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联四管防空机枪战车(苏联安装T-34炮塔的系列炮艇)
苏联四管防空机枪战车(苏联安装T-34炮塔的系列炮艇)1941年1月18日海军又订购了110艘1124工程和1125工程。同年6月24日2点30分,苏联浅水重炮舰和沿岸炮兵从多瑙河罗马尼亚的一侧开火,4艘BKA装甲艇和两栖部队进行两栖作战。2点45分,重炮向敌纵深开火,BKA装甲艇对登陆区进行炮击和机枪扫射,登陆部队上岸,半个小时后作战成功,终结了德军对伊兹梅尔的直接火力攻击。两天后的夜晚,平斯克区舰队的3艘BKA装甲艇深入敌占区12公里,建立炮兵观测所,炮击了别列津纳河的德军增援部队的通道,此时德军司令部正派兵增援守军以防御反攻的苏联21军。库兹涅佐夫认为小型装甲艇能与沿岸部队密切配合,效果比其他船好。浅水重炮舰的大口径炮在内河作战时发挥的作用不如76毫米炮和机枪。而且装甲艇行动灵活,能躲开敌陆基重炮的轰炸。安装T-28坦克的炮塔或37毫米高炮的BKA-1124海军上将尼古拉·库兹涅佐夫在回忆录中说到:我们在战争的最初几个月就遇到装甲艇的需
1124/1125工程在1929年中国与苏联的中东铁路武装冲突中,苏联军方认为需要一型浅吃水炮艇。但直到1934年,项目规格书才被提交给建设委员会。海军想拥有一种装有两个炮塔的装甲艇。由于这些船只必须在第聂伯河及其支流上服役,其吃水限制在0.5米,而且必须让其尺寸小到足以铁路运输。总工程师Yuliy Benoit在项目过程中,很快就得出结论,不可能建造一种同时满足有两座炮塔和0.5米吃水的船。因此,他提出了两种相同型号的装甲艇的选择——大和小。在这两个项目中,炮座、机舱、燃料箱和舰桥都放置在装甲堡内。居住空间和其他舱室被放置在船首和船尾。最初,它计划用T-26坦克的炮塔。后来被T-28和T-35坦克的炮塔取代,当时陆军在生产这种炮塔。这种解决办法使船只能够从陆军仓库中供应弹药,这有一个缺陷,即一旦发生战争,它们必须向陆军指挥部报告并与陆军合作。由于坦克炮仰角只有26°,无法对空射击,所以安装了防空机枪。除了火炮,有的船后部会安装“喀秋莎”火箭炮。
在1936年底,前两艘装甲艇被提交进行测试:一个大型双炮塔(1124工程,也称为BKA-1124)和一个小型单炮塔(1125工程,也称为BKA-1125)。根据这些项目的另一个小型单炮塔项目是根据边防卫队行政长官于1937年发出的一项紧急命令制定的—S-40型坦克艇。为了Amudaria河和Syrdaria河,这些河流流速高、有大量的沙子和淤泥。在试验成功后,开始持续建造三种船,这些船被运用在狭窄的河流上游,在敌人占据的河岸展开行动。在卫国战争爆发之前,第聂伯河、平斯克河和多瑙河河流船队共接收了85艘船,另有68艘正在建造中。
S-40,安装了“喀秋莎”
Bronekater (BK)的意思是装甲船,在苏联常被称为“河岸坦克”或“Bronekater”。1125工程从1939年使用到1945年,在从斯大林格勒到奥地利的各条河流上作战。它们在保护苏联的大型水道系统方面发挥了重大作用,也部署在波罗的海和黑海。这些船用于攻击河边的敌方坦克和步兵,也可以对防御工事和城市进行地毯式轰炸(比如在奥地利的维也纳)。这些船可以通过火车从一条河运往另一条河,设计时考虑了通过隧道和桥梁。
安装T-28坦克的炮塔或37毫米高炮的BKA-1124
海军上将尼古拉·库兹涅佐夫在回忆录中说到:我们在战争的最初几个月就遇到装甲艇的需求。几家工厂转为生产坦克艇,但他们缺少炮塔和装甲。坦克的供不应求不允许陆军向海军提供装甲。为了不拖延前方急需的坦克艇的建造,水手把退役的76毫米高炮装上船。这样在1124工程和1125工程的基础上,制造出了不错的防空船。后来陆军生产坦克不那么急迫时,海军获得T-34-76的炮塔,造船厂还用均质钢代替了表面硬化钢,这使造船厂可以焊接船。他们安装了美国的Hall-Scotts and Packards发动机代替了国产发动机。后来还在甲板上安装了水雷导轨,用额外的机枪和37毫米高炮,加强船只的防空火力。
安装76毫米高炮的BKA-1124
库兹涅佐夫认为小型装甲艇能与沿岸部队密切配合,效果比其他船好。浅水重炮舰的大口径炮在内河作战时发挥的作用不如76毫米炮和机枪。而且装甲艇行动灵活,能躲开敌陆基重炮的轰炸。
1941年1月18日海军又订购了110艘1124工程和1125工程。同年6月24日2点30分,苏联浅水重炮舰和沿岸炮兵从多瑙河罗马尼亚的一侧开火,4艘BKA装甲艇和两栖部队进行两栖作战。2点45分,重炮向敌纵深开火,BKA装甲艇对登陆区进行炮击和机枪扫射,登陆部队上岸,半个小时后作战成功,终结了德军对伊兹梅尔的直接火力攻击。两天后的夜晚,平斯克区舰队的3艘BKA装甲艇深入敌占区12公里,建立炮兵观测所,炮击了别列津纳河的德军增援部队的通道,此时德军司令部正派兵增援守军以防御反攻的苏联21军。
1124工程性能:
标准排水量:44.2吨
满载排水量:49.7吨
长度:25.27米
宽度:4.06米
吃水:0.76米
动力:2台900马力或1200马力的汽油机
螺旋桨:2个固定轴距螺旋桨
最大航速:21节
航程:21节240海里
自持力:10天
船员:15人
装甲:4-14毫米
武器:
2门76毫米F-34炮;
1座双联装12.7毫米DShKM-2B重机枪;
2挺7.62毫米DT机枪;
1座“喀秋莎”火箭炮
1125工程性能:
排水量:29吨
长度:22.6米
宽度:3.5米
吃水:0.5米
动力:1台1200马力的4M-2500-W-12汽油机
螺旋桨:1个固定轴距螺旋桨
最大航速:16.1节
航程:11.4节180海里,5.2节170海里,16.1节110海里
自持力:10天
船员:12人
装甲:4-8毫米
武器:
1门76毫米F-34炮,备弹100发;
1座双联装12.7毫米DShKM-2BU重机枪,备弹3000发;
1座双联装12.7毫米2UK重机枪,备弹3000发;
4枚Rybka或6枚Mirab水雷;
1座“喀秋莎”火箭炮
161工程161工程(MBK-161)大型海上装甲艇于1941-1942年在战前138工程的基础上设计,1942-1944年生产,MBK的意思是海上装甲艇,后改名MKL-161,MKL的意思是小艇。因为当时工厂在被德军围困的列宁格勒,所以相比138工程简化了船型,采用直线设计。1942年10月16日在列宁格勒建造首艇BK-501,1943年10月10日投入使用。对海军来说,该艇存在速度慢,火炮仰角小,火控系统简陋的毛病。1944年6月30日,最后一艘该级艇(BK-520)出厂。该艇共生产20艘,其中15艘后期型改进了装甲。首艇安装2门82毫米迫击炮,后面的就换为2门45毫米21-K炮。因为战时的艰难环境,工厂里有什么样的装甲,就安装怎样的装甲。不同船只武器也有所差别。
161工程性能:
标准排水量:151吨
满载排水量:158吨
长度:36.2米
宽度:5.5米
吃水:1.28米
轴:双轴
动力:2台Packard汽油机,输出2400马力
燃油:9吨
航程:10节450海里
最大航速:13-18节
船员:39人
装甲:水线装甲带25-50毫米,甲板15-30毫米,炮塔最大45毫米,装甲盒8毫米
武器:
2门76毫米F-34炮,备弹192发;
2门82毫米迫击炮(首艇);
2门45毫米21-K炮,备弹500发(除首艇外);
1门37毫米70-K高炮,备弹1500发;
2挺12.7毫米DShK机枪,备弹2000发
安装82毫米迫击炮
安装45毫米炮
186工程186工程(MBK -186)大型海上装甲艇是继161工程之后开发的炮艇,后改名MKL-186。相比161工程,186工程换装柴油机和T-34-85的炮塔。1944年8月31日在列宁格勒开始建造首艇BK-521,1945年10月5日投入使用。它在1944-1945年生产了8艘,在1945-1947年生产了30艘。
186工程性能:
标准排水量:156.5吨
满载排水量:163.5吨
长度:36.2米
宽度:5.2米
吃水1.5米
动力:2台1000马力的通用动力柴油机
螺旋桨:2个固定轴距螺旋桨
最大航速:14节
航程:14节600海里,13节750海里
船员:42人
电子设备:其中5艘艇安装了Zarnitsa雷达
装甲:
上层建筑:30毫米;
水线装甲带:20毫米,船头尾部分8毫米;
水平防护装甲:20毫米,船头尾部分9毫米
武器:
2门85毫米ZIS-S-53炮(T-34-85炮塔);
1门37毫米70-K高炮;
2座双联装12.7毫米DShK机枪塔;
2挺7.62毫米机枪;
2门82毫米迫击炮
图片来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