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古老的铜鼓源自哪里(原真传承的古朴)
广西古老的铜鼓源自哪里(原真传承的古朴)石寨山型铜鼓2万家坝型铜鼓以春秋战国时期云南省楚雄万家坝墓葬出土的铜鼓为代表,鼓面小,鼓胸外凸,鼓身没有或仅有简单纹饰,工艺粗糙,更接近铜鼓最初的来源——铜锅,算是铜鼓里的初级选手。△大雷纹三角形带纹铜鼓,战国初期,1993年出土于田东县祥周镇联福村联合中心小学大门前。田东县博物馆
上期的小问题:“为什么在八类铜鼓中,冷水冲型也有蛙呢?”有没有小伙伴已经知道答案了鸭~
咳咳,不卖关子了,那是因为:冷水冲型铜鼓实际主要分布在东边,和“大明山--桂中西弧山系”东西沿线,只是学术分类入西边滇桂系统而已,跨界了啊!
这期就来和各位唠唠『滇桂系统铜鼓』。
原真传承的古朴1
万家坝型铜鼓
以春秋战国时期云南省楚雄万家坝墓葬出土的铜鼓为代表,鼓面小,鼓胸外凸,鼓身没有或仅有简单纹饰,工艺粗糙,更接近铜鼓最初的来源——铜锅,算是铜鼓里的初级选手。
△大雷纹三角形带纹铜鼓,战国初期,1993年出土于田东县祥周镇联福村联合中心小学大门前。田东县博物馆
2
石寨山型铜鼓
以云南省晋宁县石寨山古墓葬群出土的铜鼓为代表。鼓面大,鼓胸凸,工艺精细,纹饰华丽,表明当时的铜鼓铸造技艺已进入发展阶段。其流行时代为战国至东汉初期,是万家坝型铜鼓的继承与发展,属于成熟期铜鼓。
△石寨山型铜鼓(翔鹭纹铜鼓),西汉,1976年出土于广西贵县(今贵港市)罗泊湾1号墓,王梦祥摄。
还有一种与其极为相似的铜鼓——越南东山铜鼓,但两者基本上是一种平行发展的关系,所以就不另分类了。
△越南东山铜鼓。
3
冷水冲型铜鼓
以广西藤县横村冷水冲出土的铜鼓为代表,属于发展期铜鼓。体型高大,鼓面宽且边沿有蛙或其他动物塑像,鼓胸大但不凸,纹饰繁杂瑰丽,其流行时代为西汉中期至南朝。
△王梦祥摄。
△上林县出土冷水冲型铜鼓,张思宁摄。
▶若按“大明山--桂中西弧山系”东西划分,这有蛙的冷水冲型铜鼓应划入粤桂系统。但事实上,冷水冲型铜鼓也是在汉文化大规模进入的大背景下,在北越地区形成的(朋友们注意哦~北越地区当时是中国的地方)。
早期红河型:
汉文化对当地东兴文化的浸透,形成冷水冲型的早期红河型。
邕江型:
至东汉,北越地区汉文化骤兴而东兴文化趋亡,红河型衰落而转移至邕江地区,形成冷水冲型的邕江型。
浔江型:
同邕江型形成原因,在桂中地区形成冷水冲型的浔江型。
▶从冷水冲型铜鼓的三种发展型可以看出,两千年前北越红河三角洲地区的汉文化发展要早于桂西南。
4
遵义型铜鼓
以贵州遵义市南宋播州土司杨粲夫妇墓出土的铜鼓为代表。鼓面无蛙,主纹是由一个圆圈两条飘带组成的游旗纹。其流行时代约在宋元时期 。
△王梦祥摄。
5
麻江型铜鼓
以贵州麻江县谷峒火车站出土的铜鼓为代表,是遵义型的继承与发展,现民间的传世铜鼓绝大多数是此类铜鼓。鼓型矮小,鼓面小且无蛙,鼓腰间 一道凸棱将鼓身分为上下两节,纹饰有汉文化元素。流行时代始于南宋,历经元明清,直至近现代南方的一些少数民族还在使用。
△王梦祥摄。
▶遵义型和麻江型的流行较晚、工艺水平及艺术水准不高,与其所在地区的“汉化较晚、经济文化水平较低”有密切联系。
本期对于滇桂系统铜鼓的解说就先到这里~
下期是『粤桂系统铜鼓』
敬请期待。
(话说,看完本文,小伙伴们应该知道为啥这五类铜鼓要这样命名了吧?欢迎在留言区分享你的答案~Y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