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锐科技的发展趋势(调研最前线随锐科技)
随锐科技的发展趋势(调研最前线随锐科技)【公司看点:技术引领,创新驱动】当前国内视频会议市场集中度较高,硬件视频会议系统占据统治地位,云视频会议尚处于起步阶段,竞争者能力较为接近,随锐科技属其中头部企业。公司所处视频会议云行业2015年总产值为93亿元,属于专业细分市场。当前行业面临两大变革,一方面技术进步,特别是云计算及视频解码技术发展推动成本下降,性能提升,推动市场下沉及更新迭代需求;另一方面融合趋势极大地拓展了视频会议市场的发展纵深,融合通信、融合视频监控及融合行业解决方案带来广阔市场空间。云计算带来行业深刻变革:云视频技术有效打破“基于硬件的视频会议系统存在的建设费用高昂、部署实施困难、开放扩展不易,基于软件会议系统视频质量低,稳定性、安全性不足”带来的行业空间瓶颈,同时新的解码技术H.265使得高清视频会议所需带宽及CPU更低、稳定性提升,极大地提升了产业整体性能,使得一方面中小客户得以进入市场,带来10倍空间增长,另
证券研究报告
【公司概况:行业变革孕育鲨鱼苗】
云视频取代传统视频模式已是大势所趋,随锐科技是云视频会议新兴市场领军企业,产品服务微软(中国)、中海油、用友集团、迪卡侬集团等众多大型企业。2014-2016年,公司营业收入复合增速达61.45%,归母净利润复合增速达159.19%。
【行业:变革行业孕育大机遇,云视频会议全面提升行业空间】
公司所处视频会议云行业2015年总产值为93亿元,属于专业细分市场。当前行业面临两大变革,一方面技术进步,特别是云计算及视频解码技术发展推动成本下降,性能提升,推动市场下沉及更新迭代需求;另一方面融合趋势极大地拓展了视频会议市场的发展纵深,融合通信、融合视频监控及融合行业解决方案带来广阔市场空间。
云计算带来行业深刻变革:云视频技术有效打破“基于硬件的视频会议系统存在的建设费用高昂、部署实施困难、开放扩展不易,基于软件会议系统视频质量低,稳定性、安全性不足”带来的行业空间瓶颈,同时新的解码技术H.265使得高清视频会议所需带宽及CPU更低、稳定性提升,极大地提升了产业整体性能,使得一方面中小客户得以进入市场,带来10倍空间增长,另一方面传统视频会议系统出现更新换代需求,推动市场持续发展。
融合趋势极大拓展市场深度:以融合通信、融合视频监控服务、融合行业解决方案为代表的融合趋势进一步拓展市场纵深。前瞻产业研究院预计到2020年,我国融合通信市场规模将达到236亿元;视频会议与视频监控融合,使得视频会议进入千亿安防市场;而与高科技,金融机构,制造业,医疗,教育及政务管理等众多行业解决方案融合,则有利于视频会议系统深度契合行业特性,形成千亿应用市场。
当前国内视频会议市场集中度较高,硬件视频会议系统占据统治地位,云视频会议尚处于起步阶段,竞争者能力较为接近,随锐科技属其中头部企业。
【公司看点:技术引领,创新驱动】
技术引领发展,全球视野提供强有力保障:公司合伙人会议成员普遍具有海内外工作、学习背景,广泛与国内外高校、相关领域技术领先企业开展深度合作,这使得公司在发展过程中与南京邮电大学、 清华大学清华科技园、用友集团、用友畅捷通、台湾LiteOn、Zoom Video Communications Inc、Revolve Robotics等国内外技术领先企业广泛合作,同时设有硅谷实验室,掌握音视频引擎、音视频协议和编解码、网络传输、媒体交换、云服务、通信协议、终端集成等各种通信云核心技术。
多样化产品体系,掌握云视频会议市场先机:公司产品包括公有云产品线、私有云产品线,涵盖基于硬件、基于软件及基于云的解决方案,同时提供互动直播视频云产品与服务,产品多样化程度高,此外公司在研产品还包括智慧通信机器人、统一通信云平台、虚拟现实(VR)/增强现实(AR)的三维视频通信、超大规模的多方视频通信云平台、音视频兼容多方会议交换平台等,可满足多样化视频通信需求。目前公司产品广泛应用于广东省国资委、陕西省国际信托公司、广东省航运集团等大型政企中。
董事长两次增持,彰显发展信心:公司实际控制人舒骋分别于2016年4月、2016年10月先后两次参与公司定向增发,彰显实际控制人对公司发展信心。
【随锐科技未来战略规划】
未来公司将推进“十十百千”战略,即2017-2019年,公司要达到超过十万家年度付费的政企总数,超过十亿的公司年收入规模,超过百万政企客户群支撑的业务及伙伴发展平台,公司通信云产品与服务平台的日活跃政企用户数超过一千万。
【财务分析及盈利预测】
纵向来看,公司体量规模,毛利率、净利率、净资产收益率等盈利能力指标,资产负债率持续下降,流动比率、速动比率持续上升,偿债能力持续改善;横向来看,公司运营情况处于同类公众公司前列。归母净利润水平、净利率、净资产收益率等盈利指标,流动比率、速动比率也处于行业领先水平,相比同行运营状况良好。
不考虑并购,我们预测2017-2019年公司营收分别为4.61亿元,6.80亿元,9.34亿元,同比增长率分别为52.21%、47.49%、37.33%;净利润分别为0.37亿元、0.43亿元及0.49亿元,同比增长分别为12.27%、18.36%及12.60%,对应每股收益分别为0.22元、0.26元及0.30元。
【风险提示】
公司相比传统视频会议系统企业渠道尚在建设中;新业务不达预期风险。
1、随锐科技:行业变革孕育鲨鱼 云视频会议新兴市场领军企业
随锐科技成立于2006年,主营业务是高品质视频通信云产品与服务,是目前国内最优秀的视频通信云解决方案提供商之一。随锐科技目前拥有三大产品系列,分别是视频通信云服务产品、随锐视频通信行业级解决方案业务和随锐智慧城市云视频融合及视频管理业务,涵盖公有云、私有云两大场景,服务中小微型、行业型(大中型、跨国企业为主)、政府(政府部门、事业单位、公共机构)三大类型客户,微软(中国)、中海油、用友集团、迪卡侬集团、安信证券、中国移动、首汽租赁、酒仙网、美国斯伦贝谢集团、澳大利亚电信集团(Telstra)、广东省国资委、陕西省国际信托、成都市人民政府等大型企事业单位均为公司客户,在视频通信云领域竞争力强劲。
自2006年成立以来,公司通过业务实施及全球合作,逐步构筑了完善的产品体系及强大的自主核心技术能力,曾与用友集团、台湾光宝集团(LiteOn)、美国Cisco、美国Zoom Video Communications Inc.、美国Revolve Robotics等国内外计算机、通信领域顶尖企业在研发领域强强联合,拥有10项专利,1项发明专利。当前公司三大产品线及渠道构建日益成熟,三大业务呈现齐头并进态势。
2014-2016年,公司分别实现营业收入7181.50万元、1.49亿元、1.74亿元、3.03亿元,同比增长107.26%、17.07%及73.92%,实现归母净利润186.85万元、532.61万元、838.33万元及3253.63万元,同比增长185.05%、57.40%及288.11%,近三年收入复合增长率高达61.60%,业绩持续高速增长。2014年、2015年、2016年智慧城市视频融合业务、视频云通信云产品与服务平台业务、视频通信行业解决方案先后出现爆发式增长,与发展历程相一致。
舒骋、李思佳夫妇为公司实际控制人,两人合计持有随锐科技32.16%的股权,并通过其控制的金驰骋、随锐投资间接持有随锐科技1.8777%的股权,同时舒骋通过水木清科、东方维港、天元启迪间接控制随锐科技27.3708%的股权。此外公司实际控制人舒骋分别于2016年4月、2016年10月先后两次参与公司定向增发,彰显实际控制人对公司发展信心。2016年6月用友旗下投资基金北京用友创新投资中心(有限合伙)以18元/股入股随锐科技,目前持有8.70%股份。
2、变革行业孕育大机遇,云化及融合带来大市场
公司主营业务为视频通信云解决方案。当前视频会议系统主要有基于硬件、基于软件及基于云三种模式。传统视频会议系统以前两种模式为主,一是较为常见的硬件视频会议系统,这种系统是基于嵌入式构架的视频通信方式,由视频多点控制服务器(MCU)、硬件视频会议终端和专用逻辑处理服务器构成,视音频质量、稳定性和保密性较好,但价格高昂,硬件连接设备较多,且操作复杂,在系统的扩展性和升级性上表现不灵活;二是软件视频会议系统,它采用服务器加PC构架的视频通讯方式,系统成本低,部署较为便捷,但传输稳定性较差,易受到病毒及黑客攻击。
Statista数据显示2015年全球视频会议市场规模为46.45亿美元,其中在线视频会议收入为25.15亿美元(注:在线视频会议收入主要包括在线会议软件及在线会议服务)。国内方面,智研数据中心数据显示2015年我国视频会议市场总产值为93亿元,其中来自中国政府采购网数据显示2016年全国视频会议系统采购总金额为9.86亿元,整体而言属于细分市场。
当前视频会议行业面临深刻变革,一方面技术进步,特别是云计算及视频解码技术发展推动成本下降,性能提升,推动市场下沉及更新迭代需求;另一方面融合趋势极大地拓展了视频会议市场的发展纵深,融合通信、融合视频监控及融合行业解决方案带来广阔市场空间。
2.1 云计算带来行业深刻变革,推动中小企业入场
由于自建视频会议系统需采购包括平台设备、终端设备、音频和图像采集设备、显示设备等全套视频会议产品,成本高且不易扩展,用户以政府部门和教育、医疗、金融等行业的大型机构为主。基于硬件会议系统存在高昂的硬件建设费用、部署实施困难、开放扩展不易等问题,基于软件会议系统视频质量低,稳定性、安全性不足一直是行业发展的瓶颈。以最简单的10人宝利通(POLYCOM)硬件视频会议系统为例,不对视频会议摄像头、麦克风、音箱做特定选型,不考虑场地成本,小型视频会议的成本达到17.18万元,高昂的成本极大地限制了中小型企业进入。
云视频技术极大地改变了产业现状,视频会议系统成本高昂、兼容性差、扩展不易等问题得以全面解决。云视频会议相比传统模式拥有6大优势(1)成本更低,降低了硬件投资、会议空间租金或所有权费用,同时无需承担运维及升级成本;(2)大规模并发、扩展容易。基于云的解决方案允许公司根据需要调整用户数量,支持更大规模并发量;(3)兼容性更优。通过视频通信云,满足基本硬件要求的所有终端用户均可在平台上进行交互;(4)稳定性、安全性、可用性更优。云会议系统支持服务器动态集群部署,负载均衡及灾备技术提升系统稳定性、安全性、可用性;(5)IT体验更优。云解决方案均为托管服务,供应商远程提供管理及更新服务,降低了内部IT团队的管理难度,每次调用前几乎不需要设置,相比传统方式效率更高;(6)更大规模的数据记录能力。许多基于云的视频会议方案允许用户轻松记录无限数量的会话。
新的解码技术H.265使得高清视频会议所需带宽及CPU更低、稳定性提升。视频编解码技术已实现H.263、H.264向H.264HP和H.265升级换代,H.265能够在1M带宽情况下实现1080P视频效果,传输高清视频会议成本降低、稳定性提升。同时城市WiFi普及、宽带提速降费进一步降低通信成本,使得云视频会议下可实现随时随地低成本接入,极大扩展了云视频会议的实用性。
在此背景下,下游需求端面临两大变化,一方面中小客户有望进入市场。工商数据显示2016年12月末,全国拥有各类市场主体8705.4万户,规模以上企业仅37.92万个,其中全国规模以上(营收规模在2000万以上企业)中小工业企业为36.97万户,占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量的97.5%,中型企业5.39万户,占中小企业数量的14.6%,小型企业31.58万户,占中小企业数量的85.4%,从数量而言,规模以下小型企业数量是规模以上企业的228倍。
另一方面传统视频会议系统存在更新换代需求。传统基于硬件的视频会议系统存在兼容性差、难以大规模并发及弹性扩容,存在向私有通信云产品转型需求,Transparency数据显示2015年视频通信云市场规模达到11.7亿美元,持续增收超20%,视频通信云在视频会议市场份额不断提升,Gartner数据预计2018年VaaS占视频会议系统的比重将由目前的30%左右提升至超过40%。
2.2 融合趋势极大拓展市场深度,带来巨大市场空间
另一方面,视频会议技术与不同应用场景广泛融合带来更广阔空间,目前快速发展的典型场景包括融合通信、融合视频监控服务、融合行业解决方案。
2.1.1 融合通信下视频会议能力服务百亿市场
所谓融合通信是把计算机技术与传统通信技术融合一体的新通信模式,融合计算机网络与传统通信网络在一个网络平台上,实现电话、传真、数据传输、音视频会议、呼叫中心、即时通信等众多应用服务。融合通信是视频会议技术以PaaS的形式与各种各样的应用场景、行业应用相结合的一个典型。前瞻产业研究院预计未来3年,我国融合通信行业的市场规模将保持在20%左右的速度增长,到2020年市场规模将达到236亿元。此外,视频会议系统还可以与企业服务软件相融合,使得办公协同效率进一步提升。
2.1.2 融合视频监控服务万亿安防市场
早期视频会议、视频监控两大功能被认为是两套独立的系统,视频会议主要提供沟通交流的渠道、视频监控则负责获得事件现场画面,而今用户需要视频会议系统不仅能提供视频的传输,而且能提供视频、音频、图示和数据一体化的多媒体解决方案。在面对突发事件的公安、交通、消防、政府应急部门仅依靠视频会议或视频监控一方的功能难以达到理想效果。中安网数据显示,2016年国内安防行业总产值5400亿元,其中安防工程产值约3100亿元,安防产品产值约1900亿元,报警运营服务及其他产值约400亿元。视频监控产值为962亿,在安防产品产值中市场份额为51%,视频会议与视频监控融合服务千亿安防市场,进一步提升市场增长空间。
2.1.3 融合行业解决方案助力高效协同
更大的融合市场出现在与行业的深度融合。视频会议的应用场景非常多样,Frost & Sullivan's 2016显示视频会议广泛应用于高科技,金融机构,制造业,医疗,教育及政务管理等领域,占比分别为24%、16%、15%、14%、6%及4%。不同的应用场景对于视频会议系统并发量、技术要求不尽相同。国内方面,政府采购及金融、能源、电信等行业用户一直是视频会议市场的主要推动力。未来通过结合具体的业务场景融合视频会议系统、及电子白板、双屏显示、远程应用程序共享、音视频共享、桌面共享等视频会议的多媒体功能,应用空间广阔。
Gartner数据显示全球视频会议市场由2010年的20.9亿美元以17%的年复合增长率增长至2015年的45亿美元,预计全球视频会议市场将于2019年达到79亿美元,2015-2019年保持15%的年复合增长率。而在中国,2010-2015年,中国的视频会议市场稳步增长,从2010年的2.1亿美元上升至2015年的5.0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达到19.2%,预计2019年市场将达到10.0亿美元,2015-2019年保持18.9%的年复合增长率。
2.2 云视频会议市场处于蓝海市场,国内尚无绝对龙头
当前国内视频会议市场集中度较高。传统国内视频会议市场主要有三类参与主体,一是基于硬件的视频会议系统提供商,以保利通、中兴、华为为代表,二是基于软件的视频会议系统提供商,以好视通,全时、威速、红杉树为代表,三是基于云的视频会议提供商,主要包括WebEx、齐心集团(收购银澎云计算)、全时(收购视高)、二六三、随锐科技、红杉树、威速科技(V2)、网动科技等。三类参与者中,目前硬件视频会议系统占比最大。
云视频会议竞争主体较少。由主要提供商产品性能分析可知竞争者差距较小,各家企业的市场占有率整体差距不大,尚未有明显的优胜者,头部企业均有可能角逐龙头。
2.3 以WebEx为例看云视频会议行业核心竞争力
WebEx成立于1995年,起初是做咨询业务的。1999 年开始正式涉足网络会议领域,当时推出的产品是WebEx Meeting Center,帮助企业实现网络远程开会、文件分享等功能。2000年,公司登陆纳斯达克。2007年,思科以32亿美元的价格私有化WebEx。
作为思科子公司的 WebEx 目前是全球视频通信云行业龙头企业。
WebEx一开始便主要以SaaS的模式对外提供服务。WebEx主要有四款产品,会议中心(Meeting Center)、培训中心(Training Center)、新闻发布(Event Center)、支持中心(Support Center),通过分析WebEx的产品体系及技术特征,我们认为WebEx的竞争力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多样化的产品体系;二是强大的技术能力,在并发规模及稳定性上处于行业领先地位,上述两点也是优秀的视频会议系统企业的普遍特质。
3、公司核心竞争力
3.1 技术引领发展,全球视野提供强有力保障
公司合伙人会议成员普遍具有海内外工作、学习背景,广泛与国内外高校、相关领域技术领先企业开展深度合作。
公司创始人为舒骋,中国科学院数学研究所与贵州大学的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联合培养)计算机科学工学硕士学位,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EMBA(2013),曾任微软平台与服务器市场业务主管/业务副总。
合伙人会议成员冯文澜为美国马里兰大学巴尔的摩分校(Baltimore)计算机科学硕士,曾任职Raytheon Co.、Maxim Group、B2eMarkets Inc.、中科国际、普元信息等国内外企业。
合伙人会议成员曹芒为美国马里兰大学巴尔的摩分校(Baltimore)计算机及电子工程学硕士,曾任SHL KEE Systems Inc.、马里兰大学计算机及电子工程系助理研究员、约翰霍普金斯医院、Adaptive公司等国内外企业。
合伙人会议成员幸文锋毕业于南昌大学工商管理专业,曾任职太合传媒集团北京太乐网科技有限公司、A8 音乐集团。
合伙人会议成员蒋升为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硕士,曾任职Schlumberger、Atos Origin、Cisco、思联智通等国内外企业。
同时公司与南京邮电大学、 清华大学清华科技园、用友集团、用友畅捷通公司分别成立有随锐科技--南京邮电大学图像新技术联合实验室、随锐科技--清华科技园三网融合产品研发基地、随锐科技--用友集团视频云中心、随锐科技--用友畅捷通云计算联合研发中心,与台湾光宝集团( LiteOn)、美国硅谷云视频领军企业软视公司( Zoom Video Communications Inc.)、在专利技术授权、技术研发及资本协作等多方面开展深度合作,与美国Revolve Robotics在视频通信云机器人的研发与生产、通信信息安全保障等方面开展前瞻性全方面的技术与资本合作。
目前公司拥有北京市、四川成都、湖北武汉三大研发中心, 2016年公司在美国硅谷核心区开设随锐硅谷创新办公室,与多家硅谷的通信云与人工智能公司展开紧密合作,以跟踪美国硅谷前沿的世界级科技趋势,随时掌握通信云、大数据、人工智能领域最新动态,技术专注及全球视野为公司前瞻性提供强有力保障。
公司目前拥有专利10项(1项发明专利),掌握音视频引擎、音视频协议和编解码、网络传输、媒体交换、云服务、通信协议、终端集成等各种通信云核心技术。
3.2 多样化产品体系,掌握云视频会议市场先机
目前公司产品体系十分全面,提供多样化选择。公司产品主要包括公有云产品线、私有云产品线。公有云产品线主要包括视频通信云产品与服务(主要有瞩目硬件终端产品、软件客户端产品和瞩目视频云服务)及互动直播视频云产品与服务(主要包括锐播点播/直播产品与服务);私有云产品线主要包括私有视频通信云产品(包括会见视频通信云服务端产品、会见视频通信云硬件终端、会见视频通信云客户端)和私有互动直播视频云产品(锐播Ⅱ许可证授权产品)。
同时公司未来三年将重点研发智慧通信机器人、统一通信云平台、虚拟现实(VR)/增强现实(AR)的三维视频通信、超大规模的多方视频通信云平台、音视频兼容多方会议交换平台等一系列的随锐创新产品集群。
目前,公司产品广泛运用于大型企事业单位,广东省国资委、陕西省国际信托公司、广东省航运集团、恒健投资控股公司、广业资产管理公司等企业,公司承建了中国乃至亚太最早的商业化视频通信云交换平台项目,成都政务视频云项目,产品成熟度高。
4、未来规划:完善新产品集群及渠道能力
2017-2019年,公司制定了“十十百千”新三年发展战略。
“十十百千”战略即2017-2019年,公司要达到超过十万家年度付费的政企总数,超过十亿的公司年收入规模,超过百万政企客户群支撑的业务及伙伴发展平台,公司通信云产品与服务平台的日活跃政企用户数超过一千万。
基于上述战略,公司将重点研发智慧通信机器人、统一通信、三维全息通信、超大规模多方视频通信云平台、音视频兼容多方会议平台等一系列随锐创新产品集群。2017年下半年公司重点工作包括:
(1)进一步完善适应公司发展和市场需要的市场团队和销售团队;
(2)推出新的视频通信云产品(随锐瞩目小T、随锐瞩目小方、随锐瞩目电话会议、随锐瞩目直播),完善公司重点产品线的产品结构,并且加大公司的品牌与产品宣传力度,巩固并加大公司在视频通信行业的市场占有率和品牌影响力;
(3)加大对通信云及人工智能平台的研发投入,按进度、按步骤、按计划不断推进公司既定的重点研发工作,持续不断的研发和技术升级,用技术优势去推进公司的核心竞争力。
5、财务分析及盈利预测
5.1 财务分析
纵向来看,公司体量规模、毛利率、净利率、净资产收益率等盈利能力指标,资产负债率持续下降,流动比率、速动比率持续上升,偿债能力持续改善。
横向来看,公司运营情况处于同类公众公司前列。归母净利润水平、净利率、净资产收益率等盈利指标,流动比率、速动比率均处于行业领先水平,相比同行运营状况良好。
5.2盈利预测
公司主要提供视频会议云系统,我们预计公司将进入加速增长期,但由于后续渠道投入可能较大,所以净利润预计不会大幅增长。
6、风险提示
新业务拓展可能存在不达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