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wise研究报告(WISE1.0前奏我眼中的刘靖康同学)

wise研究报告(WISE1.0前奏我眼中的刘靖康同学)不过,后来这次创业因为想法太超前而没有成功,他又开始了新产品的尝试。做出这个产品的时候,花花同学还只是南京大学大二的学生(对了,他今年也才大四刚毕业,据说有一科没过所以…),但彼时他就有勇气拿着一门技术直奔到我们的香港开放日上,去做 demo,去 pitch 投资人。记得后来听说了这件事(听说的时候我也才刚成氪星人,大三下)的我的心里活动一直是:这孩子好厉害,大二的时候就敢一个人跑到香港的会议上去找投资人,换成我是绝对不会有这样的勇气的。直到后来偶然的机会我和刘花花同学成了微信好友,但那时他已经开始尝试做自己的产品,于是乎他的一句话让我印象很深,“我希望以后大家不是因为破译周鸿祎的手机号而记住刘靖康,而是因为我的产品足够好才记住刘靖康这个人。”嗯,所以你看得出来,那时他已经开始了自己的创业。他的第一个创业产品是个叫 xAd 的东西,我们报道过,就是一种可以在视频里动态插入植入性广告的技术。

wise研究报告(WISE1.0前奏我眼中的刘靖康同学)(1)

我总觉得我脑子里有关刘靖康(诨名刘花花同学)的记忆是由三个片段组成的。

最早的印象要追溯到当时我氪还在锦秋家园的小别野里办公的时候。彼时我们中午还是一群人围着摆满饭菜的餐桌,一边站着往嘴里扒饭一边盯着盆里的菜别被抢光,就是那时候我听说了刘靖康这个名字。

当时他出名的理由大致是这样的 :因为数字公司的周鸿祎在一次电视节目里被电话连线了,于是刘花花同学就根据当时节目中拨打电话时的声音频次,自己写了一个软件,愣是只根据声音就把周鸿祎的手机号码给破译了出来,于是他就此出了名。

从那以后,大家提起“刘靖康”这三个字,第一反应无出其右:“哦~~!就是那个破译了周鸿祎手机号的小孩啊。”

直到后来偶然的机会我和刘花花同学成了微信好友,但那时他已经开始尝试做自己的产品,于是乎他的一句话让我印象很深,“我希望以后大家不是因为破译周鸿祎的手机号而记住刘靖康,而是因为我的产品足够好才记住刘靖康这个人。”

嗯,所以你看得出来,那时他已经开始了自己的创业。

他的第一个创业产品是个叫 xAd 的东西,我们报道过,就是一种可以在视频里动态插入植入性广告的技术。比如说原来视频里有个镜头,是一张什么图案都没有的透明玻璃门,用 xAd 就可以实现把你想展示的 logo 或者图案直接拖入到视频里的这张门上。这样播放起来之后,这个 logo 看起来就像是真的原本贴在门上的,而不是虚拟存在的。

做出这个产品的时候,花花同学还只是南京大学大二的学生(对了,他今年也才大四刚毕业,据说有一科没过所以…),但彼时他就有勇气拿着一门技术直奔到我们的香港开放日上,去做 demo,去 pitch 投资人。记得后来听说了这件事(听说的时候我也才刚成氪星人,大三下)的我的心里活动一直是:这孩子好厉害,大二的时候就敢一个人跑到香港的会议上去找投资人,换成我是绝对不会有这样的勇气的。

不过,后来这次创业因为想法太超前而没有成功,他又开始了新产品的尝试。

这是第一段记忆。

第二段记忆大概是从大家喧嚷着要面基的那个夏天开始的。

其实大概也就是去年夏天吧,当时不知为何约了刘花花同学在京面基,也不知道怎么地就混入了一群 90 后同龄小伙伴群里,于是也就稀里糊涂地到了中关村鲜绿色外墙的又及餐厅,见了一批以刘花花同学为核心的好基友们。

饭桌上,刘花花同学在做的产品很自然地成了大家讨论的最终落脚点,当时他应该是刚刚参加完一个几天几夜不睡觉的 Hackthon 活动,他和几个技术同学 hack 了一个硬件产品出来,大家都想看看他们到底把“”改造成了什么样。

于是就有了下面这个场景:一群少男少女围坐在桌子周围,看着桌子中心的“智能”如何被手机操控,以及如何可以用手势的上下滑动来调整震动的剧烈程度,而旁边的服务员则在大家的诡异笑声中投来了我也不知道包含了何种情绪的目光……

当时我还以为这么“热闹”的产品大概只会是一个 geek 们的玩具,可是当后来我看到花花同学在朋友圈求认识做情趣产品的生产商的时候,才发现,原来他是动真格的……

再后来,就到了第三段记忆。其实说记忆也不准确,因为这事儿正在进行中。

现在的花花同学正在进行他最严肃地第二次创业,这回他做的是一个叫 V 直播的产品。V 直播大致上可以分成 to B 和 to C 两块。to B 的是一个现场直播方案,原来由于硬件设备高昂成本的限制,很多活动的主办方没有能力支付高昂的成本为自己的活动做直播,并且即使是可以直播,其拍出来的效果也不足以去还原现场的实景,差强人意。而刘靖康想做的就是为 B 提供一种很专业的解决方案,使得直播这件事变得足够低成本、易部署,并便于传播。

to C 这端则和 to B 不大一样,他们做的 C 端产品是一个相机,可以 360°地记录现场全景,而用户只要戴上一个类似头盔的设备(嗯,可以联想一下 Oculus Rift),就能立体三维地看见现场地原样,比摄像机记录的效果更立体和逼真。

虽然to B和to C的这两个产品看上去不大相关,不过花花说,无论是直播还是 VR,他想做的就是帮人们把当下经历的事情更好地记录下来,分享出去。他希望沉浸式的视频或者直播能够创造一种新的潮流,或者说让人们现有的生活方式做出一些改变。因为人的足迹是有限的,但是我们可以通过看视频去观察这个世界,而当这件事到达一种沉浸式体验的时候,或许就能形成一种新的潮流。

写到这里,我关于花花同学的三段记忆就差不多说完了。其实写这篇文章,表面动力是为WISE1.0预热,而实则我的初心是想,花花同学确实是我见过的、认识的人里,很让我佩服的一个90后创业者,这种佩服来自他身上那种超出同龄人的勇气、思考以及努力,每每听他深入地聊起什么,我总会想,自己应该要再努力一点,再努力一点…

如果说上面的文字还不足以体现他异于同龄人的世界观、财富观和价值观的话,我记得上次做insight视频时他对两个问题的回答也令我印象很深:

“你设想过未来公司上市时的景象么?”

“我觉得上不上市要看具体的环境。从我自己的角度来看,上市也有很多不好的地方,因为你要关心你的股价,你被迫着要做出跟大众期待一致的动作,股价才会有改变,上市包含了很多很多的副作用。但是上市明显很好的三大地方是,第一点,最初将精力、青春投给你的那批员工,他们可以得到回报,第二就是最初把风险、把资金押在你身上的这批投资者可以得到回报。然后至于说个人财务回报,其实大多老板在公司上市的时候,其实已经不计较自己的身家在上市的时候是多少钱了。第三点,上市还要看具体的环境,就是当你在面对很剧烈的竞争环境的时候,如果你有足够的钱去砸死你的竞争对手,这个应该说必须是件好事情。所以这么看的话,上不上市不重要,最重要的是这三个问题是不是可以得到解决才行。

我之前看有一家公司非常快地融了第二轮钱,就是因为他们觉得明年竞争会非常激烈。所以我觉得我更多地会把上市看成一种手段和目的,最终还是回到我公司需不需要钱来砸死一批竞争对手,或者最初在我身上投资青春的这些员工能不能得到回报,以及最初在我身上压资金冒风险的投资人能不能得到回报,这个是我最在意的。”

“那你自己理想的人生是什么样的?有想过四十岁、五十岁的时候么?”

“我觉得每一个十年都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现在或许想不了那么远。

但我非常欣赏比尔盖茨,我欣赏他的一点是,现在很多人都很有钱,都会去做慈善,但是很多人做慈善更多的是一种pr的手段,不一定说是出于自己的内心的。但是人家盖茨做慈善,是把整个身心投入进去,知道每笔钱花在什么地方,要花在刀刃上,所以他们投身于医疗技术方面的产品,他们会推动一些很细小的东西落地,比如说像非洲一些疾病,通过他们的努力死亡率会降低很多。这就是通过他们自身的努力去改变一个现状,而不仅仅是钱,我对这点非常钦佩。

其实我自己也非常关注医疗方面的事情,最近大家都比较关注ALS,有一种病其实跟那种病非常地相似,在我初中的时候就有一部日剧讲这种病,其实这种病很可怕,同样的和这种病相关的还有很多的可怕疾病,我个人本身其实对这块挺感兴趣,但是我真的没那个天赋,因为我是个学渣。所以我很想到那个时候我有钱了,我可以去做一些这方面投资,不是说把钱投进去,而是投身到整个团队里面去,跟他们共同去面对这些问题。

我自己观察,现在国内还有很多投资人还在关注在当下怎么赚钱,怎么通过当下的模式把利益最大化,但是你看在国外,他们投资的都是一些很根本性的,可以推动整个人类进步的技术,比如说电池技术……这些技术对人类社会的整个变革是天翻地覆的,我觉得还是,如果我有这么多钱,我会关注更加长远的东西。

其实我自己个人非常毫不介意说我喜欢钱,我想名利双收,因为钱这个东西真的非常有用,像我们拿到投资之后可以做非常多的研究,整个项目的进度是非常快的,所以钱花在刀刃上所产生的效益是非常巨大的。”

好啦,这回是真的写完了。不过听说花花同学会参加我们WISE1.0互联网大会的90后圆桌讨论,可以期待一下。

wise研究报告(WISE1.0前奏我眼中的刘靖康同学)(2)

创业者们!久违了!

WISE 大会,是一场以互联网创业者为核心的盛会。这群家伙,不缺改变世界的勃勃野心,还兼具让社会变得哪怕好一点点的细腻情怀。幸而有你们,我们正处在一个最好的时代!

时隔一年,“WISE 1.0 互联网创业者来了!来这里:听创业者说,见证梦想;听先行者说,分享智慧。

除非注明,本站文章均为原创或编译,转载请注明: 文章来自 36氪

36氪官方iOS应用正式上线,支持『一键下载36氪报道的移动App』和『离线阅读』立即下载!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