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苹果animoji新玩法画面太搞笑(X一骑绝尘的大杀器)

苹果animoji新玩法画面太搞笑(X一骑绝尘的大杀器)和iPhone X不一样,FaceUnity利用了人脸的先验知识,即只是看到一个人的照片,也可以想象出这个人的长相及三维特征。然后通过大数据和深度学习算法,将2D的平面图像重建为3D人脸模型。所以FaceUnity不需要用到深度摄像机,只需一个简单手机前置摄像头即可实现。 FaceUnity早在去年6月份就已经推出了用于移动端平台(iOS、Android)表情捕捉的 SDK 开发包以及3D制作工具开发的人脸表情动作制作插件。对于FaceUnity来说,表情驱动不是一个研发技术的原型,而是一款成熟的可以落地的产品。目前,已有70多家B端客户已经和FaceUnity建立合作关系,每天的SDK调用次数达到近400万次! 但是,其实苹果的Animoji在应用上存在局限性。首先,需要手机配置深度摄像头,成本较高,所以目前苹果只在iPhone X上实现。毕竟iPhoneX的“齐刘海”中包括了结构光发射

看完苹果发布会,小编只想感叹一句,现在的剧透真是太准了,简直一毛一样!唯一的亮点,可能就是Animoji了吧。

苹果animoji新玩法画面太搞笑(X一骑绝尘的大杀器)(1)

要说Animoji,小编觉得,这绝对是这次iPhone X 的杀手锏!

苹果animoji新玩法画面太搞笑(X一骑绝尘的大杀器)(2)

此次苹果发布会展示的Animoji功能,就是靠Face ID背后的前置深度摄像头来实现的。iPhone X预置了12款卡通画像,你可以选择化身成一只鸡或者是一坨屎。

苹果animoji新玩法画面太搞笑(X一骑绝尘的大杀器)(3)

是不是觉得这些黑科技异常酷炫?

但是,其实苹果的Animoji在应用上存在局限性。首先,需要手机配置深度摄像头,成本较高,所以目前苹果只在iPhone X上实现。毕竟iPhoneX的“齐刘海”中包括了结构光发射器、结构光接收器、距离传感器、环境光传感器、前置摄像头等等。

而在技术上,苹果在2015年收购了Faceshift,通过两年时间的研发布局,才在iPhone X实现了娱乐化的Animoji。

但是,小编想要说的是,表情驱动的Animoji并不是苹果独有的,相芯科技,也就是FaceUnity早已玩得炉火纯青。

苹果animoji新玩法画面太搞笑(X一骑绝尘的大杀器)(4)

FaceUnity早在去年6月份就已经推出了用于移动端平台(iOS、Android)表情捕捉的 SDK 开发包以及3D制作工具开发的人脸表情动作制作插件。对于FaceUnity来说,表情驱动不是一个研发技术的原型,而是一款成熟的可以落地的产品。目前,已有70多家B端客户已经和FaceUnity建立合作关系,每天的SDK调用次数达到近400万次!

苹果animoji新玩法画面太搞笑(X一骑绝尘的大杀器)(5)

和iPhone X不一样,FaceUnity利用了人脸的先验知识,即只是看到一个人的照片,也可以想象出这个人的长相及三维特征。然后通过大数据和深度学习算法,将2D的平面图像重建为3D人脸模型。所以FaceUnity不需要用到深度摄像机,只需一个简单手机前置摄像头即可实现。

FaceUnity也给客户提供多种形象选择,除了像Animoji一样的动物类型外,还包括二次元形象,甚至是一个逼真的3D虚拟形象。

苹果animoji新玩法画面太搞笑(X一骑绝尘的大杀器)(6)

但是就技术而言,目前虚拟形象的制作存在较高门槛,制作一个虚拟形象需要对40-50种不同的面部肌肉运动进行建模。而高额的制作成本,容易使开发者望而却步,影响个性化虚拟形象的制作,阻碍产品的更新迭代。

苹果animoji新玩法画面太搞笑(X一骑绝尘的大杀器)(7)

而说到虚拟形象的制作,就不能不提FaceUnity的自动生成个性化虚拟形象的功能(Photo to Avatar,P2A),只需一张自拍照,就能轻松生成逼真的3D虚拟形象。简单来讲就是,输入一张照片,经过一个黑盒子处理,出来的就是一个 3D 模型。而这个黑盒子其实就是现在的人工智能。这套 AI 系统需要做的事情包括抓取特征点、识别性别、识别配饰等。除了做普通的人脸识别外,还要创造出一个 3D 形象,且这个形象要与输入的 2D 照片高度匹配。

不仅如此,FaceUnity还能提供一整套完善的数字资源。例如,添加动画效果,给虚拟形象换服装,换发型,添加装饰物,甚至还能更换场景,此外,虚拟形象还能进行动作表演和cosplay。

苹果animoji新玩法画面太搞笑(X一骑绝尘的大杀器)(8)

目前,FaceUnity正在尝试更多基于表情捕捉技术的游戏和应用。我们有理由相信,苹果 ARKit 平台在早前的布局,iPhone X 及其面部识别相关技术的随后推出,已经为 AR 的真正落地打开了一条路。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