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lt系统功能介绍(4类浮式生产平台应用对比)
mlt系统功能介绍(4类浮式生产平台应用对比)全球半潜式生产平台 48 座,其中 24 座改造平台,24 座新建平台,其中美国墨西哥湾 Independence Hub 平台作业水深达到 2438m。从项目分布区域可以看出,半潜式生产平台的作业海域已逐渐呈现出由巴西、北欧和墨西哥湾三大传统油气生产领域向东南亚、澳大利亚等新兴油气生产领域转移的趋势 。目前,我国有 1 座半潜式生产平台(南海挑战号)服役,1 座半潜式生产平台(陵水半潜式生产平台)在建 。半潜式生产平台(SEMI)浮式生产储卸油装置(FPSO)2世界范围内海域共有 223 座 FPSO处于运营、在建和待工状态。主要分布在巴西、西非、北海和东南亚,其中美国墨西哥湾 Stones FPSO 作业水深达到2896m,我国共有 13 座 FPSO 在役。墨西哥湾与澳大利亚海域订单数量减少,巴西和中国等国的订单数量增加明显,而且这个趋势还会增加,在东南亚的 FPSO 应用市场份额中
当前国际上应用广泛的深海海洋平台多为浮式,主要有以下 4 种类型 :浮式生产储卸油装置(FPSO)、半潜式生产平台(SEMI)、单柱式平台(SPAR)以及张力腿平台(TLP)。
浮式平台对海洋油气田的开发起关键作用,决定了开发方案的选择。TLP 较适合油藏集中的大型油田开发,但其适用水深是制约其在深水中广泛应用的瓶颈 ;SPAR 平台油气处理能力有限,适合较小的边际油田的开发,TLP 和 SPAR 平台均适用于环境较恶劣的海域 ;半潜平台和 FPSO 可应用于油藏较分散的各类油田,理论上不受水深的限制,但 FPSO 对作业环境要求相对较高,不适用于恶劣海况。4 类浮式生产平台, FPSO增长趋势明显,总数约占浮式生产平台总量的 2/3,其他浮式生产平台增长均较缓慢。
浮式生产平台由于其结构不同,因此适用水深也有所不同,4 类浮式生产平台均可用于深水油气田开发模式,其中,SEMI 与SPAR 平台可用于超深水,实际工程应用水深超过 2000m。
各类浮式生产平台的分布情况
浮式生产储卸油装置(FPSO)
2世界范围内海域共有 223 座 FPSO处于运营、在建和待工状态。主要分布在巴西、西非、北海和东南亚,其中美国墨西哥湾 Stones FPSO 作业水深达到2896m,我国共有 13 座 FPSO 在役。墨西哥湾与澳大利亚海域订单数量减少,巴西和中国等国的订单数量增加明显,而且这个趋势还会增加,在东南亚的 FPSO 应用市场份额中,中国未来的市场份额将更大。
我国 FPSO 的发展经历是从无到有,已拥有 30 多年的FPSO 运营经验。到目前为止,国内已经先后建造了从 5 万吨级到 30 级的一系列 FPSO 共计 18 艘。2020 年 5 月,我国自主设计、建造和集成的 FPSO“海洋石油 119”在青岛交付,这也是截至目前我国拥有最大作业水深的浮式生产储卸油装置(FPSO),目前已成功应用于流花 16-2 油田。
半潜式生产平台(SEMI)
全球半潜式生产平台 48 座,其中 24 座改造平台,24 座新建平台,其中美国墨西哥湾 Independence Hub 平台作业水深达到 2438m。从项目分布区域可以看出,半潜式生产平台的作业海域已逐渐呈现出由巴西、北欧和墨西哥湾三大传统油气生产领域向东南亚、澳大利亚等新兴油气生产领域转移的趋势 。目前,我国有 1 座半潜式生产平台(南海挑战号)服役,1 座半潜式生产平台(陵水半潜式生产平台)在建 。
单柱式平台(SPAR)
全球共有 21 座 SPAR 平台服役,其中 19 座分布在美国墨西哥湾,最大作业水深 2383m(美国墨西哥湾 Perdido 平台),另有 1 座在安装(即将作业于北海海域的 Aasta Hansteen Spar 平台)。
从全球分布数量来看,SPAR 的数量较其他浮式生产平台的数量较少,而且基本集中在墨西哥湾海域。SPAR 的运营商主要有:Anadarko 公司、Murphy 公司和 BP 公司。其中美国的 Anadarko 公司拥有的 SPAR 平台数量最多。
张力腿平台(TLP)
张力腿平台(TLP)作为一种典型的深水油气田开发的平台类型,经过 30 多年的发展逐步走向成熟。全球共有 28 座 TLP 平台服役,另有 1 座待安装,1 座在建,主要分布在墨西哥湾海域,最大作业水深1425 m(Magnolia 平台)。我国尚没有 TLP 平台服役,随着国家 863 课题、国家重大专项课题、国家 973 课题等研究,以及流花油田群项目的前期研究,国内已经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但是离实际应用仍有较大差距。从 TLP 的发展现状来看,与 SPAR 一样,在役数量也相对较少,主要分布在美国墨西哥湾海域,运营商也主要分布在韩国、新加坡、美国和荷兰等国家。
本文作者:深圳海油工程水下技术有限公司 杜春水,由亚洲油气决策者俱乐部公众号整理发布,内容不做商用,仅用于技术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小编,欢迎业内朋友投稿交流,共享与讨论海洋油气创新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