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刷短的巨大危害(对孩子影响有多大)
儿童刷短的巨大危害(对孩子影响有多大)但这种形式的输出内容,不仅缺乏科学的严谨性,也不是系统化的输出,孩子在观看的过程中的确可以获得一些信息,但仅限于被动地接受知识,没有前因后果的关联信息,更加缺少主动思考的过程。不过千万不要把这种“碎片化记忆”当作是真正的学习,短视频为了博取流量,通常制作上偏向于趣味化,加上动感流行音乐的作为背景音乐,很容易增加孩子的瞬间记忆。在表姐看来,允许瓜瓜刷短视频并不是坏事,既能减轻家长带娃的任务,又能让瓜瓜在“碎片化”的时间里学习到知识。但这只是表象,透过现象看本质,除了电子产品对孩童视力的损伤之外,经常性刷短视频的孩子,较之于从不刷短视频的孩子,无论是认知能力、学习能力还是社交能力等方面都有所下降。毫不夸张地总结——允许孩子刷短视频的后果很严重,一不小心连孩子可能都“养废”了。可能很多家长都跟我表姐有相同的想法,孩子看短视频也并不是坏事,里面有些知识还是挺新鲜的,孩子看了后也能记得住。
前几天,我去表姐家里做客,见到6岁的小侄子瓜瓜坐在沙发上一直玩手机。
表姐笑着解释:“现在的孩子真是人小鬼大,玩手机比我还熟练。最近迷上了刷短视频,一刷就是一个小时,整个人乖乖坐着不动,我也图个清静。”
我劝表姐:还是别纵容孩子看手机了,不仅是损伤他们的视力,对大脑也是有负面影响的。
但表姐显然不相信我的话,还振振有词地给我举例:哪有你说得严重?咱们成年人不是也经常刷视频吗,难道一个个就成傻子了?瓜瓜自从刷短视频以来,人变得安静能坐得住了,见闻也增长了,上周还煞有其事跟我讨论气候变暖的问题。
在表姐看来,允许瓜瓜刷短视频并不是坏事,既能减轻家长带娃的任务,又能让瓜瓜在“碎片化”的时间里学习到知识。但这只是表象,透过现象看本质,除了电子产品对孩童视力的损伤之外,经常性刷短视频的孩子,较之于从不刷短视频的孩子,无论是认知能力、学习能力还是社交能力等方面都有所下降。
毫不夸张地总结——允许孩子刷短视频的后果很严重,一不小心连孩子可能都“养废”了。
刷短视频,并不能让孩子学习知识!可能很多家长都跟我表姐有相同的想法,孩子看短视频也并不是坏事,里面有些知识还是挺新鲜的,孩子看了后也能记得住。
不过千万不要把这种“碎片化记忆”当作是真正的学习,短视频为了博取流量,通常制作上偏向于趣味化,加上动感流行音乐的作为背景音乐,很容易增加孩子的瞬间记忆。
但这种形式的输出内容,不仅缺乏科学的严谨性,也不是系统化的输出,孩子在观看的过程中的确可以获得一些信息,但仅限于被动地接受知识,没有前因后果的关联信息,更加缺少主动思考的过程。
爱刷短视频的孩子,学习能力之所以容易退化,这就是因为他们习惯了这样简单、直接的输出,大脑没有主动思考的意识,从而导致那些支持未来学习的神经连接得不到足够深广的建设。
刷短视频,不良内容可能让孩子受到影响短视频之所以火,是因为它“新、奇、特”,很多我们闻所未闻、见所未见的事情,都可以通过短视频去了解,从而让我们感到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顿时觉得眼界大开。
但事实上,短视频发展到今天,虽然有了规范的管理条例,但成人化的内容还是占大多数,比如:恶搞、高难度危险动作等。
这些内容,对孩子健康成长是有害无利的。尤其是在儿童三观养成的重要时期,来自于短视频内容的“渗入”,很有可能误导孩子。再有,处于模仿敏感期的孩子,可能图好玩、贪新鲜,不顾危险就进行模仿,以至于造成严重、不可挽回的后果。
刷短视频,削弱了孩子的社交能力有人说,短视频也算得上是另类的社交群,通过互动留言等方式,可以跟天南海北的人交朋友。
所以,对于社交本就心存畏惧的人对刷短视频是非常热衷,毕竟隔着屏幕,不用露面,不知道对方是谁的情况下,谁都可以一边刷着短视频,一边指点江山,那种满满的成就感和自豪感,现实生活中是没办法找到的。
但这种“线上社交化”的方式真的不适合于儿童,因为在儿童成长时期,他们需要跟不同的人打交道,老师、同学、同龄人、父母、亲人等,他们需要的是一个“鲜活的社交圈”,而不是冷冰冰的网络世界。
缺乏了真实语调、面部表情、肢体语言等社交模式,会无形中影响孩子的社交模式。回归到生活中,面对面与人交流,因为不适应、不熟悉的客观影响,让他们产生心理压力,从而面对人的时候往往显得不知所措、害羞内向,严重让他们的社交能力受限。
当然,生于互联网时代的新生代,完全不接触短视频的“一刀切”模式基本不可能实现。短视频的存在,有其传播的意义。但如何把控孩子刷短视频的时间以及筛选刷短视频的内容,这也是考验父母的育儿智慧。
以我自己的经验为例,用了以下三招来对付刷短视频的孩子。
首先,以身作则。
我认为这是基础也是很多爸妈容易忽视的一点,大人玩手机、刷视频都是理所当然,但是孩子刷短视频就不允许,试问孩子如何能做到心服口服呢?
所以要避免孩子玩手机,家长就要以身作则。我跟我队友在这一点就达成了共识,除了很重要的工作回复,我们基本都会把手机摆在一边,在家里营造一个“无手机”的环境,对孩子影响还是挺大的。
其次,管理内容。
如果是避免不了要让孩子刷视频,那么至少内容是可以家长进行监管的。我不提倡联网模式下让孩子玩手机,因为不可避免某些推送内容会成为“漏网之鱼”。
孩子要看短视频,家长可以提前下载一些比较正面的内容储存在手机里,孩子有空的时候可以观看一下。
最后,陪伴孩子。
短视频之所以让孩子沉迷其中,很大一部分跟孩子的生活与学习模式有关。有的家长陪伴孩子的时间少,孩子无所事事的时候,靠着短视频打发时间,时间一长就养成了习惯。
所以,我奉劝广大的家长朋友们,不管多忙,对于孩子的教育千万不是口头说说,而是要放低身段,亲力亲为陪伴孩子,聊天、游戏、亲子阅读,用各种方式渗透到孩子的生活中,让他们找到生活的重心和乐趣,自然就对短视频不会痴迷了。
决定一颗小禾苗能否最终成为参天大树,除了种子本身的基因之外,靠的就是园丁的勤劳与智慧。希望全天下的父母们在孩子教育问题上都不要偷懒,尽最大所能为孩子提供一个安全且充满爱的环境,让孩子得以健康、茁壮、快乐地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