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河南豫剧大登殿对唱(河南豫剧大登殿选段)

河南豫剧大登殿对唱(河南豫剧大登殿选段)孩儿有话听心间老母亲在上儿拜见王宝钏把母亲往上搀王下殿我只得撩袍端带一步一足下金銮我把母亲拜见

唱词

我一见老母亲跪金殿

折儿的阳寿有几年

开言来叫了声代公主

王宝钏把母亲往上搀王下殿

我只得撩袍端带一步一足下金銮

我把母亲拜见

老母亲在上儿拜见

孩儿有话听心间

征西凉我去够十八载

家撇下宝钏妻可是娘照管

你这年年送米月供面

差来丫鬟送油盐

至如今孩儿登金殿

我把母亲选上金銮

抬头来观见了养老院

我的娘五福在里边

开金口我封你养老院

这养老宫中你掌权

我赐你金打扇银打扇

金瓜钺斧登朝天

再赐你金凤辇银凤辇

十二个彩女当丫鬟

我赐你福如康宁一块匾

福如东海寿比南山

福如东海长流水

寿比南山不老仙

三六九王殿

你这搬把椅子坐殿前

王有了不是兴娘你管

你和我的亲娘都一般

高叫声老母亲你请下殿

朝事毕代公主王宝钏

俺三人养老宫中问母安

高叫声老母亲你请下金銮

河南豫剧大登殿对唱(河南豫剧大登殿选段)(1)

知识拓展——豫剧的角色行当

豫剧的角色行当,按一般的说法是四生、四旦、四花脸。戏班组织也是按照"四生四旦四花脸,四兵四将四丫环;八个场面两箱官,外加四个杂役"。"四生"即老生、大红脸(红生)、二红脸(武生)、小生。"四旦"即大净(黑头)、大花脸、二花脸、三花脸(丑)。也有五生、五旦、五花脸的说法。演员一般都有自己专工行当,也有一些演员则一专多能,工一行外,兼演他行。

据说,早期豫剧以"外八角"(四生四花脸)戏为主,生行戏占重要地位。生行的大红脸和二红脸的界限很,大红脸专演关羽;二红脸专演赵匡胤、秦琼、康茂才等类角色,主要是武功戏。小生行一般有文武之分 ,也有的演员文武兼备,武功戏较出色。旦行(见 图豫剧-7)在以"外八角"为主时代,只占次要地位,但随女演员的登台与逐渐增多,在豫剧中取得了主导地位。大净主要以唱工取胜,三花脸除表演诙谐风趣外,武功戏也有"盘绳"、"吊水桶"、"空中还原"、"探海"、"元宝顶"、"大翻身"等不少绝招。各行当都有自己的表演要诀,如手势要诀是"花脸过项,红脸齐眉,小生齐唇,小旦齐胸",武打戏的短打要诀是"身如蛇形眼似电,拳如流星,腿似钻;稳如重舟急似箭,猛、勇、急、快、坐、站稳如山",在枪路上,有"走丝"、"连九枪"、"十三枪"、"九个鼻"、"八杆"、"单倒"等路数。青衣中闺门旦的表演要诀是"上场伸手似撵鹅,回手水袖搭手脖;飘飘下拜如抱子,跪下不能露脚脖","说话不看人,走路不踢裙,男女不挽手,坐下看衣襟"。彩旦的表演要诀是"斜眼偷看人,说话咬嘴唇;一扭浑身动,走路摔汗巾"。小旦的出场式是"出门按鬓角,双手掖领窝,弯腰提绣鞋,再整衣裳角"。小生的表演要诀是"清、净、冲"。"清"是清秀,唱词吐字清,神态秀气;"净"是动作干净利落,恰到好处;"冲"是武打勇猛,精神振奋。

豫剧在形成之后,出现了不同的流派,大致有四支:开封一带的祥符调,商丘一带的豫东调(又称东路调),洛阳一带的豫西调(又称西府调或靠山簧)以及漯河一带的沙河调(又称本地梆)。唱腔主要分慢板、二八板、流水、飞板等板路。主要流派分为豫东调与豫西调。豫东调的男声高亢激越,女声活泼跳荡,擅长表现喜剧风格的剧目。豫西调的男声苍凉、悲壮,女声低回婉转,擅长表现悲剧风格的剧目。

1927年以前的河南梆子没有女演员。出现了女演员后,逐步形成了常香玉、陈素贞、马金凤、闫立品、崔兰田五大名旦表演流派,常派激昂奔放,陈派明快清新,马派刚健明亮,崔派深沉含蓄,闫派细腻委腕。目前,五大流派桃李天下。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