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未来科技城学术交流中心地址(世界科技青年论坛在杭州未来科技城成功举办)
杭州未来科技城学术交流中心地址(世界科技青年论坛在杭州未来科技城成功举办)图 | DeepTech 中国创新中心揭牌仪式致辞环节过后,DeepTech 中国创新中心揭牌仪式正式举行,杭州未来科技城(海创园)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李洁女士和 DeepTech 创始人周尔方先生为中心揭幕。据悉,在杭州未来科技城创办中国创新中心旨在进一步推动全球科技青年及高精尖科技与杭州市产业发展的深度融合,未来将关注科技创新发展、创业趋势。杨晓虹在致辞中表示,本次活动的召开对于关注和推动全球范围内的新兴科技发展以及青年科技人才具有重要意义,有助于挖掘全球范围内具有发展潜质的青年科技人才,为他们提供更多元化、更全面的国际发展平台。她说,“35 岁以下科技创新 35 人”旨在给予从事创新科技研发和产业发展的青年科技人才关注和肯定,激励他们在未来实现更大的突破。图 | 《麻省理工科技评论》中国联合出版人兼总编辑杨晓虹此外,麻省理工科技评论主编 Mat Honan 也以视频的方式发来祝贺。
10 月 28 日至 29 日,由杭州未来科技城(海创园)管委会指导,DeepTech 主办的世界科技青年论坛暨“35 岁以下科技创新 35 人”(TR35)全球-亚太区线下发布仪式,在杭州未来科技城成功举办,300 余名与会者共同见证了新一届全球及亚太青年科技引领者登场。
会议期间,来自世界前沿科技领域的一众顶尖科学家、青年科技人才、科技创业人士齐聚一堂,聚焦作为科技创新生力军的青年力量,探讨关键技术创新与突破,交流世界科技前沿技术和热点问题,共同描绘未来世界版图。
大会的开始,中共杭州市余杭区委常委、组织部长邵雪荣先生和《麻省理工科技评论》中国联合出版人兼总编辑杨晓虹女士分别致辞。邵雪荣首先向大会的召开致以热烈的祝贺。他介绍,杭州未来科技城是国家四大科技城之一,拥有多个重大科技创新平台,是高新技术企业和高科技人才的集聚地。未来科技城重点引进和培育青年高科技人才,朝着打造全球人才蓄水池的目标前进。邵雪荣表示,本次大会的召开为全球科技青年及高精尖科技与产业发展的深度融合搭建起了新的桥梁。
图 | 中共杭州市余杭区委常委、组织部长邵雪荣
杨晓虹在致辞中表示,本次活动的召开对于关注和推动全球范围内的新兴科技发展以及青年科技人才具有重要意义,有助于挖掘全球范围内具有发展潜质的青年科技人才,为他们提供更多元化、更全面的国际发展平台。她说,“35 岁以下科技创新 35 人”旨在给予从事创新科技研发和产业发展的青年科技人才关注和肯定,激励他们在未来实现更大的突破。
图 | 《麻省理工科技评论》中国联合出版人兼总编辑杨晓虹
此外,麻省理工科技评论主编 Mat Honan 也以视频的方式发来祝贺。
致辞环节过后,DeepTech 中国创新中心揭牌仪式正式举行,杭州未来科技城(海创园)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李洁女士和 DeepTech 创始人周尔方先生为中心揭幕。据悉,在杭州未来科技城创办中国创新中心旨在进一步推动全球科技青年及高精尖科技与杭州市产业发展的深度融合,未来将关注科技创新发展、创业趋势。
图 | DeepTech 中国创新中心揭牌仪式
“35岁以下科技创新35人”2021年全球-亚太区入选者发布作为科技创新的倡导者和见证者,自 1999 年起,《麻省理工科技评论》每年都会评选出 35 位 35 岁以下的青年科技创新者,在全球范围内寻觅杰出的青年科技人物和创新突破。因此,“35 岁以下科技创新 35 人”2021 年全球-亚太区入选者发布也是本次大会的重磅环节。
大会首先揭晓的是“35 岁以下科技创新 35 人”全球入选者。接着,“35 岁以下科技创新 35 人”亚太区也重磅推出,并在现场举行了颁奖典礼。作为全球经济发展最具活力和潜力的区域,亚太地区是世界科技发展的重要引擎。正因为如此,亚太榜单的推出旨在发掘本地区更多具有潜质的青年科技人才,让更多引进来和走出去的科技成果为亚太科技对话再添新章。
图 | “35 岁以下科技创新 35 人”亚太区入选者名单
图 | “35 岁以下科技创新 35 人”部分入选者社区合影
颁奖典礼过后,Lightelligence 创始人兼 CEO 沈亦晨博士和中国科学院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研究员郑金星博士代表新一届全球入选者进行分享。沈亦晨演讲的主题是释放光子计算能力。他介绍,大数据时代算力需求急剧增长,然而电子芯片单位面积算力达到了物理极限。一方面是算力需求的急剧增长,另一方面是算力提供能力逐步放缓,二者形成了尖锐的矛盾。沈亦晨的工作是通过光来代替电进行计算,以解决这一矛盾。他成功研发了全球第一款光子计算芯片原型板卡。光计算芯片将大幅降低数据中心的计算功耗,节约资源,并且它能应用于诸多场景,例如自动驾驶等。
图 | Lightelligence 创始人兼 CEO 沈亦晨
郑金星围绕超导强磁场约束技术在核聚变和空间电推进这两个方面分享了他和团队的主要工作。他介绍,超导强磁场约束技术致力于对不可控的高温等离子体进行控制,以为人所用。通过这种磁约束技术,将氢弹爆炸瞬间的能量以可控核聚变方式逐步释放出来,即所谓的“人造小太阳”。郑金星及团队在国际上首次将超导强磁约束技术用于新一代空间电推进系统,相关技术对于未来深空探测等有着重要作用。郑金星认为,这一技术在未来能源和深空探测都将具备良好的应用前景。
图 | 中国科学院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研究员郑金星
阿贡国家实验室助理科学家徐洁女士也以视频方式进行了分享。此外,来自国内外各个领域权威人士,包括科学家、商业领袖、投资人等等,也为本届入选者送上了祝福。
获奖者代表分享结束后,大会进入圆桌讨论环节。
21 世纪是生命科学的主场,生命科学的研究早已不再局限于机理层面,而是向工程化思维转化。无论是在新药研发、生物技术、医疗器械、智慧医疗等领域技术与商业模式上的创新,生命科学都以更高效、更多元的方式重塑着众多传统生产方式。因此,第一场圆桌讨论首先关注生命科学的新趋势。
本场圆桌由浙江大学讲席教授、药学院院长顾臻教授主持,嘉宾分别是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分子医学研究院研究员韩达博士,中国科学院分子植物科学卓越创新中心助理研究员邵洋洋博士,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朱书博士,以及西湖大学博士后鄢仁鸿博士。
图 | 左起分别为:顾臻、韩达、邵洋洋、鄢仁鸿、朱书
五位学者首先围绕目前及未来我国生命科学领域发展趋势及其风险进行讨论。韩达认为,生命科学在未来将与数据以及智能发生更深入的结合,例如利用计算机技术改进生物技术,进行生物技术结果预测等。鄢仁鸿认为,生命科学研究将更加聚焦人类健康和疾病的关系,应用生物科技探究最先进的治疗疾病方式。朱书则认为,生命科学未来将从碎片化的研究转向组学全面系统的研究。邵洋洋表示,生命科学领域不断产出新的成果,也需要与公众保持良好的沟通,因为风险可能发生在沟通层面。
创新是科技发展的原动力,也是本次大会的关键词之一,四位嘉宾分别结合各自的科研经历,诠释了创新一词。朱书强调开放,鄢仁鸿则认为创新重在探索,邵洋洋提出了创新的两种类型,一类是颠覆性的,另一类则是延续性的。韩达认为,创新要与临床需求、临床实践结合,这一点也得到了其他嘉宾的一致同意。
五位学者都曾经入选“35 岁以下科技创新 35 人”,在本次圆桌讨论中,他们就中国青年在世界科技舞台扮演的角色,以及如何推动全球科技进程发展交流了意见。科学技术的发展离不开科学的代代传承,正如 TR35 一样,每一年都有新一批青年科学家涌现。五位科学家认为,科学需要一代又一代的科学家接驳推进、连续奋斗,在道路上协同前行。
除生命科学议题外,在数字时代,数据安全问题、个人隐私问题、个人数据保护问题日益严峻。如今,网络安全已成为数字化建设的重中之重。因此,第二场圆桌讨论关注如何利用有限资源应对网络安全这一项复杂挑战。
本场圆桌的主持人是《麻省理工科技评论》中国联合出版人陈禺杉先生,圆桌嘉宾分别是阿里云研究员吴翰清先生和电子科技大学吕琳媛教授。结合嘉宾的研究领域,本场圆桌还重点讨论了人工智能发展与复杂系统研究。
图 | 左起分别为:陈禺杉、吕琳媛、吴翰清
两位嘉宾首先从各自的专业角度,介绍网络安全领域的相关技术。吕琳媛的研究领域为网络信息挖掘技术,这是一种普世性理论和方法,可以用于社交网络或者在线媒体网络舆情监控。她介绍,网络舆情是网络安全非常重要的方面,该技术可以识别关键的节点进行保护。吴翰清的研究则试图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分析网络安全,构建一张安全网络。
吴翰清介绍,在研究城市大脑时,他和团队遇到了技术理论上的瓶颈,开始探索更底层的理论,比如人工智能到底应该如何发展。吕琳媛认为,城市大脑其实正是复杂系统研究的问题。复杂系统技术本身具有一定的普世性,或许将成为人工智能领域未来发展的关键点。两人都认为,未来人工智能的发展必然是多学科交叉、协同共同推进的,需要科学家、工程师多个领域的学者共同推进。
延续往年传统,“35 岁以下科技创新 35 人”的评选聚焦于生物技术、能源材料、人工智能、信息技术、智能制造等新兴技术领域。新一届的获奖人在这些领域做出什么突出贡献?圆桌讨论结束后,“35 岁以下科技创新 35 人”亚太区入选者分别就自己的最新研究成果以线上和线下的方式进行了分享。
变局、破局与新局10 月 29 日的世界科技青年论坛议程包括五大板块。每一个板块都邀请了一众顶尖科学家、业界精英,围绕世界科技前沿技术和热点问题进行主题演讲,并深入交流。变局、破局与新局是第一个板块,聚焦科技创新如何打破危机,成为全球发展大局的推力。
清华大学教授戈钧以视频方式分享了关于酶催化剂设计的相关工作。戈钧首先介绍了合成生物技术和纳米生物技术带来的变革。这两项技术共同关心的问题是,如何在微纳尺度上利用工程学方法打破自然和人工的界线。针对这一问题,戈钧及其团队采用化学和生物方法相结合对酶分子进行结构和功能的编辑,开发了一套酶分子编辑的技术平台。这一技术对生物制药、可降解材料开发等具有重要价值。
中国科学院分子植物科学卓越创新中心助理研究员邵洋洋分享了她在人工创建染色体方面做的工作。她认为,合成生物学最终目标是通过工程化创建新型的生命体。邵洋洋及其团队改变了生物的染色体数目,并尝试将遗传物质整合在一条染色体上,支撑细胞的正常功能。
图 | 中国科学院分子植物科学卓越创新中心助理研究员邵洋洋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分子医学研究院研究员韩达分享的主题是智能核酸分子诊断。他们通过数学学习和机器学习建立模型,设计核酸探针,实现数据从识别到计算整合全过程。韩达介绍,他们的工作就是从分子层面检测变化,进而提供早期诊断更准确的信息,最后将技术应用在不同的级别的精准诊断当中。
图 |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分子医学研究院研究员韩达
浙江大学医学院教授、干细胞与再生医学中心副主任郭国骥在演讲中介绍了单细胞组学的生物技术以及人工智能的模型,对于理解人类疾病以及疾病的诊断和治疗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图 | 浙江大学医学院教授、干细胞与再生医学中心副主任郭国骥
从基因细胞药物,到微生物与免疫学,再到合成胚胎学、生物计算学,生命科学领域的研究正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多样性。进入圆桌讨论环节,《麻省理工科技评论》中国副出版人张岚女士与西湖大学助理教授曹龙兴,华东理工大学教授曹志兴,浙江大学药学院百人计划研究员、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院长助理 & 兼聘教授潘利强,以及苏州大学教授汪超,就癌症免疫治疗的新策略、蛋白质设计与疾病治疗、靶向药物开发走向市场等话题进行交流,并共同探讨交叉学科对生命科学领域研究,交流青年科学家肩负的责任。
图 | 左起分别为:张岚、曹龙兴、曹志兴、潘利强、汪超
科技赋能下的可持续发展论坛的第二个议题是科技赋能下的可持续发展,重点关注能源材料领域的技术创新如何助力可持续发展。
清华大学化工系教研系列助理教授、特别研究员刘凯分享的题目是本质安全锂离子电池。他表示,电池是重要储能设备,随着我国碳达峰、碳中和的推进,受到了越来越多的推广和应用。传统锂离子电池易发生热失控,刘凯团队的解决方案是发展安全型材料,把安全隐患分为萌芽、蔓延、爆发三个阶段,分别通过分子设计定制新材料,解决材料的安全性和电化学性能之间的矛盾。
复旦大学教授、《今日能源材料》副主编晁栋梁的分享同样关于电池。他介绍,团队针对水系电池的容量和电压的问题,分别从水系电池的正级、负级、电解液和隔膜角度进行了解决,开发了一系列的新型高安全低成本的新型水系电池的体系。目前,他们生产的新型电池经过了第三方的测试,具有更低成本、更高的寿命、更好的能量密度,可以与锂离子电池相竞争。
图 | 复旦大学教授、今日能源材料副主编晁栋梁
新材料的价值远不止提供更优的性能,它还能突破传统材料物理极限,也将会进一步推进能源变革的进程。在全球气候变化和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日渐接近饱和的状况下,能源材料领域的创新更加凸显其重要性。在圆桌环节,陈禺杉先生与武汉大学教授陈朝吉、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教授陈怡沐、浙江大学百人计划研究员张霄一起就新型木材研发应用、单晶材料研究的局限性及其解决办法,以及二氧化碳催化技术的工业化应用进行交流。
图 | 左起分别为:陈禺杉、陈朝吉、陈怡沐、张霄
畅想世界未来版图
论坛的第三个议题是畅想世界未来版图,聚焦人工智能、自动驾驶、量子计算等新兴技术的发展,如何改变人类的生存方式。
首先进行分享的是阿里巴巴集团副总裁 & 达摩院自动驾驶实验室负责人王刚,他的题目为“无人驾驶从技术到产品再从产品到技术”。王刚首先介绍了阿里在无人驾驶领域的产业化和业务进展。他表示,阿里瞄准的市场是末端无人驾驶,致力于解决最后三公里问题,提供常态化物流服务。王刚认为,AI、无人驾驶的原理是数据驱动,因此主要聚焦于两个问题,即如何获得海量数据以及如何把数据用好。
图 | 阿里巴巴集团副总裁 & 达摩院自动驾驶实验室负责人王刚
浙江大学百人计划研究员杨怡豪介绍了太赫兹通信系统。他介绍,相对于其它波段的通讯来说,太赫兹通信有带宽大、信号处理速度快、信息传送速度快等几大优势。太赫兹通信被认为是解决最后一厘米通信问题的关键技术,比如芯片内部的通信以及芯片之间的通信,具有多种应用场景,对于未来 6G 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图 | 浙江大学百人计划研究员杨怡豪
在圆桌讨论环节,G5 创新投资全球首席传播官蔡文匡与西湖大学特聘研究员蓝振忠和王刚先生共同探讨前沿科技对未来可能造成的影响。在疫情中,互联网技术与大数据对人类生活的深入不断显现出来,远程医疗、在线会议等从过去的辅助手段发展为当今生活的主题。三人针对大数据、人工智能将对人类生活产生的变革性影响进行了交流,描绘未来生活的可能图景。此外,还讨论了数字经济的发展前景,以及人工智能等技术在其中扮演的角色。
图 | 左起分别为:蔡文匡、蓝振忠、王刚
青年力量引领未来论坛的第四个议题是青年力量引领未来。作为科技创新生力军,青年将如何发挥自己的力量,投身科技创新这一重大命题,应对当前面临的严峻考验是论坛探讨的重点所在。
清华大学地球系统科学系助理教授同丹分享的主题是数字赋能推动全球碳中和。目前,气候变化和减污降碳已经成为了新时代的风向标,如何用数据定量大气污染物排放,成为实现碳中和需要解决的问题之一。他们做的工作是,用科学推演模拟未来可能实现的转变以及可能面对的挑战,为政府和企业的决策提供依据。
浙江大学生物医学工程与仪器科学学院研究员吴丹分享的主题是磁共振成像。现代医学伴随着工程技术的蓬勃发展逐渐形成,例如 X 光机、心电图监测仪、呼吸机等医疗器械的出现,极大提高了医生诊断的准备率和有效性。她说,医学影像是医学界的一双荷鲁斯之眼,而医学影像领域顶端的明珠就是磁共振成像,通过它可以无创获取人体从结构到功能各方面信息,比如大脑皮层、神经纤维连接等。目前,吴丹专注快速高分辨率的成像序列的研发,在高场弥散磁共振的成像分辨率和成像速率上达到了世界的领先水平。
图 | 浙江大学生物医学工程与仪器科学学院研究员吴丹
科学技术的最终目的是寻找人类与自然的和谐。这些青年科学家努力探究科学发现对人类的意义,以新的视角观察未来,并为人类活动提出了中肯的建议。
从实验室到产业的变革深化论坛的第五个议题是从实验室到产业的变革深化,着力探讨如何将实验室中的原创技术带到日常生活,赋予科技创新商业化落地的能力,造福人类世界。
第一位演讲嘉宾是西湖大学特聘研究员、西湖未来智造创始人周南嘉。他介绍,西湖未来智造围绕着 1-10 微米超高精度打印展开工作,提供从原材料到设备到软件到生产服务的一站式解决方案,致力于打造全球超高精度电子增材品牌。市场上比较常见的打印技术一般在 50-100 微米范围,团队通过自研的微纳直写工艺,将精度范围提升到 1 微米。周南嘉表示,团队具有底层的研发技术,对新产品的接收能力很强,能够实现从研发到量产的突破。
图 | 西湖大学特聘研究员、西湖未来智造创始人周南嘉
西湖大学特聘研究员、西湖实验室 iMarker 核心实验室主任郭天南分享的主题是 AI 赋能蛋白质组驱动的精准医学。通过 AI 测量蛋白质组,能够帮助掌握疾病发生、发展以及治疗的规律。郭天南团队改进了微量组织蛋白质谱分析技术,能够以更低的价格分析临床样品的蛋白质组,并且有能力将由各种各样的临床样品和各个时间的蛋白质组产生的大数据进行 AI 分析。这一技术在新冠肺炎的临床诊断、癌症诊断等领域实现了应用,未来还将可以实现蛋白质辅助的 AI 制药。
图 | 西湖大学特聘研究员、西湖实验室 iMarker 核心实验室主任郭天南
新技术、新应用不断涌现,量子计算、基础材料、生物医疗等领域的一系列重大科技突破纷至沓来。在前沿科技的推动下,零售、数字政务、智慧城市、金融、制造、能源等产业纷纷进行数智化转型路径及商业实践。在圆桌讨论环节,《麻省理工科技评论》中国 TR35 社区运营官吴迪与周南嘉,上海交通大学生命科学技术学院副教授倪俊和浙江大学求是特聘教授、杭州国际科创中心合成生物学研究所所长王宝俊,围绕产业化过程中的机会、壁垒进行了交流。三人都兼具科学家和创业家身份,都将自己的实验室研究转化为商业化落地成果。他们认为,现在是非常好的科创时代,前沿科创领域都具备不同发展前景和潜力,所以科创是难但正确的事情。
图 | 左起分别为:吴迪、倪俊、王宝俊、周南嘉
除来到现场以及现场连线为我们带来分享的近 30 位嘉宾外,麻省理工学院麦戈文脑科学研究所研究员 Omar Abudayyeh,南加州大学创意技术研究所混合现实实验室主任、Vrai Pictures 创始人 Jessica Brillhart,荷兰特文特大学副教授 Rebecca Saive,卡耐基梅隆大学机械工程系副教授 Venkat Viswanathan,PureTech 董事会成员、创始人兼 CEO Daphne Zohar 五位往届”35 岁以下科技创新 35 人”全球入选者分别进行了视频演讲,就自己的创新经历及最新研究进展进行了分享。
此外,余杭区委组织部副部长、人才办常务副主任徐来莹,杭州未来科技城(海创园)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副主任沈友忠,杭州未来科技城(海创园)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创新经济促进局局长陆建友,杭州未来科技城(海创园)党工委委员、财政局局长李冰石,杭州未来科技城(海创园)党工委委员、招商局局长傅蓉,杭州未来科技城(海创园)人才和金融服务中心主任冯敏敏,之江实验室人才办主任王春波,良渚实验室主任助理夏宏光,香港理工大学副教授史家海,浙江大学生物医学工程与仪器科学学院院长、浙江大学求是特聘教授张宏也出席了本次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