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疫复工的最强行业(育新机开新局)
抗疫复工的最强行业(育新机开新局)王海涛介绍,公司在今年第一季度的营业收入相比2019年同期下降12%,然而,由于新推出的测温门禁产品、无接触式面部考勤产品,抓住了疫情期间需求,努力创新,在5月份实现了营业收入的逆向正增长,第二季度营业收入对比2019年同期增长接近10%。另外,该公司的人脸识别测温识别终端占据国内市场份额的40%,该产品占据当前熵基科技三分之一的产能,国内、国外销量基本持平,可实现通过员工不摘口罩、识别口罩外面部特征进行打卡考勤。疫情期间,熵基科技的防疫商品就被应用于武汉雷神山医院,援鄂抗疫。今年自疫情发生以来,熵基科技为防控疫情做出了企业担当。2月份疫情暴发,封闭管理和体温检测成为疫情防控重要手段,熵基科技意识到市场急需一款能进行人脸识别并测温的产品。经过调研,熵基科技全力投入到最新防疫产品的研发中,在短短一个月内实现上市。熵基科技作为一家以生物识别为核心技术的企业,在疫情期间加大研发多款智能防疫产品,
来源:东莞时间网-i东莞
■塘厦熵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线 记者 郑志波 摄
9月18日,东莞市委宣传部组织的“育新机 开新局——走进企业复产达产第一线”现场发布会第十六场走进塘厦镇。
在熵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熵基科技)展厅内,立柱式测温仪、可测温安检门、智能门锁等新型产品引起了记者的注意。熵基科技总经理王海涛介绍说,“走过立柱式测温仪,测温仪立马能测出人的体温。这款安检门不仅能一秒检测危险物品,还能实现一秒测温,极大帮助了疫情防控”。
熵基科技作为一家以生物识别为核心技术的企业,在疫情期间加大研发多款智能防疫产品,不仅极大助力疫情防控,也让公司实现了营业收入的逆市增长,第二季度营业收入对比去年同期增长接近10%。
防疫新产品助营收逆市增长
熵基科技致力于生物识别核心技术赋能、智慧出入口“人、车、物”软件平台赋能、ZKTeco 智慧办公云平台赋能三大业务领域,为全球公共服务用户、企事业级用户及个人用户提供全方位服务。
今年自疫情发生以来,熵基科技为防控疫情做出了企业担当。2月份疫情暴发,封闭管理和体温检测成为疫情防控重要手段,熵基科技意识到市场急需一款能进行人脸识别并测温的产品。经过调研,熵基科技全力投入到最新防疫产品的研发中,在短短一个月内实现上市。
王海涛介绍,公司在今年第一季度的营业收入相比2019年同期下降12%,然而,由于新推出的测温门禁产品、无接触式面部考勤产品,抓住了疫情期间需求,努力创新,在5月份实现了营业收入的逆向正增长,第二季度营业收入对比2019年同期增长接近10%。另外,该公司的人脸识别测温识别终端占据国内市场份额的40%,该产品占据当前熵基科技三分之一的产能,国内、国外销量基本持平,可实现通过员工不摘口罩、识别口罩外面部特征进行打卡考勤。疫情期间,熵基科技的防疫商品就被应用于武汉雷神山医院,援鄂抗疫。
“熵基科技”的无感热成像安检门设备更是应用于展会、地铁等多个场景,对进入人员进行无感测温。该安检门不仅能快速感应通过人群是否体温异常并进行高温预警,还能快速感应到行人是否携带金属物品,防止刀具、枪支等危险品混入,具有探测准、灵敏度高、抗干扰强的特点,体温检测和安全检查两位一体,能满足诸多人流密集的场景应用需要。
科技创新让生活更智能
“一直以来,熵基科技始终站在生物识别核心技术创新前沿,坚持物联网 互联网设计理念,用平台化思维构建商业生态圈!”王海涛说,目前该公司全球员工超过3500人,其中研发人员近1000人,在美国硅谷、欧洲、印度、东莞、厦门、大连等地设有各类研发、设计、创新中心,业务覆盖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
“这是我们熵基科技的SMT车间,生产线采取小批量、快速切换的模式,生产效率高且产品质量得到保障,是外面厂商难以达到的。”熵基科技的生产车间外,企业讲解员介绍着企业各个专业化、自动化生产线。作为以生物识别为核心技术的全球知名企业,熵基科技智造中心目前涵盖表面组装技术(SMT)工艺、光学指纹棱镜工艺、电子考勤门禁等8大类产品,其中,证卡生产工艺得到了公安部的认证。目前,熵基科技正在致力于发展机械替代人工,目标2023年研究完成。
熵基科技将生物识别大数据与智慧办公、智慧安防、智慧身份识别应用相结合,是行业内的领军企业。该公司的自助银行人证核验解决方案、考勤智能终端、红外感应云出门开关等系列产品,实践了熵基科技以科技改变世界,让人类生活和社会发展更加安全、智慧的发展理念。记者了解到,熵基科技2019年实现营业收入超过15.20亿元,产值超过16亿元。
据介绍,该公司自成立以来,通过不断实施技术升级改造、产品创新,凭借先进的技术实力,公司于2012年起一直被评为“高新技术企业”,并先后获得“国家知识产权优势企业”“广东省知识产权示范企业”“广东省高新技术产品”“东莞市专利保护重点企业”等荣誉,目前拥有900多项专利,其中包含160多个发明专利。
记者 向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