有路要走
如今,中国虽然高举“智能制造2025”的旗帜信心十足实现智能化转变,但是依稀可以看到自动化发展过程中的种种问题。
以珠三角和长三角为例,珠三角地区自动化设备企业集中,其自动化生产覆盖率高达80%,而长三角地区多为器件企业,缺少设备企业协助,覆盖率不高。
邵力平表示:“这种差距,影响我们引进自动化设备与自动化技术的提升。”
另一位来自长三角地区的磁性元器件厂商也表示,由于自动化设备企业都聚集在珠三角地区,所以在购进设备和后期调试时的问题难以及时解决。
这样的距离问题,也导致部分磁件厂商在进行智能化改革时缺乏沟通。
张磊表示:“我觉得还是不光是设备,而且自身也要跟上企业发展的步伐。希望有更多的自动化设备厂家与我们配合,进行改革。”
对此,自动化厂家也在通过“专人专机”负责等多种手段去解决自动化带来的问题,希望通过上下游的努力,共同推动电感器、电子变压器行业向前发展。未来,我们将带着问题继续前行,期待下次的相聚,自动化、磁材能为我们带来更多的惊喜。
展示区
本文出自大比特商务网(www.big-bit.com),转载请注明来源。
文章原标题为:智变·质变 第十三届中国磁性元件智能生产暨高性能材料应用技术峰会与您共话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