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文猕猴桃数字农业(贵州修文科技赋能)
修文猕猴桃数字农业(贵州修文科技赋能) 掏出手机扫一扫,便可追溯一颗猕猴桃的“前世今生”,涵盖果园基本信息、环境监测、生产概况、检测报告等,生产、管理、贮藏、销售等所有环节尽收眼底,大大满足了消费者“知情权”。 行走在修文,猕猴桃基地内随处可见“摄像头”,这些“摄像头”可不是为了防盗,而是物联网前端技术,通过它不仅可以搜集空气温度、湿度、光照强度、土壤湿度等,还能采集果园病虫害情况,从而指导果农有针对性实施管理。 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修文猕猴桃由农民自发种植向政府主导转变,龙友华作为省市县科技特派员、专家,致力于推动修文猕猴桃提质增效。 “他的授课非常实用,从修枝整形到施肥,授粉及病虫害防治,标准化管理等等。我们平滩村成为‘亿元村’,龙老师功不可没。”提及龙友华,平滩村党支部书记黄良华赞不绝口。 平滩村系修文县远近闻名的“亿元村”,该村把党组织建在产业链上,打造“党员带富链”,呈现“建一个组织、兴一项产业、富一方百
“龙老师太厉害了,用他的方法栽种猕猴桃,亩产增收1000斤以上……”提及变化,有着“李八亩”之称的果农李兴祥不禁竖起大拇指。
李兴祥系贵州省修文县谷堡镇平滩村村民,家中种植了8亩猕猴桃。可别小瞧8亩猕猴桃,最多的一年为李兴祥带来30余万元经济收入,在当地传为美谈。因种植技术规范,猕猴桃品质好经济效益高,李兴祥被当地人称之为“李八亩”。其口中所指的龙老师原名龙友华,系贵州大学农学院植保系副主任、贵州省科技特派员、修文县“三百工程”科技服务专家。
修文平均海拔1250米,属亚热带至温暖带湿润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13.8℃,非常适宜猕猴桃生长。1988年,修文县在退休干部马怀麟的带动下开始发展猕猴桃种植。历经30余年发展,修文猕猴桃由最初的1000余亩发展壮大至16.7万亩,种植面积居全国第三,被誉为“中国高原猕猴桃原生谷”,相继获得“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等24项荣誉称号和多重认证保护,远销俄罗斯、日本及东南亚诸多国家。2021年,中国品牌价值评估“修文猕猴桃”品牌强度836,品牌价值25亿元。
修文猕猴桃的成功离不开“不忘初心、坚韧不拔、笃实创新、久久为功”的修文猕猴桃精神,更离不开科技的力量。
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修文猕猴桃由农民自发种植向政府主导转变,龙友华作为省市县科技特派员、专家,致力于推动修文猕猴桃提质增效。
“他的授课非常实用,从修枝整形到施肥,授粉及病虫害防治,标准化管理等等。我们平滩村成为‘亿元村’,龙老师功不可没。”提及龙友华,平滩村党支部书记黄良华赞不绝口。
平滩村系修文县远近闻名的“亿元村”,该村把党组织建在产业链上,打造“党员带富链”,呈现“建一个组织、兴一项产业、富一方百姓”的良好势头,2020年平滩村猕猴桃产量达1.8万吨,产值超1.6亿元,被农业农村部授予2020年“全国乡村特色产业亿元村”荣誉称号。
行走在修文,猕猴桃基地内随处可见“摄像头”,这些“摄像头”可不是为了防盗,而是物联网前端技术,通过它不仅可以搜集空气温度、湿度、光照强度、土壤湿度等,还能采集果园病虫害情况,从而指导果农有针对性实施管理。
掏出手机扫一扫,便可追溯一颗猕猴桃的“前世今生”,涵盖果园基本信息、环境监测、生产概况、检测报告等,生产、管理、贮藏、销售等所有环节尽收眼底,大大满足了消费者“知情权”。
“通过大数据分析,不仅可以精准指导生产,提高猕猴桃品质;还能分析消费习惯、消费能力等基础信息,从而实现精准‘投放’。”项目负责人孟小仪如是说道。
如今,修文县物联网可视系统已覆盖6万余亩猕猴桃种植基地,每亩节本增效约2000元。在2019中国国际大数据产业博览会上,修文猕猴桃大数据物联网可追溯系统斩获应用场景TOP100、大数据与产业深度融合十大典型案例及“大数据 扶贫”十大应用案例榜首。
“今年的猕猴桃品质较好,市场行情也不错,我们公司目前已销售30余万斤。”话语间,路阳春欢喜不已。
2014年,在北京闯荡多年的路阳春返乡创业,成立贵州圣地有机农业有限公司,发展水果种植,其中包含500余亩猕猴桃。
提及路阳春,大大小小的种植户无人不知,无人不晓。路阳春之所以如此“出名”,并非因为其修文县猕猴桃协会会长的“名头”,而是其猕猴桃基地的“高产”。
2017年,路阳春引进新西兰营养枝高位牵引技术,该技术可均衡分布树体营养、高效利用空间架面,从而保证果园通风透光,降低病虫害发生率,同时培养出次年优质挂果枝。
在新技术的助力下,路阳春的猕猴桃基地亩产达5000斤左右,超出传统种植产量近一倍。目前,营养枝高位牵引技术正在修文县全面铺开。
“我们公司依托物联网技术、水肥一体化技术、营养枝高位牵引技术、绿色生物防控技术等,综合增效可达38%。”路阳春用成效检验着其对现代农业标准化、品牌化、集约高效的深刻理解与践行。
近年来,修文县不断强化科技支撑和基础配套设施建设,投资3.9亿元,建成贮藏保鲜库集群,容量1.7万吨,其中气调保鲜库1座,容量6240吨;拥有猕猴桃分拣线4条,年分拣能力达300万斤,其中智能光电分选包装线1条;培育精深加工企业5家,年加工猕猴桃2.5万吨,实现产值6.17亿元。培育知名企业品牌7不够、猕香苑、米小猴、采上果等。引进国内外先进技术9项,规范了猕猴桃上架、整形修枝、授粉、病虫害防治、分拣包装等技术的集成配套应用。
立足“十四五”,启航新征程,修文县坚持走“科技兴农”之路,引进“贵州修文猕猴桃研究院”和“中国·新西兰猕猴桃‘一带一路’联合实验室贵州中心”,全力助推猕猴桃产业实现高质量发展。
“一院一中心”落户修文,标志着修文猕猴桃产业科技研发与支撑水平将迈上新台阶,将助力修文创新机制、搭建桥梁、选育良种,打造团队,打通猕猴桃科研成果快速转换、商品转换、良种配套技术、人才队伍的“最后一公里”,为猕猴桃产业标准化、品牌化发展提供强大的科技支撑。
“修文是一个农业大县,作为农业主导产业的修文猕猴桃,不仅承担着为民增收,助力修文高质量发展,助推乡村振兴的历史重任,更承载着修文乃至贵州水果沿‘一带一路’走向世界的开放使命。”提及修文猕猴桃,中共修文县委书记管庆良踌躇满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