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内蒙古学校信息化建设(推动教育信息化)

内蒙古学校信息化建设(推动教育信息化)自2018年成为情系远山教育基金会理事单位,达内教育聚焦精准公益,多次参与数字化教学设备的捐赠活动,比如助力广大偏远地区的儿童用上电脑,与互联网接轨,进而共享优质的课程资源,打破数字化时代的教育信息化壁垒,推广智慧教育。早在2018年,工信部印发《推进网络扶贫的实施方案(2018—2020年)》就提及大力推进“互联网 教育”,配合教育部门加强远程教育应用推广,推动优质教育资源在贫困地区的共享应用。达内教育集团办学不忘承担社会责任,践行IT职业教育机构普及数字化技能、提供优质教育服务的使命,在公益事业上频频发力。资助肢体残疾学生学习IT课程,为边远山区的计算机老师培训,向边远山区的儿童捐赠少儿编程课程……达内教育认为,对比物质上的贫困,精神与意识上的贫瘠,也需要得到全社会的关注,开拓视野,从意识上改变对贫困的认知,才能实现真正意义的脱贫。卜家中心小学教室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为了助力乡村教育更好发展,日前,达内教育集团宁波校区为情系远山陕西省咸阳市的卜家中心小学和永太九年制学校捐赠一批电脑设备,供学校老师办公及教学使用。这是达内教育落地公益助学、推进乡村信息化育人的又一典型实践。

内蒙古学校信息化建设(推动教育信息化)(1)

据了解,情系远山公益基金会由新东方董事长俞敏洪和好未来董事长、CEO张邦鑫于2017年联合发起,达内教育集团是情系远山的理事单位,于2018年受邀加入。

践行IT教育,关注“精神脱贫”

公开资料显示,达内教育集团成立于2002年,是国内知名的职业教育机构,业务覆盖IT及互联网职业赋能、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等多个领域。二十年来,达内教育与1200所院校建立了多种形式的校企合作,与20万家国内外知名企业开展包括雇主关系合作在内的多种深度合作,帮助超过100万学员成功进入了理想的IT企业就职。

达内教育集团办学不忘承担社会责任,践行IT职业教育机构普及数字化技能、提供优质教育服务的使命,在公益事业上频频发力。

资助肢体残疾学生学习IT课程,为边远山区的计算机老师培训,向边远山区的儿童捐赠少儿编程课程……达内教育认为,对比物质上的贫困,精神与意识上的贫瘠,也需要得到全社会的关注,开拓视野,从意识上改变对贫困的认知,才能实现真正意义的脱贫。

内蒙古学校信息化建设(推动教育信息化)(2)

卜家中心小学教室

早在2018年,工信部印发《推进网络扶贫的实施方案(2018—2020年)》就提及大力推进“互联网 教育”,配合教育部门加强远程教育应用推广,推动优质教育资源在贫困地区的共享应用。

自2018年成为情系远山教育基金会理事单位,达内教育聚焦精准公益,多次参与数字化教学设备的捐赠活动,比如助力广大偏远地区的儿童用上电脑,与互联网接轨,进而共享优质的课程资源,打破数字化时代的教育信息化壁垒,推广智慧教育。

履行“数字社会责任” 达内教育再次捐赠电脑设备

时下,少儿编程已经成为小学生群体锻炼逻辑思维、培养创造力和解决问题能力的新出口,从2015开始,达内集团也致力于少儿编程的教育与推广。

然而,在一些偏远地区,中小学校园中电脑设备匮乏的现象依然十分普遍,教师无法开展电脑课程教学、办公,学生难以接触电脑、学习电脑,对外面的世界与教育趋势知之甚少。

以永太九年制学校为例,这所学校位于陕西省咸阳市永寿县城北塬渠子镇车村,全校 1-9 年级现设 9 个教学班,共有学生165 名,其中单亲、留守等特殊学生 80 多名,教职工 30 名。地处大山深处,虽然在2017年借助教育均衡发展,学校配备了阅览室、音乐舞蹈室、书法教室等,但是一些功能性设备,比如电脑,依然让这里的师生处于“互联网”之外,难以接触更多优质的教育资源。

内蒙古学校信息化建设(推动教育信息化)(3)

2022年,中央网信办、教育部、工业和信息化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联合印发《2022年提升全民数字素养与技能工作要点》,曾提出“丰富数字资源供给”、“提升全民数字素养与技能工作”等目标,强调提高基层人才队伍的学网、懂网、用网能力。

所谓数字素养,包括数字意识、计算思维、数字化学习与创新、数字社会责任等。在乡村,电脑尚未完全普及,办学条件如此艰苦,何谈数字素养?

完善乡村校园数字化基础设施建设,提高电脑覆盖率,协调平衡教育资源分配,方为解决之道。此次达内教育集团联合情系远山,为卜家中心小学和永太九年制学校捐赠电脑设备,一方面帮助教师提升数字工作能力,改善教学环境,另一方面,帮助学生通过数字化工具,快速获取和探索互联网教育资源,感受智慧教育,提升学习的效率和幸福感。

据悉,有了电脑设备,学校不仅能够正常开展集体信息化教育,留守学生也能与家长进行亲子远程视频通话。“在漫长的学习岁月里,我们为大家提供前行的力量。”负责此次捐赠工作的达内教育相关负责人表示。

精准公益十四年 让教育资源流通起来

据《中国教育扶贫报告(2020~2021)》显示,“十三五”期间的教育扶贫理念逐渐呈现从“扶教育之贫”到“依靠教育扶贫”的演变,“十四五”教育帮扶政策和行动取向要从“攻坚战”转为“持久战”,从“决战决胜”转向“常态化”发展。

作为国内知名的职业教育机构,达内教育已经陪伴中国教育扶贫事业走过十四年,与众多公益组织一起,为实现“学生都能接受公平的有质量的教育”而努力,系统化、持久化地推进教育公平,通过直接捐款、物资补助、设备捐赠、计算机能力输出等方式,让教育资源流通起来,全面支持国家脱贫攻坚战略。

实现义务教育有保障、阻断贫困代际传递,是教育系统脱贫攻坚的主要职责和历史使命,而“就业”是教育的目的之一。达内教育根据国家“稳就业、促就业”相关政策,也在持续输出就业帮扶公益活动。

从2008年四川汶川地震,达内教育第一时间向灾区的学生伸出援手,免费资助多名灾区学生参加高端IT教育,到2008年的“暖冬工程”,帮助近万名大学生实现理想就业,到2011年的“阳光计划”,再到2020年新冠疫情期间的“春来计划”,帮助大学毕业生平稳就业,2022年“哒哒offer来了”公益直播项目,引导毕业生科学进行职前准备……达内教育集团始终秉承教育初心,致力于让更多的人得到优质的教育服务,共享就业资源。

“达内教育倡导终身学习、长效学习,希望能够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做有价值的意识引导,帮助更多困难群体,尤其是学生,摆脱知识贫瘠,向上成长。同时,我们也在积极构建成熟的教育帮扶体系,为乡村振兴、就业稳定作出教育企业更大的贡献。”达内教育集团CEO孙滢表示。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