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我怎样学会了鉴别古籍版本(收藏古籍首先要具备鉴定版本的能力)

我怎样学会了鉴别古籍版本(收藏古籍首先要具备鉴定版本的能力)《图录》也就是名本部分页面的复制件。虽然不能接触全书,也能通过《图录》学习掌握版本基本特点,建立初步认识。更重要的是,图录在手,能遍览名本。从《留真谱》开始,清末私家藏书楼也开始编制图录,解放后名大知名图书馆也编有图录,近些年,实施善本再造工程,“复制”大量善本,还分期评选新发现的善本书目,出版相关图录。此外,还有一些专题方面的图录。总之,可参考的图录琳琅满目,足够我们慢慢欣赏了。作为现代人,与古人相比,学习古籍知识可以说有利有弊。不利的是不像古人日常接触这些书本,耳濡目染。但从另一角度看,受客观条件限制,古人能真正接触到的好版本也是有限的,名本藏在私人藏家手里,不是公共品,普通人看不到,就连乾隆皇帝整理四库全书,也得专门下道圣旨,把私家藏书“借”过来用用,抄录一下,再原封不动还回去。所以,古人能遍览名本是很难做到的,最知名的版本学家也常出现误判。从这个角度看,现代人幸运多了,能看到各种《

作者 | 南面书城

来源 | 孔夫子旧书网APP动态

古籍收藏是门深奥的学问,虽然这些年古籍收藏热度很高,但对普通人来说,没有深入了解这一行当,贸然进入,风险极大。


作为一个门外汉,我觉得“磨刀不误砍柴功”,不能急着上手,先练好基本功再说。下面谈谈练基本功的一点儿感受,供参考。


收藏古籍首先要具备鉴定版本的能力,要学些版本学知识才行。


版本鉴定是门实践性很强的学问,古人日常读古书,浸润其中,自然容易练出眼力,凭自己的经验、见识、直觉作判断,鉴定版本优劣。但长期以来,多凭经验,并没有形成非常系统、完善的理论体系,甚至到近代最著名的版本学家傅增湘老人,仍是把见到的好版本的特点,逐一记录下来,之后编辑成书。王国维先生开始总结规律性东西,形成初步理论。推荐黄永年先生的《古籍版本学》,是较早的、系统的理论书,参考价值高。


了解基础知识后,需要大量看《图录》。


作为现代人,与古人相比,学习古籍知识可以说有利有弊。不利的是不像古人日常接触这些书本,耳濡目染。但从另一角度看,受客观条件限制,古人能真正接触到的好版本也是有限的,名本藏在私人藏家手里,不是公共品,普通人看不到,就连乾隆皇帝整理四库全书,也得专门下道圣旨,把私家藏书“借”过来用用,抄录一下,再原封不动还回去。所以,古人能遍览名本是很难做到的,最知名的版本学家也常出现误判。从这个角度看,现代人幸运多了,能看到各种《图录》,甚至将来数字技术成熟,数字化古籍能实现的话,一机在手,就能遍览名本,足以让古人羡慕!


《图录》也就是名本部分页面的复制件。虽然不能接触全书,也能通过《图录》学习掌握版本基本特点,建立初步认识。更重要的是,图录在手,能遍览名本。从《留真谱》开始,清末私家藏书楼也开始编制图录,解放后名大知名图书馆也编有图录,近些年,实施善本再造工程,“复制”大量善本,还分期评选新发现的善本书目,出版相关图录。此外,还有一些专题方面的图录。总之,可参考的图录琳琅满目,足够我们慢慢欣赏了。


近些年,不断有关于古籍版本目录鉴赏的书籍书版。热门的像韦力、辛德勇等人。个人推荐李致忠先生的《古书版本鉴定》:通俗易懂,适合初学者;内容全面深入,能了解版本学概貌;有创新心得,新的研究成果,让初学者能适度提升。


以上不成熟的看法,还请方家批评指正!

我怎样学会了鉴别古籍版本(收藏古籍首先要具备鉴定版本的能力)(1)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