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日晷计时器正面朝太阳还是背太阳(鸡鸣日晷钟表)

日晷计时器正面朝太阳还是背太阳(鸡鸣日晷钟表)我们的祖先为了研究计算时间的工具,皓首穷经努力了数千年,大多数人俨然已习惯了在手机上看时间。这让我不禁喟叹时代发展的飞速。我父母结婚时,彼此信物就是一对当时著名品牌北极星机械表。九十年代,又流行了电子表,价钱比机械表便宜很多,又不担心忘了上弦的问题。深得青年和学生的喜爱。如今,钟表的作用已从看时间的功能使用,退缩到装饰作用了。

#一起来做非遗传承人#

随着手机自带时间、不用调节的强大功能,钟表独自统治时间的历史,也将过去了。

在手机横空出世之前,钟表一直是人们看时间的必备工具。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结婚的必须品里,手表是最时髦的。普通百姓买个上百块钱的机械表,那是当时最豪奢的事。

我父母结婚时,彼此信物就是一对当时著名品牌北极星机械表。

九十年代,又流行了电子表,价钱比机械表便宜很多,又不担心忘了上弦的问题。深得青年和学生的喜爱。

如今,钟表的作用已从看时间的功能使用,退缩到装饰作用了。

大多数人俨然已习惯了在手机上看时间。这让我不禁喟叹时代发展的飞速。

我们的祖先为了研究计算时间的工具,皓首穷经努力了数千年,

被现代的科技用数十年时间就彻底改变了。

但谁也不能遗忘了那些为此付出一生心血努力的人们。没有他们的奠基,就没有我们今天的腾飞。

今天孩子已经很难知道祖先们是如何在漫漫长夜里,对时间的摸索了。为了不让遥远的文明记忆丧失在我们手里,简要回忆一下古人对时间认知的高科技吧。

日晷计时器正面朝太阳还是背太阳(鸡鸣日晷钟表)(1)

日晷

1、日晷

日晷翻译成白话就是“日头的影子”,因其是有规则可循的运动,也叫“日规”。

太阳每时每刻都在移动,对生物来说就产生了时间。

如何把时间精确的反映出来呢?聪明的古代中国人,就发明了日晷。

日晷是完全依靠天象自然的计时器,体现出古人对自然气象的敬畏之心。

只做借助大自然的力量,却不奢望改造自然。

日晷借助太阳的影子,指示的时间就是大自然在春夏秋冬想要告诉人们时间。

太阳信守恒定不变的规律,朝升夕落。

人们也伴着太阳,日升而作、日落而息。

但日晷有个巨大的问题,就是下雨阴天和晚上没太阳就没办法使用了?

于是一种不受天气制约的计时器诞生了。

2、刻漏

苏东坡的名篇《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里有一名句“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

如果对古代历史不太了解,很蒙。

这里的“漏断”是个啥意思?和人静不静有啥关系?

漏是古代没有发明机械钟表前,最精确的计时工具。

日晷计时器正面朝太阳还是背太阳(鸡鸣日晷钟表)(2)

水漏

它出现在具体哪个时代已不可考,推算在战国之前。

到唐代大学者孔颖达给它作注释时,已经非常普遍用到了社会的角角落落中了。

这种精确的计时器已被官方正式使用,它的功能之一就是考核朝廷官员上班打卡。

最著名的打卡地,就是皇宫建福门外的“待漏院”。

唐代的李肇在《唐国史补》说“待漏院”始建于元和初年,元和是唐宪宗李纯年号(806——820年)。

也就是说,现在的打卡制度,在唐朝就已经在官府制度化了。当时称点卯。

卯时(5~7时)正牌,也就是5点钟,朝廷上班的官员就应该在待漏院点名集合,等侯皇帝上朝了。

冬天夜长日短,上班点卯也不会晚于7点钟。

今天我们8点上班上学,比古人来真是懒到家了。

水漏有个缺点,就是冬天会结冰。

这也难不倒我们智慧的中国人,于是不会结冰的沙漏出现了。

这两种流动的物质作为计时器的内容物,一直到清代中晚期,才退出计时舞台。

因为,欧洲人在16世纪已经发明出更精确的计时器——机械钟表。

不过,因其太过于复杂昂贵,也只有皇家贵族才能拥有。

乾隆皇帝拥有的欧洲进贡钟表,可谓奇淫巧技,数量足以开办一个钟表博物馆。

日晷计时器正面朝太阳还是背太阳(鸡鸣日晷钟表)(3)

欧洲进贡乾隆钟表

除了日晷和水漏两种古代常用的计时器,还有跟测时相关的科学仪器——圭表和浑天仪。

圭表和浑天仪属于科学测量实验用的,发明使用年代也早于战国时代。

作为普通百姓距离这些高大上的仪器设备,还太过遥远。

就连日晷和水漏也不是百姓的家用之物。

他们用不到这么精细的仪器,也用不起。

在以农耕为主的古代社会里,没什么地方可以用到几分几秒这样精确的时间。

只要跟着日头安排一天的作息就好,所以老百姓都喜欢把生活叫做“过日子”

日晷计时器正面朝太阳还是背太阳(鸡鸣日晷钟表)(4)

圭表

1、城市的钟声

生活在南京、西安这样古代的城市中,城里人都是听着钟楼上的钟声作息的。

晚上19时为定更,21时为二更,23时为三更。

为不影响大家晚上休息,二更以后,除非发生紧急军事情况,晚上就不给大家“送钟”了。

古代一般晚上都采取宵禁制度,三更半夜不睡觉在城里瞎溜达的,都要被巡更的军警带走审查。

所以,在没有夜生活的古代,还是早点洗洗睡觉吧。

5时为亮更,钟声会由慢渐快再次响起,紧18下慢18下,

足足108下,睡神也被敲醒了。

钟楼都悬挂于城市中央,在没有高楼大厦阻隔的古代。

钟楼是非常高大的建筑,声音传到二三十里远一点不成问题。

钟声一响,再懒的汉子也会被震醒。想偷懒都没处躲。

日晷计时器正面朝太阳还是背太阳(鸡鸣日晷钟表)(5)

建于明洪武年间的西安钟楼

2、山村的鸡鸣

古代的大多数人都是生活在农村,离大城市太过遥远,离县城都几十上百里路。

现在几百里路感觉很近,但在走路靠腿的古代,一百里就算很远了。

30年前交通不发达的农村,依然有这种强烈的距离感。

村里没人给你按时敲钟。

家里又不可能有日晷、滴漏、线香这些奢华的计时工具,反正庄稼不会差个一时两刻就旱死了。

一天的作息时间差不多就行了。

基本上,广大农村睡觉看日头的、起床听鸡的。

鸡在古代社会的作用绝对不是过年吃肉、招待客人这么简单,它的重要职责就是代替钟表,叫主人和全村人起床的。

一鸡叫,百鸡唱和,此起彼伏的鸡鸣把整个村庄都给折腾亮堂了。

山村里的庄户人家,又开始了一天的劳作。

直到新中国成立后,普通百姓的生活逐渐好起来了。

机械钟表才真正走进城市农村普通人家里,成了家家户户必备的计时工具。

日晷计时器正面朝太阳还是背太阳(鸡鸣日晷钟表)(6)

浑天仪

请不要忘记这些为精确记录时间而做出毕生努力的光辉名字.。

1、(汉)张衡

2、(唐)李淳风

3、(宋)苏颂

4、(元)郭守敬

5、(明)徐光启

6、(清)梅文鼎

还有很多的天文学家、历算学家、科学家,都默默地隐姓埋名在历史长河里。

这里仅仅列举出每个时代的杰出代表之一。

正是有那么多杰出学者接力数千年的研究,才有了我们手中勃勃跳动的精确时间。

我们今天才得以用分秒用毫秒,来计算永不停息的宝贵时间。

时间一分一秒划过,便永远不会再回来了。

希望今天的我们能更加珍惜时间,用来做更多有意义的事情。

方不负众多先哲的伟大奉献。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