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代练通实名认证能弄几个(网游代练常见未成年人身影)

代练通实名认证能弄几个(网游代练常见未成年人身影)网络上同样充斥大量关于游戏代练的投诉。南都记者浏览代练商品月销量达10万 的淘宝店“猎象**” 留意到在评论区有买家表示“商家把单放到代练平台上”“都是丢单给伪代 封号禁言 泄露你密码” 据一爆料玩家提供的消费记录显示 其在“猎象**”下的单 不久即能在代练平台上找到。在代练领域 逃单、盗号等问题确实屡见不鲜。南都“记者帮”曾接到市民孙先生反映称 他在某短视频平台上关注了一个粉丝数160多万的游戏博主 其后委托对方代练《王者荣耀》账号。支付了2000元服务费后 孙先生却被“炸单” 还被对方拉黑。孙先生称 对方工作室并没有营业执照 只是简单拉个“打手群” “我都不知道怎么维权?”南都大数据研究院民调数据显示 超过60%的受访者接触过“代练通”、“代练妈妈”等专门的游戏代练App;近一半受访者在电商平台上接触过游戏代练服务 如淘宝、闲鱼等。南都记者调查发现 淘宝等电商平台是游戏代练工作室活跃的

代练通实名认证能弄几个(网游代练常见未成年人身影)(1)

南都记者以未成年人身份账号在“代练通”App上成功接单。

代练通实名认证能弄几个(网游代练常见未成年人身影)(2)

“随身代”进入后变成“代练通”界面。

近年来 网络游戏行业高速发展 衍生出游戏代练服务。南都记者近期发现 虽然游戏代练已被游戏厂商明令拒绝 却仍在电商平台、二手交易平台、专业代打App等平台大行其道。更为严重的是 通过游戏代练 未成年人却得以绕开实名认证 顺利登录网络无限制进行网络游戏。

游戏代练纠纷维权难

南都大数据研究院民调数据显示 超过60%的受访者接触过“代练通”、“代练妈妈”等专门的游戏代练App;近一半受访者在电商平台上接触过游戏代练服务 如淘宝、闲鱼等。

南都记者调查发现 淘宝等电商平台是游戏代练工作室活跃的主要场所。此外 在短视频以及知乎、微博等社交平台上 代练工作室和私人代练也以视频等各种形式吸引买家。比如 在微博搜索代练 许多代练工作室的粉丝都以十万计数。

“亏本接单”“首单特价”“秒上号”等被作为代练工作室的宣传亮点。此外 安全措施和保证往往被对方放在最显眼的位置 以应对时常爆出的“游戏代练卷款跑路和盗号的事件”。

在代练领域 逃单、盗号等问题确实屡见不鲜。南都“记者帮”曾接到市民孙先生反映称 他在某短视频平台上关注了一个粉丝数160多万的游戏博主 其后委托对方代练《王者荣耀》账号。支付了2000元服务费后 孙先生却被“炸单” 还被对方拉黑。孙先生称 对方工作室并没有营业执照 只是简单拉个“打手群” “我都不知道怎么维权?”

网络上同样充斥大量关于游戏代练的投诉。南都记者浏览代练商品月销量达10万 的淘宝店“猎象**” 留意到在评论区有买家表示“商家把单放到代练平台上”“都是丢单给伪代 封号禁言 泄露你密码” 据一爆料玩家提供的消费记录显示 其在“猎象**”下的单 不久即能在代练平台上找到。

此外 由于游戏账号内的一些装备物品并非实物 且价值认定困难 导致纠纷频生。有玩家反映 在账号上积攒的上千元物品被无良代练转走;还有代练恶意操作 比如“借号”“毁号”等 而号主往往维权无门。

未成年人代练不少见

随着游戏代练兴起 也出现了一批遭遇中间商压价 被平台克扣报酬的游戏代练选手。据悉 部分平台会对代练收益采取高抽成的模式 部分代练人员提供服务还需要交效率金和保证金。

以“代练通”App为例 在社交软件能看到类似“黑心商家联合平台坑下家”的大量用户负面评价。梳理发现 用户对“代练通”的投诉主要为压榨“打手”、垄断信息、骗子多这三个方面。曾在“代练通”做过英雄联盟“打手”的黄先生向南都记者反映 “代练通”向“打手”收取各种服务费 “提现要服务费 充钱要服务费 打单子结算也要服务费”。

曾经从事过游戏代练服务的刘先生向南都记者透露 代练也是有组织的 加入代练工作室可以获取流量 且不会被查验身份年龄 “有未成年人 而且不少。”

事实上 游戏代练已经被未成年玩家作为除租号外无限制游戏的一种方式。在闲鱼、小红书等平台搜索有关游戏代打的内容 能看到许多未成年人提供代练服务的身影。如在“原神代练吧” 就有用户称自己是高中生 因为想赚零花钱或想玩游戏而成为游戏代练。

许多代练平台也存在鼓励和纵容未成年人提供游戏代练服务的现象。以今年1月被上海法院责令停止未成年人代练行为的“代练帮”App为例 其要求用户注册为“打手”时提供身份证信息 并进行实名认证 但未成年人通过网络生成或购买的身份信息照样可以通过认证 并进入游戏 赚取费用。

在“代练帮”一案中 腾讯发现 “代练帮”App以“发单返现金”、设立《王者荣耀》专区的形式引诱、鼓励包括未成年人在内的用户通过其平台进行商业化、规模化的《王者荣耀》游戏代练交易 未成年人因此能够绕开“防沉迷”机制进入游戏并赚取费用。

南都记者加了一位自称高中生的游戏“打手” 他表示 比起租号或者买二手游戏账号 他更青睐做不加入工作室的游戏代练 因为这样既可以玩游戏又可以稳赚钱。“平时找你代打的人多吗?”记者问 对方回答“挺多的 低段位我一天能接3-4次”。可见 游戏代练使得“打手”可绕开网络游戏实名制和防沉迷措施 给未成年玩家无限制游戏提供了机会。

游戏厂商抵制代练 未成年人代练违规

目前 针对代练和代打的约束只是停留在游戏厂商用户协议层面 尚未有专门针对此类行为的法律法规。

对此 上海协力(杭州)律师事务所律师曾祥欣表示 涉及未成年人的代练涉嫌违反《未成年人保护法》第七十五条第二款有关未成年人实名注册登录网络游戏的要求。另一方面 即便不涉及未成年人 代练行为存在明显的不正当性 因为其破坏了“一身专属性”这一互联网账号生态的“基石”——在几乎所有基于网络账号的互联网服务协议中都会有的条款:“账号仅供注册人一人使用”且“不得转让、出借、共用”。因为互联网账号具有人身属性。很多通过代练平台拿到的QQ号、微信号实际就是发单人的私人账号 接单人拿到之后可以看到该号码的好友、聊天记录、空间朋友圈等信息 有泄露个人隐私和账号被盗的风险。

出于影响游戏公平性、破坏防沉迷系统等原因 再加上提供账号给他人存在安全隐患 抵制游戏代练的说明早已被多数游戏公司写入用户协议。以《英雄联盟》的用户协议为例 第9.7条规定如果玩家使用的QQ账号不是自己申请或者通过腾讯提供的其他途径取得的 却知悉该账号的密码 不得使用该账号和密码登录。除此之外 在腾讯游戏许可及服务协议里第2.6条明确规定 用户不得将个人账号以任何方式提供给他人使用。众多游戏公司早已表示 违反用户协议而产生的后果均由玩家自行承担。寻求代练的玩家容易陷入游戏账号被禁、被转卖、虚拟道具转让等风险。

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发展战略研究院研究员田丰表示 代练本身是网络游戏行业的衍生行业。如果涉及到未成年人 就与现行规定有了冲突。田丰指出 按照现行网络游戏的使用规定 未成年人是不具备代练资格的。

平台调查

“代练通”上假身份也能接单代练

该App两年数次更名 还伪装成其他App

随着游戏玩家对竞技类游戏水平等级的需求不断提高 代练市场发展起来 一系列代练第三方交易平台也应运而生 “代练通”便是其中之一。

据了解 该平台由长沙代客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创立 自开辟市场以来 自称总注册用户数已超2000万 拥有100万职业代练人员 累计7000万订单交易 平台初衷和服务宗旨是“为代练而生”。南都记者实测发现 “代练通”App居游戏代打类软件用户下载量第一 但频遭投诉 屡次更名 平台内接单发单门槛低 存在实名认证系统漏洞等问题。

伪装成其他App

南都记者注意到 在搜索引擎内搜索游戏代练软件 “代练通”位于广告推荐位前列。在安卓应用市场 “代练通”稳居游戏代打类软件用户下载量第一名。在抖音和微博上 “代练通”都建立了自己的官方账号 粉丝以万计数 自称“2000万玩家都在用的游戏软件”。

在贴吧 “代练通吧”拥有56万粉丝 帖子基本由“打手”接单帖和消费者评价帖构成 其中多数“打手”会标注自己的代练通账号;消费者发的帖子则通常为吐槽。“代练通”在自己App内部并未设置讨论区 但在诸如“贴吧”一类的社交媒体上 “代练通”建立了讨论区 安插“代练通小管家”组织用户讨论 并发布“招收优质打手”等招募帖。

开辟市场以来 在社交媒体与软件商城里 该代练平台的口碑并不理想 在黑猫投诉和消保平台上都可以发现用户的投诉记录 “网络诈骗”“刷单诈骗”“退款提现问题”均是其被指控的主要理由。

屡遭投诉 该软件还不断更名。南都记者调查发现 该软件在安卓系统上名为“代练通” 在IOS系统上 除了“代练通” 还有名为“随身代”但实测却进入“代练通”的软件 从2020年至今共更换过三次名字 “大神打卡”“王者打卡”都是“代练通”在苹果应用商店的曾用名。每次名称和图标变动 官方都未说明情况。

而且“随身代”的相关信息与游戏代练无关 内容介绍里开发者称该软件是一个生活类记账平台 安装年龄要求满4岁即可。南都记者下载该软件之后打开 页面确实是一个正常的记账软件 但当记者退出软件再次打开后 页面即更新为与安卓系统无异的“代练通”界面。南都大数据研究院民调显示 有64.48%的受访者表示遇到过代练平台伪装成其他平台的情况。

未成年人也可在此派单消费

2022年1月5日 为玩家快速上分升段提供“捷径”使得“未成年人防沉迷”系统被绕过 上海浦东法院责令涉事佛山北笙网络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运营的“代练帮”App立即停止未成年人代练《王者荣耀》游戏。该案是全国首例基于保护未成年人针对游戏代练平台作出的禁令。

与“代练帮”App一样 “代练通”App也存在架空未成年人防沉迷机制的行为。南都记者注意到 “代练通”App有禁止未成年人使用的号召 电脑端用户协议也有关于未成年用户的说明 但“未保”工作仅体现在文字上。

记者实测发现 从下载开始 “代练通”就为未成年人开放了通道。在苹果应用商店内 “随身代”标明的可下载年龄仅限制为4岁以上。在首页公告里 “代练通”会定时发布活动通知 通过丰厚的奖金来鼓励“打手”们和号主积极接单、派单。记者发现 注册个人账号后 平台首先不是声明未成年人禁止使用此平台 而是直接对新用户进行发单和接单的教学 对未成年人并未设防。

而且 在“代练通”上派单不需要实名认证 任何有游戏账号的玩家都可以在平台上派单。这意味着 未成年人也可以进行派单消费 且“代练通”不会对消费金额进行限制。

不实名认证不人脸识别就可接单

南都记者实测了“代练通”平台的接单功能 发现成为其“打手”基本无门槛。在“代练通”手机App上 成为“打手”的流程为:实名认证——接单者预存保证金——接手订单并冻结保证金——开始代练。在接单页面随机选择一个单子 点击“接手订单” 系统随即要求“打手”进行实名认证。通过实名认证只需要身份证信息与电话号码及验证码 使用购买的身份证信息也可通过实名认证。除此之外 使用网上被其他玩家曝光的身份证信息或者搜索到的身份证信息也可直接通过实名认证。无需人脸识别 可直接进行接单。

即使进行实名认证 如果是未成年人身份 “代练通”也并未对平台功能进行任何实质性限制。南都记者用一名未成年人身份证号进行实测时发现 代练通首先提示“若您的身份证未满18岁 仍然禁止接手订单操作” 然而 通过实名认证后发现 平台页面并未因为用户的“未成年身份”而与平时有异。南都记者随机点击一个订单进行接单操作 发现平台也未出现关于“未保”的提示 而是提醒用户进行充值 实测发现 用“未成年身份”也能轻松充值缴纳保证金 在代练通上完成接单。

而在“代练通”电脑端 成为“打手”则是零门槛 甚至无需实名认证这一步骤。想要成为“打手” 只需设置支付密码——选择订单——根据接到的订单设置的保证金充值相应的金额即可开始代练。电脑端“代练通”上的实名认证系统存在较大漏洞。

专家建议

代练平台吸纳未成年人应担全责

如何杜绝未成年人进行游戏代练?南都大数据研究院民调结果显示 超过75%的受访者认为监管部门应加大对涉及未成年人游戏代练平台的打击;将近75%的受访者认为游戏平台应对玩家进行人脸识别有利于减少此类行为;60%的受访者认为游戏代练平台也应对用户进行严格的身份查验;超过40%的受访者认为针对绕过防沉迷的现象设立相关法律条例 对杜绝此类现象有利。

田丰表示 “游戏代练平台不应让未成年人在其平台上作为代练玩家来绕过防沉迷系统。从责任角度讲 代练平台应承担全部责任”。他认为 游戏代练平台应当充分考虑防沉迷和网络游戏监管的要求 把未成年人排除在系统之外。从灰黑产角度来讲 最重要的是对所有账号进行实名制管理 “比如说游戏公司跟代练平台能不能形成一个合作机制 发现一些代练的黑名单或者黑用户 对此加以封禁 最终实现保护未成年人的目的。”

北京雷腾律师事务所律师、中国文化产业促进会数字文化委员会负责人王军义认为 游戏代练平台“绕开防沉迷”系统钻漏洞的事实 表明网络游戏的防沉迷实名验证机制有进一步完善的空间。一些网络游戏的开发商和运营商顾虑用户活跃度和用户体验 对于代练、租号行为置若罔闻。开发商和运营商更应维护公平性和竞争性的游戏环境 主动作为、打击代练行为。治理“绕过防沉迷”问题 应当更多地发挥游戏开发商和运营商的主体责任。众多网络游戏仅在登录时开展人脸识别认证 并没有玩游戏过程中的动态监测机制 游戏开发商可在兼顾用户体验的基础上 通过技术方式实现多频次的网络游戏防沉迷实名验证。

曾祥欣则表示 作为游戏行业的“周边产业” 可考虑将代练等平台纳入国家统一建立的未成年人网络游戏电子身份认证系统以封堵防沉迷的漏洞。而对于是否进一步强化网络游戏的身份查验这一问题 曾祥欣认为身份查验的严格程度取决于社会公众在实名制落实和个人信息保护二者间矛盾的选择 单纯提高身份查验的严格程度 高频率地启用人脸识别等生物识别手段自然能够降低未成年人绕过的概率 但还应当考虑成本和效率是否匹配。另一方面 “未成年人游戏沉迷是一个需要全社会共同解决的综合性社会问题。相关的参与主体主要有政府、企业、学校、家庭。从与未成年人接触的物理距离看 由近及远分别为家庭、学校、企业、政府。距离越近 保护成本越低、效果越好。因此 相比较继续在技术手段上减少个人信息泄露风险 家庭及学校应当发挥更积极的作用。”

出品:南都大数据研究院 网络内容生态治理研究中心

监制:戎明昌 刘江涛

策划:王海军

统筹:邹莹

研究员:罗韵 唐静怡 王一雪 林芯芯 杨小旻 张雨亭

技术:占华平 实习生:付思童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