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cpu选什么型号最好最耐用(cpu篇-电脑cpu怎么选)
电脑cpu选什么型号最好最耐用(cpu篇-电脑cpu怎么选)同代i5和i7有什么区别呢?最大的区别其实就是i5是4核心4线程(桌面版标压版本),而i7是4核心8线程(桌面版标压版本),核心的意思就是在这个CPU里,有"几个人",因为现在手机上有那种大小核心(高性能核心和低性能核心组合)的CPU,有一些是并不能所有核心一起工作的,所以并不是8核心就等于8个人工作,还是要看具体的架构设计。而线程的意思就是能处理任务的数量。3. 核心、线程常见的有sandy bridge/ivy bridge/haswell/broadwell/skylake 都是架构的名字。2. 怎么命名的?i5、i7指的并不是一个具体产品,而是一个产品系列,它同样需要与代数挂钩,从命名上也能看出来,比如第一代i5通常是i5 750/i5 760,第二代是i5 2XXX,第三代i5 3XXX(第二代开始后面的数字第一位就代表第几代)而每一代都会更新架构,性能的提升也都来自于这里。而通
CPU 是一台电脑最核心的硬件,选对了 CPU,电脑才能用的爽,市场里可供选购的电脑CPU,单单 AMD 一个品牌,就有十几款。怎样才能选出一款最适合自己的?看完这篇你就懂了!
一、CPU有哪些参数?
CPU有频率、核心、线程、缓存大小、架构、制程、功耗,接口这些主要参数,支持的指令集、虚拟技术之类的新手也暂时没必要关注
1. 什么是架构?
常见的有sandy bridge/ivy bridge/haswell/broadwell/skylake 都是架构的名字。
2. 怎么命名的?
i5、i7指的并不是一个具体产品,而是一个产品系列,它同样需要与代数挂钩,从命名上也能看出来,比如第一代i5通常是i5 750/i5 760,第二代是i5 2XXX,第三代i5 3XXX(第二代开始后面的数字第一位就代表第几代)而每一代都会更新架构,性能的提升也都来自于这里。而通常同一代的i3/i5/i7的架构是一样的。
3. 核心、线程
同代i5和i7有什么区别呢?最大的区别其实就是i5是4核心4线程(桌面版标压版本),而i7是4核心8线程(桌面版标压版本),核心的意思就是在这个CPU里,有"几个人",因为现在手机上有那种大小核心(高性能核心和低性能核心组合)的CPU,有一些是并不能所有核心一起工作的,所以并不是8核心就等于8个人工作,还是要看具体的架构设计。而线程的意思就是能处理任务的数量。
4. 频率?
CPU的主频=外频x倍频,外频是 CPU 乃至整个计算机系统的基准频率
而主频的比较是建立在其他条件基本相同的情况下来讨论的,比如你手机或许2.5GHz的频率,而我笔记本2.0GHz,并不代表你手机的CPU性能比我笔记本的还好。因为核心数、缓存、架构(最主要是它)等等参数完全不一样。
所以同是i5 4460和i5 4590的时候,3.3GHz相对于3.2GHz才有优势,但0.1的频率实际感受有多大了?个人意见:几乎没有。
5. 什么是缓存 ?
缓存是CPU自己的"内存",用来放暂时处理不及的东西,因为它的作用像内存对电脑的作用,但为什么CPU不用内存而用自己的缓存呢?因为内存的速度虽然很快,但依然达不到CPU的读写频率,所以CPU需要这样一个缓存来快速读写。而内存用来存放目前运行的程序所必须占用的空间。
图片来自拍图网
6. 分级:
而CPU又分为一级(L1)二级(L2)三级(L3)缓存,你通常会看到L1最小,L2次之,L3最大(很多普通CPU并没有三级,只有一二级),成这种结构是因为,L1制造难度大,成本高,但往大了做对系统提升却比较有限,所以都很小。而CPU的读取顺序也是先从L1里读,然后L2→L3→内存。L2作为其外部缓冲,而L3就是L2的缓冲(备胎当到老)。缓存当然是越大越好,毕竟它们都比内存快嘛,但以目前相同情况下,L1还是越大越好,相同L1比L2,相同L2比L3。
6.制程
制程也可以理解为工艺,常见的45nm,28nm都是说制程的。简单来概括,CPU就是几亿个负责开与关的晶体管,而在面积相同的一个CPU上,当然是塞进去的晶体管越多其性能越好。怎样放的更多呢?那就是降低晶体管的大小。同样数量不同大小的晶体管,更小的制程意味着更低的功耗和发热。
7.接口
我们常见的接口有1155,1150,FM2,这些只是接口的名字,就像USB、VGA、HDMI一样,Intel的接口通常数字代表了其针角的数量。而数字前面一般还有LGA,BGA,Socket等等字样,这代表的是其封装方式,这和接口一样,并没有孰优孰劣,只是平台不同。另外有一小点提一下,就是以前的LGA775这些,针脚是在CPU上的,但后面的1150等等都是针脚在主板上,CPU是一个光面,主要是防止针脚被掰断…(CPU绝大多数时候也确实比主板贵)
8.功耗
这个单独说说是因为,i3、i5、i7的性能不同,其功耗也不同,但i3/5/7也只是一个大系列,同样是i5,i5 4460/i5 4200M/i5 4200U他们的性能却完全不是一个量级。
4460属于桌面级,功率84W
4200M属于低电压版,功率37W
4200U,属于超低电压版,功率在10-20W之间
而他们通常对应的应用场景也是 台式机(带K或无字母/一些特殊有字母型号)-普通笔记本(M结尾)-超级本(U/HQ结尾),更低功率意味着更低的功耗和更长的续航,当这都是以牺牲性能为代价的,4200U只相当于i3的3120M,而4200M又只相当于桌面版的i3 3210。另:核心数在低电压版和超低电压版上也和桌面版不一样。并非i5一定等于4核。
9.超频
i5和i7的型号后面有结尾带K的,是指官方不锁倍频,可以在通过更改倍频来让处理器达到超频的目的。当然支持超频的也有一些特殊的,比如G3258,搭配B85超频…超频能带来一些性能上的提升,因为频率变高了嘛。但所承担的是发热、功耗的增加,在一些时候甚至可能烧坏CPU。这也是为啥能看到一些超频大赛用液氮来降温,因为散热确实很重要。
10.指令集
这个之前忘了写,CPU所支持的指令集,其实就是一个任务表,比如任务表里有ABCDE这5个选项,指令集发送A,那么A所对应的1、2、3、4、5步操作就由CPU来完成。而指令集越新,当然效率也越高。只是这确实不是我们平常选购时所关注的主要的点。
总结:架构、核心、线程、频率是3个是很大程度上决定了CPU性能的参数
CPU系列
我们在关注CPU的时候关注的主要参数就是这些,大概明白了多少以后,其实可能你还是无法完全明白哪个好与不好,特别是跨移动平台和桌面平台的处理器。下面说说怎么选购!
二、怎么选购CPU?
1、了解需求:我买电脑是用来做什么的?
这一个问题就是给装机树立一个目标,明确用途才能更好地作出判断和选择,才能因地制宜。
首先是看自己的主要用途,日常娱乐(上网影音之类的)这些所有电脑都可以,算基本盘了,而其他用途大体上是分为中轻度游戏、高要求游戏、专业设计、直播等等,目前要求越高,对CPU的性能需求也会越高,特别是游戏PC、设计PC,主播对电脑的配置要求也很高。
设计方向的PC可以选择至强处理器,这很专业,不过一般人的话没必要自己买工作站CPU,酷睿处理器也能胜任工作需求,游戏PC当然就更没问题了。
2.目标用途,差不多的预算也就出来了,单论主机的话,3000元级别的可以满足中轻度游戏,5000到6000K的可以满足重度游戏,专业、直播的话可以到8000元,当然高玩们是上不设限。
3、不同酷睿系列处理器有什么不同?
确定第一个问题之后,选择CPU主要就是看具体品牌了,Intel这边有酷睿i9、酷睿i7-、酷睿i5、酷睿i3及奔腾、赛扬处理器,后两者主要用于入门级市场了,大部分人考虑的还是酷睿i3/i5/i7/i9级别的。
关于酷睿处理器的区分,Intel官网上有具体说明,以前是根据CPU核心数、HT超线程、TB睿频等来区分,不过现在八代、九代酷睿中CPU做了一次大升级,很多条件都变了,大家也没必要紧抠某部分参数。
总的来说,现在的九代酷睿中,最高级的处理器是酷睿i9系列,目前有4款产品,不过大部分人考虑的也就是酷睿i9-9900KF及酷睿i9-9900K,前者是无核显的,价格要低一些,更具竞争力。
具体选择上来说,酷睿i9无疑是高玩的首选,规格是最高的,酷睿i7系列少了HT超线程,但也是8核的,足够用了。酷睿i5系列则是6核6线程的,酷睿i3则是4核的。
4.我该选择多少核心数的CPU?
究竟选择多少核的CPU?这也是玩家考虑最多的问题之一,如上面的问题所说,核心数基本上就决定了酷睿处理器的等级,也决定了价格。
考虑到这两代酷睿处理器的变化,尽管2核4线程的处理器也是能满足一般家用的,但没必要再考虑了,推荐就是酷睿i3起,4核4线程再加上4GHz或者更高的加速频率,酷睿i3满足一般家用无压力。
对游戏有一定要求的玩家,酷睿i5的6核可以取得游戏性能与售价之间的平衡,这个档次尤其容易出超高性价比的处理器,比如酷睿i5-9400F,售价在1200元左右。
高端玩家的话,酷睿i7及酷睿i9都可以选了,到了这个级别的,这两种处理器之间的差价不是什么问题了,8核的酷睿i7游戏性能也是顶级水平的,8核16线程的酷睿i9系列则是一步到位的选择,除了游戏性能顶级,还可以满足设计、直播等应用。
以游戏性能为例,德国权威科技媒体网站computerbase网站统计过的CPU游戏性能排行榜如上图所示,大家可以参考下。
本周热门cpu榜单 本周降价cpu榜单
CPU市场,目前分为intel和AMD,intel市场份额最大,而AMD主打性价比。自从AMD推出锐龙系列处理器,与intel不分伯仲,各有千秋。
入门级别:
Intel型号:赛扬G4900、奔腾5400;
AMD型号:速龙200GE;
中低端级别:
Intel型号:酷睿i3 8100、酷睿i3 9100F;(建议:如果独显装机,首选i3-9100F性价比更高)
AMD型号:锐龙R3 2200G、锐龙R3 3200G;
中端主流级别:
Intel型号:酷睿i5 8400、酷睿i5 8500、酷睿i5 9400F、酷睿i5-9500、酷睿i5 9600K;(建议:如果独显装机,i5-8400/8500就没有选择的必要了,更建议i5-9400F性价比更高。)
AMD型号:锐龙R5 2400G、锐龙R5-2600、锐龙R5-2600X、锐龙R5 3600、锐龙R5 3600X、锐龙5 3500X 最独特的地方应该就是不支持超线程了 如果主要拿来玩游戏的话 是真心不错。如果是做设计的话 更加建议推荐它的前辈 锐龙5 2600X和锐龙5 3600/3600X 都更好一些。因为多线程能力更强一些。
(锐龙R3 3200G、锐龙R5 3400G即将发布,用作替代R3-2200G和锐龙R5-2400G);
高端级别:
Intel型号:酷睿i7 8700、i7-8700K、i7-9700/F、i7-9700K/F、i9-9900K/F);
AMD型号:锐龙R7-2700、锐龙R7-2700X、R7 3700X、R7 3800X、R9 3900X;
小结:
intel平台首选九代处理器,例如i3-9100F、i5-9400F、i7-9700K
AMD首选锐龙三代处理器,例如R5-3600、R5-3600X、R5-3700X R5-3500X
Ryzen 9 3900则还没有正式上架,不过其同样拥有12核心24线程,CPU主频3.10 GHz,动态加速频率为4.30 GHz,比3900X相差甚远,但是其TDP功耗只有65 W,可以说是3900X低功耗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