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夜间汽车夜视系统(夜视系统汽车的全天候电子眼)

夜间汽车夜视系统(夜视系统汽车的全天候电子眼)4(图片来自网络)2000年,通用汽车对旗下的凯迪拉克轿车配备了夜视系统,是全世界第一款将夜视系统配备在汽车上的汽车品牌。该套夜视系统采用了热成像技术,夜视距离在300米左右。自此以后,各大车企都积极研发夜视系统。奔驰和宝马在2005年分别在其高端车型上配备了夜视系统。宝马7系采用了热成像技术,工作距离在300米左右。奔驰S级采用了主动红外夜视技术,工作距离在150米左右。奥迪也在2010年推出了夜视系统,其应用效果毫不逊色。国内的红旗、比亚迪思锐等车型也先后配备了夜视系统。红旗H7尊贵版配备主动红外夜视系统,通过前照灯上的红外线发射器和前风窗上的摄像头,能提供前方80米范围内的路况信息。(图片来自网络)图2:被动红外成像效果示例

随着红外探测器的价格下降、成像分辨率增高,以及主动红外夜视技术的进步,车载夜视系统今后将会有更大的市场需求。车载夜视系统作为全天候电子眼,未来也将成为自动驾驶、智能汽车等关键组成部分,扮演更大的作用。

根据中国道路交通事故2012年年报提供的数据,汽车夜间行驶的时间只占总驾驶时间的27%,却有50%左右的重大交通事故都发生在夜间。由于驾驶员在行车过程中绝大多数的信息都来自视觉,而夜晚环境的能见度很低,并且远光灯照亮的距离又非常有限,只能给驾驶员提供极短暂的处理时间,从而使得事故多发。此外,雨雪、大雾、强光抑制等极端情况对驾驶员的干扰更大,极易造成重大交通事故。因此,在夜晚和极端情况下都能提供准确图像信息的夜视系统,就显得尤为重要。

1


应用现状

2000年,通用汽车对旗下的凯迪拉克轿车配备了夜视系统,是全世界第一款将夜视系统配备在汽车上的汽车品牌。该套夜视系统采用了热成像技术,夜视距离在300米左右。自此以后,各大车企都积极研发夜视系统。奔驰和宝马在2005年分别在其高端车型上配备了夜视系统。宝马7系采用了热成像技术,工作距离在300米左右。奔驰S级采用了主动红外夜视技术,工作距离在150米左右。奥迪也在2010年推出了夜视系统,其应用效果毫不逊色。国内的红旗、比亚迪思锐等车型也先后配备了夜视系统。红旗H7尊贵版配备主动红外夜视系统,通过前照灯上的红外线发射器和前风窗上的摄像头,能提供前方80米范围内的路况信息。

(图片来自网络)

图2:被动红外成像效果示例

夜间汽车夜视系统(夜视系统汽车的全天候电子眼)(1)

(图片来自网络)

4

竞争格局

不同的夜视技术之间存在较大的差异,虽然各有利弊,但目前选择被动红外夜视技术的公司较多,因为它的成像更加稳定且工作距离更远,比如奥托立夫、高德红外等。提供主动红外夜视技术的公司仅保千里等少数几家公司。整体来看,由于成本和技术问题,全球能够提供夜视系统的供应商比较少,创业热情也很低。

1、奥托立夫

瑞典奥托立夫公司成立于1956年,是全世界最大的“汽车乘员保护系统”生产商。虽然公司的竞争优势主要在被动安全系统,但是近年来也积极布局主动安全系统。2018年,奥托立夫将主动安全业务剥离为一家新的公司Veoneer(维宁尔),专注于主动安全领域,并向自动驾驶发展。

Veoneer是汽车市场最大的热成像夜视系统供应商,长期致力于创新夜视系统,譬如减小摄像头尺寸、提高分辨率、集成行人和动物检测,可升级支持NCAP 制动功能,为终端用户提供更好的环境探测技术。公司提供的夜视系统,通过红外摄像头和车载电子控制单元(ECU)的自定义算法,能够检测到前方100米处的动物、行人和骑车人,并在不到150毫秒的时间内作出反应,在显示屏上突出动物、行人等信息。

2、高德红外

武汉高德红外股份有限公司创立于1999年,是规模化从事红外核心器件、红外热像仪、大型光电系统研发、生产、销售的高新技术上市公司,已构建完成从底层红外核心器件 到综合光电系统,再到顶层完整武器系统总体的全产业链研发生产体系。在2013年实现探测器国产化,打破了国外的技术封锁。

旗下的轩辕智驾成立于2016年,是高德红外的全资子公司,专注于智能安全驾驶产品的研发和销售业务。特别是其热成像避障系统,已经服务于奥迪、宝马、奔驰、保时捷等主流高端品牌。产品能够在黑夜、雾霾、炫光等极端条件下提供前方360米范围内的清晰红外热图像,全天候应用,保障车辆行驶安全。并且,能够智能识别前方数百米行人,并对可能发生的碰撞危险发出声音及图像报警,让驾驶员从容应对各种突发情况。

3、大立科技

公司于2001年由浙江省测试技术研究所改制而来,是国内少数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能够独立研发、生产热成像技术相关核心器件、机芯组件到整机系统全产业链完整的高新技术企业,也是国内规模、综合实力排在前列的民用红外热像仪生产厂商之一。公司产品涵盖非制冷红外焦平面探测器、红外热像仪及以热成像技术为核心的光电系统和巡检机器人等。

公司推出的EX-25N车载热像仪,采用军品级非制冷焦平面探测器,更加稳定、可靠和安全。无需任何光源,产品在黑夜、雨、雪、雾等恶劣环境下观察正常,可提供350米内路况信息。产品除了采用IP67级封装以外,还在产品内充氮气,以确保仪器在复杂多变的环境中稳定使用。

4、保千里

保千里成立于1996年,总部位于深圳,集团旗下共有15家子公司,其中保千里电子主营汽车视像业务,涉及近红外夜视技术领域的汽车主动安全系统研发生产。2012年4月,保千里推出首款红外夜视仪,能实现路况预警、远程夜视、眩光屏蔽、雾天透视、雨天透视、行人提示预警等功能。其产品能适用在军用、警用、民用市场的小轿车、SUV、MPV、大小客车、特种车、危险品车、防爆车、装甲车等车型,与奔驰、宝马等高端夜视系统相比,其成本更低。

保千里主打2款产品。NV-C150是一款微光产品,靠星星、月亮做一个补光,在汽车近光灯的情况下,夜间可视到远光灯的两倍,即150米。NV-C400A采用近红外主动成像技术,夜间可视距离达250米,可辨人脸距离200米。

5、部分初创公司

以色列初创公司BrightWay Vision 提供的夜视系统能够让驾驶员在任何照明条件下得到至少250米内的图像,而且该技术既可单独使用,也可集成到其他辅助驾驶解决方案或自动驾驶辅助解决方案中。并且,公司已经签约戴姆勒、大陆集团等头部客户。目前,公司宣布完成了2500万美元的B轮融资。

成立于2016年的西安微特斯是专注于夜视辅助系统的初创公司,采用微光夜视技术,推出的第一代机已能实现破雾破雨破霾、强光抑制的功能,可视距离达到150米。正在测试的第二代机,将增加行人监测、车道偏移预警和防车碰撞的功能。微斯特曾获洪泰基金40万种子轮融资。

整体来看,聚焦在夜视系统的初创公司仍占少数。

5

未来展望

夜视系统领域虽然有几家头部公司,但由于市场渗透率较低并且潜在市场规模大,仍然充满很大的市场机会,尤其是商用车后装市场。因为商用车多数时间都在夜间环境下行驶,对夜视系统的需求更为迫切。当前主流的夜视系统由于售价昂贵,多数营运车辆无法负担,亟需售价低且性能满足需求的解决方案。并且,国内超过3000万辆商用车的保有量,也将是十分可观的市场规模。

未来,红外系统除了提供夜视功能之外,还将与ADAS和自动驾驶系统密切配合。与传统摄像头不同,红外系统不会被直射日光、车头灯光线所遮挡,能够应用在各种极端情况下,或许能够成为ADAS和自动驾驶系统内传感器的关键组成部分。不仅如此,各大夜视系统所主打的行人检测功能,除了简单标注行人以外,未来随着GPU和深度学习的发展,还能为驾驶员提供更智能的辅助决策甚至主动干预。

随着红外探测器的价格下降、成像分辨率增高,以及主动红外夜视技术的进步,车载夜视系统今后将会有更大的市场需求。车载夜视系统作为全天候电子眼,未来也将成为自动驾驶、智能汽车等关键组成部分,扮演更大的作用。在这一趋势下,除了几家巨头公司外,也会有更多的初创企业加入,共同推动技术进步与行业发展。

优秀项目请发送BP至:bp@tsingcap.com 更多信息请关注水资本今日头条号与官方网站www.tsingcap.com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