递归算法设计中的最小值(算法递归参数)
递归算法设计中的最小值(算法递归参数)十进制整数部分:除二取余,逆向处理。#include <stdio.h> #include <stack> using namespace std; typedef struct Node{ int para1; int lv1; }node; // 用一个结构体为保存参数与局部变量 void counting2(int n) { stack<node> sf; int init = n; while(n<=3) { int lv=10; lv*=n; printf("数据的顺序输出,参数n和局部变量lv:%d %d\n" n lv); node newnode = {n lv}; sf.push(n
迭代使用单一关系式,要考虑迭代次数或结束条件,分精确迭代(如最大公约数)和近似迭代(如求平方根)。
递推的递推变量和递推关系式(包含初始表达式,已知条件或结果,形成初始或边界条件),分为顺推(如斐波那契数列)、逆推(如五猴分桃)。
由编译器隐式实现一个函数调用栈,函数可以自己调用自己,参数之间相互迭代,所以使用递推法能解决的问题也可以通过递归法来解决,递推形成递归的一个阶段。递归调用语句前的部分,一般包含返回的边界条件及其它部分,可用一个局部变量及参数顺序迭代的循环来简单代替,即递推阶段;递归语句本身即回归阶段;递归调用语句的后面部分,可用一个局部变量及参数逆序迭代的循环来代替,但需要程序员自己维护一个显式栈来记忆参数、局部变量和返回值。
#include <stdio.h>
void counting(int n)
{
int lv=10;
lv*=n;
if(n>3)
return;
printf("递归调用语句前面部分数据的顺序输出,参数n和局部变量lv:%d %d\n" n lv);
counting(n 1);
printf("递归调用语句后面部分数据的逆序输出,参数n和局部变量lv:%d %d\n" n lv);
}
int main()
{
counting(1);
getchar();
return 0;
}
/*
递归调用语句前面部分数据的顺序输出,参数n和局部变量lv:1 10
递归调用语句前面部分数据的顺序输出,参数n和局部变量lv:2 20
递归调用语句前面部分数据的顺序输出,参数n和局部变量lv:3 30
递归调用语句后面部分数据的逆序输出,参数n和局部变量lv:3 30
递归调用语句后面部分数据的逆序输出,参数n和局部变量lv:2 20
递归调用语句后面部分数据的逆序输出,参数n和局部变量lv:1 10
*/
其顺序如下:
在逆序时为什么能够记忆参数值和局部变量?
函数调用时编译器使用了一个隐式栈,每一个函数使用一个栈帧来记录需要返回的函数地址、参数值、局部变量值。为了能够在出发后经过一系列调用能回到最初的出发地,需要一个后进先出的数据结构,这就是栈。
当递归用递推的循环来实现时,对于递归调用语句后面的部分,需要由程序员使用一个显式栈来记录参数值和局部变量,并逆序输出:
#include <stdio.h>
#include <stack>
using namespace std;
typedef struct Node{
int para1;
int lv1;
}node; // 用一个结构体为保存参数与局部变量
void counting2(int n)
{
stack<node> sf;
int init = n;
while(n<=3)
{
int lv=10;
lv*=n;
printf("数据的顺序输出,参数n和局部变量lv:%d %d\n" n lv);
node newnode = {n lv};
sf.push(newnode); // 压栈操作,后面要逆序输出数据
n ;
}
while(!sf.empty())
{
node newnode = sf.top();
printf("数据的顺序输出,参数n和局部变量lv:%d %d\n" newnode.para1 newnode.lv1);
sf.pop();
}
}
int main()
{
counting2(1);
getchar();
return 0;
}
/*
数据的顺序输出,参数n和局部变量lv:1 10
数据的顺序输出,参数n和局部变量lv:2 20
数据的顺序输出,参数n和局部变量lv:3 30
数据的顺序输出,参数n和局部变量lv:3 30
数据的顺序输出,参数n和局部变量lv:2 20
数据的顺序输出,参数n和局部变量lv:1 10
*/
如浮点数的二进制编码输出:
十进制整数部分:除二取余,逆向处理。
十进制小数部分:乘二取整,顺向处理。
#include<stdio.h>
#include<math.h>
#define N 16
void itobin(int n)
{
if(n==0)
return;
itobin(n/2);
printf("%d" n%2);
}
void ftobin(double x)
{
for(int i=1;i<=N;i )
{
x*=2;
if(x>=1.0)
{
x-=1;
printf("1");
}
else
printf("0");
}
}
void main()
{
int a[N 1] b[N 1] i k=0 value;
float x;
double ipart;
for(i=0;i<=N;i )
b[i]=0;
printf("请输入一个十进制小数:");
scanf("%f" &x);
x=modf(x &ipart);//x为小数部分,ipart为整数部分
value=(int)ipart;
while(value) // 十进制整数部分:除二取余
{
b[k ]=value%2;
value/=2;
}
float d = x;
for(i=1;i<=N;i ) // 十进制小数部分:乘二取整
{
x*=2;
if(x>=1.0)
{
x-=1;
a[i]=1;
}
else
a[i]=0;
}
printf("二进制数:");
for(i=k;i>=0;i--) // 逆向输出整数
printf("%d" b[i]);
printf(".");
for(i=1;i<=N;i ) // 顺向输出小数
{
if(a[i]==0)
printf("0");
else
printf("1");
}
printf("\n");
itobin(ipart);
printf("\n");
ftobin(d);
getchar();getchar();
}
/*
请输入一个十进制小数:22.62525
二进制数:010110.1010000000010000
10110
1010000000010000
*/
附整数与浮点数的表示与存储:
对于浮点数的存储,却是用记阶法表示的,如:
1001.011B = 0.1001011B×2^ 100
-0.0010101B = -0.10101B×2^-10
可见,任一个二进制实数 N 均可表示为:
N=±S×2^P
其中, ±是该数的符号; S是N 的尾数;P是N的阶码。
因此,32位的单精度浮点数在计算机中可表示为:
由于指数(阶码)可以选用不同的编码(原码、补码等),尾数的格式和小数点位置也可以有不同的规定,因此早期计算机中浮点数的表示方法互不相同。
现代计算机中,一般都以IEEE 754标准存储浮点数,这个标准的在内存中存储的形式为:
对于不同长度的浮点数,阶码与小数位分配的数量不一样,如对于32位的单精度浮点数,数符分配是1位,阶码分配了8位,尾数分配了是23位:
符号位:0表示正;1表示负;
偏移阶码e:e=指数的实际值 127。
假有一个浮点数10110010.001,则指数是7,阶码就要用7 127的二进制数表示,也就是:111 01111111 = 10000110
尾数使用原码表示,绝对值在1与2之间,其中1和小数点都是隐含的,并不直接表示。
根据这个标准,我们来尝试把一个十进制的浮点数转换为IEEE754标准表示。
例如:178.125
先把浮点数分别把整数部分和小数部分转换成2进制:
整数部分用除2取余的方法,求得:10110010
小数部分用乘2取整的方法,求得:001
合起来即是:10110010.001
转换成二进制的浮点数,即把小数点移动到整数位只有1,即为:1.0110010001 * 2^111,111是二进制,由于左移了7位,所以是111
把浮点数转换二进制后,这里基本已经可以得出对应3部分的值了:
数符:由于浮点数是正数,故为0(负数为1)。
阶码 : 阶码的计算公式:阶数 偏移量 阶码是需要作移码运算,在转换出来的二进制数里,阶数是111(十进制为7),对于单精度的浮点数,偏移值为01111111(127)[偏移量的计算是:2^(e-1)-1 e为阶码的位数,即为8,因此偏移值是127],即:111 01111111 = 10000110
尾数:小数点后面的数,即0110010001
最终根据位置填到对位的位置上:
可能有个疑问:小数点前面的1去哪里了?由于尾数部分是规格化表示的,最高位总是“1”,所以这是直接隐藏掉,同时也节省了1个位出来存储小数,提高精度。
浮点数的二进制显示可以使用以下代码:
//位运算结合union输出int和float的二进制位
#include <iostream>
using namespace std;
union { //用于将浮点数的二进制位解析为int位输出
float input;
int output;
} data;
void int2binary(unsigned n)//位运算只能用于整形
{
unsigned b32 = 1<<31;//32位二进制,最高位是1,其它位是0
cout<<((n&b32)>>31)<<" ";//最高位与运算,移位后最高位输出
for(int i=1;i<32; i)
{
n=n<<1;//循环左移一位,用于最高位的与运算
cout<<((n&b32)>>31);//最高位与运算,移位后最高位输出
if(i==7)
cout<<" ";
if(i>8 && (i-7)%8==0)
cout<<" ";
}
cout<<"\n";
}
void float2binary(unsigned n)
{
unsigned b32 = 1<<31;//32位二进制,最高位是1,其它位是0
cout<<((n&b32)>>31)<<" ";//最高位与运算,移位后最高位输出
for(int i=1;i<32; i)
{
n=n<<1;//循环左移一位,用于最高位的与运算
cout<<((n&b32)>>31);//最高位与运算,移位后最高位输出
if(i%8==0)
cout<<" ";
}
cout<<"\n";
}
void main()
{
while(1)
{
int n;
cout<<"please input a int:";
cin>>n;
int2binary(n);
cout<<endl;
cout<<"please input a float:";
cin>>data.input;
float2binary(data.output);
cout<<endl;
}
}
/*
please input a int:178
0 0000000 00000000 00000000 10110010
please input a float:178.625
0 10000110 01100101 01000000 0000000
please input a int:-178
1 1111111 11111111 11111111 01001110
please input a float:-178.625
1 10000110 01100101 01000000 0000000
please input a int:134
0 0000000 00000000 00000000 10000110
please input a float:
10110010的阶数是7,最高位总是1,直接隐藏掉;
阶码=阶数 偏移量
=阶数 2^(e-1)-1
=阶数 2^(8-1)-1
=7 127
=134(10000110)
*/
要区别整数的补码和浮点数的符号位存储,虽然两者都是以高位0表示正数,1表示负数,但两者规定的规则却是不一样的,负整数是通过正整数的二进制自然码(最高位是0)取反 1而来的。而负浮点数却是直接取1而来的,阶码、尾数都是用自然码来表示的。
还需要注意的是,编码的数据在内存中的存储还要区分大头、小头,如以下小头存储:
对比以下二进制表示,小端存储是从低位往高位存储的:
178
0 0000000 00000000 00000000 10110010 (低8位的16进制编码是B2)
-178
1 1111111 11111111 11111111 01001110(低8位的16进制编码是4E)
178.625
0 10000110 01100101 01000000 0000000(高8位的16进制编码是43)
:-178.625
1 10000110 01100101 01000000 0000000(高8位的16进制编码是C3)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