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分类要闻(垃圾分类用上了大数据)
垃圾分类要闻(垃圾分类用上了大数据)据曹毅博介绍,大数据平台可以将前期搭建的基础业务平台内的海量业务数据进行整合,如垃圾分类、垃圾收运、终端处置、再生资源回收管理等,重点解决垃圾分类监管问题,实现垃圾投放、运输、中转、处置等各个环节的智能监管。“我们通过互联网实现了精准的大数据统计,针对居民的投放习惯做出分析,针对不同时段的不同投放量进行汇总,以实现精准的分类收集作业,并借助车辆的GPS定位系统对车辆进行调度,及时清运垃圾。”曹毅博一边说,一边拿起对讲机开始协调作业车辆,按照每个小区的垃圾量进行调配。城市管理水平看细节。垃圾问题看起来是小事,但却与居民生活息息相关,与城市幸福指数紧紧相连,是衡量城市管理水平和城市文明的重要指标。在全力建设国家区域创新中心(经开片区)的进程中,经开区通过“互联网 ”,积极探索尝试在生活垃圾分类和再生资源回收“两网融合”上做文章,在促进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的同时,不断优化区域环境,着力提高市容市貌和
来源:长春日报-长春新闻网
清运车辆正在回收厨余垃圾。
智慧垃圾分类管理平台大大提高了垃圾分类的监管力度和垃圾回收效率。
居民用手机预约,“回收小哥”就会上门回收废品。
城市管理水平看细节。垃圾问题看起来是小事,但却与居民生活息息相关,与城市幸福指数紧紧相连,是衡量城市管理水平和城市文明的重要指标。
在全力建设国家区域创新中心(经开片区)的进程中,经开区通过“互联网 ”,积极探索尝试在生活垃圾分类和再生资源回收“两网融合”上做文章,在促进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的同时,不断优化区域环境,着力提高市容市貌和城乡环境品质,努力培植让客商和群众满意的投资和发展的沃土。
15日7时许,项目经理曹毅博早早来到位于洋浦大街上的经开区厨余垃圾末端处置中心。走进“经开区垃圾分类大数据中心”,曹毅博仔细观察挂在墙上的显示器。“这是智慧垃圾分类管理平台,通过它可以实时了解经开区20个垃圾分类试点小区和136个公共机构垃圾的清运情况。”曹毅博说,智慧垃圾分类管理平台好比给垃圾分类装上了“智慧”大脑,它以数据集约管理、智慧分析辅助决策为目的,以先进的云储存、云计算虚拟化和大数据分析挖掘技术为基础,通过高度数据集成、高度数据可视化、一站式监管的形式,提供及时、高效、可靠、更具针对性的管理分析数据。在这个平台上,垃圾投放的动态形势、回收量的变化、用户注册数量以及所有车辆的行驶里程等数据,都可以实时更新,大大提高了监管力度和垃圾回收效率。
“我们通过互联网实现了精准的大数据统计,针对居民的投放习惯做出分析,针对不同时段的不同投放量进行汇总,以实现精准的分类收集作业,并借助车辆的GPS定位系统对车辆进行调度,及时清运垃圾。”曹毅博一边说,一边拿起对讲机开始协调作业车辆,按照每个小区的垃圾量进行调配。
据曹毅博介绍,大数据平台可以将前期搭建的基础业务平台内的海量业务数据进行整合,如垃圾分类、垃圾收运、终端处置、再生资源回收管理等,重点解决垃圾分类监管问题,实现垃圾投放、运输、中转、处置等各个环节的智能监管。
9时30分,曹毅博走出大数据中心,来到垃圾分类分拣车间,此时工人们正忙着对一早收上来的厨余垃圾进行二次分类。经开区厨余垃圾末端处置中心自启动以来,开启了厨余垃圾无害化、资源化的环保处置新模式。
“在这场垃圾处理革命中,最受关注的依旧是厨余垃圾的归处。其能否得到妥善清运和处理,直接关系垃圾分类行动能否长久维系。”据经开区相关负责人介绍,经开区建立了示范性厨余垃圾处置中心与整体收运处置团队,为全区20个小区、136家公共机构的垃圾分类、收运、处置等提供服务。
每天,经开区试点小区、公共机构等产生的厨余垃圾由专业的垃圾运输车辆密闭运输至末端处置中心内。垃圾收集车将厨余垃圾倒入卸料平台中,进行初步破袋分拣。之后,通过传送装置进入人工分拣平台,通过人工分拣,可以有效地将厨余垃圾中夹杂的部分其他垃圾、可回收物等分离。分离出来的厨余垃圾会通过机械进入厨余垃圾处理设备,在厨余设备内经过破碎、挤压分离油水后自动输送至发酵仓内,通过高温及好养菌种发酵后,将厨余垃圾转化为可利用的营养土。分离出的其他垃圾将运送至垃圾转运站,挤压后运送至市生活垃圾处理厂,分离出的可回收物将作为再生资源循环处置利用。目前,经开区厨余垃圾末端处置中心每日处理垃圾量可达30吨以上。
值得一提的是,在处理厨余垃圾过程中,油水分类设备分离出的油脂会被运送到环保企业,进一步转化可作为燃料的油品,实现再利用。此外,厨余垃圾挤压分离的污水会进入污水处理设备当中,通过无害化处理后,将污水转化为达标排放水。
“不仅如此,厨余垃圾在卸料、分拣、处置过程中产生的有味废气,也会被吸入密封管道内,保障垃圾处置过程中无废气排放。”曹毅博说。
对于再生资源的回收,经开区也有新招。
从今年8月份开始,吉林省吞宝鲸数字科技有限公司的“鲸喜”废品回收平台在经开区上线,应用大数据技术对经开区再生资源回收行业进行管理升级。用户轻点手机,废品回收人员就会上门服务。“废品回收小程序的操作非常简便,用户在手机上就可轻松完成预约、收运和消费。”“鲸喜”废品回收平台相关负责人张津伟介绍说。
与传统的垃圾收集处理方式相比,经开区在推广垃圾分类和减量化方面无疑是管理思维上的一次突破,它可以减少垃圾处理量,降低处理成本,减少土地资源的消耗,具有社会、经济、生态三方面的效益。
据经开区统计,今年5月末至10月末,经开区厨余垃圾末端处置中心累计处置厨余垃圾2708吨。随着垃圾分类宣传工作的逐渐开展,居民的分类意识也有所提高,经开区厨余垃圾末端处置中心二次人工分拣率从最初的15%逐步攀升。目前,分拣率基本可维持在厨余垃圾30%,可回收物30%,其他垃圾40%的标准比例范围。6月中旬,经开区完成了20个试点小区、638个垃圾分类收集容器以及1382个宣传设施的安装布置工作;6月下旬,为136家试点单位设置分类垃圾桶3761个,宣传设施及分类图3110组。同时,经开区还在学校、商场、城市轨道交通站点、公共汽车站点等点位布置109个废弃口罩专用回收桶。此外,考虑区域范围、密度、市容环境和设立的可行性等,经开区统筹安排合理布局,科学设置再生资源回收点位18处,累计回收可再生资源14310吨。
改变生活方式是一个渐进过程,垃圾分类也必将是一场“持久战”。只有循序渐进、持之以恒,才能让垃圾分类意识越来越强,垃圾治理之路越走越通畅,开启更加美好的绿色生活。(撰稿/宋莉 图片提供/经开区新闻信息中心)